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分会场二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分论坛主题为:城市风景园林。讲座分别由贾建中老师、李运远老师和贺凤春老师主持,就城市规划、开发、气候、环保、数字化、设计历史、生物多样性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本分会场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持人 贾建中
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
刘滨谊,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荣誉会员(Hon.ASL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刘滨谊教授介绍城市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研究作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风景园林重点项目,是一项基础而超前的研究。研究旨在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精确量化侧析“风”之规律,以此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创造宜人人居环境。并详细介绍了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内容与路线。
以风景园林小气候空间单元(设计)为核心,围绕风景园林小气候系统功效形成要素、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空间要素与空间结构、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宜性三个核心研究单元问题及其相互耦合,从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四个方面展开。以此实现寻找风景园林中小气候、空间环境、人体感受三者关系规律,建立(风景园林小气候规划设计)理论并制定导则,通过本项目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的四大项目目标。项目拟计划在上海、西安两地进行三类九种空间单元测析。刘
滨谊教授简要介绍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城市开敞空间基础调查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研究取得的研究进展及丰硕成果。2014年至今,项目组发表期刊论文6篇,会议论文4篇,完成硕士论文15篇,并获得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最后刘滨谊教授认为提供宜人的小气候是风景园林的基本作用之一,中国风景园林始终都在讲求小气候。风景园林中除了“水”,以“风”为代表的风、湿、热(日照)等气候要素是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元素。风景园林小气候是生态的前提、节能的基础、人类感受的起点,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首要遵循的自然规律。除了生态的依据、视觉空间美学的依据,未来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更需要“小气候适应性”理论,需要现代的科学探索与实践检验。基础研究应直接服务规划设计。
京津冀生态环保率先突破中的保护地体系建设
束晨阳,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专业分院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委员。
束晨阳先生首先介绍了京津冀地区陆域面积、生产总值、人口发展等现实状况,指出该区域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1986年至2011年三十多年间,京津冀地区城市及乡村建设用地急剧增加,水域湿地面积减少。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提出七点要求,其中五是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2014年6月18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在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推进,力争率先取得突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谋划建设一批环首都国家公园和森林公园。
接着,梳理了IUCN保护地体系与国家公园相关关系及概念,提出我国现状保护地体系较为复杂,主要存在缺少国家层面统一管理框架、部门管理交叉重叠、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简要介绍了京津冀保护地体系中三地现状,认为保护地体系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点,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并且现已规划出“一区、两带、三心、四环、五廊”的区域生态保护格局。完善京津冀保护地体系的重点工作分别是通过补缺,完善京津冀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保护地功能,确定管理目标;通过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实现提升;创新探索保护地管理的体制机制。
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议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与休闲活动网络研究
金云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上海市科学技术专家库专家、上海市建设工程评标资深专家。
金云峰教授首先介绍了上海新一轮总规背景,此次规划年限是2040年,国务院针对上海提出的用地零增长而批准同意修编。目前为止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年限到204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只有上海。过去上海的总体规划战略性和实施的指导性不足,也是当前规划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改革,上海已经在国土规划和城乡规划“两规合一”方面做了尝试。在新一轮规划编制中,上海市锁定总量逐步缩减,形成倒逼模式转型。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工作面对的挑战包括: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变,适应新常态,结构性调整替代扩张型增长模式。依托同济大学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建筑规划景观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及专业的学科团队,上海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和休闲活动网络研究作为新一轮上海市总体规划2040战略研究的18个支撑性专题之一。
