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原刊于《中国园林》,经过重新编辑后在“风景园林新青年”(Youth Landscape Architecture)发表。文字部分的发表经过《中国园林》的授权;所有图片的发表经过作者本人的授权。严禁转载。
Notice: This article is a re-edited version of the on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text is officially permitted by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pictures is permitted by the author. Do not copy without permission.
摘要: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设计类型,纪念性景观因其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主题性特征成为社会性思想传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试以历经三年创作周期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观设计实践过程为线索,论述了高海拔恶劣的特殊生境下景观设计的变通途径,深度探讨了属于中国地域性的和当代性的纪念性景观的设计模式及其可能的拓展之道。
关键词:尺度 完形 雕塑 纠错 试错
为了那片青杨(上)
为了那片青杨(中)
6.5. 完形之路
随着施工工程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建造者手下渐渐成形和清晰,原子城项目开始进入关键的“收官期”1,我们知道官子不当有时是会导致满盘皆输的。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个时期一个最为有利的条件是可以在1:1的足尺空间中对空间进行再度的感知和判断,对比之前在小比例或计算机模型中通过转换尺度来推敲的方式无疑要更为直接和准确,但随着施工临近尾声,时机稍纵即逝,所以也是通过局部细微调整来提升设计品质的最后机会2。
设计推敲和对于设计理论的探究是无底的,或是由于认识问题、或是由于经验问题、或是由于精力问题,设计总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的地方,所以只要设计师经心,每次去工地踏查自然都会产生新的设计修改。
值得提出的是596设计之路的完形之旅并非是从越过“天王山”以后才开始的,完形意识贯穿在我们设计的始终。下沉广场的修正便是一例,2008年6月施工工地传来反馈:钢板墙放线后发现墙体与现状青杨分布有冲突,有若干株青杨进入下沉区域或距离墙体过近,这里保全青杨是首要的,因此需要调整墙体以避让树木,代价是拐点处的空间变得更加局促,却也成就了更具张弛度的空间变换。另外施工方提出的一点是毛石墙拐点过后往北的场地坡面过陡,对应于可能的游人行走极不舒适和高地林缘青杨的稳定性受较大影响的后果,现场踏查后证实了问题的严重性,施工方建议增设台阶。台阶是景观空间中非常重要的设计语汇之一,但不能视之为一个孤立和突兀的事件,因此我们尝试运用三层以连续带状形式出现的台阶解决设计问题,从结果来看这个修正对于下沉广场空间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台阶与钢板墙和毛石墙产生了协同线型的呼应效果,台阶同时给予西侧钢板墙和北侧青杨林高地以基座感,并将两者在另一个维度联系在一起,形成更为丰富有力的层次关系。
6.5.1. 叙事性细节的追加
设计中的细节处理有如绘画中提亮之后使得整个画面或形体焕然一新的高光,可以让整个设计具有纵深感。我们的设计是以设计学本题的视角为基准点,重点放在空间本体的营造,从空间设计层面通过追加细节以提高空间体验质量的做法几乎覆盖了原子城项目每一个重要节点,如人名墙和献花台的优化。
对于纪念性空间还有一个层面的细节同样重要,那就是利于叙事表达的细节处理,因为多数游客并不是专业人士,文化体验的有效性远比那些所谓的空间本体来得重要,这样文化层面的可读性以及相应的显性处理就不能被忽视了,我们后来追加的这些细节客观上使得纪念园主题叙事的可达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
(1) 伟人像
高瞻台的寓意是直接的,但并不需要写明,我们在平台锈板宽面扶手上设置了不锈钢材质的经过剪影化图像处理的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张爱萍四位伟人的造像。
(2) 钢板门编号
纪念园5座钢板门中除了鸽门之外,其余的4道门尽管各有变化,但在普通游人眼中差别不会很大,而且单靠形体变化形成的辨识性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对钢板门进行编号,数字是最直接的方式。596之路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是起步、原子弹爆炸和氢弹爆炸,于是对应的设计是1号门指596之路之始,2号门为原子弹爆炸成功,3号门和4号门是氢弹研制成功(虽然氢弹研制时间更短,但属全方位自主研制,技术难度更大),5号门是和平之门。
这5道门编号数字的写法和摆位根据环境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是和游人参观线路上主要视线相呼应,如1号门的“1”强调数字体量,放于门板面上,强调夸张的尺度,2号、3号和4号门把数字写在了门板的侧面,而位于中轴线上的5号门则把数字放蹬道侧壁墙的2个外侧。为了增加戏剧性和错位感,我们将所有编号数字都作了镜像反转,对于游者这是时光隧道中体验时光倒逝隐喻的最佳注解。
(3) 地标
2号门寓意原子弹研制的关隘,4号门则为氢弹研制的瓶颈,于是在走出两道门的区域增置了两处地标,上面铭刻数字“19641016”和“19670617”,它们的延长线地理上对准了新疆罗布泊方向,提示游人这两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发生。
(4) “中国核宣言”铭文
中国
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
