编者按:人生的路有很多阶段,不同的阶段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知。一路上的风景如何,需要各自用心去体会。本文笔者从本科毕业踏进社会,再从社会回归高校,这是对自己的总结和再认识。如此的历程能够给浮华的内心套上踏实的外衣,能够给彷徨的理想指明未来的方向,作为这样的典型,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学习。
出国前遇到大学时候的一个老师,他嘱咐我说,彭路,手绘的训练不能丢啊,这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之前在去单位开介绍信的时候,前老总跟我讲,好好学习,等待机会,发挥才能。昨天,我这边的导师和我交流学习的时候说,理论学习是一种积淀,不是马上直接用到实践当中,但是它的益处在将来会慢慢散发出光辉。他们的话里虽然都是不同的出发点,但有一个共通点,让我不由的联系在了一起。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经历与体会。
我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丰富多彩的。我这个从西南边远山区走出来的小男孩,能来到首都北京,受到来自祖国各地的小朋友的关怀和鼓励,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大学这个舞台给我提供了很多的机会和条件,让我能参与到如此丰富精彩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收获,也是至今仍然爱不释手的,便是手绘。我真的找到了一种爱好,可以为它废寝忘食。但是更重要的,通过坚持训练手头功夫,我开始对事物有了美的意识,然后开始能发掘美的因素,脑子里有了很多美的场景。植物也好,平面场地也好,空间也罢,都希望能把那些激发灵感的美的东西融进去。到现在,我才体会到手绘表达思路也好,表达效果也好,坚持这种基本功或者说素养的锻炼好处是非常多的。身边的很多例子告诉我,坚持手绘的训练,可能培养审美的水准,可能训练设计的基本功,可能靠它考上研究生,可能靠它找到好的工作等等。更重要的,可能它将成为你的一种思维方式,你生命的一部分。
毕业工作以后,感觉不像上本科时候那样,有很多的作业,很多课程和老师天天催促着你完成指定的任务。工作的时候自己没有专门的系统指导,知识也没有专门的科目分类,项目更没有特定的适用类型。大部分的积累都是来自每天的工作,大部分的发挥却也都是来源于你这些积累的综合。这个时候在零散的时间和机会当中,坚持一点一滴的学习和总结,成为年轻设计师提高自己的唯一途径。项目经验也就是这样在每次的方案汇报当中,在每次的多方合作当中,在每次的现场配合当中慢慢积累起来的。这些不成体系的积累需要自己利用闲散时间加以总结和归纳成为自己的东西,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我当时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团队,有力挽狂澜的叶所,有规划出身的郭总,有电脑和施工经验非常丰富的钟主任,也有现场配合能力超群的应师姐。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工作的其中一个经验就是,也许你不知道哪天看到的文章,听同事的汇报得到的思路,或者请教资深收获的经验在某关键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启发设计,征服甲方,摆平施工队。尤其对材料组合,施工交接技术,尺度的把握来说,越发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这块我也觉得和建筑师差好多。还有工作以后,对设计的观念最大的改变就是,设计师其实是作为整个设计活动的协调者,协调委托方(有时候两个委托方),自己,以及施工方在设计过程中的各活动。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为对方考虑,把他们的这些角度和自己作为设计师的职业诉求等多方利益去平衡,也许这样整个设计过程才能顺利合理的完成。自己感觉工作中任务很重,压力也大。
然后,我开始纠结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自己总结的不够,归纳的不勤,我逐渐发现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确切的根基,而且很多方面都是盲区。在做项目的时候,依照一种或者两种理论逻辑去应对那些城市化发展多样化下实际的项目,实在捉襟见肘。而且,最关键的,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无法判断自己现在所遵从的方法论是否合理。所以,我还是决定再回到学校,花时间精力去认真系统的读些书,思考些问题,完成自己的理论基础构建。
于是,我选择了美国继续深造,选择了理论实力比较强的伊利诺伊大学完成我的硕士学位。刚开始一个学期,每周无数的reading,永远也读不完。可贵的是,在困难的前行中,发现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理解在拓宽,也在深入。随着环境,资源,城市,文化等问题日益突出,landscape architect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去协助自然,社会和城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边的学科交叉更自然,觉得很容易打通从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向各个学科的脉络,同时,也就使得专业的重要性更深远,紧迫。这边很多的知识,不是直接能用到工作当中,但是感觉却实实在在的重组着我之前零散的知识点,勾勒着我的理论框架。我们系主任,Elen Deming课下说过,即使很多理论角度和知识点现在甚至短期内不能直接运用到项目中,但是考虑和没考虑,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坚持读懂和消化这些看似乏味的理论,对将来长远的设计工作和发展十分有益的。因为当知识面在扩张的时候,你的角度在扩大,视角在升高,你更容易把握全局动向,用更合理,更适应周围环境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
我的学习之旅有过高峰,也有低落迷茫的时候,他们都总会过去。但是,经历每一个过程后,我觉得都有收获,而且也许低落迷茫的过程带给我的人生收获还更多。也许有很多时候没有方向,但是坚持下来,光明就在前方。也许很多时候很多事不是最迫切的,但却是最重要的。比如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人生的旅程很长远,把目光放远,找一个长远的目标,把你的每天拼凑起来积极地向目标奋进吧!