金云峰教授接着理清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休闲活动网络的概念及二者之间关系,针对现状数据与横向比较分析,以公共绿地为代表的公共开放空间建设量不足,人均公共绿地严重不足;公共开放空间分布不均衡,可达性差;公共开放空间设施老化、缺乏系统整合、艺术水准不高;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四大核心瓶颈问题。提出区域统筹、市域扩增、边缘连通、城区优化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发展策略,据此划分城区12片公共开放空间核心区域,构建交通支撑系统;提出构建区域级休闲活动网络、城郊休闲带、城市级休闲活动网络、片区级休闲活动网络以提升活力、提升可达性、增强复合性、增强归属感四大城市休闲活动网络发展策略;按区域、市域、中心城周边地区、中心城,新城,新市镇四个层次构建城市开放康健体系层次,制定空间分类规划导向,切合实际,设定标准进行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量化指标研究。
最后,金云峰教授总结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建设实施策略和近期行动计划。他认为用风景园林的方法,完全可以参与到城市中,解决城市难点问题。
风景园林学与城市设计的渊源和联系
杨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
杨锐教授首先反思了“城市设计”的定义,简要整理了国外沙里宁、美国建筑师学会(AIA)、凯文林奇、盖里海克及国内吴良镛、《中国大百科全书》、邹德慈、王建国对城市设计的定义。通过比较,杨锐教授认为“城市设计”并无公认的定义,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研究与实践领域,涉及的专业范围广泛,并且“城市设计”应该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问题,呼应时代需要,并巧妙地将城市规划、建筑学及风景园林学专业融合到一起。
风景园林(学)与城市设计渊源可从中国古代城市设计“山—水—城”营建窥见一斑。诸如泰山山城秩序的构建,杭州西湖景观的管理与建设,苏州水网城市与园林之城,北京国都形胜与大尺度风景园林建设都说明古代城市设计将山水环境与城市建设经营充分融合,相较于欧洲西方城市设计,中国强调自然与城市的整体和谐,在从庭院到区域的各个层次都渗透着对自然的观照、因借与融合。
杨锐教授简要介绍了英美现代风景园林实践起源及其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现代城市设计注重对生态可持续的追求,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主流城市设计理念包括: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城市生态/绿色基础设施、景观都市主义、低碳城市、生态都市主义、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
最后在谈到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可能的贡献时,杨锐教授总结道,首先中国古代“山—水—城”提供了一种风景园林和城市建设充分融合的模式,在当代社会中这种模式仅仅存在于理想的想象中;其次,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建立基于重视建设城市公园与公园体系,改善城市形态与环境,基于对美丽乡村风景的想象与留恋,直接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然后,生态可持续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设计中重要的一脉分支,一直顺应时代的需要,走在城市设计发展的科学前沿,风景园林专业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健康化境的创造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风景园林学科为其始建提供相应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支撑,而且这种作用越来越重要;最后,在现代城市设计中,如果不谈生态、绿色、低碳、健康、低影响开发是不可想像的,这也正是风景园林学可以发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主持人 李运远
多功能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
董丽,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北京园林学会会员、中国园艺学会蕨类植物专业委员会理事。
董丽教授首先介绍了园林中因时而变的植物角色,结合政策说明了园林植物的重要性。2015年3月首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又加入了“绿色化”;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讲话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宁要青山绿水,不要金山银山,而且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支持服务功能、生产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四大功能,城市绿地系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网络中心之一,以园林植物景观的实用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的聚合使之成为实现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要素之一。董丽教授主要结合其团队在城市绿地小气候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北京市26种落叶阔叶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调查测定,和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类栖息地植物景观研究,阐述了园林植物在改善热岛效应和城市微气候、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能量和物质循环、栖息地环境等方面对环境支持的生态功能作用。最后董丽教授介绍了用于评价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综合功能的Post-Ocupancy Evaluation 方法框架。
改善微气候的景观策略——以生态效益的战略设计为例
王迎春,南京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
王迎春首先介绍了“生态效益的战略设计”(Eco-Effective Design Strategies)。它是由美国生态建筑师威廉麦唐纳(William McDonough)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校区的新建项目,旨在通过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绿色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相关的生态技术措施来营造舒适、环保的校园人居环境。项目获得了2004年ASLA专业奖项。
