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4月14日 14:30-18:00
主办单位: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承办单位: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
-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教学示范中心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跨学科特邀嘉宾:
- 贾海峰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城市径流控制与河流修复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
- 闻丞 北京大学自然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后;山水研究院,科学家
本学科嘉宾:
- 李树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
-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 李延民 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
- 杨忠全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
- 闫荣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园林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 刘海龙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博导
- 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 邬东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
- 郑晓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 张云路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王应临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郭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后
- 袁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后
- 李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后
- 康宁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博士后
- 张亚平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校友
-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生
-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博士生
- 傅凡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
- 邬东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副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会务人员:
- 李长明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工作人员
YouthLA志愿者:
- 胡天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园林专业学生
- 周星辰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大四学生
- 曹冰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风景园林硕士,研究方向城市森林规划与设计
- 刘玮 建筑畅言网记者
2015年4月14日,第二期“三顷园沙龙”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沙龙以“风景园林里的科学问题”为主题,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参会嘉宾,就风景园林学科科学性和科学问题的话题踊跃发言畅抒己见。讨论涉及园林中的生态系统监控与保护、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植物应用与康复景观、景观绩效等研究热点问题,以及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性等话题。
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就科学研究方法和风景园林科学性的对话发人深省。贾海峰副教授首先发言,从科学研究方法与标准,与风景园林领域的合作关系,以及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发展动态和研究动态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闻丞博士介绍了在园林环境中监控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调节改善生态环境的研究内容,并分享了与北大园林部门沟通合作的心得。李延民院长、李树华教授、董丽教授、刘海龙副教授、王志芳副教授等嘉宾相继发言,介绍了各自领域的科学问题研究进展。
嘉宾们的发言引发了参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在讨论中,风景园林的定量化研究、科学研究与规划设计实践的关系、风景园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社会发展需求与风景园林科学问题、风景园林研究与科研评价体系的差距、科学研究与技术研究的思辨、规划设计教学中的科学与技术、国内外科研热点的分析等话题引发了参会人员的热烈讨论。