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们深信,
核武器是人造的
人一定能消灭核武器
登上和平之丘的过程是具有神圣感和仪式感的,通道空间设计中对于光线的运用使得蹬道成为一处聚焦点,于是我们在蹬道踢面上增加了一处细节,逐级而上铭刻着中国核宣言,这样为游者登山时平添了一份力量感。
(5) “在那遥远的地方”铭文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篷都要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流浪在草原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进入高潮空间,一切都在这里升华,还有什么比陈述这首歌词更能唤起人类对宁静悠扬的和平境界的憧憬?它们以自由排布的方式镌刻在石凳上,人们阅读它们仿佛歌声就在空中回荡。
6.5.2. 自我救赎-纪念广场的涅磐
纪念广场的设计与实施充满了波折,没有纪念园雄浑的青杨林海对于空间的巨大支持,又没有便捷的种植手段,纪念广场可谓是先天不足,我们意图通过竖向和水景的调控赋予空间更多的变化。对于高海拔特殊的气候条件我们还是有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的,比如在施工图设计中对连续墙体进行了特殊的工艺处理,尽量选择低维护的水景形式等等。
纪念广场中心的水景设计方案一开始便遭遇到海北地方主管部门的强烈反对,起初发改委工作小组还打算坚持实施原设计方案,但在地方的据理力争之下事实充分证明我们的设计方案确实是无理的,由于积水积灰封冻后可以导致排水管线和水景设备全面瘫痪和报废,在海北特殊的气候环境下对于低洼地的处理应给予特别的注意,而我们这些”外地人“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恰好将水池设计在凹地中央;最终,在广场施工之前发改委工作组决定修改竖向设计同时取消广场中心的水景,由于设计是联动的,取消水池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隐忧,那就是水池取消等于取消或严重削弱了广场的核心感,从设计角度这可能是致命的,在水景、种植和竖向等等手段都失效的前提下如何重塑广场核心力的确成为一种挑战。紧接着铺地材质和图式也失控了,工期和造价使我们无力回天,几乎失去了控制纪念广场质量的信心。
王培波老师雕塑”聚“的出现是一剂强心针,这个位于广场东南角高达25米锈钢材质的地标体,对于广场空间的意义不言而喻,同样是风景园林师给予基本高度和形体控制,雕塑家在这里发挥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雕塑形体语言清晰地表达了凝聚的意向,这种艺术的造型力为空间带来了无穷的灵动气息。
在雕塑、铺地、墙体和台阶陆续完成后,我们得以直观地判断取消水景带来的设计问题,显然,失去水景灵性支持的大地艺术石组在体量上无法成为称职的广场重心,但可供调整的手段甚至是唯一的:扩大石组规模,根据空间需要现场重新划定月牙形石组的边线范围,最后确定的石组面积较原先足足扩大了一倍,我们给这组大地艺术作品命名为”拂晓“。随着空间设计的逐渐优化,我们进一步增设了线形条椅来弥补纪念广场中段毛石墙界面的层次问题。
施工竣工日我站在纪念馆前面对广场和其后绵延的山脉,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完成了一次设计的自我救赎。
6.5.3. 雕塑与景观设计
“更为离奇的是,北京的一对夫妻分别接受任务都到了221厂工作,但他们果真没有告诉对方自己去了哪儿。他们给对方写信时,信件都得从北京某地转一大圈儿后才能递到对方手中,所以两人饱受相思之苦。在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的庆功会上,他们惊喜地发现了对方: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仅仅隔着一堵墙”
中国国家地理青海专辑下总第545期,2006.3-146
这是在我们早先查阅的文献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则故事,至今每当读起它都会有一种触及心灵深处油然而生的感动,一个没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主题,但却更加真实(因为在那个年代这种事并不鲜见),以现在人的眼光看它是如此的缺乏人性,而在当时那个身心都奉献于信仰的年代它又是如此的情理之中;无疑,它是一个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表现题材,同时它还很具体有着很强的可表达性:男主人公、女主人公和围绕信的情节,这种情景不禁让人想起塞格尔(George Segal)3的“炉边(fireside chat)” [1],的确,没有哪种方法比这种媒介更适合这个故事的叙事传达,那就是雕塑。总体而言,原子城项目景观设计的命运始终是掌握在风景园林师自己手中的,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使得我们直到施工的最后阶段仍不能确定它们会在何处以何种形式出现,那也是雕塑。
常规的纪念性景观都会伴随着雕塑的出现,尤其在中轴模式中雕塑往往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里的zigzag中轴模式中它们以何种形式出现?与雕塑家如何合作?这种设计的控制技术已经超出了我们当时能够自如驾驭的范畴,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整个项目的艺术水平是否能够达到理想高度便还存在着一定的变数,但有一目标我们始终是确定的,即原子城项目的雕塑需要体现出与整体项目中当代景观设计探索相协同和相匹配的时代性。
