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通过设计的研究”(RTD)是一种仍处于探索阶段的全新的研究方法理论,不同于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领域的研究思路。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维,清华大学与柏林工业大学通过“设计研究”(Designerly Research)联合博士论坛对其展开多方讨论与交流,从而对设计研究方法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何为设计?何为研究?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在该基本层面来深入思考。设计研究这个全新的研究思维领域会有哪些有趣且独特的方法与思路?本文将对“设计研究”联合博士论坛的简要内容及相关的疑虑与探索作相应的介绍与讨论。
2011年6月7日与8日,第二次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设计研究”(Designerly Research)联合博士论坛在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造环境学院顺利召开。会议在上届北京论坛对“设计研究”方法论概念和内涵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进行设计研究的具体方法。来自五个国家的专家和博士研究生经过两天的集中交流和讨论,在设计研究方法论探索及其在风景园林学科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回顾
设计学科如何建立自己的研究方法与学术标准?设计研究如何更紧密地结合设计实践?设计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为了探讨设计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内的应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与柏林工业大学规划建造环境学院景观和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系在2010年11月17日至18日于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关于“设计研究”(designerly research)的联合博士论坛。在该会议中,来自德国的Jürgen Weidinger教授与Gesche Joost教授就设计研究(design research)的历史演变、设计师式思维方式(Designerly Ways of Thinking)、通过设计进行研究(RTD)的方法理论及其研究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北京论坛结束之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访谈、论文、书评和翻译的形式对设计研究相关介绍与评论以及其在风景园林学科应用的尝试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发表在《风景园林》2011年第四期“设计研究”专题上。在该专题内,设计研究的背景、概念、内容、发展历程与现状以及西方权威学者的研究态度得到了充分说明。目前得到多数共识的观点认为,设计研究的内容包含三位一体的结构,包含了关于设计的研究(research about/on design)、为了设计的研究(research for design)以及通过设计的研究(research through design)三个方面。而由风景园林设计师发起的这一联合论坛所关注的便是其中的“通过设计的研究”,即论坛题目所表述的“Designerly Research”。
疑惑
事实上,“通过设计的研究”(RTD)作为一新产生的研究方法理论还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如同Wolfgang Jonas教授所说,即使在西方学术理论界也尚未得到普遍认同。因此,运用RTD研究方法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探索,同时反过来推动RTD研究方法的完善正是本论坛的意义所在。当第一次会议介绍在YouthLA网站发表之后曾经引起大家不解,其实面对这一尚不成熟的方法理论,我们也面临诸多疑惑:
1、相比于常规的通过实践经验总结设计方法的研究思路,RTD方法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可以认为,RTD研究思路是通过一系列设计实践项目发现具体的设计研究问题并依靠设计行为获得解决该研究问题的设计知识。然而,不是所有设计师都是通过设计实践项目积累经验、获取知识的么?如此说来,那些长期从事实践活动的设计师们是不是比学校的老师学生更有资格运用这一方法进行研究活动呢?而诸如《园冶》和《作庭记》这些通过长期设计实践积累下来的设计理论是否也可以称为RTD的研究成果呢?因此,RTD方法作为一新的设计研究方法论,其先进性与独特性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2、如何基于设计实践活动开展研究工作,RTD方法的“研究性”如何体现?设计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模糊不清的、带有设计师主观判断的行为过程,如何采取系统的研究方法描述、分析、总结和评价这一过程并从中获得知识显然是该方法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如何将RTD研究行为和结果纳入学术研究体系得到学界认可,其实与上一个问题有密切关系。
3、作为一研究活动,应用RTD方法的设计研究成果应当如何被评判?其实,能够在学界内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是成为设计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在RTD模式的研究活动中,研究者需要通过将亲身参与的设计实践以及自己的设计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而这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事实上,主观性认知(例如设计师式思维方式)又被认为是设计研究区别于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如何权衡设计师主观认知在研究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对这部分研究成果进行评判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探讨。
