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道:景雪瑶、许雅楠、赵汉卿、李丹、王佳玥
摄影:李静娴
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于5月16日、17日在北京林业大学如期召开,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林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风景园林》杂志社承办。本次高峰论坛主题为风景园林的多样性,园林学院师生及嘉宾700余人,并邀请媒体40余人参与到会议中来,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风景园林多样性的内涵,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的多样性,文化与价值的多样性和艺术审美的多样性等议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行业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会,风景园林学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保持和创造人及其活动与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在这个交流平台和全球视野下大家将一起探讨风景园林的内涵与外延,从而积累一定的行业前沿技术与理论,形成行业发展的正能量,以促进整个学科的发展。
首先由孟兆祯院士作了会议主旨报告。
题目为“一法贯众法,万法归一: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多样统一法则”。孟兆祯院士以中国传统思想及园林理法为着眼点,引经据典地生动阐述了中国古代园林的意境与精髓。
在发言中,孟兆祯教授首先提出了中国的传统宇宙观即:“天人合一”,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总纲与风景园林的理法相互融合,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多样统一法则即:“一法贯众法,万法归一。”本次发言主要分为三个部份:一是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同义异文展演;二是借景贯穿园林的理法;三是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多样性统一法则运用于现代园林艺术的实例。
一、 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同义异文衍展
管子认为: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物我为一。按李泽厚先生的观点来解释:风景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我们尊重自然,但自然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我们说“景物因人而成胜概”。
中国文学讲究用比喻来叙事,即“比兴”,中国山水画也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以“搜尽奇峰打草稿”为学习方法,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受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山水画影响的中国园林的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主要学习方法就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主要理法在于“巧与因借,精在体宜。”中国园林的主要理法以借景为中心,渗透到整个设计序列,包括:明旨立意、相地、问名、布局、理微、余韵。
二、 借景贯穿园林理法
1、明旨立意
- 园名景名借景立意:在为景色命名时使名字中包含各自的意境,例如:寄畅园、谐趣园、八音涧、玉琴峡、食蔗居、意迟云在、味榄亭、促膝居、问花小院、风吹荷香入酒庖。
- 额题:在牌坊、门上题写适应情境的语句,如:“涵虚 罨秀”、“读画 听香”、“有情 无语”、“吹香 嚼蕊”。
- 楹联:
“砍吾树木吾不语,伤汝性命汝难逃”(山西小庙)
“高山来爽气,大地展东风”(苏州茶馆)
“金榜高中空欢喜,洞房花烛假鸳鸯”(五台山)
“登高必自,昂首天外”( 摩崖石刻)
“俯瞰东西金沙水,仰瞻南北高风云”(杭州)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白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北戴河)
等等,都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2、相地
相地包涵用地选址和因地制宜的总体构思,目的在于“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康熙建避暑山庄用了数年时间,跑了半个中国才选定避暑山庄的地址。他说:“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峰秀,故驻跸于此。未尝不饮食加倍,精神爽健。”“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北过龙沙,东游长白,山川之雄,人物以外,亦不能尽述。皆吾之所不取。”足见皆借地宜而相中用地。
3、布局
园林的布局要讲究因地制宜,以达到各有异宜的要求。