艺术史上有三种基本的艺术创作类型:绘画、雕塑和建筑,纵观空间设计史,画家建筑师和雕塑家(尤其是后两者)都曾经深度介入到风景园林学领域。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雕塑家开始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和风景园林师、建筑师一起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尽管都属于空间设计艺术的创作范畴,由于专业不同,视角不同,价值观也不尽相同,客观上讲雕塑家扮演的角色是即光鲜又被动的,“光鲜”因为其作品总是处于万众注目的位置,“被动”是因为从雕塑的摆位到内容甚至形式语言都并非由雕塑家全权决定。公共空间中的雕塑始终是个很敏感的话题,雕塑家不仅要面对政治性和社会性的压力,还要面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等类专业领域的多重挤压,原本作为非常强调个性化的价值导向,往往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学会和善于妥协似乎是唯一的生存之道,雕塑艺术家对艺术的坚守面临着空前的尴尬境遇,其实这也是所有公共空间领域的设计实践者都要直面的处境,只是程度深浅有所不同。
雕塑艺术在原子城纪念园的创作中占有特殊和重要的地位,是艺术创作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创作内容主要包括纪念馆主立面上的三块青铜浮雕,纪念馆前广场东南角标志性主题雕塑和纪念园系列人物圆雕,其中后两者与景观设计创作直接相关。自2006年起我们陆续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若干位优秀的雕塑艺术家进行接触和交流,试图寻找一种恰当的合作途径,几经周折之后清华美院成立了以王培波教授为总负责人的雕塑设计创作团队,由于创作习惯和工作方法的迥异,风景园林师在与雕塑艺术家的合作中经历了由彼此陌生到相互熟悉和信任的过程,从成果来看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堪称合作设计的佳例4。
根据原规划方案雕塑主要集中设置在名人雕塑园,最终确定在纪念园下沉广场的位置,雕塑作为一个专项出现意味着在投资预算上与景观专项是剥离的。简单的运作模式似乎是风景园林师确定雕塑摆位,然后是提供大致的体量控制要求(高度和面宽),以及雕塑材质和雕塑主题表达题材的建议,最后是两个职业各行其道,但实际上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因为如果希望雕塑是场景设计有机的一部分,那么如果连场景都没有确定,除了材质和风格,其他的其实都无法确定。上位规划中关于名人雕塑园设想的出发点是常规的和笼统的,我们延续这一概念本身也是模糊的,我们所希望的成果是景观和雕塑的情景交融,而不是随处可见的“立桩式”雕塑布置方式。
初期的沟通是困难的和迟缓的,出于尊重,风景园林师和艺术家在矜持中保持着某种安全距离5。和雕塑家(尤其是个性色彩浓厚的雕塑大家)纠缠什么是雕塑艺术是“危险的”,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门外,信息和知识储备并不对称,而我们又处于上位的控制性层面,控制是必须的,但过度介入就很可能会干扰到雕塑创作本身,也容易影响合作。
雕塑采用写实主义风格是肯定的,这点几乎没有任何争论,主要原因是抽象雕塑显然不适用于这里必须便于公众理解的叙事传达,不管它从专业角度如何值得探索。幸运的是,这个时期一位重要艺术家加盟雕塑家团队,他就是清华美术学院雕塑系在站博士后6李富军,李老师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是一位曾全程参与欧洲标准的城雕规划创作工程的中国雕塑家,具备非常坚实的写实雕塑功底,纪念园雕塑所反映的正是深受苏联风格影响的那个时代,教育背景的特殊性使得李老师出手创作原子城人物群雕具有某种先天的优势,重要的是如何沟通使得雕塑家理解景观设计所希望塑造的空间风格意图并达成共识。
我们首先提出在下沉广场区域设置雕塑主题分区的概念,它们分别是表达独立研制决心的“争气”主题区、表达万众一心的“团结”主题区、表达科技攻关的“攻坚”主题区和表达时代情感的“信箱”故事主题区,在和艺术家团队进行交流时我们仅仅提供了“信箱”雕塑的空间剧本(其实也是我们唯一能动形成的空间脚本)。我们注意到了下沉广场那个拐点空间的戏剧性转换,因为信箱故事表达的空间要求是让男女主人公互相之间看不见却位于一个空间中,那个L形墙恰好可以形成这种遮罩和分隔,我们提议把男女主人公分别放在接近墙拐点的两翼,使他们共同面对一个下沉空间的同时又不能互视;我们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让女主人公在一侧投信,男主人公在另一侧倚墙读信,放在拐点墙上的信箱成为故事的核心载体。
2008年6月李富军老师制作了第一轮四个主题分区的雕塑小泥稿,雕塑家和风景园林师可以就一个具体的标靶展开讨论,随着工期的不断迫近,一些涉及价值观的核心议题已经无法被回避了,如什么是合适的雕塑风格?什么是适当的雕塑尺度?之前我们向艺术家方提供了罗斯福纪念园的参考案例,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值得提倡,因为艺术是最具有独立精神的,我们希望表达的意图是避免做出类似王府井商业街上情景雕塑之类的东西,就算它如何的受大众欢迎。泥稿制作得非常职业,只是单从小样纤细的形体中我们很难体会出力量感,其余的我们既无理也无力去质疑艺术家的专业内容,但有个基本问题是必须确定的,那就是雕塑尺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产生了明显的分歧,雕塑家认为群雕人物的尺度应该跟真人相仿以体现出平民性,不适合采用神化的夸大尺度的纪念性表达方式,所以雕塑设计的人物高度基本在1.7米左右,而根据我们职业设计的经验,小尺度雕塑在户外空间很难获得设计意义上的成功,考虑到场景大尺度的因素我们理想的人物高度是2.5米到3米,最后大家决定先按照雕塑家的意愿做出足尺泥模再进行判断。
2008年9月15日我第一次赴雕塑车间考察足尺模型,看到的正是我们非常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群雕人物尺度感在有相当郁闭度的车间内仍显得相当细弱,人物刻画也过“腻”了,与我们所希望的雕塑风格,”一种对应于地域和时代有力度的写意性表达“相去甚远。在与王老师和李老师的沟通中我们明确表示了希望雕塑体量加高加大,形体上重势重整,尤其是群雕人物更应强调整体性带来的体积感,细部表达应强调手感和大笔触的运用,简单地说要的是“糙“而不是精细。面对非常职业和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沟通是如此的重要,在我们第3次到雕塑车间考察泥模时,雕塑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随着合作和相互了解的深入我们发现风景园林师想要的艺术效果与雕塑家所追求的是如此的吻合,原来大家的艺术观念是一致的,这时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起初雕塑家的迟疑和犹豫是因为常年的市场经验告诉他们如此写意的写实主体雕塑风格在中国是行不通的7,而原子城这个项目整体艺术风格的导向是由风景园林设计师来掌控的,如果艺术家与设计师观念合拍无疑可以把艺术理念贯彻得更加彻底和到位。