最后,杨忠全副秘书长提出,科学性和科学问题是风景园林学的重要问题,本次“三顷园沙龙”的讨论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讨论的内容有利于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自身建设,希望在“三顷园沙龙”这一学术交流平台上继续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第一环节 嘉宾自我介绍
简短的自我介绍中,大家重点提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两位学科外嘉宾的研究方向分别是:城市的水系统(贾海峰)和生物多样性分布与格局(闻丞)。
学科内嘉宾的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风景园林行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调控技术、园艺疗法与康复景观、园林的历史与理论、景观水文、城市棕地和废弃地的再利用、风景名胜区规划和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
另外一些嘉宾也提到最近感兴趣的一些热词,比如:海绵城市、大数据等等,这些也成为后面讨论的热点。
第二环节 特邀嘉宾发言
这一环节从两位跨学科的嘉宾开始,请每一位特邀嘉宾就“风景园林里的科学问题”这个主题发言,鼓励发散性、差异性思维。六位特邀嘉宾畅抒己见,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想法,同时也为沙龙奠定了活跃而严谨的基调。
贾海峰
贾海峰教授在自我介绍中提到他曾经做过环境系统分析,就是把一些数学的方法、管理学的方法用于支持环境的规划与管理。他首先肯定了风景园林中有很多科学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定性的东西定量化,使其可重复,在此基础之上开发一些工艺、确定一些指标。关于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雾霾等热点问题,贾海峰教授认为这些实际上是一些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问题。另外他还分享了生态综合体的概念,以及参加北京湿地综合规划的经历。
闻丞
闻丞博士主要做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今天他结合自己的研究,介绍了三个行业内外或许还不够明确的结论。首先是基于过去在圆明园、颐和园和清华大学中开展的一项调查,他得出结论,认为园林的生物承载力很高,所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看,城市绿地也是一种栖息地。第二是去年做的一个研究显示:受胁物种的分布和人口密集度相关。最后一点是食物链完整度也会对湿地恢复产生影响。但是现在的研究都处在理论上,没有实践来验证,希望大家以后能有机会去扩展这个研究领域。
李延民
李延民院长一直在北京园林科学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对“风景园林里的科学问题”感到十分亲切。这些年主要是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倒逼我们来做研究,比如现在提出的海绵城市——这是对城市绿地的一个很大考验,需要植物同时具有耐旱、耐涝的品质,以适应变化的气候条件,然而城市的土壤环境是十分复杂的,表面看不出但内部具有建筑垃圾等复杂的成分。针对这个问题,研究院展开了关于植物根系如何适应环境的研究,最终是要建立这样一种技术,并加入到绿地的设计施工中去。我们的研究方向始终是根据社会的需求。
李树华
李树华教授有着丰富的学科背景,戏称自己是“四位一体”(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园林科学研究院)。他首先提到了自己关于本期沙龙主题想到的三点:
- 园林行业的涵盖范围越来越大,研究的问题尺度也越来也大,随着尺度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景观生态学、植物的地带性、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越来越重要,这些问题全都是科学问题;
- 随着园林的现代化,由过去的注重文学、艺术、技术到现在注重防灾避险等多样化功能,越是往这种方向发展,科学研究就越来越重要;
- 利用人群从小众发展到了大众,园林不再可以仅仅以设计师的喜好为主,要注重大众参与,同样带来更多科学问题。
紧接着他谈到了现在正在做的康复景观的课题,总结了园林绿地对人的影响分三个层次:
- 园林绿地本身具有的康复功能,比如降温增湿,增加负离子浓度,减低噪音等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是好的,比如花粉症、杨絮等。
- 做不同的景观出发的角度不一样,同样是考虑生态,有的从视觉角度,有的从嗅觉角度,比如芳香景观,可能不太漂亮但是对人的身体有好处。
- 不同的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设想医院里有个园艺疗法科,之前有过对手术过的胆囊炎病人的实验,发现处于植物环境中的病人伤口早愈合两天。
最后他提到了日本做园林偏重于研究,指出了我国关于风景园林行业的一个误区:认为园林学习中规划实践比科学研究重要。
董丽
董丽教授从“科学”这个词本身出发,进行了跳脱于行业之外的思考。她提到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也有着相对应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进而景观的设计、评估也都离不开这两方面。另一个层面,我们对一些环境效应进行评估的时候需要有一些科学支撑,把我们的研究成果用到设计中。风景园林很多相关的未知的知识,以及怎样在已知的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应用,包括随之产生的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技术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我们经常所讲的园林的科学性原则,技术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实际上都是相对的,我们所讲的科学性主要是指他的自然属性,是相对技术性和艺术性的。今天我们园林要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复合,作为绿色的基础设施改善我们这个城市的环境从大气到大地,同时承载园林的环境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