皇家园林要展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和长生的仙境“一池三山”。但因用地各有异宜而形成“一法多式”的局面。除此之外,北京三海是在旧河床的基础发展成的带状水系,因此三岛也成自北而南的线状布局,万岁山、圆坻和屏山(元大都时)。
北京圆明园原为沼泽地,水面沟通聚为福海。轮廓为道家最高境界“大方无隅”,并体现“相去方丈”而三仙山位于中心。
南京玄武湖同样为帝都却因地制宜地作了“一池五山”。传说在蓬莱、方丈、瀛洲之外还有圆桥和壶梁两个岛,因大陆漂移而去而成一池三山制。
另外,杭州西湖得天独厚但景物因人才成胜概。白堤横亘苏堤纵,三岛散点平衡了挖淤泥的土方。五个朝代用一支笔绘出了“谁能识其全”的文人写意山水风景名胜。
山水布局,山因水活,水得山秀,山水环绕,相映成趣。这其中体现了“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致。
4、假山和置石:
假山的理法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外师造化,内得心源”。成功的假山置石可以形成有趣的景象,比如:炉炷晴烟、仙桃、试剑石、银鼠竞攀、顽石听琴等等。借景现实性与浪漫性,借石头的特色表意。
以环秀山庄为例,湖石组合单元丰富,有感而发。子山回望、朝揖母山。主次分明、外实内虚、以丘组壑、胸有丘壑、因近求高、环山皆秀、连句成段、组段成章。是传统中国园林石湖组合的典型代表之一。
三、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多样性统一法则运用于现代园林艺术的实例。
1、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由韩建中老师主持施工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同一梦想,同一世界”为主旨,欲改“林泉高致”为“林泉奥梦”,众泉多源、汇集澄潭、选洞蕴奥。先创土山镜,山谷交叠、山溪宛转、路室入山、松柏长青。
2、“盛世清音”瀑布
由韩建伟老师主持施工的2013年园博会改垃圾坑为锦绣谷“盛世清音”瀑布。藉深坑面为峭壁,壁上洞穴潜藏,水来“滋润众生”,摩崖石刻“化腐朽为神奇”。
在此次的发言中,孟兆祯院士通过对传统理论的探讨以及对实例的说明充分展示了中国园林:大千世界、锦绣园林、风景名胜,变化万千、多样钟情而“万法归一”之境界。
适应气候变化与加强景观自明性的结合——代尔夫特大学Dirk Frederik Sijmons教授
欧洲风景园林委员会提供的一张图反映了一个现象:欧洲景观类型丰富,历史遗留地貌多样,但其中有9万多个不同的点在慢慢消失。于是我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包括土木工程、农业工程方面的通用策略。土木、农业工程使我们成为其中一部分,与他们一同建设,风景园林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那么问题来了:风景园林是否可以成为对等的力量?
新一代的堤岸防护会严重损害甚至,相反,破坏了荷兰河道景观用水安全和空间质量同一性的构建。风景园林师连同技术人员如何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方法,用堤岸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大致同一时期,生态学家,河流专家,历史学家和三个景观设计师组成的一个多学科团队的赢得了奥伊瓦尔计划中的区域设计,完成了对同一条河流,在区域地区规模上的对立解决。
这一计划以消失已久的黑鹳命名,表明河流区的生态和经济都可能因此而提高。自然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两岸河堤整体规划可以合并。1993年和1995年的极端高水位的出现,其中部分地区被疏散,这不仅获得了堤岸设计新方法的动力,但也迫使Rijkswaterstaat(荷兰水资源管理者)要重新审视河流沿岸的饮水安全和自发的自然发展在冬季河床的作用。
为此,他们提出了工具箱计划,它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
- 自然本身的自我修复
- 自然保护组织提供基金
- 粘土和鹅卵石挖掘公司的合作
- 农户(利益相关方)的考虑
- 基础设施部门发挥作用
构建河流空间项目提供了至少三个领域的趋势走向。
第一,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政府选择给予莱茵河,瓦尔河和艾瑟尔河流更多的空间,而不是提高堤岸的水泥地面。
第二个趋势,这是一个分散式项目,自下而上的项目结构汇集了39个项目合作以达到16.000立方米/秒运水到北海的目标,而不出现问题。
第三个趋势,空间的品质,仅次于安全被指定为这个23亿欧元的大项目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整个操作应加强河流景观自明性而不是使之更通用。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600种可能的计划,实地访查,从地方政府着手,自下而上做项目。各地政府自主决定是否实施计划,或者选择其它更加符合当地情况的替代方式。在600个大方案中集中精力关注39个,由生态学家、河流专家、建筑师、工程师等各方面互相沟通,将水文、生态、美学有效性进行平衡和加总。
然后选择其中的2个项目进行详细介绍。项目从场地分析开始,本着对历史水道的尊重进行地图整理,研究历史遗迹保护体系和历史山形历史之后,基于历史地图之上做设计。
最后对项目作一总结:
- 预算内完成。即使节省了支出,仍然达到了空间质量的二级目标。
- 按时完成。关注空间质量和功能多样化促使我们加快了脚步。
- 作为二级目标,空间质量引导我们展开规划设计、与工程师合作。
- 河流流域保持了它的景观特质和空间质量。
基于地脉文脉特质的风景园林——华中农业大学高翅教授