合作中我们学到了不少关于雕塑的基本知识,关键是着力去了解和理解雕塑师的视角,如基座对于一件雕塑作品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当雕塑和一个基座产生合理的关系后作品才能完整,而情景式雕塑则有所不同,作为场景的一员基座不是必须的,因为基座容易形成雕塑脱离场景的独立感,情景式雕塑在雕塑界并不是主流形式,正是因为两者考虑问题的基点是不同的,一个是以雕塑为绝对的核心,一个是根据场景需要,这一点雕塑家在理解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角后作出了放弃基座的调整。
在雕塑将要进入浇注阶段时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将圆雕的材料工艺由铸铜改为铸钢,虽然在一般意义上铜的档次显然要高于钢铁,但此时此地在与纪念园所要传达的气质上,铜却远不及那些“普通”钢铁的力度。这一建议立刻获得王培波教授团队的认可和呼应,也最终得到统建办小组的支持。
由于预算等综合因素的限制,最后纪念园雕塑分为4组共14个人物的圆雕群,泥模定稿时雕塑人物高度增高至1.9米以上,这其实已经是当时可能的最大调整幅度了,但我仍隐约感觉到雕塑现场落位后会出尺度问题,原因是尺度是相对的,关键是看现场环境空间的界定方式,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隐患就是雕塑的数量少到似乎不足以支持一个雕塑园的概念;尽管雕塑位置在现场还有更改调整的余地,但是必须在在雕塑运至工地之前对雕塑可能的摆位做出预案。我们把这四组雕塑在下沉广场中摆放出若干种可能却始终不能得到得体的结果,所以感到是否原先的技术思路出了偏差?这个时候是必须也是不得不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审视全局,我们最终完全摒弃了原设计中“雕塑园”的基本概念,将雕塑语言转化为场地中情景表达整体的一环,而不是以诸多圆雕为核心的景观展示,“计白当黑”成为雕塑与场地空间脚本关系形成的技术:
将倚墙读信的男主人公放在下沉广场的毛石高墙的南拐角点,这样经过 “远瞩” 西行,进入下沉广场时这个立雕就位于视廊的西端,形成一处特别的对景,投信的女主人公被放置在下沉广场北部高处的林缘,信箱挂在其中的一棵树上,沿墙北拐,投信一幕便映入眼帘,信箱主题故事也即刻完形表达。从女主人公这个视点南望,下沉广场中没有再布置任何雕塑,青杨林、钢板墙和毛石墙共同围合出一个巨大的空场(白),男主人公的摆位成为空间经营中一处至要的“点穴”,整个场地空间的张力此时此刻达到极值,至此下沉广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夫妻林“。
“信箱”的故事在现在人眼中可能是冷酷和苦涩的,而对于靠坚强信念和钢铁意志铸就生活的那个年代的人而言,这种回忆却带有了浓浓的柔情和人性的色彩。由于“信箱”雕塑的显性位置,使得这一雕塑主题成为596之路高潮景观空间的主控性情节,景观叙事看似脱离了表现两弹艰苦研制过程的主线,却以极为特殊的方式映射表达出那个年代的时代精神,将成为596之路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下沉广场的设计基本成形后,我们非常希望雕塑家可以利用240米钢板墙作为界面以浮雕的形式创作出中国研制原子弹过程的史诗巨篇,在某些地段根据故事情景从浮雕墙中脱出圆雕以形成生动的场景关系,因为线形钢板墙带容易转换为浮雕墙语言,这样做也符合常理;另外浮雕墙的出现可以将观者注意力转到浮雕本身,从而在充分发挥雕塑家出众的制作能力的同时降低了变曲墙体本身的工艺难度。然而这次我们过于理想化了,经济规律决定了这种设想在确定的投资预算下将难以实现,于是相应的反馈也是轻微的,直到最终只能彻底放弃;但有的时候设计的未实现是一种塞翁失马,240米长的钢板墙带延原有场地(卫生学校篮球场)蜿蜒北上,高低腾挪,气势如虹,钢板墙本身没有任何地具象的对试验过程的陈述,我们在后期追加了钢板表面粗糙强度由南至北递进的肌理感,暗示随着试验的成功和进展,原子弹试验炮轰威力的递增变化,隐喻地表达了艰辛曲折、跌宕起伏和荡气回肠的研制过程,没有浮雕故事细节背景下钢板墙带围合的空间显得更加纯粹,最后实际上整个下沉广场区域都服务于一个”信箱故事“,从而强化了空间张力的极致感。
在剩余的3组群雕中”争气”群雕的时间性最为明确,理应设置在596之路的开始阶段,我们计划把它放在1号钢板门的侧后方,游人在门区观察不到,一进入1号门后一转弯便可撞见,这时雕塑的空间尺度已经被视点的有限视距所控制,游人可以情景参与式地跟随这些雕塑人物前行;”攻坚“5个人物的群雕被设置在女主人公身后的密林中,意图是将雕塑尺度感在纵向干扰下趋于混沌;”团结“是一组描绘4个人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情景雕塑,预案是将它放置在4号门的西侧。
2009年4月28日,596人物雕塑运至现场,我和李富军老师共同抵达现场,终于验证了我们之前所有关于雕塑尺度的担心和怀疑。尽管人物雕塑高度基本在1.9至2.1米之间,比普通人已是高了至少半个头的尺度,但是在这个环境中体量还是明显小了,从下沉广场的高地南望进行判断,即便是雕塑高度增加到基座即2.5米左右,一个向西进入下沉空间时非常合适的雕塑高度,站在北侧高地回望,雕塑尺度显小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城市设计或景观设计中作为空间点睛意义的雕塑,尺度的确定是最为关键的,与内展空间的雕塑摆放不同,开放空间中尤其是大型开放空间中的雕塑往往要面对多个视点和多种视距下跨尺度的同一化要求,因此在雕塑尺度的判断和选择上非常容易陷入顾此失彼的境地。
