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者一次普通旅游,却有幸来到一座独具魅力的盆景园。这座名为“思考之苑”的美丽庭园,凝聚了一位普通韩国农夫36年如一日的心血。他秉承自己从小对园艺的喜爱,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欣赏之余,庭园主人这种坚守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令人深深感动。
邂逅
2010年6月,济州岛,一次普通的观光游览。其中一站,是一个拾掇的干干净净的盆景园,位于济州岛的西线中部,面积约3公顷。
最初的直观感受是韩、日园林惯有的朴素和精致,体现在对入口等一些小空间的处理,还有对园内地形、小品、道路铺装、植物材料等细节的雕琢。走马观花的看完大半个园子之后,引起我最多注意的是园内的石墙。这些石墙采用济州岛本地火山石堆砌而成,工艺精湛,显然花费了工匠们很多心思。
坦白说,与以前见过的若干国内盆景园相比,我还没发现太多令人兴奋之处。
图3至图15:盆景园照片:
在参观完盆景园内的来访名人展之后,发现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旧温室,光顾这里的游客不多。进去之后,发现墙壁上按时间顺序挂着一些略显模糊的黑白照片,每张照片之下都附了文字说明。逐个细细读过之后,不由为之动容,对庭院主人肃然起敬。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巧的庭院,是在没有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参与设计、没有专业的施工队、也没有大笔的经费支撑建造的情况下,由一个普通的韩国农夫——成范永先生,耗费自己36年的生命时光建造而成的。
实践梦想
1962年,成范永先生在部队退役之后,第一次踏上济州岛,来看望以前的战友,立即被岛上的秀美风光和温和气候所吸引。出于从小对园艺的热爱,成先生便产生日后一定要到济州岛栽培树木的念头。但生计所迫,他只得先将这个想法放在脑后,返回首尔。回到首尔之后,成范永经营了一家衬衫加工厂,靠着自己的勤奋,几年之后衬衫厂生意颇为不错。他把开厂赚来的钱,不停地投入到济州岛,陆续购买了24片土地,为今日的盆景园奠定了基础。
之后,他便奔波于济州、首尔之间,每个月都要来回2~3次,亲自动手,开垦这些荒地。济州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土地里石块很多,开垦起来非常困难。由于缺乏重型机械设备,成范永只能用铁锹、铁锤这样的工具工作,体力劳动非常繁重,他的手腕和肩膀经常受伤。为了尽快整理完土地,他甚至一两个月都不回首尔一次。挖出了数不清的石头之后,土地终于整理完毕。他在岛上各地购买了冬柏、椰子、蜜橘等苗木,种植在园内,将自己多年以来的夙愿付诸了实践。
放着生意兴隆的工厂和商店不管,来济州开荒,在别人眼里,他是只认识树木、盆栽和石头的“疯子”。
“这里即使过了一百年也不会有发展的。”
面对质疑,成范永的回答是:“等着瞧吧,我会把这里变成比济州市或者西归浦更加美丽的地方”。
树木的收集
盆景园离不开植物,如今的盆景园之中生机盎然,种植了100多种温带和亚热带植物,2000多盆造型各异的盆景。谁能想到,三十多年前,这里只是一片海岛荒地。今日精致美丽的盆景园,是成范永先生精心收集和辛勤培育的成果。成先生不是园艺出身,对于植物,尤其是盆景的栽植、养护技能并不了解;凭借对植物栽培的热爱,以及后天不懈的努力,点滴之中摸索出植物栽培的真功夫。成范永先生说,四季轮回、朝夕相伴中,与树木交谈、感受树木的情感,在树木身上他品味出了“人”的哲学。
图18至图21:盆景园内栽植的盆景:
石墙的砌筑
前文提到的那些采用当地火山石修建的石墙,工艺精湛,体现了济州岛独有的风情特色。先生修建这些石墙的初衷,不但是为了美观造景的需求,更实际的用途是为园内植物抵挡济州岛冬季的寒风。为了增强防风的效果,成范永先生不停地将园内石墙加高、加固,逐渐形成今日的规模。从1992年开园算起,已经持续了18年。
修筑这些石墙需要大量的石块,砌3米长的石墙就需要3卡车的石块,而整个园内石墙的需求量是这个的几十倍。为了修筑这些石墙,成范勇先生在岛上经常上门收集别人开垦果园、田地清理出来的石块。
收集来的石块首先进行筛选,将有平面的石头和棱角较多的石头分开。棱角较多的石头,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去掉多余的棱角。加工好的石块,采用自然砌筑的方法砌成石墙。这些工作成范永先生都亲自参与,为了保证石墙整体效果,他经常从施工的脚手架上面跳下来进行观察。
