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分会场一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分论坛主题为:绿色基础设施。讲座分别由郑淑玲老师、张晋石老师和刘海龙老师主持,邀请了生态保护、海绵城市、棕地修复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12位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汇报。
当前我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宏观政策
吴晓松(国家发改委农经司)
吴先生的报告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
- 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形势的研判
-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布局
- 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 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考量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央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重大生态工程陆续启动实施后,在“十二五”期间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步伐明显加快,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以下显著成效:
- 林草制备保护和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 土地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三大生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 河湖、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
二、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面临形势的研判
1. 我国生态保护和修复形式的总体判断
经过第一部分各类生态建设的总结提出我过生态保护和修复形式的总体判断,包括:
- 工程治理区呈现改善的势头;
- 恶化态势趋缓,但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 工程治理区仍存在逆转的威胁;
-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
2. 分项研判
- 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 过度消耗生态资源的状况仍未得到缓解;
- 开发无序挤压生态空间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顺应人民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新期待,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统筹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突出生态保护,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突出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突出科技支撑,加大先进适用生态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努力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生态承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布局
国家层面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战略重点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沿岸海洋生态区等集中连片区域和点块状分布的其他重要生态区,构建“两屏三带一区多点”为构架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五、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1. 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
2. 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河湖生态系统
3. 保护和改良农田生态系统
4. 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
5. 防治水土流失
6. 保护生物多样性
7. 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六、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考量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章林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
章先生的汇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考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以及2014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中多次强调的内容开始: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是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中央出台的相关文件:
上述文件的罗列显示了中央现阶段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关注。
报告摘要从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实施途径、政策支撑这四方面进行。
一、重大意义
- 城镇化水文特征的改变;
- 水生态破坏;
- 水资源短缺;
- 水环境污染;
- 水安全风险;
- 水文化消失。
基于上述种种水资源现状,使海绵城市的建设更具有实际意义。雨水径流的控制、恢复本地海绵体、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提高水安全、复兴水文化等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
《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定位:
海绵城市的建设意义:
- 使经济稳定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 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 城镇化绿色发展的方式;
- 对中国跨越重中等收入陷阱的积极作用。
二、总体要求
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工作目标为:
不同城区实施不同目标的建设:
三、实施途径
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现状水资源,通过降雨量等计算来确定控制目标。
实施措施主要有:
1. 源头减排
2. 调整绿地低于道路,地下无雨水管道
3. 过程控制
4. 构建“渗、滞、蓄、净、用、排”技术体系
5. 处理好以下关系
有质无量,不够用;有量无质,不能用;有景观无功能,“花架子”;有功能无景观“傻把式”。
四、政策支持
政府推动建设的海绵城市在鼓励创新运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强化合同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并按效付费、鼓励“技术+资本”运作模式。同时政府提倡全名参与,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民营的资金支持。
生物多样性保护宏观政策
蔡蕾(国家环保部生态司)
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1. 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包括生物遗传资源的丰富性
2.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现状
- 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机制
- 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
- 实施了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保护规划和计划
自2010年起,我国不断出台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和计划,其中强调了2015年,《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自然保护区、湿地、水生生物、畜禽遗传资源保护领域的多向规划。
初步建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推动公众参与:
3. 中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脊椎动物卷、高等动物卷可看出现状形势的严峻。
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形势
1.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
为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联合国1992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已有196个缔约方,是全球参与最广泛的国际公约。我国是在1993年成为公约的缔约方。公约形成了三个议定书:《卡塔赫纳安全议定书》(2003年生效)、《名古屋ABS议定书》(2014年生效)以及《<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关于赔偿和救济的名古屋-吉隆坡补充议定书》(尚未生效)。
2.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
在中央持续关注中,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目标为以下:
近期目标:到2015年,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中期目标:到2020年,努力使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远景目标:到2030年,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思路
- 积极开展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中国行动。
- 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 推进生物遗传资源立法工作。
水生态文明规划和政策
司毅兵(水利部水资源司)
报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 绿色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 绿色化发展内涵的认识
- 水域生态文明
- 水利对生态文明的贡献
- 水生态文明建设
一、绿色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遵循紫檀规律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化发展内涵的认识
三、水与生态文明
1. 古代先贤对水的认识
2. 水在文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水在中国文明社会发展中尤为重要
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治水对国家的生存、兴盛至关重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是基本水情,决定了我国治水即治国的发展历史。
4. 水与生态文明的深度思考
水是文明的源泉,也可能是文明消失的原因。现在我国的水资源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很多人居环境不舒适,不安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特别关注水的问题。不但要关注传统水问题,还要关注水的新问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水做起——水生态文明建设。
四、水利对生态文明的贡献
我国水利的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
突破一:观念转变——什么是幸福生活?怎么实现?
