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理论书单及研习理论的思考

by Feb 12, 2015
by 慕晓东 Feb 12, 2015

引言:近日接到“组织的任务”,说是要写篇书评,心中喜忧参半。高兴之处在于分享的快乐,忧愁的在于苦于没有特定的书籍推荐。景观理论又是如此繁杂,一篇书评带来的知识量有限,犹犹豫豫不知如何下笔才更有意义。于是想着索性列一份单薄的书单或许更贴切,恰巧昨日读到一篇具有价值的理论汇总式的文章,故而假借“权威之口”为依托来完成一份书单的简介,想必底气更足点。本文尽可能的拓展景观理论书籍的涉及面,前言部分以分析为导向,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尽可能在短的篇幅中牵引出一些景观理论书籍,以及学科内国际顶级杂志的介绍;注释部分解释本文的基础文献来源以及原文写作立场;正文部分中介绍“大牛们”心中举足轻重的理论书籍(景观方面和其他领域的),并且以此为契机,拓展出之前涉猎过的景观理论相关书籍。结语部分则更多是回顾性的总结和理论学习的一点感想。总之,初衷是希望尽可能在文章的每一处无关痛痒的语句中,都能够寻觅到景观理论的源点,这样或许可以提供更大的理论书籍的信息量,以供同仁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自行选择。

1. 前言

风景园林专业认知的第一意识或许是“实践”,但实践背后还涉及一个古老的二元问题,即“理论”,这个问题在科纳(J.Corner)的The Landscape Imagination一书中过探讨。当今英语世界和德语世界的主流学术共同体都试图在LA的弹性边界中建构其领域合法性,除了积极的专业实践和扩展专业范围之外,剩下的就是殚精极虑的维护那个领域的“本体”(美国景观专刊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nd Garden 似乎更偏重于花园历史研究,而在2015年宾大创刊的杂志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us更注重学科交叉的研究,前者为老牌史论期刊,后者值得期待)。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分离与聚合放佛是一个魔咒一样禁锢和困扰着专业人士。此处,暂且先不讨论garden或者landscape,nature的理论源头和脉络在哪(古代的普利尼的《自然史》;近代的洛吉耶神父;An Essay on Architecture,其中chapter 6中有关garden的论述,艾迪生:Spectator;现代的唐宁:A Treatise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andscape Gardening;奥姆斯特德:F.Omsted essential texts;唐纳德:Garden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埃克博的landscape for living,L. Halprin的The RSVP cycles ……),单从当代学者的著作来看,他们似乎一面如履薄冰,一面又勇往直前,这是一个很值得琢磨的现象。