4、具备什么资格的设计研究者才能够运用RTD方法?根据Jürgen Weidinger教授的看法,他认为至少需要十年的专业经历(五年学习、五年实践)才能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与设计技能来开展RTD研究活动。该观点认为只有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设计技能,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设计行为反馈获取设计知识。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具有了足够成熟的设计技能呢?此外,在其具备了设计技能,研究者需要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参与到什么程度才能够满足RTD研究的需求呢?这些问题的提出都与设计活动的模糊性有关。
当然,以上都是一些开放的问题,目前并没有唯一标准的答案,也需要一些开放的答案来促进大家的思考。
探索
根据北京会议安排,2011年6月7日与8日,第二次“设计研究”联合博士论坛在柏林工业大学顺利召开。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交流探讨,对设计研究方法论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第一天的学术报告中,与会的各位教授和研究者分别介绍了各自在设计研究领域的一些思考和成果。柏林工业大学的Jürgen Weidinger教授基于其实践、教学和研究经历,详细介绍了自己对于如何基于实践、结合教学并应用相关理论开展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的思考。他认为,设计实践可以帮助建立个人兴趣与目标;设计教育作为以个人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兴趣,需要科学方法体系和艺术反馈体系的支撑;而正是这种系统性的反思(systematic reflection)支配着实践与教学并构成一个独特的研究模型。Weidinger教授十分强调设计的品质(quality),并认为品质并不能够通过解决设计问题来获得;鉴于品质“不可测量”的特性,他还提出了一些在风景园林实践项目中分析和发展设计品质的研究方法。
来自瑞士国家研究能力中心(National Centre of Competence in Research)的Sabine Ammon博士,从哲学领域内对认识论探讨的视角解读了RTD在设计实践中的认识论影响和方法论意义;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的朱育帆教授相对于北京论坛上对一个典型案例进行的纵向剖析,在本次会议中结合三个与核能相关的实践项目(清华大学核能研究院主楼广场设计、青海原子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新疆两弹指挥中心旧址景观设计)横向总结了基于设计师敏锐感知的三种认知方式(cognition styles),分别是本原性认知(primitive cognition)、差异化认知(differentiation cognition)和重置性认知(resetting cognition);本次会议特邀嘉宾, 比利时圣约翰卢卡斯建筑学院Johan Verbeke教授在其题为“Development in Research by Designing”的报告中,详细阐述了通过设计进行研究的方法理论的历史演变以及方法特征等;此外,来自柏林艺术大学的Gesche Joost教授介绍了“参与式设计”作为一种设计研究的方法论框架的研究成果。
在第二天的学术报告中,双方博士研究人员分别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并得到了与会教授的评论和指导。来自清华大学的崔庆伟通过朱育帆教授的两个设计案例(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与河北邢台南和明珠公园)尝试运用RTD方法进行关于矿坑、采土坑等负空间土地类型的景观改造的设计研究,但因未直接参与该设计实践而被与会教授指出该报告只能属于案例分析,而不能称为通过设计的研究;联合培养博士生郭湧在其关于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的博士课题研究报告中,通过借助二阶控制论理论的支持建立了一套符合RTD思路的研究路线图,从而得到了与会教授的充分肯定;来自柏林工业大学的唐会然将研究兴趣界定在基于场地特质的设计方法研究;来自柏林工业大学的Lars Hopstock在北京会议中对德国现代主义景观师Hermann Mattern研究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在基于设计师式思维理论的历史学研究方法方面的探讨;另一位柏林工大的研究人员,《开放空间》一书的作者Stefan Bernard介绍了他关于设计和设计研究的一些看法和疑惑。
收获
通过柏林会议的交流讨论,与会人员对于设计研究以及RTD研究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产生了更强烈的研究兴趣。在RTD方法理论中,设计实践行为与成果是展开设计研究的重要途径,而面对设计活动的一些特点(例如模糊不清的设计过程以及不能被测量的“品质”要求),发散理论(abduction)以及反思理论(reflection)为研究思路的展开提供了一些支持,并希望能够构建出完整的研究体系从而满足交流和评判的需要。相比于常规的设计实践与理论研究,RTD研究模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设计实践活动的描述与分析完成对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问题的解答。
本次会议一个很重要的收获是结识了比利时圣约翰卢卡斯建筑学院的Johan Verbeke教授。通过他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比利时同样正在开展着进行设计以及艺术研究探索的博士培养工作,并将会产生一些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的另一项成果是基于郭湧的研究课题所取得的进展。他基于RTD研究方法论,并通过其他理论支持,尝试性地构建了一套比较清晰的研究思路,大大鼓舞了与会人员的研究热情。
展望
在本次会议中,虽然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明晰,但大家已经看到了缕缕曙光,对这条研究道路建立了越来越多的信心。会议最后,双方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合作方式继续进行交流,从设计研究理论建设的角度推进风景园林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严重关注并期待!
我们的学科基础不能是空的……
谢谢安老师的关注和期待!有您的支持就感到特别有底气!
看见熟人了,唐姐~
看到了郭师兄和唐会然学姐啦~呵呵
关注并期待着研究的进展,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
通过设计的研究 对于已经建成的设计项目或者古典园林是什么样的看法或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