突破二:建立新的标准体系——始于“三条红线”
突破三:创新技术
五、水生态文明建设
水利部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定位: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在生态文明要求下,进一步发展水利事业的集成,是可持续水利的深化,是民生水利的提升。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思想制度”全面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1. 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强化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第一,为经济社会用水量设置天花板,从保障供水想控制用水转变;第二,为用水方式设置紧箍咒,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2. 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为基本要求,全面加强水资源保护
第一、为水质保护设置底线,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第二,是为人民喝上干净水设置安全保障网,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第三,为河湖水域设置限污拒污防火墙,严格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
3. 以试点探索、景区发展和河湖水系连通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以城市为单元,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以典型案例为例,介绍了无锡、广州、哈尔滨等城市针对多年困扰的水环境问题治理前后对比介绍,显示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品牌)。
第二,以水系连通为重点,推进江河湖泊系统治理。
第三,打造水利风景区,宣传展示水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砒沙岩水利风景区、山东滨州四环五海水利风景区、陕西汉中石门国家水利风景区、浙江省江山市峡里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典型案例说明水利风景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推进作用)。
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推进了水利工作的生态化、绿色化、景观化,其独具特色的江河湖库、山水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我国风景园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品味,离不开风景园林行业同仁的技术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发展,也为风景园林行业提供了新的广阔市场空间。
湿地的保护与湿地公园
陈克林(湿地国际)
一、国际湿地背景
陈先生首先提出了湿地的定义,是根据《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家重要湿地公约》来定义,认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货位淡水、半咸水、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之后介绍了国际背景,国际上规定的宗旨为Mission,通过国家的行动和国际合作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国际湿地保护的三大要素:
- 合理利用湿地
- 国际重要湿地
- 国际合作
湿地的类型:3大类(42种),其中包括海洋和海岸湿地(12种),内陆湿地(20种),人工湿地(10种)。各类在流域内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统。
二、城市湿地公园
1. 湿地公园定义
湿地公园是指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可供人们观光、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地域。他是选择最具景观美学功能的湿地或将湿地文化美学意义鲜明部分划出,以开展观光、旅游等活动。
2. 湿地公园五大要素
- 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湿地自然景观;
- 具有依法确定的管理范围,其湿地资源权属清晰;
- 具有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能对所辖区域进行有效管理;
- 具有相当能力的旅游设施;
- 依照法定程序申报,经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批准建立。
3. 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
- 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要是是“加强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这是湿地公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 湿地公园建设是以不消耗资源为最大特点的开发和利用,湿地公园建设着重发展非资源消耗型的旅游观光、休闲尤其、度假等服务业,有着开发利用的最大空间;
-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湿地生态保护、湿地观光休闲、湿地科普教育是同等重要的主题。
4. 湿地公园的管理
- 湿地公园的申请建立和审批;
- 实施“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建设机制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
- 湿地公园建设的目标、评价标准和布局。
5. 湿地公园的管理
(1)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编制
- 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包括湿地公园的自然概况、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建设与科学管理的任务以及关键的措施与方法等;