这种矛盾的说辞并非夸大事实,我们只要看看最近的不到二十年的景观理论呈现了一个奇怪的特征,即很多著作都是以合集的形式出现。麦克哈格(I.MacHarg)的英雄创举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Design With Nature),代之是某种形式的“拼贴”( C.Rowe,Collage City )。影响力较大的书籍,比如:特雷布(M/Treib)的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 Critical Review;corner的recovering landscape;瓦尔德海姆(C.Waldheim)的Starking Detroit和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莫森塔夫维(M.Mostafavi)的Landscape Urbanism:a Munaul for the Machinic Landcape;西蒙兹(S.Swaffield )的Theory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西蒙贝尔的The Bound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格鲁特(G.Griot)等人编著的Topology,托姆普森( I.Thompon)的Rethinking Landscape:a Critical Reader,Elkins编著的Landscape Theory(以上几本基本涉及到英国、欧洲大陆、德语国家、大洋洲、美国等学术研究主要合集,同时也包含了建筑学家、城市研究者、景观学家、艺术学家等学者的景观视野),再看看Dunbarton Oak出版的学术专刊很多也是合集形式(在其官网上可以免费下载某些书籍),当然我们不是说景观是无精深的学术理论,比如亨特(J.D.Hunt)的Greater Perfection:The Practice of Garden Theory(景观史论方面的泰斗级人物),以及克鲁格鲁斯(D.Cosgrove)的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文化地理学家那一支的理论,对景观理论影响是很大的)等等。这个现象尖锐的说明了一个尬尴的事实,景观理论是相对松散的,这一点在顶级学者的圈子里似乎从来没有被否认过。不过,危机与机遇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正是因为困境的存在,所以我们才更有潜力和信心实现某种程度上的“力揽狂澜”。一方面强化和加固那个本体内核,一方面无限的扩展领域外延,深度与广度的平衡性就是个仁者见仁的问题了,衡量的标准在于理论贡献的大小,而不完全取决于价值判断的向左还是向右。因此,以上的几本景观理论合刊,似乎可以代表着最近一二十年的理论研究状态,并且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关于理论的学习有一点是不容挑战的,即视野的维度。信息的破碎化完全不是成为理论系统和结构分解的措辞和借口,因此对于专业的认知,特别是那些对景观理论有着信仰的同仁更是如此。一个哪怕是松散的知识结构也会对专业认知产生巨大的益处,比如说,我们看到一处美景,那么就涉及到图像的心理认知(E.H.Gombrich 的Art and Illusion),然后过渡到视觉分析(Selective History of Theories of Visual Perception:1650-1950),再涉及到审美问题(黑格尔的《美学》),或者还有运动与视觉的关系(柯南(M.Conan)主编的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tion;Landscape Vision Motion:visual thinking in landscape culture)。如画式( C.Hussey的The Picturesque),关于崇高的美(伯克(E.Burke)的《论崇高与美》),伤感情怀,模拟相似(福柯(M.Foucault)的《这不是一只烟斗》),表征(representation)等艺术史知识就会在头脑中萦绕,此时主体会感受到理论储备所产生的内心激荡,正是那个可能是松散的理论结构才会使得自己感知到存在的价值,因为思考和建构的过程,才能用灵魂之重来抵制那浮躁之轻(卡尔维诺(I.Calvino )的《千年文学备忘录》)。至于理论之于实践的作用,甚至是对于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不必多言,且作用巨大。理论的最大属性之一就是“借鉴”,这就是为什么推荐的景观理论书籍会涉及到大量别的领域的知识,理由在于,理论之间的潜在和显性的相关性是一个学习理论的基本预设。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快餐信息的大量涌入导致了知识智慧的大量旁落,真正有意愿阅读原著的专业人士呈指数下降(当然语言翻译以及资源有效的获取途径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在一个物质建设爆炸的语境下,利益和生存永远是头等重要的,这本身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在匆匆激流勇进的过程中,似乎遗漏了价值的问题,也丢掉了思考的自主能力。此时强调理论问题无异于掩耳盗铃,战战兢兢地审视柯布(《走向新建筑》和《明日之城》、《柯布西耶书信集》)、Archigram、OMA(Delirious New York )、屈米(B.Tschumi Architecture and Event)以及莫拉莱斯(Differencees:Topographie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艾森曼(P.Eisenman的Diagram Diary)、文丘里( R.Venturi的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罗西(A.Rosi的The City of Architecture)在城市建筑领域所做的贡献,似乎又有些许安慰,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有着足够光辉的理论贡献。当建设速度逐步放缓的时候,具有严谨思考过的设计无疑更会占据舞台的中心,与此同时,理论的价值就会逐渐变得显性。正是鉴于上述的几点,理论研究本身的困境与出路,理论建构的价值,理论对实践的反馈和推动,以下的书单介绍就显得迫切需要且合情合理。

2. 注释

本书单所列的学术书籍来源于欧洲顶级学术刊物之一(欧洲范围内,景观专业优质期刊内还有Topos,landscape research,以及landscript等,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世界的学术期刊尚不了解)JoLA(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8年主编寄语(editorial)和第二卷的一篇文章:Important text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st decade。以此为寄托,再根据本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适量的扩展相应的书籍。以下的书单来自JoLA编委会的成员,他们每人选取近十二年来对自身专业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书籍(1996-2008年)。值得注意的是,编委会成员所推荐的书,仅仅有四分之一是来自英文的文本,这无疑可以扩展和丰富我们的阅读阈值,并且跳出一个固有狭小的认识范围。在讨论的范围内,没有一个标准的经典必读书籍,仅有两本书被重复了Recovering Landscape和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其余的书籍都是仅仅被提及一次,涉及小说、文化理论以及科学不同领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他们那晚在柏林的Weinstein Bar达成的共识,我们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样也应该报此态度,因为每一位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专业立场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书籍。如果对此有浓厚兴趣的同仁,还可以参见美国顶级景观学术专刊Landscape Journal杂志在 1991 秋季,发表的一篇Most Influential Books的文章,主编Robert Riley and Brenda Brown对北美最杰出的景观师进行采访,列举出对各自影响最大的五篇文章或书籍(或许这份榜单的价值更高)。

3. 正文

提问:“What are the three texts that have been most influential or important to you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m the last decade”?