王迎春分别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系统在项目中的应用、建筑高度、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群形式与布局、建筑附属空间、公共空间扩展的规划设计策略。项目采用地热系统、热泵进行采暖,运用植物及通风降温作为降温措施,浅层沼泽系统、池塘湿地系统、延长滞留湿地、袖珍湿地作为废水与雨水处理措施。在具体设计方案中,设计团队在综合建筑楼区绿化广场上设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用于收集、净化雨水;广泛建立自行车道路系统,鼓励人更多地进行户外活动,减少夏季时对空调的依赖;将雨水管理设施、双车位机动车停车篷和太阳能电池板相结合;营造便于交流的学生住宅空间等。
谈到“生态效益的战略设计”,王迎春认为生态理念与运用的生态措施目前在国内已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与发展。其中太阳能光伏、屋顶花园与人工湿地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透水铺装、植草沟、植物洼地可运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太阳能光伏路灯、建筑设计与布局、公共空间的营造以及建筑附属空间的生态措施等可运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
国家公园生态保护
陈耀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中心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陈耀华老师认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四要素分别是:涉及保护理念、道德规范的生态伦理,涉及保护实践的外围生态环境、内部生态系统和涉及制度保障的生态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实践,应是在全社会树立起来的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公园是一种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国际实践,同时更是一种永续保护与利用自然与文化资源的先进理念,建立国家公园是一种形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全社会建立起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谐人地关系,永续传承文明的生态伦理。
陈耀华老师以黄石国家公园从1872年建立之初到1960年建立大黄石生态系统、大黄石协调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和死亡谷国家公园为例,阐明外围生态环境保护对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重要意义,倡导区域保护观并制定国家公园所在地区的区域规划,严格保护国家公园外围生态环境。
对于内部生态系统的保护,陈耀华老师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
- 一是以一个或多个典型的生态系统为目标,应有明确的保护对象;
- 二是应有足够的面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备国家公园资源价值的区域,就应该列入国家公园体系,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 三是应有明确的、统一功能区划,明确保护与利用的空间和强度;
- 四是应该通过制定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保护建设计划等多层次规划,明确公园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村镇用地的建设强度,避免国家公园的商业化、城镇化;
- 五是制定详细的游客发展计划,确定科学的游客环境容量,避免国家公园的超载化。
在文化生态的保护上,国家公园的建立应该有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国家意识的培养。在生态制度方面,生态制度是维护国家公园生态本底的重要保障。除了国家专门和相关法律规定外,还应尽快制定:
- 生态红线制度——区域生态管制;
- 国家公园生态考核制度——区域生态保护绩效评估;
-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区内生态保护补偿;
-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区内生态利用等一系列制度。
最后陈耀华老师认为,我们建立国家公园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某个地方增加一项称号,为某个部门增添一种权利,而是为了真正把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自然文化遗产完整地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大家永远为我们的国家自豪,为地球的发展尽力。
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郝日明,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授,从事园林植物教学与研究。
郝日明教授首先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概念及涉及的内容,并认为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通知中将“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不同章节分别进行编写,提出了明确要求。2005年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编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植物)规划》;2010年5月31日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
目前,我国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没有规范性的编制提纲,使这项重要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许多可操作性的方法正在探索中。郝日明教授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是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充分利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规划花期、彩叶树种等将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在城市的森林公园绿地、郊野公园绿地、风景名胜区关键区域的植物乡土性有助于园林绿地的观赏性和稳定性。
在编制规划中,城市生物多样性要注意树种规划和栖息地保护两方面。建议细化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在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中着力细化一般树种规划,建议将之分类为观花、观叶和观果三类树种;其次确定不同类型树种比例关系,建议草本高于灌木,灌木高于乔木。结合无锡太湖等案例说明借助于植物和自然条件建设生物栖息地保护。