高翅教授指出广袤的地球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风景园林,无论习以为常的还是著名的,也无论城市乡村、陆地和水域,都是活生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地脉与文脉的外在表现,具有地域特质、标识性和多样性。
高翅教授认为风景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和社会因素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遇。风景园林具有技术和科学的双重性,须在根植于人类传统和自然系统认知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和规划设计,形成概念协调关系、创造作品、巧于因借、合理建设、科学管护、传承人类文明。
在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管护时,理解历史文化和生态系统,保护文脉和地脉,倡导有益于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并建立中国风景特质评价体系,编制全尺度风景特质图,传承地域文化,完善生态功能创造特色风貌。
谈到关于风景特质的理解时高翅教授指出,风景特质集中反映了不同尺度下的地脉和文脉,风景特制评价将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价值中立评价,为传承地域文化、完善生态功能、创造特色风貌和风景资源永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促进风景园林的保护、管理、规划、建设和合作。
物候学项目:关于景观不确定性的研究——David Hill
The Phenology Project: A Study in Landscape Fluxuation。
David Hill,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会员,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认证专家资质(LEED AP),奥本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D.I.R.T. Studio负责人
数百年来,花园设计师致力于让花园在各个季节都能为人们提供乐趣。这一追求往往体现在地面上,在早春选择观花植物并让其系统化地更替,随后又被秋季的花卉替代。风景园林学科准备参与到复兴物候学对植物和动物的生活史的研究中,以探索从植物的动态过程中新发展出的空间序列。这种方法拓展了历史上的植物种植艺术,超越了多年生花卉而包括了所有的种植形式,从地面上的马赛克到高高的树顶。这种季节性表现将不再是简单的各季节花卉更替带来的视觉刺激,还包括刻意地、有策略地对空间关系产生影响。这次演讲将展示迄今为止由研究团队收集的物候学数据、探索景观表达的创新策略,以及探讨物候学的研究将如何影响我们学科与景观变化的联系。
David Hill教授开篇谈到在开展园林景观项目的同时,我们需要探究园林空间秩序的价值。尽管一些小型规模的项目也足以让我们探索到风景园林学科的一些奥妙。他是以园艺的角度来研究风景园林的多样性,即通过对季节性的植物景观,作物候学,季节性的研究,进而了解土地广度及多样性。演讲中以牡丹花,山毛榉,苔藓为例,讲述了植物的物候期。
牡丹花,通过记录牡丹花的开花季节,由此设计花园的布局与结构。在牡丹花的物候阶段,关注植物的物候期,以植物故事篇作为花园的设计思路。通过记录开花生殖期每一天的状态,发现一年中只有一两周牡丹花是最美的。
山毛榉,它的物候学研究,发现冬天枯萎树叶停留在树上,春天新的树叶蓬勃生长。研究同样发现花在地面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状态都是不同的。
而苔藓,相对大部分树木,具有相反的物候期,它在阳光照耀的夏天休眠,而在冬天生长。叶色新绿,嫩绿等,在不同物候期色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花蕾也有一些更替的变化。
奥本大学做植物的动态变化的相关研究,通过了解植物动态以何种方式进行,再结合设计,设计出好的设计作品。他谈到学生作业中通过记录樱花叶子的纹理变化编制了一系列的文字资料,从而能够关注樱花叶子变化的周期性。
教授接下来列举了两个项目,第一个是月光花园,花园窗外就如窗帘一样,不同的屋子窗外风景不同。在干枯单一的冬天蒲公英水仙花延伸植物景观,也就是说一个物种消失,另一个物种便会出现,弥补植物景观,呈现不同的风景。第二个例子,是奥本大学一个校园区的教学楼旁侧,为了研究物候期与植物的关系,以及什么样的温度适合大家学习,就餐和日常活动。并且保证每个月有不同的景观,体现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动态品质,和空间开放性的变化。于是在这块区域,就划分为多个14英尺的格子,每个格子种不同的植物,基本上都是一年生长的植物,它们会经历早春播种发芽,仲夏植物生长,秋天植物枯萎,杂乱,挖除的年周期过程,给人们呈现不同的景观。
最后教授总结到,风景园林的多样性包含了植物物候的多样性,植物周期性的动态变化,多样性与风景园林的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
景观演化分析与规划中的知识缺口与生长点——华东师范大学象伟宁教授
象伟宁教授的演讲主题为“景观演化分析与规划中的知识缺口与生长点”,他以个人最近的研究和作为学科杂志《景观与城市规划》(Landscape Urban Planning)主编的四年当中刊登的论文成果为依据,展开讨论了景观演化的知识领域,知识缺口与新的生长点这几方面的问题。象伟宁教授谈及,在当今风景园林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作为一个学科有所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下面分为四点做了详细阐述。
一、我们为什要写文章,为什么要发表文章?
