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段真诚、有趣的教学体验,笔者娓娓道来。一个或可思索的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的学生需要的仅仅是技术指导吗?社会责任感,也许是老师们容易忽视的一片领域;把它拾起,往往解决的是专业问题。
走近花班
那是在北京读书的最后一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到了一个高职学院做了一个学期的兼职教师。学生们是一群操着纯正北京腔的孩子,该班是园艺班花卉方向,他们自称“花班”。任教之前,朋友已经跟我打好了招呼,说学生的基础非常差,而且大部分自暴自弃、学习散漫,问题不一而足。当时的我仍是一名学生(现在还是学生……),咋听下来,觉得这第一次走上讲台将是个不小的挑战。
梦想清单
开课的第一天,我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让他们写上自己的理想。这个傻子式的做法,没有出乎我意料,让许多学生们有点不知所措,也有点不以为然。他们开始用借口来推脱: “老师,我们没有笔。” 我却早有准备,拿出二十多只水笔,给他们分发,说:“我这儿有,笔写完归你们,没意见了哈。” 接着,他们开始对着白纸发呆,十分钟左右,他们把所写的都交了上来。这一桩,便是我一个学期教学的开场白。
课后,收集了学生们写满只言片语的“理想”清单,我一边读一边笑也一边感慨:他们并不是没有理想的孩子,只不过或许被或浮华或残酷的现实掩埋了太久太深,没有人去挖掘。梦想各有千秋,有大志向也有小追求。但它们总让人雀跃,深受鼓舞。
一点点不同
是否一厢情愿,我不得而知,但自此以后,从他们的眼神中似乎能读到的更多是他们向上、求知的光明一面,而不再是玩世不恭的不屑与混沌。
随着课程继续,我慢慢发觉:他们对园林设计几乎一无所知,正所谓一张白纸,正是灌输知识的好时候。我开始在随后的课堂里实践我的教学观。就内容而言,我所教的并无新意,无非是把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尽量相授。若硬要说有不同,那便是把所讲的内容和他们的生活和人生联系起来,加入了更多的关怀、鼓励和启发。我想:让这群高职院校的孩子多学到一些知识,并不是我这次教学的最终目标所在;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讲学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那么这将是我最大的欣慰。
我与他们
随后,我与他们一同经历了各自的成长与收获,并彼此成为了好朋友。一切从最基本学起:理论、制图、测绘、实习、评图,一个学期就这样走过。期末考是一次快题设计,监考的徐老师问我:“画的真好,你的学生是学园林的吗?” 我说:“呵呵,他们是园艺花卉班的。” 我的内心为自己、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已经和这帮学生失去了联系,不知你们还好吗?当时自己写的那篇博客,仍历历在目,你们的留言,至今仍感动着我。不知当中的哪几位实现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当初的纸条,我一一珍藏着,借此文再帮他们晒一下,做纪念也当做鼓励。
我们所缺乏的指导
这不过是一次个人的经历,也是一次很普通的教学,但却更坚定了我的教师观——我们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指导。在我看来,国内风景园林教学的模式与西方已经非常相近了,最大的区别,便是社会责任这一块。以康奈尔大学为例,每一门课都被赋予了它的社会使命,哪怕是“园林史”、“施工图绘制”这样的技术课。
每一年,我们都有成千上万的风景园林毕业生往社会输送。在这成千上万中,一毕业就上岗,上岗后就指点江山的人并不罕见;毕业两年工作仍无着无落者也不缺乏;而大多数人则是在风光和失落的中间地带继续奋斗。这样的形势下,若老师们传授的只是技术,会是什么样的状况?一两年也许看不出什么来,那么五六年,十年二十年呢?老师们可不可以再做得更多一些?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我们存在的意义、残酷的现实、远大的理想,是不是都可以谈谈呢?
也许有人认为这不是风景园林老师的责任,那是社会的事、教育的事、孩子们自己的事。但是,当学生们不管怎么教还是画不好图时,当学生们遭遇学习瓶颈时,当优秀学生的才华没有用在刀刃上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技术问题呢?而把这些话题纳入老师的视野,解决的却是专业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武功的传授方法,(不知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有的老师会让徒弟从事打沙包这类肌肉型的训练;有的师傅还让徒弟从事站桩等练气练息的训练;而更高层次的师傅还会让弟子练心练神,吸纳武术之精髓。这也让我想起咱YLA的好朋友安友丰老师,每每有文章发表他总会送上祝福,不管话语与专业有关或无关,都是在鼓励着我们每一位风景园林人。除了技术,这个行业还需要责任、真诚和关怀。
以上是我这个水货老师的一些体会和看法,纯粹是抛砖头,希望YLA读者里的学生和老师们也能多多分享你们的体会。
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作者做的很好啊
钟老师做的好!
@jingyanxin,
现在回想,当时的理想很幼稚很幼稚。
我现在在出版社工作,也算是和当初那个作家理想有点关系吧。
而且近期的理想是,看看市场什么项目挣钱可做。
远期呢,就是成为企业家。 :haha:
@范潇, 范潇好样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最快乐,加油!