3.1 Thorbjörn Andersson:瑞典大学农业学科系副教授

将选取的书籍限定在12年的范围里是一种蹩脚的限定,任何有影响力和重要的书籍必须要经受住时间的洗礼,才能褪去虚假和浮华,因此Andersson教授选择的时间范围会稍微的拓展一下。首先,他的床头放了三本书:1001 Films You Must See Before You Die; 1001 Albums You Must Hear Before You Die;1001 Gardens You Must see Before You Die.当然还有1001 paintings you must see before you die,这几本书可算是“书单中的书单”。跟专业有关系的就是那1001座花园,行万里路就是要尽可能的踏访这些花园。至于,那些电影、绘画以及音乐的介绍,都是相对具有艺术和思想启发性。比如说关于电影之于景观或者建筑,我们可以从德勒兹( G.Deleuze)分析法国导演塔蒂(J.Tati)的电影Play Time的哲学书籍《时间与影像》,将电影场景、建筑、空间、现代主义和后现代性建立其分析的框架。而关于绘画研究之于景观,那更是不言自明的,西方如画式和东方的诗情画意的底蕴无时无刻不再影响着我们对于景观的理论和实践。比如克拉克的K.Clark的Landscape into Art就是这种类型的典范著作。

Marshall Berman的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有中译本,而且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性研究译丛,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比如大卫哈维的《后现代性状况》,此书对于景观理论的影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现代性的碎片》等等)算是一本研究后现代性的扛鼎之作,书中全方位的通过诠释了现代性经验的历史。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一切都在于变化和流动,哥特与卢梭的自然浪漫经验是值得当代景观师学习的素材。本书还涉及到一个时代大转变的倡导,从现代主义的三个相悖的立场转变到一个后现代性的话语中。这里面涉及的一个问题,就是景观如何与后现代性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发生关系,如何将景观纳入那个讨论的范围进行知识创造,虽然景观主义的倡导者,似乎能够看到这种努力(比如corner《流动的土地》以及C.Hight的Portraying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Landscape in Architec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1960-Present等文章),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建构还是相对的不充分的。

Dane Peter Hoegh所著的Tales in the Night,其中有一章节是Travels into a Dark Heart,在某种程度上是小说家Joseph Conrad的意译。故事讲述了从刚果河入口的Cabinda到中非的Katanga之间的旅程,整个过程是在一个幻想出来被欧洲白人所统治的社会中。这种“人吃人的社会”反映了殖民主义的强烈倾向,从自然资源到人性的殖民事实无疑是景观师应该格外关注的方面。这种类型的书籍,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萨特(Jean-Paul Sartre )的La Nausée,以及卡夫卡的《城堡》之类的小说,对城市景象的描述,对于景观师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立场有着深刻的启示。文学中的事件和描述之于景观和建筑的学术研究,我们或许可以从屈米在拉维拉特公园的国际竞标方案中是能够捕捉到一点影子的。

Marc Treib and Dorothee Imbert的景观理论书籍 Garrett Eckbo Modern landscapes for living通过现代先锋设计师埃克博的专业历程,描述了现代主义如何从一种装饰性的艺术转变成社会性艺术的激荡变化。这方面的论述,沃克(P.Walker)的invisible garden还是较为清晰的勾勒出一幅现代主义景观的图景。而关于景观的现代主义和所谓的玛莎(M.Schwartz )以及野口勇(I.Noguchi )的后现代性,可以从特雷布主编的Meaning in landcape architecture and garden一书中探寻。而这方面的介绍,美国景观期刊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gazine,这是一份拥有近百年的学刊,虽然学术性不及landscape journal,但是在20世纪前中叶,相当多关于现代主义景观的论述都可以在此探寻。

3.2 Jean-Marc Besse: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城市地理研究所

J. B. Jackson的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杰克逊在美国的景观理论学术地位极为崇高,当代的大量有影响力的学者的论文,不引用一段杰克逊的文章,似乎就代表着不够体面一样。虽然,此书在法语世界长期被忽视,但是最近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且对最近的研究和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地理学者的著作对于景观理论的研究的重大影响向来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比如D.W.Meining的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s:Geographical Essays;D.Cosgrove的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 ;J.Appleton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我们熟悉的瞭望庇护理论就是从该书中得到了理论阐释) 。我们可以从dunbarton研究机构的学术出版学者以及高级研究员(此机构号称景观研究的圣地,从之前的garden history,到landscape history 再到landscape studies,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比如前清华景观系主任L.Olin就在曾此担任高级研究员)的背景中看到大量文化地理学者的身影。其实,在国内学术圈里中的景观理论学习,文化地理学家的学术贡献长期被忽视掉了,这点应该引起同仁的极大关注。