很庆幸之前已经做出的调整,但是在场时还是有两组雕塑感觉没有到位。一个是“争气”,李老师不认同我们的预案,认为从雕塑背后经过的设想对于欣赏这组雕塑不利(尽管其中一个人物是回头看的),于是又考虑将“争气”移至”远瞩“钢构的西侧,这样雕塑可以有钢筒完整的锈板立面作为背景,由于空间上”远瞩“位于拐点,入口北行经转折后看到它时尺度感同样受到视距的有效控制,但从青杨视廊东望”远瞩“时,雕塑体量小的问题就无法规避了,最终李老师还是选择了后者,雕塑定名为”众志成城“。另一个棘手的雕塑是”团结“,李老师接受了这个选点,但我们在场判断的结论是否定的,由于在走向4号门的路经上对于游人的视距几乎无法控制,尽管是4人组雕塑体整体感很强,但在旷野中雕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佳。在几经周折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分散无解不如集中处置,如果将”团结“与”攻坚“进行主题并项(“群策群力”成为最终统一的主题),一起放置在投信女主人公身后的高地林间,这9个雕塑人物的因聚成势,又有青杨林对所处空间的二次界定,至此我们将所有雕塑潜在的尺度问题通过选点逐一化解了。
在选点达成共识后,雕塑最终位置的决定权留给了李老师,确实没有比雕塑家那敏锐的艺术神经更适合这个可以将雕塑及其环境之间微妙关系最优化的工作了。雕塑家通常是从雕塑单体考虑问题的,如何让环境服务于雕塑内容的充分表达是核心要务。艺术家对于雕塑的体察是如此的细微,如李老师将女主人公旋转了180度,这样在光线最好的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可以撒向雕塑的正面,“众志成城”的人物明显感受到对于南向和西向环境关系的呼应,观察和学习雕塑家选点和落位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充满了专业的逻辑和睿智。
原子城纪念园景观叙事是由风景园林师组织编导与艺术家共同完成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就雕塑体的位置、高度和风格等关键问题则采用了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从结果来看,雕塑在景观环境中举重若轻,又与环境整体相互依存,与景观设计创作形成了高度的协同性,唯美而诗意,成为是体现中国当代地域主义创作理念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6.6 全曲回放
曲目一:
纪念广场
升旗台铭牌+“佛晓”(大地艺术石组)+ “聚”(主题雕塑);
曲目二:
纪念馆及展陈
曲目三:
“596之路”纪念园
(全长555米,由5道钢质巨门,3组人物群雕和6个重要节点组成,“596”之路-通往和平之路,1号门至2号门,路程330米,占总路程的3/5,隐喻了原子弹研制的过程;2号门至4号门,路程75米,隐喻中国人全自主研发氢弹的研制过程;4号门至5号门为通往和平之路,路程150米)
- 节点一(序曲):入口景观组合=高瞻 (平台)+1号门+“596”地标;
- 节点二:远瞩(钢构)+ “众志成城“(群雕);链接:百米青杨林荫走廊;
- 节点三(高潮一):夫妻林(下沉广场)=“信箱”(情景雕塑)+“群策群力”(群雕);2号门,原子弹爆炸成功地标;链接:3号门;
- 节点四:4号门+氢弹爆炸成功地标;
- 节点五(高潮二):“和平之丘”=“中国宣言”(磴道铭文)+5号门(鸽门)+“在那遥远的地方”(石凳铭文)+鉴池(溢流池);
- 节点六(尾声):原子城铸就者纪念墙(人名墙)+献花台
曲目四:
原子弹纪念碑园
7. 感言
7.1 遗憾
设计总是充满了遗憾。
如果我们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地形设计不因预算而被最终取消,那绵延舒展的地形一定会让大地力量感展现得更为充分;
如果铺地碎石可以按照我们设计所要求的粒径规格,对于普通游客而言596漫长路经的行走应该不会成为一件那么艰难的事情;
如果和平鸽门尾端处理应更加有力,如果和平鸽群图形的设计可以更为抽象和洗练;
如果我们可以更有经验与雕塑家的合作可以更好而不是总在忙于补救;
如果铭牌可以按照我们的设计实现,如果石刻铭文可以采用电脑加工而非劣质的手工;
如果海北整形石材加工工艺水准可以匹敌西宁;
如果……
没有如果。
7.2 试错与纠错
我们敬仰祖先所留给我们的不朽的文明积淀,面对这些积淀我们五体投地,但我们并不盲目崇拜他们,因为祖先是一种历史和时间厚度的代名词而非某个个体,这些积淀实际上也绝非某个个体的创造,其后的时间创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断赋予其鲜活的时代属性,盲目追逐速度的年代是很难有精品的,时间将历练一切有成色的东西,人类将时间作为资本来试错,也用时间来纠错,文明于是不断进步,并最终将那些优质的东西转化为永恒。
我们并不认为原子城项目的设计方法和过程有着太多的普适性,因为其中有着太多因无知而导致的不定性,但它却反映了一些客观规律,那就是当你去探索超出你常规认知的那部分知识的时候,试错的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不仅仅是因为年轻,更重要的是我们所探索的某些东西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都所不曾触及的,探索需要时间也需要勇气,而不是一味苟同。
值得骄傲的是,在如此遥远的海北能够诞生这样一件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设计作品,拥有这样的一个结果,3年的建设周期和15次工地的往返,对应的一切试错和纠错便产生了相应的从败笔到奇兵的积极意义。
试错与纠错的三个关键词:
意识:如果没有意识,一切都无从谈起。
时机:如果浪费时机,一切可能会回到起点。
能力:如果没有能力就无力改变,无论你最后是将错就错还是从头再来。
7.3 信仰
这篇设计论文的主角其实不是设计,而是那片在海拔3100米顽强生存并见证了新中国自强之路的青杨,它的故事印证了所有源自于人的信仰的巨大能量,无论是宗教之于藏民,马列之于激情岁月的人们,青藏高原之于青杨,还是信念之于设计人,信仰关乎于生活,关乎于工作,当然,也关乎于设计。
随着经验的积累设计师对于项目的控制能力会越发增强和娴熟,但与此同时对于设计求知的激情却往往会不断消退和转化,在技术和财富积累的同时一种精神似乎也在与我们渐行渐远,而那正是我们不断进步前行的动力之源。
但愿,所有的设计人都能留守住自己心中那片永恒的青杨!