首先从学科角度来看,象伟宁教授引用了美国社会学家Merton Robert《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68)书中一句话:“科学的使命在于探索和传播经过验证的知识”。简练地总结了学者从事工作的性质。具体来讲这其中有相互联系的三个环节:知识的发现、知识的验证、知识的传播,其中验证与传播是发表文章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从学科角度讲,科学写作非常重要,首先它是验证和传播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它能够帮助其他人了解我们的研究对象,更好地激励知识的发现;第三,从学校来讲,它可以度量学术成就和声望;第四,在资源分配上有着重要性。科学写作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在于:使人思考得更清晰,具提高分析能力,也能给人带来一种成就感。
二、杂志起源、发展与现状
《景观与城市规划》(Landscape Urban Planning)1974年创刊,是这个领域主要杂志。第一任编辑是Arnold Weddle(英),杂志初名Landscape Planning,后与Urban Ecology合并,1986年改名为现名。第二任编辑是Jon Rodiek(美),现任的是第三任编辑:Paul Gobster(美),Joan Nassauer(美)和Weining Xiang共同担当。目的在于服务大众,争取共赢,编辑、审稿人、作者和读者目标一致,指导方针在于把重心放在风景园林的变化上,立足于生态学,鼓励跨学科研究,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去年的统计中,杂志在全球城市研究领域当中排位第一,地理类杂志中排名第七,环境研究中排位十二,自然地理中排位十六,在相关领域中有一定地位。文章发表速度为47周。去年的投稿主要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
三、哪些学科与知识领域与我们学科相关?
分析过去40年(1996-2005)中发表的文章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到三块领域:景观分析与规划、人(对景观的影响)的维度、城市生态,三大领域互相影响,边界融合,其中仍有很大生长点。这对个人知识结构和学科如何发展有很大启示,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得到知识。关于学科的融合,我们可以提炼出生态弹性概念,例如海绵城市这一实用概念;景观与健康等等。
四、我们如何提升风景园林学科的学术水平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美学价值,同时将人的经验感悟放进文章,让知识传播下去,二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我们应当营造这样一种学术环境——孵化、鼓励批判性思维。切入点在于问一些科学问题。何为insight?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一种顿悟,更好的一种解释这里引用范增先生在北京大学“文学与科学对话”演讲中总结的“真情妙悟铸文章”,“妙悟”是一种对物事清晰而深入的理解。写文章的要素也在于真情。批判性思维如何训练?我们需要擅于“妙语提问”。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科学问题怎么提?有两种方式:缺什么?错在哪儿?一个知识的发现是从找错与找缺口开始的,而这两种思路需要长期的训练。
圆桌讨论一
主持人:李雄
嘉宾:Dirk Sijmons、高翅、David Hill、象伟宁
李雄:自然知识体系、文化知识体系的培养对于风景园林从业者、风景园林专业的师生非常重要。巧的是发言的嘉宾都是来自大学的教授,所以我想问诸位:自然、文化知识体系的培养需要注重哪些问题?
David Hill:在奥本大学,我们认为要勇于失败。惧怕失败将阻止探索,只有了解为何失败,才能继续前行。谈及失败,我们希望的是建立合适的战略使损害最小化,工作规模的适当是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试验试验,不断试验。
Dirk Sijmons: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我们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举例来说,本科有都市化、住房、建筑科技、房地产等宽广的学科知识面,先打基础,进而设计,通过不断的尝试和失败学到东西。让本科生真正去实践,硕士生去讨论文化、自然、生态学系统等各方面的融合。我们只有两年的时间去做这些,所以必须让所有学生走出去后真正的关注文化、自然及其融合,学会合作。我们向他们展示如何去进行工程实践,实践是很重要的。这里我想问一个问题:设计的项目或者设计相关研究,怎样才能真正得到公布,如何发布在杂志上?