Kenneth R. Olwig Landscape的 Nature and the Body Politic.From Britain’s Renaissance to America’s New World。本书更多的价值是是其景观历史研究的历史方法论,这跳出了之前的艺术史的范畴,而是用政治史的视角考察景观。当然,关于景观历史研究的方法转变最具有代表性的柯南主编的Perspectives on Garden Histroy,以及前几年出版关于意大利语世界的花园历史方法论的著作:M.Benes主编的Clio in the Italian Garden。如果对建筑史的著述观念感兴趣的话,那么图尼基沃蒂斯所著的《现代建筑的历史编篡》值得一读。艺术史方法论的话,比如曹意强编著的《艺术史的视野》。如果继续纵向挖掘的话,科林伍德的the idea of history是历史哲学的著作的典范,甚至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演讲录》以及康德《历史理性批判》都是必读的原著,因为这是一套有着时间传递性的知识体系。比如朱涛写作的近期大热的《梁思成和他的时代》那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朱涛在梳理梁思成先生的史学源头到底在何处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他追溯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赫胥黎。关于这方面的信息隐藏着一个忧患,即中国景观历史研究的观念何处探寻,若是对此要想有着深入研究的话,首先必须懂得中国历史史学观念的发展脉络,而王晴佳的《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方向性转折》是很好的综述评论性文章。

当然在跳跃一下的话,若是想要做景观理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是历史文本分析,要想分析历史,那么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景观历史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由历史观念决定的,而历史观念又涉及到历史哲学的研究,关于历史哲学哲学的研究上面有了一个简练的书单介绍,值得注意的是,从艺术史总结之后,有些学者将历史哲学的思考纳入到艺术哲学的思考中,两者之间相互支撑,这方面的著作可参见《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

Philippe Descola 的Par-delà nature et culture(超越自然和文化)。因为这本书是法文的,不曾阅读过,只能“照搬”介绍者的原话了。本书着重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景观是能够超越文化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划分矛盾的。这方面的其他著作,A.Weiss的mirror infinity:The French Formal Garden and 17th-Century Metaphysics虽然是从哲学的视角论述花园的,不过花园超越了自然与文化属性而纳入到哲学讨论的范畴也算是此类的翘楚之作。

3.3 Diedrich Bruns:卡塞尔大学景观和土地规划系教授

Dietrich Fürst 的文章Planungstheorie – die offenen Stellen(规划理论:被遗漏的间隙),收录在Altrock等人编著的著作Perspektiven der Planungstheorie(规划前瞻)一书中。作者Fürst主要探讨了规划理论中的盲点,指出规划中的“生产”与“产出”之间的研究分隔。分析了这种间隙存在的原因,并且提出可能的弥补措施。本书的价值主要在于,提出有必要在自身的专业权限内部建构规划理论基础,并且概括出未来规划的领域范围。在更加宏观的城市背景下考察规划理论,可参见霍尔(P.Hall)的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一书,虽然城市规划与景观规划理论存在着不同的关注点,但是此书中关于荷兰的马蹄形绿带建设却是有着深刻的景观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Marc Craps 编著的Social Learning in River Basin Management.本书通过案例的研究,指出一个项目规划的社会学知识的重要性,试图架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让规划师了解到参与的价值。关于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市民参与的著作还可以参见斯坦纳的《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其中有一章专门论述民主参与景观规划决策。

Joan Nassauer 编著的 Placing Nature: Culture and Landscape Ecology。本书探讨了人类行为的选择是如何对未来的景观形态产生影响的,而且还鼓励多种学科的交叉建设,诸如生态、哲学、艺术、文学、地理、景观与历史。这种观点似乎早20世纪70年代左右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关键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做出交叉性的景观理论贡献才是可取。

3.4 M. Elen Deming: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景观系主任、教授

与Deming教授层有过一次深入的学术探讨,当然更多的焦点是放在了中国传统园林以及corner的学术和实践贡献的角度上。温柔和蔼的外表举止下却有着一股强烈的批判性意识,当她谈及最近十几年的有影响力的著作时,采取了基本否定的立场:虽然我敬佩周边的学者的努力和精神,但是无论从个人还是智识启发的角度,过去十几年都并未对我有重要的著作出现。91年landscape journal的那次调查确实促进了近十几年的景观理论创作。以下的著作基本是Deming认为可以被严肃讨论的文本。

J.Corner编著的Recovering Landscape: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书。本书在corner,Sébastien.Marot, Christophe Girot, Georges Descombes, and Anita Berrizbeitia等人的写作下,转变了景观概念的认识,左右了未来景观实践的指向标,表明顶级设计师是如何思考,以及为何那般思考景观。比如说,弹性、水平过程、想象力等术语被引入到景观实践和理论内部,坚决地与如画式景观决裂的态度,都是极具启发性的。

Carol Burns and Andrea Kahn编著的 Site Matters: Design Concepts, Histories, and Strategies,这一本在城市设计和建筑领域内第一次综合性的理论总结类著作,在场地设计方面极具指导意义。各位作者从中立的立场来考察和研究景观知识和现象。正如有人对自己的配偶挑逗般,各篇文章产生了一种全新的价值感觉,一种不一样的批评性鉴赏力。当景观自身的专业人士抱着固有的观点去品读之前的作品的时候,本书提供的新视阈让我们回望那些历史产生不一样的价值判断。关于场地规划设计的书籍,林奇(K.Lynch)的《总体设计》以及西蒙兹(J.Simonds)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之前的代表著作。