- 围棋术语,又称官子,是围棋比赛中三个阶段(布局\中盘\官子)中最后一个阶段。
- 因为代价过高,这时进行大结构调整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 美国现代写实主义雕塑艺术家(1924-2000),在罗斯福纪念园与哈尔普林的景墙结合有三组情景雕塑,分别是“乡村夫妇”、“等待面包的队伍”和“炉边”。
- 我们与雕塑家合作的首次尝试是在北京CBD现代艺术中心公园的设计中(2006),当时我们曾与法国雕塑大师索斯诺(Sosno)有过一次短暂的合作,在我们认同了他的雕塑摆位后,索斯诺先生显得极为兴奋,如释重负,侃侃而谈,我们从此开始了解雕塑家,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可以决定他们雕塑命运的设计师,了解他们合作的视角。与雕塑家的合作,原子城项目是第二次,无论从合作的密切程度还是成果的有机程度都是远远超过之前的案例的。
- 探讨不同专业设计师在一个创作空间中的主次问题是敏感的,雕塑家和风景园林师就经常发生观念性的碰撞,雕塑体是空间艺术性升华的集中体现,在很多艺术家的意识或潜意识里,没有雕塑(或类似的艺术品),整个空间的艺术性便不值得一提;而风景园林师则认为对于户外空间的艺术性雕塑无疑是很重要的,但它只是整体空间布局中一个布点而已,控制是由风景园林师来决定的(建筑师也有类似的观点)。由于审美价值观的差异性,在都崇尚个性的专业合作过程中往往矛盾凸现,最后又各自坚持到互不对话了事,尽管双方都明晓只有通过整体的最优化才会获得双赢的道理。
- 合作导师为王培波教授(原子城项目群雕的艺术指导)。
- 艺术家往往显示出某种矛盾性,一方面是内心对自身艺术信仰的绝对坚持,一方面无奈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妥协。
参考文献
- [1]David Dillon, The FDR Memorial [M] Washington DC: Spacemaker Press, 1998
注:笔者谨以此文向金银滩原子城的铸就者致敬! 历史将永远铭记所有把热血和青春奉献给这片土地的人们!
衷心感谢青海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及其原子城项目组的全体同仁!没有他们的信任和保护,实现这种设计创新是无法想象的。感谢海北洲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谢三年来为原子城环境建设所有做出贡献的建设管理人员!
同时笔者要把这个设计献给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莱维伦茨(Sigurd Lewerentz)和安德鲁魏斯(Andrew Wythe ),感谢他们用永恒的智慧照亮后人的创新之路。
总设计师:朱育帆
设计总监:姚玉君
方案设计阶段:郭湧、杨展展、刘静、张振威、王丹、唐健人、李烁、孙宇
施工图设计阶段:潘克宁、王丹、刘静
施工跟踪服务:刘静
雕塑设计总负责人:王培波
浮雕:杜宏宇《自然能量》、《奔向和平》、《和谐共生》
圆雕:王培波《聚》 李富军《信箱》、 《众志成城》、《群策群力》
谢谢朱老师的执着!
过程与结果都太棒了!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我想任何一个参与到这个设计过程中的学生,都获得了在国内来说非常难得而宝贵的经验,真希望能跟随朱老师学习!
大师执着的杰作!
“在技术和财富积累的同时一种精神似乎也在与我们渐行渐远,而那正是我们不断进步前行的动力之源”
现在很少有人像朱育帆老师这么认真的做设计了——膜拜
朱式设计的又一经典!学习~
Pingback: 为了那片青杨(上) | 风景园林新青年 YouthLA
最近得闲,吐槽几点,大家来一起讨论下:
按着朱老师的解释罗斯福纪念园采用情景化的叙事手法,就是采用多个时间断面的方式来、模拟情景来叙事,用路径作为贯穿;然后林璎的越战纪念碑并不是“类似的空间理念”,这一看便知吧,林璎的是把名字都雕刻在黑色反光矮墙表面,墙中间高,折向两侧渐低,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死者的名字都在中间高处,低处延伸线指着林肯纪念堂,一侧指向方尖塔碑,然后是抱着大片的草地;这和罗斯福的情景化叙事空间真的不是类似的;
朱这里提到林璎的意思可能是想说林的纪念性园林也采用了非中轴式,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林璎作品的对面就是朝鲜战争的纪念园,而此园用的就是情景化的叙事来表达的,同样是纪念战争的,但名气远远低于林璎之作品;
林璎对于纪念园的理解更加接近朱文中所引用的woodland 墓地之方式;对大面积空白和单一材料的运用,marc treib讲过这点,他认为日本禅宗园林中讲究猛醒,其留白的空间和对材料的克制,然后让参观者自己将感情充入到这空白中,才比较能够契合人与自然或者场地或者园林本身希望表达的东西;零几年的时候Rebecca在美国召开过一次会,就是针对沉思在园林中的情况的,里面提到有纪念园这一事儿;她本人也是特别关注园林中人的meditation;但后来也没什么结果了,我觉得是这事儿本身牵扯太多,会扯入进现象学哲学,这就比较麻烦,可能就又陷入死胡同了;
所以这里我的意见是好的纪念园不在乎是不是情景化的叙事运用,而是在乎是否让人参与到场地或者园子本身要表达的内容中来,让观者自己的感情充入到园子中,这点在纪念园中最重要;
;
林璎的纪念碑,除了刻的名字外,就是黑色的倒影墙壁,空旷的草坪,无限的斜墙指向,还有就是中间渐沉的路线一方面隔绝了外界杂质的影响,一方面借景天空,看去无限;
woodland 墓地,就是一个大面积空白的土坡,沉思林,十字架,反射天空的水池,小广场,矮墙 就没了;注意这俩都利用多个空间维度来隔绝外界之干扰,将内部的纯粹做的足够极了;肯尼迪纪念园,应该也就是一条上升小路和墓碑而已,除此就是大自然和等待感情注入的空白;
当然我不是说罗斯福纪念园不好,因为罗不是单单靠情景化叙事才成功的,他里面还有叠水矮墙遮挡视线,内部单纯的乱石,色调一致的浮雕等等,一起来营造向内的单纯和叙事的;