接下来董丽教授谈到对野生树种和野生杂草研究的必要性,植物多样性的研究问题上,研究者只是进行研究,而园林工作者却还是用常用的几种植物。两者缺乏交流沟通,自然与社会两方面也很难平衡。今天园林的功能越来越复合,我们应该注重怎么去既符合人的需求,又能够满足动植物之间各种生态要求。董丽教授的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的地域性特色、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效应”也有基于这方面的考虑。
刘海龙
刘海龙教授对于题目展开了发散性的思考。 他想到了“科学”这个词的引入,是中国在清末提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将科学与民主并列的意义;及上一届领导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让中国的发展处于一个更理性,更实事求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这样一个路径。
刘教授接着提到了自己在生物多样性与水文分析两方面的经历,从中他认为就风景园林来讲,除了我们自己去做研究,还有很多是可以向别的专业去学习的。
其中特别谈到风景园林学科里学习土壤的重要性,如土壤类型,土壤理性,土壤渗透等。所以作为设计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一个学习的心态,努力向科学家靠近,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科学训练,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设计师和科学不排斥,同时设计师可以成为科学的一个非常好的传达媒介,因为很多非常成功的设计是有很强的科学逻辑在里面,不纯是一个艺术。
第三环节 自由讨论
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三顷园沙龙的精髓:邀请风景园林相关的不用学科,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问答往来,对之前的发言进行了追问,也产生了许多新的火花。自由讨论环节由几个问题主导,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主题一:科研与实践的对接
王志芳:
很多生态学家意识到了科研与实践之间存在一个沟壑:闷头做科研却发现成果并没有被应用。现在国内外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有很多,大家都在探索如何增强科研与实践的互动。这个过程当中,更多的是我们可能要考虑一下,我们专业哪些方面需要科学的支撑,这个支撑不一定来自于本专业。在科学方面,我们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总结的问题,这方面其实是我们专业,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也没有很好地来做。
在专业沟通问题上,读懂生态学,环境学等学科结论对风景园林专业的引用价值很必要。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看不懂这些专业发布的统计数字和结论。第二个方面是,一旦我们知道这个已有知识的情况下,我们要知道这个已有知识在我们专业的应用情况。例如雨水花园在美国最早期推出的时候遇到的障碍——即使知道这东西是生态的,也不见得能用。就是说很多生态内容在用到跟人环境相接触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实际的应用问题,以及自然跟社会之间界面的问题,是需要研究的。而这方面,我觉得应该是我们专业的一个强项,也是我们专业可能会研究的一个科学领域。怎么跟科学家实现更良好的沟通,以及什么科学问题才是真正属于我们专业的科学问题是我特别想探讨的一个方向。
郭湧:
在考虑风景园林科学问题的时候,不由自主的有一种很本位的思考视角。它的方法没法明述,结论也无法去证明,所以有别于科学研究。风景园林学成为一个一级学科以后,它并没有自然而然地一下就变成一个风景园林的科学,实际上它还是在不断发展。所以反过来想,我们风景园林里面的科学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所有的科学问题都是风景园林的科学问题。实际上从我们的研究方法和积累的知识来看,我们确实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但是,我们在风景园林知识积累的过程里头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跟规划设计项目结合的时候,它需要非常宽广的一个知识面,在这个知识面上需要去考虑各种各样的科学问题,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生物多样性、水科学、植被、包括社会科学、心理学等等,而一旦规划设计的实践要往下深入的时候,就是一个通过规划设计行为才能发展的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的这种空缺是不可避免存在的,然后只有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这个很本位的实践过程,才能把它们有效地融合起来。
风景园林这种科学问题,离不开政策和机制,离不开社会和需要,它是一个综合,一种融合。
主题二:绿道网络优化、风景园林与大数据
李方正:
我申请了一个博士点课题,题目叫基于空间效能定量分析的绿道网络优化研究,以三山五园绿道为例。下面有两个问题:一是空间效能,什么样的空间产生什么样的效能呢?例如绿道怎么样规划,怎么样走线,连接怎样斑块,就能给动物提供更好的迁徙空间。还有一个是社会科学中的大数据的问题,在绿道规划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把这作为一个选线的考量?