最后,郝日明教授总结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设关键在于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科学构建,将城市园林植物按照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分别为诸如鸟类、鱼类和昆虫等“消费者”提供食物,而这些“消费者”又服务于城市园林,增强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和观赏性,使城市园林绿地健康、和谐、多样。这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最终目的。
第三部分:主持人 贺凤春
谈智慧园林在城市建设中作用和意义
刘守芳,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刘守芳认为目前千城一面,地方乡土物种多样性的缺失、粗放的非理性的管理,造成了园林管护与地方财力的矛盾。“师法自然”,建设智慧型节约型绿地成为首要问题。十三五“从粗放发展到精细化规划”的倡导使我们从“摸着石头过河”的盲目、莽撞的非理性,到新常态下的反思和理性的发展,实现园林的理性回归。
智慧型园林城市应把握六种生态文明理念:
- 一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 二是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
- 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四是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
- 五是空间均衡的理念;
- 六是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智慧园林目前探索多于理论,刘守芳总结了“中东智慧园林峰会”的相关主题,简要介绍了美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园林项目、水智慧园林、气候智慧型园林及照明智慧型园林等智慧园林实践。外国智慧园林实践可归纳为智慧生境、智慧设计、智慧管理构成的可持续的、节约型园林与智慧技术的结合。
最后刘守芳认为新常态下园林也需要理性回归,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智慧型城市园林特点可归纳为四点:
- 一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型园林;
- 二是建设与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的节约型园林;
- 三是从简单的最优景观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园林;
- 四是包括大数据及信息通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的技术创新性园林。
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智慧型城市园林的意义和作用在于:健康持续,生态美丽;回归本土,记忆乡愁;创新集约,低碳发展。
数字技术助力风景园林设计
成玉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东南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景观学科学术带头人。
风景园林学科具有双重性,是艺术的科学与科学的艺术。数字技术可以定量地把握风景园林,西方思维的分解归纳和东方智慧的系统性充分结合,共同促进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数字时代需要我们包容地对待新生事物,既不跟风盲从,又不为技术论,更不做工具的奴隶,而是从风景园林艺术的规律出发,借力数字技术,促进风景园林学科的进步。
风景园林设计机制与数字技术贯穿了风景园林设计的全过程,参与到了场所与目标的解读、方案生成、整合决策和回馈机制四个阶段。传统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工作完全依靠人工完成,难以避免主观性、模糊性,尤其面对大中尺度的风景环境时,局限性较为突出。遥感技术、航测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调研与资料搜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调查研究的精确性。
东南大学景观设计前沿课程教学开展了一系列风景园林信息数据采集的探索。成玉宁教授结合牛首山景区北坡竖向分析、南京河西生态路设计前期水文分析及水力计算,说明数字技术在前期分析与评价实践中的作用。结合牛首山风景区拟自然水景生成、道路选线研究、基于Civil 3D的道路设计,说明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而言,数字技术不仅对设计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也对整个建造过程加以重塑。
参数化设计方法是数字化设计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代风景园林设计方法的一项重大变革。结合南京河西生态路实践及生境智能监测系统案例,说明运用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持续监测,软硬件一体,智能互联,再生能源供电方面的优势,可以进行设计后评价及智能监测,实现雨水收集效果、地表径流量、水文效应改善监测、绿化节水比例和水质改善状况等多项功能。
最后,成玉宁教授认为人类无法在地球上任意修改并抹去犯下的错误,故而,审慎、科学地对待人居环境是景园规划设计的前提,风景园林学作为科学的艺术,具有科学与艺术双重属性,需要人文艺术作为滋养,更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支撑。如果说传统园林营造了诗意的环境,数字技术时代的风景园林学则不仅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更插上了科学与理性的翅膀,相信在科学和艺术的支撑下,风景园林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
文明园博,智慧海绵——郑州园博园规划设计理念综述
叶枫,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高工,常务副院长。
第十一届园博园落户郑州,园博新城旨在作为绿色引擎,以园带城、以城活园。其目标是打造以园博会为核心的园博生态新城、实验区南部发展的触媒,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以绿色交通、绿色城市基础设施为支撑的近期发展核心区,具有高生态品质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区和“两型”综合实验区。
园博园核心区与苑陵古城通过25.6公里长的衔接带相连,实现文化传承、古意新诗和原乡水韵三大愿景。此次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四大特色:
- 一是市民园博——与城市共生、与市民互动;
- 二是智能园博——智能互联,智能管理,低能耗可再生能源;
- 三是海绵园博——以水为魂,调蓄雨洪,低冲击开发;
- 四是文化园博——华夏一脉,中原文化,九州同心。
本次规划将寓意为中华大地的,以中原为中心的“九州”概念作为重点精品展园区的主题理念。通过郑州(中原)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凸显郑州园林博览会的地方特色。将古建元素、古园林形式和中原士大夫文化有机融合。园区通过现状勘测和科学计算,规划因地制宜,设计汇水水面,解决场地排水问题。将坐落于园博园东北方的镇山纳入整个规划,东北方即伏羲八卦中的“艮”位,主水体位于东南方即“巽”位,与中国传统园林的典范艮岳的山水格局有相吻合。是对传统中式园林山水格局的继承与弘扬,与古为新。全园共分9大区,4大展园景区、4大服务区及1处水生态建设示范区。总体实施智慧海绵园博策略,分别是区域计量化、措施系统化、技术景观化、过程科普化四大部分。
北京三山五园研究新论
夏成钢,北京山水心源景观设计院。
