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分会场三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分论坛主题为:乡村风景园林。讲座分别由李雄老师、李金路老师和张文英老师主持,13位嘉宾就乡村景观建设、生态文化、传统村落等方面展开发言,并通过具体案例对乡村景观的规划进行了解析和探讨。
基于整体保护视角下的乡村文化遗产再认知(保护·复兴·传承)
袁松亭(笛东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一、乡村遗产的概念认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景观”的分类和定义,乡村遗产应被归为其中 “有机进化景观”中的“持续性景观”,指“在当地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着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乡村遗产是乡村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千百年来当地人民创造的,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文化遗产。
二、我国农村文化遗产体系
可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乡土建筑遗产及乡村民俗遗产三大类。
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程、农业文献、传统耕作技术与农具、农业生物品种、传统农业品牌、特色农业景观等;
乡土建筑遗产包括特色民居、乡土宗教祭祀地、乡土道路设施、乡土生活设施、乡土文化娱乐场所、乡土建筑小品、传统村落景观等;
乡村民俗遗产包括乡村祭祀活动、节气与农谚、乡村体育竞技、民间生活礼俗、乡村生活用具、乡村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间传统工艺、传统节日等。
三、农村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主要特点: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多态性。
乡村遗产所依托的物质环境和乡村社会形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包括村寨的生长,传统建筑演变,生活习俗与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乡村社会机制的演进等,传统文化亦是在发展变化中得以演化与传承,因此乡村遗产具有活态属性,是一种活的文化传统。
四、我国乡村遗产的现状特征
优势:数量庞大——在我国40余万处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半数以上分布在村庄和小城镇中,类型多样,地域特色明显,地方代表性强等。
劣势:伴随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乡村文化遗产面临被遗忘乃至消亡的窘境。如:
- 仅单体建筑、村落遗产的保护取得一定成效;
- 破碎化、孤岛化是当前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主要问题;
- 区域性乡村聚落遗产保护严重不足,乡村景观杂乱无序,失去自身特色,地域识别性差;
- 建筑与规划领域对于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认识;
- 相关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 乡村的组织管理方面存在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等现象。
五、国家政策背景
- 2002年我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
- 2003年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开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评选工作;
- 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称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政策局限性:法律法规的保护对象主要集中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上,忽略了农业文化遗产、乡村风貌遗产、民俗文化遗产等伴随乡村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自然与人文环境要素遗产。
六、对策建议
1. 避免过度开发
乡村遗产的保护应与乡村社会结构的转型、城乡功能的重新界定相适应,避免单纯的“高档化”、“商业化”现象。
2. 活化遗产保护模式
由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推进,专家指导,多方共赢等的遗产活化模式。
3. 探索遗产传承新路径
探索乡村建筑遗产的流转与活化新路径,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及民族特征的美丽乡村。增加历史文化村落认证数量,加强乡村遗产文化的宣传力度,灌输自发保护遗产的观念,活化乡村遗产本土记忆,让更多的乡村自然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七、保护基本原则
1. 整体性保护
乡村文化遗产根植于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且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及情感的联系,这种联系已成为乡村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保护中应结合乡村文化遗产系统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整体保护。