- 由湿地公园的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具有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负责编制,报省级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国家主管部门备案。
- 湿地公园管理体制为: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湿地保护和管理协调工作,国家其他部门负责各领域的湿地工作。县级以上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湿地公园管理工作。湿地公园划分为两个等级,即国家湿地公园和地方级湿地。
(2)湿地公园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的安全
湿地景观的主题是水,优美的湿地景观得益于有优质的水体,要对湿地公园的水资源现状进行评价,要摸清湿地公园水量、水质状况,并定期进行检测。要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的建设,以确保水资源的安全。
6. 湿地建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学特征:湿地公园应具有相当面积,包括至少30%以上的水域面积,结合一块自然湿地,如:湖泊、河流、海岸线、滩涂、红树林湿地等。若为人工湿地可选择:水库、池塘和水稻田等。需要考虑该生态系统稀有性、唯一性,该地区具有的稀有物种或濒危物种,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2)湿地公园的自然价值:湿地公园将能提供一种或几种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洪水控制、改善水质、渔业支持、休闲娱乐以及旅游度假。
(3)湿地公园的物理特性:包括公园的规模、形状、管理措施、设施等方面。
(4)考虑外来动物与本土动物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应集中于本土植物和动物种类,自然生长在本地的则更好。外来物种尤其是那些有可能成为入侵种的植物和动物(特别是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不应引入公园,对于已经出现的,则应清除。
基于中美比较的海绵城市建设地域性策略研究
刘海龙(清华大学)
刘教授的报告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 应对水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
- 从基础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的意义
- 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地域性初探
- 雨洪城市主义与地域性:从低影响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到海绵城市
一、应对水灾害的绿色基础设施策略
2012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以及国外十大气候事件发现由雨洪导致的极端大事件占了很大比例;在世界密集城市化地区区域看,世界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大的区域在各大洲沿海地域;美国受飓风影响导致的人口、资源损失也重大,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开始关注城市发展的弹性/恢复力问题。
通过波士顿模拟的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城市区域、美国波士顿城市历史岸线与填海造地后今日岸线的对比、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体系等案例的展示,我们提出了应对雨洪问题的综合管理的策略,利用具有弹性的、恢复力的绿地来缓解。
二、从基础设施到绿地基础设施的意义
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往往被认为是人为建设的、满足人类某种需要,保证社会经济活动、改善生存环境、克服自然障碍、实现资源共享等为目的而建立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可分为三类:人工物质基础设施(man-made physical infrastructure)、自然基础设施(natural infrastructure)、社会基础设施(social infrastructure)。
2. 二元水循环之不协调——对城市雨洪问题原因的再认识
3. 灰绿基础设施之不匹配——对城市水解决策略的再认识
(1)从项目机理与效能、适应性、投资与成本、效益、维护方面比较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差异:
(2)灰色基础设施的生态化、绿色化
Infrastructure实译为基础设施,GI指对灰色基础设施通过生态补偿、改造,使之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及景观化。多指中小尺度案例,包括增加绿色元素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加强生态格局与过程的连续性;采取生态技术降低工程建设带来的破碎化影响;针对周边生态本底环境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及使之具有社会文化及其他公共服务职能等。
(3)“绿色基础结构”或“绿色基础网络”
Infrastructure也可虚译为“基础结构”,基于此GI更宜理解为具有基础性、结构性(Infrastructure)意义的“绿色基础结构”或“基础框架”。也可多指中大尺度案例,包括任何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元素及所形成的绿地网络系统,强调其连续性、多层次、复合性及适应性等特点,发挥复合的生态系统支持与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4. 绿色基础设施的意义
面对环境气候变化的弹性缓冲作用;
- 提供多方面的自然系统服务(生物、水文、气候等)
- 提供综合的社会服务功能(文化、游憩、经济)
- 在城市开发建设前尽早保护,借以组织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发展模式;
- 建立从总体到局部、多尺度、多层次的系统格局,立法实施管理;
- 遵循多功能原则,至少综合城市三线:绿(绿地)+蓝(水系)+紫线(文化遗产)+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橙(重大危险设施)+红(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黑(市政公用设施用地范围的控制线)+棕(?)