北京海淀区发起三山五园整体环境提升项目,三山五园建设持续74年,其内部视线联系,墙外-园间-周边地块性质、形态、建设管理方式、内外关系,150年间为什么没有被住宅填满都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夏成钢追溯苑囿概念,分析了囿-苑-园在关系、视线、功能、景观元素、景观和设计手段的特征。
三山五园因禁区-皇室区-各园总管大臣的空间结构,形成了辖区-公共区-奉宸苑-皇庄空间序列。大尺度上田园景观作为基本风貌,三山五园是蓄水漕运、农田水利、园林景观三位一体的叠合。夏成钢借助诗画及古地图详细分析了静宜园前区一条墙和五座庙及御道欢歌景观,认为御道作为水利设施景观化,在强化联系导向和田园游览上发挥巨大作用。
接着详细剖析了万寿山、玉泉山两山景观,金末元朝至清田园景观的发展历程,昆明湖点景建筑,御道、玉河、金河形成的三路相连观赏路线。墙外本区是万寿山、玉泉山,是不可分割的部分,历史、景观、山水、意境、生态结构、管理都使两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田园景观是皇家园林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同等的待遇与重视,关注农耕技术、艺术、政治等,恢复现状颐和园不完整部分及独特的景观风貌,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补充;山景、湖景、溪田景是北京西北郊风景的集中体现,而本次整治是1276年至2013年700年田园历史的延续。
最后夏成钢总结园外部分是三山五园重要的组成——粘合剂,通过视线联系、地权集中、田园生产、水利设施景观化,将三山五园连为整体,持续了150年整体风貌,展现出盛世气概、无墙的风景城市雏形;避免了破碎化是各类规划基本原则;化零为整应是未来政治的基本目标;更远目标推演出中国式的城市景观道路。
地域性山水园林设计与实践
马晓暐,AGER(意格国际)创始人、总裁兼首席设计师。
马晓暐先生首先从地域性景观定义谈起,地域性景观有两点诉求,首先是自然属性方面,道法自然、借景随机、生态节能、就地取材、适地适树;人文属性方面是融入生活、促动经济、文化传承、触景生情、地方材料、地方工艺。
在谈到地域特征美学时,马晓暐先生以中国地貌特征为原型谈造景手法。地表形态多种多样,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力、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地壳断裂、黄岗岩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干燥地貌、丹霞地貌、黄土地貌、河漫滩、流水地貌、海岸侵蚀地貌对等,并结合中西方著名景观设计作品,说明设计师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激发灵感的的重要性。他介绍了千岛湖岸边某学校景观设计实践如何充分利用自然水体解决场地内汇水问题,依托山体营造良好景观格局,精心堆坡追求人性化美感同时解决场地高差问题以实现环境宜人。
最后谈到地域性景观的迫切性,马晓暐认为西方彰显个性,拥有形态话语权;东方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成”,两条路径是构建地域性园林的不同路径,东方应该在争取形态话语权中做更多的努力。
新常态下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思路与重点
王磐岩,城市建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住建部风景园林专家组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
王磐岩女士首先从“新常态”入手。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强调各项宏大的战略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伴随新矛盾、新问题,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否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新常态下国家宏观经济增长目标“变档减速”已成定局,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十五大以来,国家逐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
王磐岩女士整理并分析了相关政策主要文件: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国发办[2015]75号);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9月11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4月25日);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 国务院关于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城[2012]166号);
-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建城[2013]73号);
-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生态园林城市申报与定级评审办法和分级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012]170号)。
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王磐岩女士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将赋予更多的责任;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广泛开展;多规合一与十三五规划编制。对于园林绿化指导思想首先是加快转变园林绿化行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把城镇园林绿化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切实加强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统筹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优化城镇绿地布局,提高园林绿地生态服务、文化传承和社会公共服务价值。城镇园林绿化的目标是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模式科学合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城镇园林绿化保障体系。
2020年,全国城镇园林绿地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更加完善,人均公园绿地指标稳步提高;园林绿地综合功能全面提升,园林绿化量质并举、建管并重;城市空间拓展与园林绿化建设同步推进,绿地建设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发展;评价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更加完善,园林建设管控和引导能力持续加强。现行主要任务是健全行业法律法规体系;统筹区域城乡绿地系统;继续提升绿地建设质量;完善园林绿地综合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园林绿地管控水平;统筹园林绿地与城市综合管理;加强行业基础能力建设。目前的重点工程有公园绿地500米扫盲工程、重雾霾城市绿廊工程、城市生态修复和产业用地改造提升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