2. 动态性保护
由于乡村文化的活态属性,以及人是文化传承的主体这两大特点,乡村文化不可能被一成不变地保留下来,必须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调动村民主体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积极性,确保乡村遗产的有效传承。
3. 原真性保护
八、具体保护利用措施
1. 基于整体性保护视角,从区域层面构建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保护的网络体系;
2. 构建多级遗产景观廊道,串联各个遗产保护单元(各个相对独立的村落),形成文化景观网络的有机整体;
3. 构建与乡村现代生产生活景观网络、自然生态安全格局网络等相互交融的综合网络系统,同时加强各网络间的耦合与有效联系机制,实现乡村景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九、相关案例
1. 晋东南古城堡村落群保护
(1)现状——在沁河流域形成沿河两岸的古村落群,文化古老独特,已形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名村(4)、古村落(37)、省级历史文化名镇(6)、名村(31)的认证保护格局。
(2)具体保护利用措施
- 整体性:结合村落自然与人文环境,整体保留村落空间格局,延续乡土肌理;物质空间实体和非物质的民间信仰、礼仪习俗、文化传统等的保护相结合;开发特色休闲旅游产品,提高要素价值。
- 动态性:保持或恢复一定的建筑功能,延续乡村生活,营造”活”的生活环境;适度旅游开发,结合现代化农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保障乡村经济效益和居民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提高居民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宁波象山港山区域整体空间设计研究
(1)项目背景:陆域面积1776平方公里,涉及宁波市5个县市的23个乡镇。依托水域港湾,自然条件良好。但开发建设主体多元,无整体控制,严重影响了区域的功能协调及整体空间塑造。
(2)总体规划:依托港湾自然特征,从区域功能空间出发,确立生态和旅游两大视角,将自然、人文和功能三大禀赋作为切入点,确定 “国家海湾公园,山海文化聚落” 的规划总体定位,通过“划清底线、区分空间、塑造重点”的技术路线进行打造。
(3)总体保护提升策略:基础设施整治(生态+生活+文化);村庄环境整治(卫生环境+公共空间+绿化景观);村庄特色凸显(传统空间格局+传统建筑形式+传统风俗文化)
(4)村落规划分类打造与控制:山水风光特色村;文化遗产特色村;旅游设施完备特色村;历史名人特色村;农林渔特色村。
(5)村落单元的规划设计策略
搭建休闲农业统筹美丽乡村
唐艳红(易兰规划设计公司)
前言:We have not inherited the earth from our parents, we are borrowing it from our children.(土地不是我们的祖辈遗留给我们的财产,她是我们从后代那里暂时借用的财富。)——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谚语
一. 理论基础
乡村农业要应对双重挑战:在水土资源严重短缺情况下,传统的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经营模式,与现代城市对乡村的需求——足够的食物+健康的土壤与生态系统等基本的问题。休闲农业是产业经济与体验经济的复合体,从农业污染的历史演进,我们可以发现风景园林师与农业专家对于乡村发展同样都很重要。
1. 产业经济方面——农业专家
农业政策要应对双重挑战,即生产出足够的食物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还能保证环境的恢复,包括健康的土壤与生态系统。
农业污染的历史演进:
- 1958年初号召地方大建“五小工业”,积极推进地方工业化走向“大炼钢铁”和“大跃进”,对农村资源环境造成了有规模的破坏;
- 1970年代,引进西方化肥设备,粮食增产,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 1980年代时期,研究人员开就始关注使用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污染源较分散,污染物主要是土壤中的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等),在降雨或灌溉中,经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地下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对农业污染的相关调研表明——
(1)农业污染的特点:呈现立体化倾向,形成包括点源和面源污染在内的水体-土壤-生物-大气各层面,直接或复合交叉、循环式的大范围、长时效的立体污染形式,其危害程度及防治难度可见一斑;
(2)农业污染的严重情况
国务院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农业污染量占总污染量的1/3~1/2,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化肥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用量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及农业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污染源排放的总氮和总磷对水体的污染贡献率均过半,分别达的57%和67%。