- 区域多尺度公园绿地系统网络
- 流域洪涝防治与水域空间保护网络
- 地域文化遗产整合保护空间网络
- 地方休闲游憩与慢行系统网络
- 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境系统
- 地方食物自给与生产性景观体系
三、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地域性初探
1. 美国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与技术的发展
美国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与技术的发展主要思想为:从集中到分散;从末端到源头;从工程到景观;从单一目标到复合功能:总量控制、峰值消减、流速减缓、净化水质、生境营造、丰富审美、地域文化。
通过俄勒冈州会议中心、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大型社区公园雨洪管理项目等案例的展示美国现阶段在LID方面已经获得的成果。
四、雨洪城市主义与地域性:从低影响开发、绿色基础设施到海绵城市
1. Urbanism城市主义
现在城市主义的各种定义:
2. landscape取代building,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
景观作为综合体(包括了建筑、公园和基础设施),在当代快速水平蔓延和分散化过程中,通过水平表面的组织,体现生态过程的作用,具有激活都市活力、描述事件易变性和范围扩展性的潜力。——Charles Waldheim
- 以landscape来影响、塑造城市生活;
- 通过landscape元素及LA手段来改革城市设计与营造方法;
- 基于landscape的广义理解,引导新的城市化模式,塑造新的城市结构与生活方式。
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问题有:
- 人口增长与高度集中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的提升及废水排放量的增大;
- 径流导致污染的提高从而导致非点源污染(NPS)的增大;
- 森林植被的下降导致水土保持能力的下降、生态功能减弱;
- 地表水体面积与容积的减少,导致降水调蓄容量的下降;
- 非渗透表面的提高,导致自然渗透的下降与径流的提升。
3.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包括了BMPs、LID技术层面的含义。
海绵城市的目的:指导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有限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建设生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解作用,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消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
4. 雨洪管理的问题与策略的地域性
- 灾害发生的普遍性与影响结果的差异性
- 策略原理的通用性与地域背景的差异性
- 目标问题的明确性与解决实施的综合性
- 工程技术的可复制性与应用环境的特殊性
建设美丽海绵城市的目标与与之对应的措施有:
- 量——解决内涝灾害——分解水量,延缓流速
- 质——解决面源污染——生物缓冲,净化水质
- 生——营造生物生境——水土植生,本地生境
- 美——满足视觉审美——景观设计,环境艺术
棕地再生现状与风景园林学策略探讨
郑晓笛(清华大学)
郑晓笛老师的报告从两个关于棕地的国际会议开始,一个是芝加哥举办的美国国家棕地年会,另一个是洛杉矶举办的2015洛杉矶环境论坛——北京分论坛。北京分论坛的主题为“国际污染场地修复的时间案例与经验分享”,会议内容主要是来自美国的7位污染场地的行业专家围绕美国污染场地修复指南介绍与应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及土壤气体采样案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设计与案例、原位化学氧化修复工程设计要素及流程、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许可证管理、地下储油罐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设计与管理、运用生物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大型工程案例等。
一、棕地的定义
棕地的定义在英国和美国定义的不同,英国:被开发过的土地;而美国则强调污染或疑似被污染的土地。根据我国的情况以及总结国外的定义,郑老师将棕地定义为:泛指因人类活动而存在已知或潜在污染的场地,其再利用需要建立在基于目标用途的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基础之上的场地。而现阶段中国棕地的三种主要类型为:工业类棕地、采矿业废弃地、垃圾填埋场。
美国统计美国现有棕地500000块,而中国棕地现状根据污染场地基本情况调查可见,总数相当庞大,因此面对我国棕地的修复,郑老师认为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合力才能解决。
二、风景园林师在棕地再生中到底能做什么
风景园林师可以通过早期参与,影响目标用途决策;与环境工程师合作,影响污染治理技术的选择,通过景观空间设计来达到景观设计与污染治理结合的效果。
在实际操作层面对棕地的物质空间形态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两个学科为:
- 环境工程学:以清除污染和完成场地修复为目标;
- 风景园林学:以营造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和宜人的景观空间为目标。
在每一个棕地修复项目中,这两学科共同作用于同一个物质空间,发挥作用。
1. “棕色土方”概念的提出
“棕色土方”泛指棕地中含有(或潜在含有)污染物的土壤及其他类土状物质,包括污染土壤、矿渣、尾矿、垃圾土、焚烧灰等,棕地再生的过程需要对其进行污染调查、评估与治理。
2. “棕色土方”与景观系统构建
景观系统的三要素为:地形、水体和植被。在地形方面通过土方量影响地形塑造;水体方面则通过阻隔雨水接触棕色土方,雨洪收集净化循环利用;植被则通过选择适宜土壤状况的物种。
3. “棕色土方”与环境工程学