闻丞:
先说一下生物,三山五园现在的生物组成大多是鸟。这些鸟在生态上,都是在森林边缘分布,或者说适应于这种斑块生境。如果在城市里鸟类能繁殖,那么就可以认为它对这个栖息地实际上具有很高的耐受力。还有一类是比较特殊的,像一些猛禽,尤其是枭类,条状的廊道对它影响不是太大,它需要的是成片的大的栖息地。这样才够它有足够的食物。在真正的条带状的这种生境里头能待住的,实际上很多是迁徙过境的,尤其是一些小型鸟类。然后再说鸟以外的类型,像鱼类,水生动物,有一些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科的,它传播和水体的连通性关系很大,就是只要是水连到的地方,它基本上就去。一些小型的,杂食类的鱼类对这个水里的结构比较敏感,但是它对这个水的大小和形状还是不敏感的。然后就是说到道路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会发现就是爬行类、两栖类、兽类对道路阻隔是最敏感的,有时候就只要是一个两车道的这种道路就足以把它拦截了。
基本上考虑到鸟,考虑到一个水体的连通性,一个是它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再有一个它在时间上的连通,然后更多的还是道路对物种的影响,再有一个是岛屿生态学,斑块面积的物种和生态稳定性的关系。
李树华:
这个问题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三山五园建这个绿道是不是合适的问题。从景观角度来考虑,就是和周边环境的一个协调,和三山五园地带应该协调,体现相同景观。第二个是三山五园地带的绿道的评价问题。从生物多样性的考量和植物物种的一致性的问题。
贾海峰:
定量评估这个绿道,包括它的效能还有动物的迁移,一个建议就是你要对有哪些动物,它的习性,要研究得非常透彻。第二个大数据的问题,有一个原则,就是说我可以我暂时不考虑这个why,我就去考虑what,注重对现象的研究。偏重于经验性的学科需要非常多的数据去支撑,问题上怎么去取得数据。
主题三:风景园林在海绵城市课题中能否,又如何发挥作用
王应临:
我们现在考察的好多地区都在向国家申报海绵城市的试点,然很多情况下,牵头部门都是水利部门。您认为风景园林在这里面可以发挥到一个多大的作用?
刘海龙:
园林能在其中发挥多大作用主要在于我们。我们能做的是在设计和模型、数据计算、定量分析间来回反复校对。也就是在设计一个东西的时候,开始需要有数据的支撑,但不是数据决定了只能这么做,设计到一定程度,人的使用、人的观感、空间的体验就会发挥作用,可以反过来调整数据,所以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可能没有这个习惯,设计师如果有这个耐心,有这个知识的接口,比较好的一个合作的外专业的或相关专业的一个团队的话,是能够做到的。
李树华:
我们做规划、设计项目应该做前期科学研究。规划尺度比较大,生态性更应该符合一些景观生态学规律。第二个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做园林方面的科学研究只是个大概,有时选样非常难。举个例子,我要做对比研究,基本上没有完全树种结构是一样的,这是几棵国槐、几棵白蜡,在另一块绿地想找同样面积,和它同样覆盖度的,基本上没有。同样,人与人之间完全相同也很难,所以我们就是个大概,能看出规律就行。
王志芳:
国外教这门课的话,我觉得有两个比较核心的东西。一个是竖向,指有我们专业能做的,而竖向对于排水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中国的竖向设计整个是有问题的,国外有一套非常系统的方法,包括房子周边的水怎么流,如何把水引到一个地方去,这方面是做得非常好,这是国外做的我们专业相关的和海绵城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是,国外就是在教到科学性方面也是做个大概,包括我们当时估算需要挖多大一个坑,或者说蓄多少水的一个池,其实我们专业就是简单估出一个基本差不多的状态就可以了。后续会让水文学专家进行详细的一些计算。
第三方面我们专业可以做的事就是和人的使用活动相结合,这个是水文学及其他方面的人所不能有的,就是如何把公共性、使用性与水文结合起来。
刘延民:
就这个怎么认识我们风景园林学的生态功能也好,其他功能也好,我们园林绿地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假如说我们把这些越来越多的功能都能够科学化、定量化的话到非常精准的程度,我觉得是不现实的,起码目前是这样。我们只能说有个方向,或者说我们能测算到在各种情况下,绿地能够实现什么样的效果。
郭湧:
还有一个思路是:我们现在的设计的技术工具也在发展。以前我们可能只能靠手绘,靠一些初级的CAD的工具,但是现在像BIM之类各种设计工具的发展,我们有条件在各种技术的辅助下去做一些计算,而且是快速的。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风景园林师对海绵城市类似问题的应对的能力也在提升。我觉得实际上是有机会也有能力去做一些定量的设计的。
主题四:科学研究与“解决问题”
张云路:
我们园林里的科学问题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专业的认知观,我觉得在国内包括我们自己,都有一定的偏差。实际上我不敢说园林是否是一个独立的科学,但我觉有一点是本质的,它必须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园林一定要量化、数据化才能证明是科学吗?我们能不能以解决问题为先导,就是具有我们风景园林思路的,当然也是融合各个学科特色的一种科学?