我国农药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用量世界第一,数据表明,从1950年代开始使用杀虫剂,到2005年我国农药交易量同比增长了30倍,累计总量达400多万吨,施用面积在2.8×108h㎡。一般而言农药施用量的20%~30%作用于目标生物,其余的70%~80%将进入环境,危及非标靶生物甚至人、畜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3)解决的一种途径——CSA农业模式
提倡食在当地,食在当季,本地生产,本地消费(buy local, buy fresh);基于相互信任,社区消费者全力支持农业的发展,无论未来收成如何,都与农民共担风险,提前预付款项,购买农场产品;农场方则遵守承诺,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尽量人工耕作,保证农产品的天然无公害。
在此模式中,消费者每5户加入,就可以让一亩土地脱毒;每10户加入就可让一个农民有机耕作;每100户加入,就可让5位年轻人留在乡村工作;每1000户加入,就可以有一个更可持续的乡村。因此,面对食品信誉、健康安全、生态环境等的危机,我们可以先努力做一个好的消费者,其次学做环境保护者。
2. 体验经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
乡村景观对于本地区未来理想环境的投资,是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未来生活质量的可持续性。当前城市建设步伐与设计市场的紧迫感,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师们挖掘本土文化与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给风景园林师提供了机会。
休闲农业是城市居民给乡村增加的附加值,且这一附加值会有多有少,以咖啡豆举例,作为农作物-产品-服务-体验 ,其附加值依次增加,以体验价值为最。
有机生态农庄:以新鲜、美味、绿色、健康为目标,严格遵循有机生产标准,无化肥、无农药、无除草剂、无添加剂、无生长调节剂、非转基因等,建立有机蔬菜种植区、绿色禽畜养殖区、生态鱼塘及安全粮食加工生产区,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活品质。
二. 案例研究——白洋淀芦乡生态世界景观设计渔农原乡区
1. 生态世界整体规划层面
区位条件:地处白洋淀景观区,属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区域,是区域居民普遍认可的度假休闲区域,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在白洋淀景区发展战略中——可借助北部的生态景观资源,与中部休闲区形成休闲度假产业互动,打造京津冀地区休闲度假目的地。
原规划方案不足
建议:建立生态廊道串联各景区。借鉴案例:周庄,美国圣安东尼奥河畔街。从观光旅游和休闲生活两大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
2. 渔农原乡区生态农庄规划设计打造方面
现状规划条件:地形多缓坡+湿地环境好+道路设施完善
借鉴案例:台湾清境农场、飞牛牧场,美国法明顿乡村俱乐部。(旅游的核心驱动力是特色农业;打造8大类核心旅游项目形成的田园健康旅游项目体系;构建全套的管理运营模式,形成生态、自然、质朴及生活的农庄风格。)
规划设计:挖掘渔农原乡要素,建立多样化的景观结构,合理交通规划系统,完善服务节点等设施等对生态农庄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打造。
三、 展望:乡村景观研究发展课题与领域
- 农业休闲与旅游
- 生态景观
- 规划战略与方针政策
- 绿道、乡村及农业
- 风景园林规划
- 有机农业
- 生态机理与网络
- 文化与传统传承
- 乡镇规划
- 水道
中国风景农村规划
李金路(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
一、风景农村特点:既边缘化,又引人关注
主题词:风景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旅游村、度假村、农家乐;
这里的村镇更加复杂:涉及宏观规划、微观建设与改造,涉及城乡关系、景村关系,产业结构;农民、农村和农业;生活、生产和生态;土地流转,旅游开发。
- 景区内农村为居住的整体,村庄长期处于“三不管”的自然发展状态,遗留问题多;
- 生态环境优美,旅游需求强烈,投资新宠。
- 难度大:“规范”对风景村镇的规划指导内容有限。
二、 风景农村规划必须协调利益
- 总规控制不住,说不全,道不细,拿捏不准;
- 详规深入不够,只给平面布局示意或意向图片,无法转却把握规划风格,控制发展方向;
- 景区内村镇规划建设必须服从风景区规划,而各地方、各规划单位和规划师按照自己的理解工作,参差不齐;
- 没有发现详规层次规划的问题,没有挖掘出更深的资源价值,缺少对农村社会特征的把握;
- 防止规划单位事务性地完成工作,没有因地制宜地突破性创造,导致建设失控。
三、艺术因素,农家突变
- 国内外特殊人群同时关注乡村,是农村从低端服务商品走向特色高端的跃迁;
- 农民意识相对落后是历史形成的,当他们的二代受到良好教育后,审美和需求发生了质变、突变;
- 普通的农家、小学老教室、生产队库房被视为特色遗产而加以提升利用,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和经济效益;
- 新建或改造的农宅从外面看来很普通,内部要求:从厕所或厨房要能够看到长城。
四、村镇规划要解决问题,产生价值
- 总规体现资源价值,详规体现更广泛资源的价格,表现为从“价值”到“价格”的转换;
- “详规”不仅是“总规”的深化,还是一个提出更深层次问题与解决问题、按照总规意图结合资源特征进行再创造和升值的规程;
- 深化、具体解决“三农”、旅游产业、生态景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 包含旅游策划和规划的部分内容,建筑方案构思的内容,农民问题对策和田园风光建设的内容,项目打包对应立项审批的内容;
- 与普通村镇规划不同:要结合景区因地制宜,实用、适用。
五、长江新村规划构思
- 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将现有村民集中安置,一部分外迁;