环境工程在棕色土壤处理上则提供技术支撑。利用环境工程技术: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垃圾土处理技术。
以下是一些棕地修复的案例展示:
4. 异地处置:“全周期”管理
实际情况中很多棕地再生项目仅关注将自身场地清理干净,至于这些棕色土方被运去了哪里,是如何处置的,则无从查证,往往造成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与新棕地的产生。
对于采取棕色土方异地处置策略的项目,应要求其提交详细的计划于记录,明确上报场地中需处理的棕色土方数量、构成和污染程度,运输棕色土方的路线、时间段和批次,棕色土方的最终处置地点与具体方式,以及处置后土方的数量与去向。
三亚“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探索
王忠杰(中国城市规划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
报告主要从“双修”认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思考四方面通过针对三亚的特殊和环境特以三亚的相关项目为案例展开说明。
一、“双修”认识
首先提出了对城市发展阶段的认识,认为中国城市的问题有千城一面,缺乏特色;道路拥堵,交通不畅;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突出,多城中村。因此从国家角度看需要进行发展林转型。目标将转为:健康可持续的城市。
- 由量向质的转变:城市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趋势;
- 更加综合的标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文化特色与城市品质;以人为本,城市功能完善与综合服务能力提升。
- 城市设计的方法:由粗放型的二维管理走向精细化的三维管治。
三亚现实问题:
- 生态环境亟需强化;
- 土地资源快速消耗,城市可持续发展堪忧;
- 城市形态风貌失控,空间品质营造压力巨大;
- 城与乡、度假区与老城、滨海与腹地发展差距显著;
- 旅游城市的特殊性导致各类配套设施保障困难。
在这样的现状下,三亚提出了“双修”的工作,即“生态修复、城市修复”。主要是针对城市突出的显示问题特别是有关于形象风貌和城市品质问题,采用的一种空间环境管控和建设为主的规划工作。
二、“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格局等问题的研究,得到山海相连,绿廊贯穿的生态格局,同时研究了近年来城市扩张对生态格局的影响,发现建成区河流、湿地、生态绿地等生态要素破碎、片段化,城市地标能量大幅度升高(热岛效应),生态要素退化、破碎化,地表能量大幅度升高状况。
针对城市生态格局的问题,首先要对山体进行修复。提出的修复策略为:
- 分层次(区域和重点)的规划引导策略
- 分类型的修复模式和修复技术的研究
- 山体生态修复与综合功能发挥
针对河流修复提出的策略:
- 城市中心区段河流修复的综合规划(生态修复与功能修补)
- 多学科的技术整合(海绵城市、水体修复、红树林修复)
- 低影响开发的技术探索
河道生态修复工作要点:
- 水体——水质净化、市政雨污管线梳理
- 驳岸——海绵设施、生态驳岸处理
- 空间——活动组织、功能布局
- 植物——风格鲜明、特色突出
- 交通——多种方式、多种体验
- 设施——体系完善、布局合理
红树林修复案例:
生态湿地公园案例:
两河绿心案例:
海的修复策略(海水、海岸、海底)
- 策略一:水质水环境修复
- 策略二:岸线修复(滨海绿带修复、沙滩修复)
三、“城市修补”
1. 城市修补工作整体框架
运用总体城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涉及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特色的要素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强调城市修补重点:
- 城市空间形态
- 城市建筑色彩
- 城市广告牌匾
- 城市绿地空间
- 城市夜景照明
- 城市违章建设
- 城市其他(交通、公共设施等)
2. 城市修补管控机制建立
城市中的每一个项目都应该放在比该项目高一个层次的空间环境中审视。
四、总结
通过试点的探索,新型城镇化和“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下,人居环境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重要的实践方向,同时多学科的方法融合正在改变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技术。
海绵城市的实践与思考
任心欣(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低影响开发研发中心主任,副总工程师)
报告主要从三方面展开:海绵城市的思考、海绵城市的实践、海绵城市的提升。
一、海绵城市思考
海绵城市建设:中国城镇化规划转型中的新方法、新模式: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是以城市水为核心,实现水生态,在此过程中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水文化的目标。通过源头减排(低影响开发,长期的城市建设方式改变)、过程控制(灌渠、截污、分流,工程治理生态岸线、湿地、补水,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等手段来实现。
通俗的说在老百姓能直接感受的海绵城市是达到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二、深圳海绵城市的实践
2004年深圳举办了第四届“流域管理与城市供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2009年东部华侨城、大梅沙万科中心、侨香村等典范项目相继建成;海绵城市相关文件也相继出台。
案例:绿色新城一直是光明新区发展的核心目标
三、海绵城市的提升
海绵城市建设会与园林景观争地吗?答案显然不是,海绵城市的建设强化生态优化,保护与修复为主,两者并不矛盾。将两者融合与创新,能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塑造复合生态系统。以下为光明绿环为例展示:
城市景观系统与自然资源