@钟惠城, :crab: 努力着
严重同意练武的比喻。能如此教授,才是好老师。想想我的同学,许多都有不错的专业知识,但开始设计时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地抹平,把树都砍掉再开始。那学来又有何用?
很有才,你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加油,狒狒。
@一森, 才我一直都没有,你知道的,德比才重。。艺森加油!
很有趣的一段经历!难忘亦难得。
作为教师,教会学生些许技术或某些知识点并不难;难的是领人入门,传授正确方法……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慧,点之以技……
学生若不能举一反三、青出于蓝,则教师难辞其咎!
事不误人——吃一堑长一智!
师亦误人——师之惰!师之惑!
敢为人师者,必先劳筋骨、苦心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恬为人师易,为良师者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安友丰, 学生谨记教诲!
钟师兄说的真好!
要做设计更多的是从做人做起。
无论是社会责任感,还是执着的专业精神,以及热爱……
与广大风景园林同胞,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共勉~(热泪盈眶)
:smile:
“我们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指导。。。。最大的区别,便是社会责任这一块。”钟师兄这句让我想起了奥姆斯特德和其他先辈创办LA学科的初衷,他曾对儿子说要用优秀的设计来开化美国国民,这句话至今仍然让我觉得自豪。
在技术与物质大行其道的年代,对理想的执著和社会的关怀最能体现LA人的独特精神!
真正内心想从事LA的人都怀有一个简单美好的理想:美化世界,为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建造更好的家园。
请坚持这最初的梦想,是它让我们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与诸君共勉
都是好功利的理想哦~~
是不是中国的教育有问题?
大多数人都想成为巨富和有钱人?
所以以后的可能就是,大多数的设计师为赚钱而设计,
能决定一切的就是钱?
缺少一颗忧国忧民的胸怀,
难出好设计哦~~~
@rena, 个人财富的多寡与忧国忧民的胸怀不是矛盾体啊~~难道非得无欲无求了才能做好设计?而且……请问那个设计师不是为赚钱而做设计的?呵呵~~
一个人能摒弃个人功利的目的而专心为大多数人谋利益,那一定是在其物质的需求达到无忧无虑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恰恰中国为亚洲贡献了百分之九十五的无社保人口,而国人的平均每小时工资恰恰又是每小时八毛的世界第一,倘若一个人保卫不了自己的工作,保卫不了自己的爱情,保卫不了自己的房子,又如何保卫得了无欲无求的理想那,如何保卫的了忧国忧民的情怀那,中国的功利教育决定了这一切,而人恰恰是社会动物,不可能独善其身
个人感觉在国内园林本科教育这一块学生的职业技能是到家了,看过很多同学的设计有完美的透视速写,以假乱真的渲染表现,让人忍不住赞叹。再加之很多学校景观室内不分家,学生毕业了之后什么都能做。是好事也不全是。国情决定那么激烈的竞争,由不得你去慢慢斟酌几根线条的微妙或是一小块湿地的价值的。若不能设计那至少可以表现。可问题是在完美的表现图之后,学生的设计理念是否真的得到了发展呢?四年本科景观的教育对于一个景观设计师来说基本决定了其发展的大体定位(不是绝对),但在人生最宝贵的这四年之中,个人觉得在求职技能的精益求精之后,是否也能再多注意一下学生的理论与历史的教育呢?而并非是等到了研究神博士生的学习才加以重视。文中提到了作为景观设计师的职业操守与社会责任,心有戚戚。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借由本科园林教育的理论与历史知识的补充来得以完善的。我知道国内很多大学都开了景观史,也有理论课,但问题是如何讲这些价值难以估计的珍宝联系到学生对于他人与自己的设计实践与评估中去。“读史使人明智。”对世界(尤其是美国)园林史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景观学在现今社会背景的定位,进而了解自身的角色。短短百年间,奥姆斯特得,哈普林再到彼得沃克 玛莎施瓦茨,各种“主义”浮沉不定,诸般风格纷繁斑斓,而看似枯燥繁杂地景观理论学习,明晰固化了那些漂浮不定地“幻象”,直视了“为什么”设计与如何“这样设计”的问题。学生应该改借由理论地学习对设计保有批判性地眼光,不盲目地崇拜,做到下笔有因,进而在学习结束时初步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系统。而不是在不知道如何应对空白时简单地用虚假的绿色出繁荣悦目的图纸。
学校开设了园林史课程,可是中国古典园林史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比重,同学们在学习是也只当做历史来备考,从其中找到自己角色的目的更远远谈不上,普遍的感觉是,这就和初中背历史政治一样,对专业毫无帮助,就连老师也是如此意会,不知这究竟算不算是一种悲哀,还是面对教育与社会环境的本能适应,或许很多人踏入这个专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喜欢或不喜欢,或许好多人进入这个专业是因为林业局、规划局“有人”,不知道这里容不容得下一些教育的影子
呵呵,我比你的运气好一些,我遇到的是一群认真、具有求知欲的学生。
挺好的经历,很想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下。
学生不应该是被尝试的,对吧
感触很深,共勉!……
人的一生中能遇到几个好老师呢?
若遇之,即幸之。
看哭了真的,差学生其实更需要关怀,不是我们不想向上,只是我们怕失去更多,我们输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