Charles Waldheim (ed.) 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查尔斯雄心勃勃的向建筑师的中心权威提出了挑战,这点无疑值得敬佩。关于本书是有中译本,不过国内的景观都市主义研究似乎更多的涉及到棕地的修复,这种趋势放弃了城市内在驱动力的研究,或者说扭曲了欧美景观都市主义宣言的初衷,是某种值得担忧的地方。关于景观读书主义的书籍,除了上文提及的莫森塔夫维编著的landscape urbanism,还有一本重要的文献是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我们可以看到景观都市主义理论的未来潜力以及松散的现状,现在的问题不是感伤式的回味,而是真正进入到空间政治经济学以及社会文化理论领域进行研究,特别注重的是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否可以向前推进景观都市主义所关心的问题。当然,景观都市主义对于都市空间的结构的态度很暧昧,如果对此有兴趣,可参见索贾(E.Soja)的Postmetropolis: Critical Studies of Cities and Regions及N.Ellin的Postmodern Urbanism,同样,《设计城市:城市设计的批判性导读》是一本优质的城市研究的论文集。如果想针对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进行继续的研究,而不是处于人云亦云的境地的话,上述的著作是必须的启蒙书籍。

最后,Deming给出了真正有影响力的书单,德波(Guy Debord)的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此书是从社会文化理论入手研究城市奇景的,虽然中文翻译成《景观社会》,不过我认为会对景观专业的人士产生很多的困扰),卡尔维诺的Invisible Vities(前文提及过,有中文版),雷蒙德(R.Williams)的The City and the Country。有意思的是,这三本书都不是景观理论,却对Deming的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沿着德波的路径,我们可以探索到法国的情景主义,而列斐伏尔的 Critique of Everydany 以及M. Certeau的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都是研究日常生活的经典著作,这种学术流派当然是与柯布的高空视角规划模式所对立的,当今的景观实践有一只专门从事景观事件策略的研究,就是在这个后来影响了自下而上规划理念下的产物。

3.5 Ana Kucˇan: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景观系教师

Marc Auge所著的 Non-places:An Introduction to the Anthropology of Supermodernity,以及Luc Ferry 所著的Le Nouvel Ordre Ecologique: L’arbre, l’animal et l’homme。这两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使得我们景观专业仅仅变成社会学的或者生态学的固有领域。Marc Auge的书主要深入洞察了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和文化差异,并且在空间政治的视角下研究其复杂性。作者将人类学对于日常生活的关注纳入到分析中,他认为之前的历史与场所(涉及各个尺度下的)是具有建构上的联系性的,当代的高速公路,机场,旅游景点等“超现代”空间现象已经失去这种连续性。那些承载了共同记忆的人与场所之间的日常的、内在精神与物质肌体的联系已经被一种虚拟的协议关系所取代。Luc Ferry 的书指出,以意识形态为假设前提的生态学对于人类自主性行为的危害性。书中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作者反对环境威胁,同时又极力反对以生态为措辞的民主。这两本书能够帮助我们审视自身的专业行为,依然坚信着景观有着一个天然不变的使命,即创造人类生存环境中的诗意冥想空间。当然,Ana Kucˇan推荐的第三本书,依旧是Recovering Landscape。

3.6 Han Lörzing:埃因霍恩科技大学景观规划设计教授

Simon Winchester的 A crack in the edge of the world, the great American earthquake of 1906,本书探讨了人(先前的住民)与场所(旧金山湾区)之间的关系。Julia Novell的 The Great Wall, China against the world 1000 BC-AD 2000,以及Ken Alder 所著的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the seven-year odyssey hat transformed the world。

3.7 Simon Swaffield:新西兰林肯大学景观系教授

Richard Forman的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Forman教授的这本扛鼎之作进一步为景观的生态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本书系统地总结和归纳了景观格局的优化方法,并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即通过格局的改变来维持景观功能、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安全。这表明景观生态学已经开始从静态格局 的研究转向动态格局的研究 。之前他的Landscape ecology著作标志着”斑块一廊道–基质”的正式进入景观生态理论的范畴,而且也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后,Forman合著的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更是在操作层面上将理论进一步实践化。关于景观理论的生态方面的书籍,柯南主编的environmentalism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以及麦克哈格主编的To Heal the Earth:Selected Writting of Ian.L.McHarg也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Manuel Castells的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本书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进程对景观面貌的改变。其实 Castells作为社会学家,在信息社会、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学术贡献,作者首先定义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形态,即网络社会。当代社会学者对于社会类型的界定,有学者做个统计(好像是七十几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贝尔(D.Bell)的后工业社会,以及后福特主义等等。我最开始关注Castells著作,是其具有的划时代意义的The Urban Question. A Marxist Approach,本书对新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城市发展理论提出挑战,不仅近强调空间的重要性,更要紧的是对社会空间和社会再生产的任何分析都必须强调消费过程的重要性要高于生产过程,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论颠倒了过来。从这一点来说,本书联通列斐伏尔的《城市革命》一起,打破了传统的空间社会理论的条框,而进入一个新的空间理论范畴。当然,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城市的著作,还有英格拉海姆(Ingraham)的Reconstructing Architecture Theory,祖金(S.Zukin)的Landscape and Power等等。