杨忠全:
解决问题是一个基本,我觉得是一个低层次的目标,作为一个学科、一个行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那么就必须要进入自己的独立的或者独有的一种体系。我们行业发展,很多借鉴建筑行业。建筑行业为什么比我们强?它工业化程度高,很多标准件生产,很多很多工艺技术。那么我们这个很难、很不想把它量化。为什么量化不了?就是因为我们还包含艺术、文化等因素。
董丽:
我觉得风景园林是一个艺术性的学科,我们来探讨自然科学的本质,我们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这些科学的本质,它研究的是自然界的现象、内在的规律。我们是解决人地关系的。无论是地也好、人也好,本身是具有自然属性的,这里面就涉及到科学的问题。
所以不论是使用已有的基础科学知识,还是说在这些基础科学应用中涉及到的一些方法、技术,这些方法技术有时候要基于自然科学。所以说无论我们应用这种知识,还是我们需要的科学方法,它都在我们科学范畴之内。包括使用者人自身,也是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这种研究也是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的。所以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人和环境关系的问题。我觉得这里面还是需要有很多应用科学的研究支撑的。
主题五:建设实践中的相关感悟
张亚平:
从事园林实践接近十年的经历中,觉得这个行业确实包罗万象。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行业的一个很大的支撑。我从事的一些实践,比如说树木的价格、工程量的估价上出现的问题反映出价格体系是缺乏完善的,不管是园林信息网,还是一些经营指导价。我觉得需要不论是社会上的一些力量还是政府的力量,来健全这个东西。
第二个就是对一些工程经验的实践,我觉得也是科学的。例如古龄树的保护,水库堤坝的设计。类似这些东西我觉得就是缺少一个很完整的东西来探讨,我们的分类,尤其是设计方面的公司,有些可能是专业做种植、专业做工程、专业做方案,所以他们综合性很弱,我觉得这一块将来也是需要加强的。
主题六:景观的绩效问题
李正:
风景园林实际上是包罗万象的,涉及到那么多不同的研究客体对象,研究尺度也相互都有差异、而不同的客体对象,它可以发挥的绩效、效能当然是不一样的,而承载面上要素不同,它的绩效当然也是不同的。那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具有积累性的学科性的理论建设的话,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
首先当然是涉及到一个分类(问题),对于风景园林所从业的客体对象,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经得起推敲的分类体系,把我们的对象分门别类地列好。在此基础之上,可能不同的人、几代人持续地对一个对象或者若干个对象进行积累性的研究。所以我自己博士论文的课题就选择了城市近郊的山地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山地这种土地类型之上所承载的要素,和可以承载的人类活动,可以是怎么样的。在当代的经济社会生活需求下,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土地利用的建议,如何经营那些要素。
感想与总结
姚亚男:
我想说两方面,一个是拍脑袋的问题。想要把这个拍脑袋的方案付诸实践的时候,需要去说服别人。这个过程中需要做一个设计的反推,你在寻找这个方案中的科学性以及它的艺术审美,但是艺术是很难说服别人的,因为艺术有公共性的部分,也有个性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多的时候需要去寻找科学性来更好地说服别人。接下来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去做研究,去研究这些科学的问题。其实我们就是在用科学的方法去找到更多的明确的结果,能够更好地说服别人。
廖凌云:
我就结合自己最近跟导师做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谈谈自己对科学问题的看法。这个学科我目前学习到的是能够对管理者有所影响的,但是规划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实践层面有时会有学者和甲方的一个妥协,互相博弈的一个过程。这个也是我们需要努力和进行推进,能够把生态保护的思想纳入到规划设计中。