本文仅是本人经验和感受,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如有偏颇之处,敬请指正。
彭 路
2009.11.22
“理论学习是一种积淀,不是马上直接用到实践当中,但是它的益处在将来会慢慢散发出光辉。” 举双手双脚赞同!!加油!!祝Studio Final顺利!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
——《吕氏春秋·慎大览》
学习理论的一点体会!古今一也!……
也“举双手双脚赞同!!加油!!”
@安友丰, 五体投地搬的膜拜中。。。
彭总终于发文了!
顶!
赞一个~
很赞同“……但是考虑和没考虑,其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句话!
也祝彭路,加油!
赞~~
God bless U~~
彭总的观点很衷恳,文字给我启发不小~感谢!
花时间精力去认真系统的读些书,思考些问题,完成自己的理论基础构建。
赞同
……
说的好,厚积薄发,建立自身的逻辑思考体系和整体控制力。
关注中……
当还是学生的时候,发现实践经验很重要,当工作的时候,发现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于是又进入校园,只是再次的学习意义更加重大。
人生需要不断的学习相伴!
您的文章给人启发!
谢谢!
早点回国请我们吃饭
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有启发。
非常感谢,有大益的经验分享。
“在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无法判断自己现在所遵从的方法论是否合理”。
不知楼主目前是否已经在建立起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框架?然后开始了日渐充实、丰富、检验和完善……这样的过程?
期待续篇……
期待结论和成果!
la2010zhanglin@163.com
手绘积累,理论体系构建…
这些词语什么时候能真正融入我的生活中
一点一点或许还来得及?
多谢指导,我也会完成这样一个流程
但是质量完成希望如你一样好
还在本科阶段的我,感觉每天都只是在完成各种课程的作业任务,那些理论课也都没有过深入的思考,有时会感觉上了和没上一样,其实只要直接给作业要求就行了。。。。。。我现在貌似根本没有什么理论体系可言,在跟着老师做项目的时候只是处于文字编辑的角色,只是一直在运用那些语言功底而已,也还没有发现需要很多理论体系支撑的地方,这样想来,我没有考虑的东西实在应该是太多了,但可悲的是自己竟然还道不明没有考虑的东西是什么。。。。。
请问学长,都说他家理论很强,请问他的设计课程到底怎么样?studio是不是design-oriented? 硕士进去后是有分三个方向的,其中ecological design的方向怎么样呢?谢谢!
理论和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相互支持的。studio当然是design-oriented的, e.d.方向很不错 是属于实践派的 我们的cultural landscape是属于理论派的 加油!
我也毕业工作快4年了 在准备雅思出国。。在这一行真正去过个几年再去学习 会感觉和大学完全是2回事。。我专科毕业 边工作边自考的国美 就感觉在书本上手绘很多。。期待以后的学习。
从学生到设计师到艺术家,在参加一个朋友在ART CENTER 的毕业典礼时,一个教授大讲了40分钟, 不过记住了她的一句话,设计与艺术不是靠文凭来鉴定的,是靠你的未来工作经验积累和创造力来展现。 后来看肇工信息,也是工作经验和作品集决定,专业文凭变成了附带!?!
@彭路 ,前辈做了那么多reading,不知道有推荐书单不?
其实园林的reading list很少吧,恐怕有价值的还是在相关学科吧。
前辈的文章让我收益良多,期待更多前辈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