Swaffield推荐的第三本也是Recovering Landscape,此书的学界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要Swaffield再推荐一本的话,他会选择Ecology, Community and Delight: Sources of Valu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一书,原因在于此书与本专业“接地气”。

3.8 俞孔坚:北京大学景观设计与建筑学院院长

胡锦涛关于十七大报告,此报告涉及了一个关键的议题“ecological civilization”。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未来的中国城市化、景观空间形态,以及物质环境水平等等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Carl Steinitz的 Alternative Futures for Changing Landscapes:The Upper San Pedro River Basin in Arizona。作为俞教授的恩师,或许斯坦尼兹的影响或许是无可比拟的,选择此书仅仅是一个信号,更重要的是斯坦尼兹教授在过去这么多年的理论探索更具有影响力:GIS技术之于规划的先锋倡导者,循环式的六步规划框架以及地理设计等等。第三本是上文提及的The Landscape Urbanism Reader,从俞老师的理论体系来看的话,这本书的出现完全在意料之内。当然俞孔坚的书籍《景观:文化、感知与生态》代表着其早期的学术巅峰,随后的《回到土地》也是力荐的书目。

还有几位学者推荐的书籍,限于篇幅的原因就不做介绍,也不打算进一步拓展,只是列出提及的书籍:

Zajonc的Goethe’s Way of Science: A Phenomenology of Nature

Brian Little 的文章Persons,contexts, and personal projects: Assumptive themes

of a methodological transactionalism. 收集在 S. Wapner, J.Demick, T. Yamamoto, & H. Minami 编著的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Underlying assumptions, research problems, and methodologies一书中。

Billie Giles-Corti and Robert J. Donovan的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Christian Gänshirt的 Tools for ideas. An 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al Design

Dieter Kienast 编著的 Die Poetik des Gartens. Über Chaos und Ordnung in der Landschaftsarchitektur

André Corboz 所著的Die Kunst, Stadt und Land zum Sprechen zu bringen。

结语

借此近水楼台,结语部分一方面借此机会“毛遂自荐”的同时,也梳理一下过去两年理论学习的思路;另一方面说明阅读景观理论书籍应该采取的立场问题。

如果让本人推荐一下心中最具影响力的书单的话(完全是个人价值判断),那么潘诺夫斯基(E.Panofsky )的《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艺术的人文主题》毫无疑问是首选。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启蒙了幼稚的心智,原来艺术世界中的景象不仅仅是形式问题,也不仅仅是文化表象,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义系统在里面。人类起源的兽性过渡、时间老人背后的宇宙意义、盲目的丘比特所承载的“情欲”与“神性之爱”等等,揭示了一个真理性的问题,即表象世界背后的深奥不能因为个人的浅薄和无知而被自动屏蔽掉。带着这种情节反馈到景观理论上,则一直试图透过形式和文化现象的双重结构去窥探那个最终极的意义。意义的探求进而引导我去追问如何阐释景观的历史意义和实现意义两个层面,景观的历史意义需要研究方法论的支撑,于是索绪尔、列维劳斯、巴特、德里达等人就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同时也会新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篇漏洞百出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景观》拙作就是这一路径下的产物。意义探索的过程中未尝抛弃过形式分析,于是沃尔夫林、弗莱、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分析就进入了关注的重点,而他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作为艺术批评家而出现的,反馈到景观理论上来,就变成了“如何对当代景观进行一个有知识创造的评论”。由此,如何分析景观批评和评论的匮乏原因和如何建立景观批评的可能路径,则一直占据过去一段时间专业思考的重点,因而促成了那篇《风景园林批评的可能性》的论文。那么,从这本书延伸到专业思考和研究方向的思考路径就相对清晰了,而景观的批评则作为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可能会引导着未来的学习。本书的第二个重要影响是提示了学术研究的状态,全书目测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注释和引用,这种严谨的学风和论证结构给予还未入门的学生一个相当大的震撼,也能够识别在20世纪之初,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的学术差别。当然,关于此书在艺术史的江湖地位,随便涉猎一下西方的艺术史和批评史,图像学研究都是不可能绕不过去经典大山。