长期的繁重体力劳动,导致他的腰部、腿部过分劳损,常常痛的彻夜难眠。可如今已经年逾古稀之年的成范永先生依旧不愿放弃,表示只要自己身体允许,他会将这项工作坚持做下去。
天道酬勤。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来自英国、中国、美国等多国游客极高的赞誉。一次,成范永在园内工地砌墙的时候,一位职工跑过来告诉他,来参观的诺贝尔博物馆馆长夫人要求和他亲自见面。来不及更换衣服,他穿着工作服径直过去。馆长夫人不顾成范永满身的尘土和汗水,激动地与他拥抱,赞叹道:“真是一座美丽的庭院,您自力更生建造了如此美丽的庭院,实在令人感动。”
中国缘份
199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了济州岛盆景园,并对成范永先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此后,成范永先生就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1998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也对盆景园进行了友好访问。2000年10月,国家总理朱镕基在韩访问期间也曾计划访问盆景园,但由于访问日期变动未能成行。此外,中国政府多位高层官员以及诸多学者接连到此访问(包括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朱金兆、沈国舫院士,笔者注),盆景园成了连接中韩友谊的纽带。
与此同时,成范永先生先后多次应邀到中国国内访问,有官方邀请,也有民间交流。笔者在此特别提出的是,2000年,成范永先生应邀访问中国上海、杭州、苏州、扬州,考察中国盆景现状。同年,应北京林业大学校长朱金兆邀请,为园林学院师生们举行了讲座。讲授了当前世界盆景界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盆景发展现状提出了中肯意见。成范永先生认为中国盆景不应固守各自自有的流派,而应顺应世界盆栽发展趋势,积极采用新的栽培技术,尤其是盆土栽植技术亟待改善;还提到中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域的城市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有特点的行道树,彰显地域特色。
中国朋友的热情,让成范永先生非常感动。用先生自己的话来说:“人们往往都愿意与肯定自己的人一起做事。我也是如此,中国人对我的肯定使我更加喜欢中国,渴望与他们交流合作。我总是非常愉快的接受中国人讲课的邀请,而中国人访问时,我也会拿出全部的热情去接待他们。”
结语
执着于梦想的人让我们感动。在一个物质化时代之中,我们的“梦想”总是很实际。一份好的工作、户口、房子、车子、XX万年薪、出国移民……都是我们的梦想。依靠自己的努力,把这些作为奋斗目标没有任何错误,而且我相信有生之年中,大多数朋友都可以实现这些梦想,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80后,和很多同龄人一样,面临着诸多的生活压力,还有很多的“梦想”需要自己去奋斗。在从业不长的几年内,受过不少挫折,在毕业、考研、找工作几个环节之时万分幸运,次次惊险过关,勉强走至今日,曾经的一些“目标”今日已成现实,然而我并不真正感到快乐,那份本该有的喜悦已经被更大的“目标”稀释掉了。
用今日的价值观来衡量,栽植树木是一个格格不入的选择,用36年的时间去栽植树木的人,无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成范永先生喜欢称自己是一名农夫,靠自己的双手干粗笨的农活,过着简朴的生活,淡然自乐。从他的故事里我体味出不一般的坚韧和执着,不为别人非议所动摇,坚持人生的理想。我也知道,他拥有那份我们所缺失的东西。
很好很强大阿。。。前行追逐的路途中,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智的不足,而是心灵的力量不够,被外力所阻。呵呵~
结语很真诚
迄今为止在本站看到过的最好的文章!
@Xuchan, 我觉得也差不多:)
好样的!所有年轻人一起加油!!
这也是我的毕生梦想
哇 如雕塑般精致细腻!
欣赏把梦想付诸实践,不过如果还原到实际,说不定他做园林一方面是喜欢,一方面是商业的考虑。那样又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一个人梦想的实现。
朱金兆教授似乎是我们学校的副校长吧?我们学校前任校长是尹伟伦教授,现任宋维明教授
尹之前即是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