- 愿意留下来的农民可安排就业或自主经营旅游项目;
- 将现有用地重新整合规划,借势取向,相天形地,采用多种结合地形的方式,营造独特的古镇空间形态及建筑风貌,充分反映和展现当地浓郁的社会文化特色;
- 完善旅游六大要素,满足游客休闲度假、观光购物的需求。
六、关于城乡、城景关系
- 农村城市化不是消灭农村,也不是同化农村。农村应当依据自身的乡土优势,吸引城市居民,服务城市。
- 城市反哺农村和城乡一体化,也并非是城市养活农村,而是要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 在风景区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更要有效地保护、利用有独特遗产和景观风貌价值的旧农村。
- 不能采用“一刀切”的策略对待多样化的农村,风景农村、田园农宅应当有更多的发展选项。
- 应当进行全市的村镇风貌体系规划,明确农村风貌的发展方向,使农民获利、城市获利。
- 只有建立了农村与城市互求、互利的关系,才能够使差距很大的城乡二元结构变成和谐的一体。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实践与思考
张文英(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相关背景
首先,回顾了过去30年,中国的一些变化:
-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由“制造业+出口+人口红利”转变为“房地产+地方债”,最近进入新常态;
- 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进入国家发展战略阶段,城市化率突破50%。由此带来的突出问题,包括——高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贫富两极分化;“摊大饼”、“一刀切”建设模式,缺乏地方特征;产城分离,形成空城。
1.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的提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最大的内需所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以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为着力点,发挥好城镇化对现代化的支撑作用。”——李克强
2. 机遇:2013-2030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预估:2020年,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达到126万公顷;2030年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达到160万公顷。预计政府每年将投入4万亿在城镇化建设中,这将成为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带来新的机遇。
3. 责任: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在于改善民生。
- 从单纯追求物质发展的经济事件转变为民生为本的精神事件,提升乡民生活幸福感;
-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
- 完善村镇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 守住生态文明底线,改善人居环境;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二、 景观实践与思考
(一)生态城镇建设——长沙浔龙生态艺术小镇:民生为本,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就地城镇化
1. 生态城镇(Eco-town)基本概念
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认识的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 生态村镇六大构成要素:民生、绿色、集约、循环、智慧、低碳
3. 案例:长沙浔龙生态艺术小镇
1.1 自然禀赋:山林资源丰富,水源贯通环绕,农林产业主导。
1.2 发展现状:人口稀少,土地分散;山多田少,闭塞贫困;产业单一,经济薄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1.3 总体规划:坚持保护耕地、民生优先、两型发展三大原则;遵循空间规划、城乡一体化、产业发展、城镇运营四大策略。
1.4 空间规划策略:综合评估用地条件,提倡空间集约利用,核心带动周边发展,合理时序分期建设。
1.5 土地利用规划:尊重原有生态田园山水格局,因地制宜进行土地规划,避免集中开发带来环境破坏。
1.6 城乡一体化策略:优化劳动人口结构,深化城乡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根本利益,完善生态发展建设。
1.7 核心:民生规划(公共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文化娱乐)
1.8 产业发展策略:传统产业三化发展(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形成多元产业链(旅游业、旅游服务业、旅游地产),强化城镇主导产业(现代化农业及观光,生态旅游及服务业,文化产业及房地产),产业布局因地制宜(用地适应性分析,合理产业分区,分区特色产品)。
1.9 绿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各产业发展遵循地域资源禀赋;企业间形成形态循环。
1.10 城镇运营管理策略: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加强规划对市场的引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城镇形象营销。