另一本推荐的是詹明信(F.Jameson )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本书中对后现代的建筑空间、文化、电影、绘画的分析纳入大文化理论的语境下进行分析,纵横捭阖,妙语连珠,令人心智大开。这种研究的路径完全不同于文丘里和詹克思的建筑后现代分析,它更侧重的提示了当代人类文化状态的基本描述。当然,本书的阅读提示了一个这样的一个担忧,景观如何能够被纳入到后现代的文化理论中进行严肃分析。这种担忧连通现代主义和景观关系一起被纳入到思考的网络中。而关于这个主题,似乎在科纳的专业抱负中可以寻觅到踪影,科纳的文章中有着强烈的西方人文主义关怀(他作为设计师固然卓群,但是作为景观理论家的影响或许更大),而且对大卫哈维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哈维的后现代建筑和城市的分析无疑与詹明信又有着共同之处,当然他们二人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人。景观理论的前沿研究透露出后现代性的关怀,瓦尔德海姆在景观都市主义中特别强调了后福特主义也是一种间接的明证。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景观不仅仅只处于被后现代性所界定和解释的被动地位,它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力,经过具有创造力的实践和严肃的分析,能够提示着某种未来的人类社会和文化趋势的可能方向。这种说辞也验证了科纳的Recoverring Landscape那本书导言中的宣言。在实现科纳的高瞻远瞩的宏图之前,或许更重要的是进行第一步的工作,就是上文论及的“景观理论的被动态势”。所以,Recoverring Landscape就是第三本要推荐的书籍。

景观理论的学习就好似围城一般,城内城外的景象各部相同。未踏出那一步之前,似乎是一片开阔的平原,任何的一点主动尝试,都会感受到草原的无垠。当在那个广阔的草原上阔步向前之后,发现自身又忽然身陷囹圄,所目之内尽是障眼和蒙心的栏杆,躲闪腾挪也跳不出那个三维的封闭空间;同时,又似乎处于一个无尽的网格的迷宫之中,只要坚定勇敢的沿着错综复杂的路径前行,彼岸的曙光又可以重新燃起,但是很快那份希望就淹没在小径分岔的花园之中。有些时候高估了自身的执行力和天赋的话,并非明智的自我的勉励。所以,理论的学习有一个平衡度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选择价值判断的立场。

景观领域的复杂性决定着不同的从业者和学者们必然要选取自身清晰的立场,对于设计师来说,阅读理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获取智慧,然后再反馈到设计中,进而再期望着新一轮的知识输出。也有历史批评家专门为了理论而奋斗,从历史事实和理解世界的角度生产出有价值的信息。也有偏自然科学的景观生态学家从事着理论建设的基础工作,还有从事城市景观规划层面的学者和规划师也希望用理论来武装自身的实践。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理论多如繁星,任何个人式的推荐都带有主观倾向,重要的不是摆在面前的卷帙浩繁的著作多少,重要的是能够有独立的判断力和筛选能力,选择适合自身的理论书籍。若是没有价值判断的盲目阅读,迷失在知识的海洋中完全是可以预见到的。我们要在智慧中淋浴,而不是完全沉浸在知识中游泳。沐浴可以洗涤心灵,培养鉴赏力,激发创造性,避免虚无主义的困扰,游泳是面双刃剑,既可能某种程度上解了专业的燃眉之急,也可能永远也望不见岛屿,进而迷失在汪洋中。因此,本文中的那些理论书籍,多少带着“盲目性”,一千个学者就存在着一千个书单。即便存在着一个“误人子弟”的风险,但是我们完全理由放弃掉列出这样的一份带有偏见的书单的努力。

 

注:文章中出现的“编著”都是合集的形式出现的,而“所著”是学者单独完成的著作。凡是以上涉及到的书籍,不代表本人全部都精读过,有些著作仅仅是涉猎到而已。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慕晓东

慕晓东,YouthLA志愿者,清华大学景观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编纂,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近现代风景园林理论。

8 discussions
  1. wz says:

    你现在当管理员了吧

  2. 豆花 says:

    就是比较好奇很多书都是买的英文版么 。。好贵的= =

  3. Bolon says:

    “放佛”是一个魔咒

  4. tommy says:

    晓东估计是LA青年学子中读书最多的了,在这个以设计为本位和导向的行业/学科里,非常难能可贵。找机会一定好好读一下这些书,对于LA基本理论的了解会有很大裨益。

    • Muxd says:

      学识尚浅,还未入门。读书在专业方面而言是为了建构(当然读书本身是个享受的过程,并非只要读了就一定要输出),没有建构的专业阅读是做无用功。因而,如何推动LA中的再一次,或一再而再的landscape recovery就显得更重要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慕晓东