象伟宁:非常感谢你的问题。我认为培养学生时,很难去平衡科学与设计。从我自身经历来说,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硕士就读于美国麻萨诸塞大学的景观建筑与区域规划系,博士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它们很不相同。设计被看做是应用的,被叫做生态设计。人们认为它只是其它学科的延伸,而忽视了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是很危险的。当然我也见到其他人做的很多协调,“融合”在教育中是很有效的。谈到科学文章的发表,我认为杂志在标准上有差异。我们的杂志对文章的评估与其他杂志不同,比如美国风景园林杂志更专业化,而我们一直尝试在杂志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但是它还不太成功,因为标准太不同。
高翅:关于李老师提的这个问题,“学”其实是自然和文化两个体系,但实践时却不可分割。过去,我在北林上大学时,学测量、气象、土壤、地质……甚至还在林业楼做降水的测量,因为自然涉及的内容太多,无法回避。文化更多的是靠积累,比如象教授刚刚讲的“妙悟”,便是从积累中来。大学教的是思维方法,中国学生缺少的就是批判性思维,学会阅读、思考、质询是非常重要的。我倡导大学生要去读,去思考,去进行身心的体悟。我告诉我的学生,要记得扫街、游园这两项活动,要用身体去丈量大地。我非常感谢北林的诸多实习,亲身的体验才是最真实的,只有拥有大量这样的积累,才能成为像王向荣老师这样优秀的风景园林师,他做的西湖也好、湘湖也好,都反映了对地脉和文脉理解基础上的创新,我们应该为他大大地点赞!
李雄:谢谢四位教授,讲的非常好。风景园林学科简单讲就是科学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个学科,按中国话讲就是“万金油”。我们经常对艺术家说我们是科学家,对科学家讲我们是艺术家,处在这样一种尴尬和博弈的位置。我想提一个问题:怎么来判断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过程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问题?对象教授,单提一个和论文有关的问题:我们有两种人,一种人想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另一种人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那如何把建设和设计的过程升华提升到您的杂志中?
高翅:科学和艺术其实是一个钢镚儿的两个面,无论中西,两者都是统一的。每当在某一发展阶段,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时,往往是发展受挫或出现问题的时候。事物一定是多元的。
象伟宁:我非常赞同高老师讲的。我刚才提到范增先生的一句话:真情妙悟铸文章,它的情景是北大学生会组织的一场“文学与科学的对话”,请来两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与杨振宁。我在华中师范大学也举办了一场生态学与哲学的对话,请了清华大学的环境哲学教授卢风和重庆大学的恢复生态学教授袁兴中,两人的聚焦点是生态智慧,同学们受益很多,所以在教育中应鼓励多学科交叉。像高老师刚才讲的,设计与写文章都需要积累,好的设计师不只是绘图员,好的作者也是好的思考者。另外我认为,写作与实际工作并不矛盾,我们杂志社登了好多文章都是实际案例研究,但里面有很多技巧,比如如何提问题以及如何把写的东西放入好的概念框架中,这个工作需要培养和训练。我们去年接了大量中国的文章,但是大多都拒绝掉了,因为它们太“实”,没有“概念框架”。作为国际期刊,我们要考虑文章登出后,世界各地有谁会读,为何会读?作者要自己把它说清楚,要通过概念框架,这样才能与其他地方的人连接起来。概念框架有多种,比如理论框架、分析框架,让别人找到这篇文章,并且觉得它有用。首先要用心,这是道;接下来是方法论,这是术。
Dirk Sijmons:有一件很棒的事情,去年荷兰皇家科学院重新命名自己,叫做“皇家艺术和科学学院”,这反映了大家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重新阐述。艺术代表另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改名是非常美丽的一个步骤,同时跨学科的研究在荷兰有非常明显的趋势。如果大家面临的国家背景不同,那么好的规划必须融合概念框架,搭建概念框架时科学和艺术两者的结合可以引起更多共鸣。
David Hill:我完全认同,风景园林师不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更多的是要关注自然的体系,世界也不只是物质和土地,更多是多元性和动态性,斟酌时有很强的思维密度,可以是科学和艺术,可以是科学中的艺术,可以是艺术中的科学……,丰富而难以言表。
李雄:谢谢,四位教授讲的非常到位。第一个是用心做事,这是我得到最大的启迪,与诸位共勉。第二个是科学、艺术永远是重要层面,我们左手是艺术,右手是科学是不行的,一定要两手紧握,来构筑风景园林自身的骨骼,这才是我们的出路,才能勇敢地面对变化多样的景观。
Pingback: [会议报道] 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17日) | 风景园林新青年 YouthLA
Pingback: [会议报道] 2015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16日下午) | 风景园林新青年 YouthLA
David Hill 是副教授 不是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