另一方面,游客容量方面理论方面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但是落实到规划设计中,我们面临着数据缺失,缺乏一个大量的数据积累。在生物学、生态学领域,他们会有大量监视的数据,而我们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像风景名胜区可能科研还是弱于像自然保护区的一些监测,所以我们在做规划时就面临这个困境。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学科以后可以在数据平台方面,有些学者进行推动,能够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袁琳:
我觉得在科学发展这一方面,就风景园林学科近几年的的发展来讲,隐隐约约能感觉到这个学科是能触及最前沿的一个学科。一方面我觉得这个学科可以给人类的知识带来什么新的东西,也可能跟前沿学科交叉以后产生什么新的东西。另一方面,过去人类知识产生的很多比如居住的模式、居住的文化,我觉得这是大家对这个学科的基本的肯定,而且是非常长远、非常理想的一个状态,对这个学科的期许。未来可能在前沿学科方面会有更多的交叉,争取能有更多的知识产生,跨入到我们对人类境遇改造的基础知识中。这也是年轻人应该做的。
郭湧:
我们所在的社会确实是再不断发展,确实到了一个新的常态。“规划玩概念、设计玩形态,施工玩经验”这个非常态的状态必须得改变。要做出这种改变的话,风景园林行业、风景园林学科必须去强调科学问题、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而且科学研究不能是为了应付科学基金数等要求的被动动作,应该是和我们行业的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的一种真正的研究。实践中又非常宝贵的一些经验,如果能以一种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系统总结,形成知识成果,我们就能进入到一个新常态,赢得新的发展。
郑晓笛:
对我来说科学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科学问题本身、科学的态度还有科学的方法。
- 我觉得科学问题可能又能分成三个方面:首先是我们的工作对象也就是场地本身,当然对于场地本身的了解,包括水文、地质、植被,这些又是更下一层的科学问题,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读;第二个是我们的工作介质,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植被,植被具体在工作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具体到棕地来说,很重要的一个修复方法就是植物修复,所以具体植物是通过它的根系进行了什么样的分解,对于土壤中污染物提炼的一个过程,在世界上都是一个前沿的科学领域;第三个科学问题我觉得就是我们服务所面向的对象,也就是使用者,关于人的行为方式研究,我觉得也还是有很大空间,包括现在的大数据,刷卡信息的情况等等,其实都是想总结出人的使用空间的方式和有空间互动的方式。
- 这一切研究都是建立在一个科学态度上的,这个可能也是在教学中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我认为科学态度最重要的其一就是实事求是,其二就是敢于否定、敢于批评。如果之前错了,那就是错了,能够重新用科学的态度面对我们的研究对象,它是动态、不断变化的。
- 第三方面就是科学方法。刚才大家也都讨论到了,比如定量研究。我个人认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都是科学的方法。我们业内可能传统的定性研究比较多,定量研究的很多方法不是特别熟悉,可能觉得是个坎。但是定量研究确实一种趋势,美国整个风景园林行业,他们要把整个行业产生的效益用数字表达出来,才能够得到他们政府的认可,证明这个行业确实在国家的整个经济发展中产生了比较重要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定量研究在两点上比较重要,其一就是当我们需要和其他专业并置的时候,在有比较的时候就要拿数字说话;其二就是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这个决策可能是实践中的决策,也可能是研究中的决策,但是当我们需要在多种决策中做出选择的时候,数字确实可能起到定性的作用。所以不管是教学中、实践中还是研究中,需要做到的就是针对某一类具体科学问题采取一定科学的态度,选择一种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或者实践。
主持人:
科学问题涵盖了很多方面,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在里面。大家的话题涉及了什么是科学、科学包括哪些方面、甚至提到了我们的使命。这些话题将在接下来的活动和交流中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