慕晓东,YouthLA志愿者,清华大学景观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编纂,批判理论与文化理论,近现代风景园林理论。

ASLA学生奖 纪念性景观 珊瑚礁 希望小学 就业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德国市民花园 德国 联谊 墨西哥 康奈尔大学 矶琦新 日本设计 城市 SWA 卡尔维诺 会议 LIM 实验 MLA 挪威 首尔 Kingston University 绿色基础设施 钓鱼岛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图解 设计研究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风景园林学 反思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野生动物廊道 王欣 校园 LEPC 城市景观 何巧女 普渡大学 北川 流浪汉 地砖 几何 滨水 意识形态 花园 风景园林月 教学 教学元素 盐湖城 雨洪管理 牛雄 人文 岭南园林 可持续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深圳前海 棕地 Prof. Loidl-Reisch Jack Ahern 水盒子 参数化设计 工程 数字化 Malden 海平面上升 马晓暐 BIM 原子城 IGA 河流 建筑 布鲁克林大桥 世博 韩炳越 加州花园 辰山植物园 摄影 西方建筑 视频 盆景园 职业实践 绿色屋顶 垃圾 ARC 加拿大 文化景观 绿色设计 托滕堡公园 低能耗 新青年读老经典 沥青 批评 华盛顿 宾夕法尼亚大学 狼牙山 交通节点 洪盈玉 Ron Henderson Julius Fabos 低收入住宅 空间 Diana Balmori 湿地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喷泉 游乐场 ASLA 英国 Peter Walker 玛莎·施瓦茨 迪士尼 Disney 留学 美国 空气污染 展览 新西兰 国家公园 南湖中央公园 太阳能 公共花园 纪念碑 铺地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雕塑 Gleisdreieck 日本 护栏 WEST8 清华同衡学术周 预制混凝土 公益 Mader 场所 庭院 RTD 长椅 调查问卷 碛口古镇 设计展 毛细水 捷得国际 绿墙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buffalo 夏成钢 历史 纵向耕作 雪铁龙公园 TAMU Ruggeri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禅意 青海 休斯顿探索公园 宋晔皓 论坛 上海 数字图解 土人景观 地域性景观 Media Ship 绿道 铁路 Prof. Jürgen Weidinger GSD Dr. Rosan Chow Prof. Gesche Joost 钢笔画 Gesche Joost 三倾园 跨学科教育 Juergen Weidinger 保研 广场 城市空间 2012IFLA 环境效应 沃夫岗·哈勃 可持续城市 Vista Hermosa 新加坡 雨水 IFLA 水文 博士 SANAA Prof. Nigel Cross 环境 陈俊愉 教育 西班牙 毕业设计 沙龙 步行街 概念方案 客座教授 儿童 如园 苏州古典园林 天津大学 什刹海 泰山 机场 张乔松 设计未来城市 视觉文化 年报 旅游 迪拜 北林 政治 James Corner 人居环境 骑行 香港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购物中心 龙安寺 植物 可持续化 翻译 自然文化资源 孟兆祯 理论 园博会 北京 设景 LAM 2013北京园博会 Greenway 书评 NITA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托马斯·丘奇 经验 枯山水 永昌河 Hans Joachim Mader 迪士尼音乐厅 公园 住宅花园 便携 铺装 香格里拉植物园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风景区 自然观 现代主义 罗马奖 AGER 布鲁克林 朱胜萱 纽约 数字景观 Xeritown 方塔园 城市建设 京津冀 多样性 北欧 维格兰 裁员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新年 居住区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朱育帆 Prof. Wolfgang Jonas 区域园林 佛罗里达 开放空间 散步道 多伦多 设计竞赛 法国 安藤忠雄 种植装置 考研 雕塑公园 生态 鸟类 华南 景观都市主义 讲座 鹈鹕湾 自杀 哈佛 北角公园 韩国 禅修 9.11 广州市绿化公司 老人 洛阳 手绘 马克 冯纪忠 哈普林 halprin 竞赛 张唐景观 地震 城乡 幻觉 历史理论 檀馨 TOPOS 成范永 Waterboxx 植物园 贝聿铭 瑠公圳 志愿者 Brownfield 水景 苗木 灾后 俞昌斌 风景园林 公共交通 枡野俊明 西安世园会 欧洲 安友丰 LABash 五角大楼 技术 中央公园 碳补偿林 商业建筑 古根海姆博物馆 清华 王劲韬 创业 刘秀晨 年会 弗吉尼亚大学 UVa 经典 巴塞罗那 台湾 行业 保护 城市雨水 学习方法 万科 种植 logo 合作 美术馆 树屋 鹿特丹 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