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刘蕊,赵智聪
2013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会议次日,会议议程以六个分会场分别开展了风景资源与文化遗产、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与造景、风景园林管理、风景园林植物保护的专题汇报。以下记录了不同分会场的部分报告。
发言题目:中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和谐态研究
发言人:张薇,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
这一研究是对旅游和谐环境的研究。
主要从三个方面讨论:
1. 中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我们国家是全球世界遗产的大国,已经有45处世界遗产,其中山岳型的有8处。其中五台山和庐山是文化景观。
之所以选择8个山岳遗产地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们每个地方都去调研过,独特的地质地貌、多样的生物物种、神圣的山岳佳境,灿烂的宗教文化,骄人的天工建筑,交融的文化景观,形成了中华名山精粹遗产的典型代表。
现在已经成为大众旅游的目的地。
环境保护和旅游发展面临着很严峻的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
1.1 主要问题
- “保护”与“开发”的利益博弈
- “金字招牌”与“黄牌警告”的荣辱交锋
- 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冲突
主要问题体现在:
- 自然生态的平衡及完整维护与人工过度干预;
- 文化生态的和谐及传承延续与文化因子的变异;
- 旅游者体验质量与经营者的经济利益,管理者的绩效,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1)人与自然不和谐产生的生态危机
(2)人与文化遗产不和谐产生对遗产的冲击波
(3)人与人不和谐产生的矛盾冲突:
- 经营者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
- 旅游者与遗产地居民之间的矛盾
- 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
1.2 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1)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意识淡薄,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不够,对遗产地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关注
(2)经济利益最大化导向和遗产地公共资源的性质的矛盾
(3)旅游异地行和旅游交易的一次性特征等,催生了“机会主义行为”
总之,利益分配不公是产生遗产地种种问题的根源。
2. 基于游客感知体验视角探讨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和谐环境系统
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考察(包括深度访谈)、现象学和统计学研究方法。
2.1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游客感知体验
步骤一,选择了游客撰写的229篇博客,建立文本数据库
步骤二,筛选关键词,运用文本分析软件ROSTCM 6对博客日志文本进行分析,得到20个高频关键词,以作为现象学分析的客观依据
步骤三,现象阐述,根据高频关键词组合,对游客的主要旅游体验进行客观阐述。
步骤四,创造性综合,得到旅游者深度体验感知的内涵
2.2 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和谐环境感知结构模型
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新都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3. 中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环境和谐态及模型构建
3.1 环境和谐态子系统
从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关系三个维度提取各类指标。
3.2 和谐态解析
不仅各子系统内部环境和谐,而且三个子系统之间也和谐,共同形成和谐态。
这种和谐态是等边三角形一样的稳定的状态。
3.3和谐环境模型
总之,我国山岳型世界文化遗产地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代表,也是全世界人民的保护精神财产。
发言题目:明清以前北京的公共园林发展研究
王丹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目前对传统园林中的公共园林的发展还没有十分系统的研究。
传统的城市公共园林具有空间布局开放、景观特征显著、城市功能突出的特征。
北京作为历代古都,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上,在城内、城外均由具备公共游览功能的园林,供百姓游览。
公共园林,公共游豫园林(即公共园林),概念讲解
总体来说,公共园林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反映。儿历代大规模的公共园林建设推动着城镇、村落发展的同时,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北京公共园林的历史阶段
