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禅僧大师与造园大师枡野俊明,于2013年4月19日来到北大做了一堂演讲,作者为我们记录并分享了这一讲座,使我们有缘聆听大师对造园和参禅的心得。
2013年4月19日有幸聆听日本景观设计师枡野俊明先生的讲座。讲座地点在北大理教202,在开讲的半个小时内教室已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和峰子两人各抢了一把椅子坐在讲台下面扎根不动了,后来讲台周围都坐满了人,现在想想那时是很幸运、很有缘分的一件事。
先生的开场白比较特别,双手合十先给我们鞠了一躬,接着介绍了他的姓名和职业,先生的讲题内容是关于日本园林设计的,主要特点有如下:
1.立足于传统造园手法,不盲目学习西方园林
枡野先生言简意赅的指出西方景观是“石头的文化”,日本景观是“木头的文化”。通过日本和欧洲的游廊空间对比阐述了中西方造园空间的不同,传统西方回廊空间偏向于室内,而日本游廊空间是流动的。如下图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譬如茶杯,西方设计追求的是一种精细的、华美的有机和秩序的美(追求完美的美);日本设计最求的是一种残缺美,表达了一种对哲学的探索寻求(超越追求完美的美)。譬如绘画,以西画为代表的素描和油画需要不断的修改直至着色;以日本为代表的水墨画追求着一气呵成不做修改,这就需要作画人胸有成竹,也就是说研磨的时间远远大于作画的时间,同时也需要鉴赏人有较高的欣赏水准,从同一颜色中看出不同颜色来(水墨之中有五彩)。如下图
讲座末了枡野先生还寄语给我们告诫我们不要盲目的跟风模仿西方的东西,立足于本土,把传统的东西传承好,发扬光大。造园、景观设计亦是如此。
2.富有禅意的造园理念
枡野先生具有两种社会身份,一个是禅师,一个是景观设计师。禅师这个职业带给先生的设计无疑是具有影响力的,他的作品给人以清新脱俗,纯净无暇的感觉,这也反映了造园师内心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照见到了先生的内心,先生说这就是禅。也许在先生看来造园是一种修业(修行)。通过禅宗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设计庭园乃至景观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3.独特的自然观、审美观
先生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作品的氛围与周围的喧闹街道不同,给人以安静的庇护,心灵的涤荡,更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城市山林”的感觉。审美上追求“残缺美”、“意境美”。
4.深入参与施工过程
先生在项目中,从开始到结束事必躬亲,现场的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的挑选标记,施工也是亲自指挥,每一块石头的摆放,每一棵树的位置都在精心布置。我窃想我们要是能像先生这样,一定会少一些不如设计师所愿的景观吧。
5.作品类型多样化
我们看到大多数先生的作品风格都是偏向传统的。一些做过创新的,其核心内涵和空间氛围依然是传统的,只是表达方式和材料语言上很现代。譬如青山绿水之庭这个项目跟其他同类项目不太一样,设计语言比较现代,使用材料简洁,空间氛围适合冥想打坐,有脱离世俗之像。后来星野嘉郎先生原版照抄一份,在沈阳的左岸慧晶住宅区里面复制,整体的效果也不错。如图所示。
后记:
- 枡野俊明先生更像一位禅师、智者,其次才是造园师。
- 先生的创作理念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体会感悟得到,很难做得到。
- 造园=修业
- 传统文化内核,披上现代外衣
- 不要盲目地学习西方。
- 把控空间的氛围,洗练景观的语言,运用材料的精神
枡野俊明先生~~恩 涨姿势了
最佩服的是,他亲自参与施工
写得好 老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