朱的方案里面将线性的情景化叙事,中轴纪念性的高潮点的纪念碑,学woodland的土坡(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13135785/),当地的玛尼墙,锈蚀钢板,连续的狭长路径空间,灰色的混凝土台阶勾边,都在同一个水平界面里面几乎同时展开,这样就有点杂了,照片中的空间和材料相当的杂,之间的关系也很跳,他是将那些好的方案的优点都学到一点,但忘了每个方案优点的基础是什么,是和其他的手法一起来营造纪念之气氛的,朱每个方案调一点,然后挑来挑去于是就用了,但总体效果并不特理想我觉得,不过我是通过照片和文字来阅读的,如果有同学去过,可以多讲讲文中没有的体会;也许有好一些的感受;
玛尼墙的特点是手工放置的个体和临时感、时间维度上的无穷增加、其每隔一段的神灵的砌入,顶端与天齐的视线开阔引导,和与简单且无边际的辽阔的纯粹草原的对比,当然还有超级多,如果知道了这些之后再考虑融合入纪念园内,而非仅仅是材料的模仿,会更加有味道的多;
朱的作品中,从香山81院就开始用这种片毛石堆砌石墙,当时在香山用此种材料就很突兀,后来在北京cbd、清华核能研究所那里还用,在沉床公园里面还用;现在又用;
锈蚀钢板也是,最开始在谁与同坐院里就出现了,后来威尼斯、沉床里面也用;锈蚀钢板应该是richard serra的个人风格,我们可以拿来用,但滥用就不好了;
卒姆托在瓦尔斯浴场的石头,找的是当地特有的人石材片麻岩;克劳斯教堂是用当地木材和混凝土烧出来的,这样才是不会浮于表面的把握地方特点的最基本的吧;
所以朱对材料的把握和当地文脉的理解,我个人觉得还不够,没有一条逻辑化的线索在里头;
还有值得提到的是朱对于例子的生搬和引文的改动,比如利用林璎纪念碑,对罗斯福纪念园第一次运用的强调,来衬托其手段的正确;而且将woodland顶上的meditation grove等,改成纪念园、纪念广场,朱在前面也专门对纪念园之定义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所以他当然知道原名称,所以这种有目的的对读者的诱导,其实有点不好……
朱此种设计方法是在设计中,发现一些问题,然后自己预想到解决方法s,之后开始找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方法,但他仅找例子中对其有利的来作证,而非全面客观的利用这个方法,对例子或者方法本身的分析也不够,所以这种设计方法或思路,很容易让人自我蒙蔽;另外文章中也可以发现很多设计点的引入,在前后文的各条线索中反复出现,比如雕塑的摆位,在之形路的走势中与之有关,而后来雕塑家的场景又再次相关,所以线性的设计方式是不合适的,正如文后提到的全曲回放采用的线性叙事一样,这种思考方式也是不全面的,人的走动是线性的和点化的,但主体人的体验中,时间空间绝对不是线性的,这是朱思考此方案的很大的缺陷;哈普林会用水体乱石来补充其场景叙事,而朱的文中表达,却未见此种想法;
还有点就是文中说,纪念馆占据了南北向的青杨林,只剩南部的6棵了,但给的图里面建筑红线外还剩下南部的5棵树和北部的4棵–图13,我比了一下,南边的这5棵树是基本都变成铺地了,那这为了这片青杨保护的也不彻底吧•••
不过朱对某些段的墙体尺度的把握很赞,对之形路的分析很有想法(这个需要去现场体会才能得知是否对路);朱老师还很年轻也很用心,希望以后有更好的作品出来,不要止步,不要为了出名而浮躁;
这些槽吐得有点吹毛求疵了。方案对青杨做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这是不争的事实,场地上能保留的青杨都已经彻底的保护了。没有留住的那些是由于景观工程开始之前,建筑工程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没有一个设计的过程是线性的,也没有人能用理论的总结完全重现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思维。朱老师的能一边坚持精益求精地设计创作,不断用实实在在的精品项目说话,一边笔耕不辍地坚持理论总结,努力从难以言述的设计思维过程中把设计理论逻辑化条理性地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这种实践上的追求和理论上的探索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所以我认为可以探讨但无须吹毛求疵。
我们在审视一个设计师的作品的时候其实不能忘记设计师能够应用的工程技术水平是怎样的。和平之门那个节点做不到纯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当时当地的工艺水平限制。从核研院到CBD再到青海这个项目和上海的辰山植物园那个项目朱老师一直都在试图用本土的工艺达到国际水平的品质。有得时候不得不接受无奈的遗憾也是必须接受的现实。
存有杨树的数目书上的文字和图上对不上,这个作者至少说明一下,不然会读者读起来头晕晕的,做设计的读图和看文字一样的重要;
关于技术,可以看刘家琨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的,设计师应该为所有的一切负责,不应该找借口到施工方;
http://www.corpmedia.com.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65
本土工艺,不是抄表面就算本土了;这个国内外都有例子很多;
我贴上来一段采访国内牛建筑师的原话,可以看看他们是如何面对这种问题的:
比如像我们就是做(XXXX123:10)这个项目的时候,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好用哪种材料去做屋顶和墙面,到最后定了一种厂家后,那个厂家说,我有这个做法,那这种做法我们原来没想过,然后我们就因为厂家有这个做法我们把这面墙全做了。然后因为他已经定了是这个厂家,这时候,他可能把你这个方案相对比较本质地(被打断123:46)
所以设计师,要懂得这些道理;
再吐槽一些,朱照此方向走下去,如果完美的话,其实其终极的归宿将是LAND ART,当然我这是预设了参照目标在先的,之间的路如何还要看朱老师如何把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下 MICHAEL SINGER资料看一下,朱的脚步当落于此;当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所以希望朱老师能够多思考一些历史,既然是孟老的徒弟,不然就真的百搭了;
这不是easyjet所希望看到的,但不一定不是我们需要的。设计本就是多元的,在设计中更倾向于land art又有什么错?