1.魏晋南北朝
“西湖”,今莲花池公园附近,当时是公共园林产生的基础
2.隋唐时期
隋唐盛世,推动了园林建设。幽州城的公共园林建设,当时有一些奖惩政策。
3.辽金时期
金中都时期的园林建设奠定了后来北京园林的布局基础;
金中都城内和郊外都分布着许多人工、天然河流虎扑
公共园林的过度时期
4.元大都时期
平原上新建的最大的都城就是元大都,在大都城东郊、南城、西北郊产生了很多公共园林,依托于民俗活动的开展。至今也仍是开展旅游的线索。
5.明清时期
是公共园林的繁荣时期,公共园林成为多功能的开放空间
突出城市的综合功能、覆盖广泛的社会层面、承载丰富的社会活动
典型实例
- 因四关而成的公共园林,数量大
- 因胜迹而成的公共园林
- 因名山而成
- 因河湖而成
分布在内城有“四大水镇”:积水潭,什刹海,太平湖,泡子河。
这些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蕴含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园林共同构成了北京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改善城市环境其着重要作用,儿子而对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传承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以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和市民文虎爱生活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发言题目:大型公园绿地引领城市发展
发言人:韩炳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
首先讨论城市与公园的关系,以重庆中央公园为核心,以纽约中央公园为例,剥茧抽丝地分析重庆现状情况,最终配合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在中心建设面积1.53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园,以促进核心区开发建设,塑造“新重庆”。
发言人就规划设计中的战略谋划详细阐述了,公园边界的确定、对外交通的考虑进行分析,同时针对项目前期的综合要求:(1)5-10万人庆典广场;(2)千米节庆大道;(3)三百亩草坪(20万平方米)进行缜密研究,最终合理规划设计规模,实现3万平米中央广场、600米节庆大道、135亩大草坪(9万平方米)。
重庆中央公园在上述的规划设计分析基础上,完成综合规划设计定位,包括:实现目标定位–城市地标、世界名园;特色定位–中国文化、重庆特质、生态环境;功能定位–重庆市大型城市综合。在规划设计定位的引导下形成了“一带四区”的功能结构布局,形成了服务于重庆、服务于市民的重要绿色空间。
发言题目:圆明园四十景中的田园景观识别及其类型研究
发言人:彭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生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园林文化堪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过程形象的、艺术的缩影”(王毅,1990);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对中国古代园林营造的深刻影响。圆明园也不例外,其在雍正、乾隆时期引入田园景观的规模远远超过文人园林,功能更为复杂,更为多样。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许多学者对圆明园四十景中哪些是田园景观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圆明园四十景中究竟哪些以田园景观 为主题?更重要的是,其建造的涵义是什么?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圆明园四十景中具有明显自然田园风光特征的景。
研究方法:
- 历史文献调查(图像+文字):圆明园四十景图、四十景御题词、四十景御制诗、建筑物匾额、建筑物对联以及其他与圆明园四十处景区相关的御制诗等历史图像和文字记载;
- 系统分析法:解析田园景观构成要素体系,基于要素体系识别圆明园田园景观;
- 分类法:试图从分类切入理解圆明园田园景观建造的涵义。
识别资料的选择:
-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乾隆九年(1744年)由乾隆主持,沈源等执笔逐一描绘制成(杨乃济,1986);
- 四十景御制题词;
- 四十景御制诗;
- 建筑名称匾额(张仲葛,1983;何重义,曾昭奋,1981);
- 建筑对联;
- 其他御制诗中关于圆明园的记载(朱家_,李艳琴,1983)。
基于这些资料,为识别出哪些是田园景观,构建了识别系统。
识别结果显示,四十景中的十景具有田园景观特征:多稼如云,北远山村,鱼跃鸢飞,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杏花春馆,濂溪乐处,武陵春色,曲院风荷。
基于构成要素的不同,进一步分析田园景观的建造涵义,可以进一步将这些田园景观分为表达不同意义的三类:
第一类,为农耕文化实景,体现“以农为本”的空间
圆明园中农耕文化实景所体现的政治意图是比较明显的,皇帝偶尔在此亲自耕作,体现出重农思想,也有御题词可以证明这一点。
第二类,为田园风光观赏,体现“农田园艺”的空间
这类景观体现田园风光作为园林创所元素的作用,园主在园中眼观禾稼、鼻观稻香。
第三类,为田园雅趣意境,体现“农耕意境”的空间。
这三类各有侧重,但并不是互相排斥。
精耕细作所表现的田园风光较广泛渗透于圆明园四十景的创造中,甚至衍生为造园风格种的主要意象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