李建伟(东方园林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李先生首先提出了一个现象:太多人迷恋于奢华的庭院风格,包括引领行业风向标的各种竞赛和颁奖。几十年来行业的主要精力都在地产开发上,毁灭了无数的自然资源。各种作秀的宣传、各种疯狂的抢购。我们现在做了太多了小社区、小视角的景观,缺乏宏观、大视角的规划。现在有一种抱怨:影响人类生命安全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交通堵塞和食品安全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市民还是设计师都在抱怨。说实话今年我们规划设计师没有做很多好事。
有一种无奈:千篇一律的城市形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我们设计是缺少了从大角度考虑问题。
有一种眼光:风景尺度。从城市中的绿地到风景中的城市——真正改变城市命运的是把城市看成是风景的一个小小片段,多以需要建立国家风景体系。
我们需要在国家风景体系的角度给生态留出空间,保持原有的面貌,给水留出道路,给候鸟迁徙留出道路,给昆虫一个安身之处。
我们需要确立一种认识:生态的问题不只是透水砖,植草沟,生态本质是种子,基因,土壤,阳光,水分,是管理,是法律,是14亿人的教育。要做好生态,则需要尽可能的留下一些自然的痕迹留下一片荒原。
总结:
- 教育、媒体、行业协会,各种评奖机构应该更加关注风景的宏观尺度和系统的关系;
- 荒野是风景,是地方生态的基因库。留住一片荒原给了子孙后代多了一个机会;
- 建立国家风景体系。风景园林的作为是维护整个国土的安全和繁荣。
广东省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探索
锁秀(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
- 探索:从绿道到绿色基础设施
- 解读:绿色基础设施
- 实践:广东绿色基础设施
一、探索:从绿道到绿色基础设施
以下是广东20年的思考与探索、六年的绿道研究和实践:
绿道升级的背景有:
- 绿道使用率不均;
- 珠三角绿道网络已基本形成,但生态、游憩等复合功能开发相对滞后;
- 绿道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确,管理力量不足;
- 尚未形成绿道与森林公园、社区体育公园、郊野公园等公园一体化规划布局,有效融通串联的格局。
与此同时国外的新常态、新理念的不断流入国内,以及国内新型城镇化、绿色化的背景下,广东绿道升级的策略为增添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解读:绿色基础设施
- 绿色基础设施同样关注软基和硬基
- “灰色”与“绿色”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 绿色基础设施:区域发展模式的平衡力量
- 绿色基础设施:相对低成本的绿色革命
- 绿色基础设施:风景园林主导的跨界融合
- 绿色基础设施:重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
- 绿色基础设施:实现“海绵城市”的基础和途径
广东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是区域生命支撑系统,以美好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为最高目标,涵盖城市(镇)、乡村以内和之间的多尺度自然、半自然、人工设计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具有多功能、连通性的协调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资源、以保障新型城镇化城乡生态建设中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的生态框架。
三、实践:广东绿色基础设施
广东省区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实践:
广东省生态“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指引:
珠三角水岸公园体系规划研究:
四、结语:
-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区域发展方式,通过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的全覆盖,从而达到像100年前自来水管改变人类生活模式和生活质量一样。
- 绿色基础设施是多功能新旧、城乡绿地的网络体系,它们支持着自然和生态过程,并与可持续社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紧密相关。
-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认真对待绿色基础设施,并抓住机会,让其为人类、社区、生活质量、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提供多功能服务。
-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力求规避以往人工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和以自然为主的局部保护模式,尤其在城市与人类聚集区的建设开发中寻求二者的有机融合。
公园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历史、发展与实践
吕明伟(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一、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发展方向
吕先生认为绿色基础设施是没边界的土地,城乡地区统筹的一种方式。绿色化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价值取向,以“绿色化”统筹城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重塑国土大地景观是很必要的。其次以公园为主体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也显著。
二、公园作为绿色基础设施:主导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公园让城镇更加宜居,美好,强调城镇化统筹建设绿色基础设施,会为人民生活、城镇景观安全等带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