朱老师的设计从历史中吸取的营养比大多数风景园林师都要多。虽然现在朱老师的作品表面上看和中国传统园林的面貌大有出入,但是我相信几十年以后他们会是中国园林历史上的重要作品。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朱老师的历史观是发展的,因此他对历史的思考从来都不仅仅停留在向后看,相反,他在用自己的设计向前探索。
恩,我是最近看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园林的创新和发展,已经收到了理论界的一致好评,而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园林也现在还这样一事无成,所以就觉得很急切,才希望朱能够走走这条路的,我现在都不敢说日本传统园林到底是不是源于中国了。。。
而我提landart的目的是说,这条路已经被走死了,站在现在就能一眼看到尽头的情况,所以不是一条很好的道路;
园林界现在也正在忙着找路,欧洲列强和英美对园林的选择都不一样,但结合自己国家的文化,这个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我理解land art的路其实是个起点,很大程度上改变和扩展了美国风景园林设计的理念。其实,既然是art肯定是没有终点。不过我倒很同意你的想法:这个必须结合自己国家的文化。
我去年8月份的时候去采访了德国柏林和勃兰登堡州风景园林协会主席。最后请他送给中国年轻设计师一句话,他说“你们要坚持自己的文化传统”。我当时就愣了,没想到一个从来没到过中国的德国设计师比我们自己都关心我们的文化传统。回头抽时间把访谈好好整理一下发出来。
我的意思是从方法上来说,景观师所要寻找的与场地之间的契合,那些艺术家做的要比我们做的更好;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跟着他们的脚步来找到我们所谓的灵感,正如朱老师每次在找设计学本题时所做的感性描述,这其实是landart他们不断追求且做到的;
至于是不是起点,举个例子,纽约jacob办公大楼,前的广场,最开始是由richard serra 设计的 tilted arch,是在1981年;之后在90年代初玛萨重新设计这里,就是她的那个早期书中常出现的绿色的曲线绕绕的坐凳;现在呢又重新交给了mvva来重新设计; 20年了。
我觉得美欧列强甚怕中国的传统知识,但现在他们对这些真的一点点都不了解,他们特别害怕中国文化接上脉,一旦接上,话语权就跑中国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估计是永远接不上的。
如果说,easyjet希望朱老师多思考的是场地的历史。那么我想说,每个设计师对场地都会有不同的思考,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你认为卒姆托和克劳斯的思考以及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正确的,不代表他们就是标准答案,也不代表他们就是唯一的答案,更不能说明朱老师现在所做的思考和给出的答案是不正确的。
我认为这是一种很个人化的尝试,是用设计师能够充分把握的材料和语言把设计师的设计愿望与当地历史和文化相结合的尝试。在工艺水平,管理因素,经济因素等等诸多无法把握的因素中,坚持用自己能够充分把握的因素表达场地的历史和文化,恰恰是一种不浮躁、负责任的表现。
恩我对朱老师做的努力也很尊敬,这里就是就文中出现的一些纰漏就事论事,希望大家一起说说是怎们回事;我说浮躁,是因为他文章中,强引林璎的名气大的例子,有目的的改动人家的冥思林为纪念园,文字和图对不上,我是觉得一个负责任的作者,是不会出现这种毛病的吧,所以我觉得有些浮躁,或者应该是其他的词?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可以接受的,看大家怎么理解了。冥思林位于纪念先人的墓地中,本就是具有纪念性的景观。越战纪念碑不也是为了纪念一段历史和历史中的普通人吗,怎么就不是纪念性景观了呢。
不过easyjet这种一丝不苟求真的态度,确实让人敬佩。
呵呵,朱的文中是说 “类似的空间理念”,但罗斯福和林璎那个真的不类似的空间理念阿,虽然同是纪念园,但空间理念确实差很多,这个···,我开始不是说明了么;
多谢,大家一起交流,共同进步!我这样读书,其实也没办法,做研究的,如果不认真,那咱们的园林界该怎么办呢···?
2022年观看至此,荣幸之至。感谢园林前辈们不吝啬的辩论。
而对冥思林的改动,如果经常写东西,就可以理解读者可能够觉得没什么,但其实作者本身的目的不太纯粹;
看完了全篇。很棒的文字叙事风格。设计也很简洁有力。
规划设计的应地制宜还有沟通、预算把握以及对项目内涵的把脉,是让我影响深刻的,也是让我们叹服的。
向辛苦了3年的老师们致敬。向你们学习。
感动,朱老师的对于场地的态度,与倾注的心血。
Pingback: Prof Zhu YuFan 2015|01|22 | change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