(二)新城开发——贵安新区”东方瑞士“小镇景观设计:场地资源、生态优先、最低干预开发
1. 古村落的保护与改造——广州莲塘古村
类型学、精神居所、保护性开发、地域性创新
三、总结
乡村景观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原理与方法
宇振荣(中国农业大学)
一、目标: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
1. 乡村景观建设目标: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解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
2. 城市发展应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社会生态系统弹性规划、生态系统服务质量、数量和多样性变化。
3. 乡村景观生态服务功能的重点:生物多样性、害虫控制、授粉、营养循环、土壤保持、污染修复、洪涝灾害、景观(文化、精神)等等,形成景观综合体、山水林田湖的生命共同体。
二、市县规划:提升绿色基础设施多功能性
十个方面的生态景观问题和服务功能:农田格局、林地格局、水域格局、生态网络、污染问题、地面沉降、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热岛效应、生态休闲价值。
生态服务功能定量化,不仅仅是绿色、蓝色、灰色服务功能受损、供给和需求的定量化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每个位置的土地提出了生态景观服务功能的提升要求——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安全+水土涵养功能。
三、实施项目:优化调控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
乡村景观定量化研究:生态景观分类、野外实地调查、信息数字化评价、生态景观评价。
农业景观多样性研究:植物、节肢动物、蛾类。
- 基本认识:在人口增加区域,田园景观正在均质化,将导致生态服务功能严重减低。
- 基本方法与途径:从田块尺度提升到不同尺度景观综合体,深入分析评价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包括污染物迁移、水土流失、盐碱化、生物分布和迁移、授粉、外来物种侵入等。
- 基本目标: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智慧型乡村景观综合体
需要学习和科学运用生态景观原理:
- 分析各种生态过程“源-汇”(源汇理论—污染物和动物):面源污染控制,缓冲带。
- 乡村植物篱、农田边界(田埂)和道路两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景观要素:过度硬化的问题。
- 乔灌草结合的线状廊道和斑块含有更多的高自然价值植物物种,仅有草本植物的景观含有更多的农业耐受种,保护具有年代美感的半自然生境有利于控制恶性杂草:植物群落设计研究。
- 乡村“岛屿”:岛屿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
- 提高半自然生境比例和多样性,可增加天地物种多样性:植物的选择与设计,寄生、捕食、被捕食关系。
- 生态网络化。
- 保护祖宗创造的沟路林渠田、山水林田湖和景观特征,让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特征,获得唯一感觉,防止千村一面。
四、工程技术: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
- 为农民服务的技术导则。
- 研发工程技术: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
- 建立政府资金补贴,以农户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制度。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交给一个部门建设和管护。
基于C-3P理论的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王云才(同济大学)
一、现实与理论背景
1. 乡村面临巨大的挑战:受城镇化、现代化的影响,无序建设开发增加,农村用地荒废,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基础设施匮乏,景观空间破碎化,生态遭到破坏,乡村景观传统格局与现代语境的冲撞,乡村人文传统与景观风貌遗失等。
2. c-3p理论体系为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理论来源:原型来自于Simon Bell对pattern,process,perception三者关系的思考。
实践应用:早在生物多样性框架研究中就开始应用,并且引入component的概念,构成c-3p的分析框架
二、基于c-3p理论的乡村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框架
1. 总体框架
乡村景观的格局、构成、过程与感知相互作用影响,共同构成乡村景观的c-3p理论框架。这一总体框架是从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其整体剖析,利用系统性的分析,在四者地位均等条件下,研究任意一个都无法离开其他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
四者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三、基于c-3p理论的乡村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从系统整体性、统一性及内部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角度认识乡村景观空间,突破了从单一、孤立角度研究的局限性,为乡村景观的研究带来更多视角和切入点。
1. 要素构成影响下的乡村空间格局分类
乡村景观空间个格局可分为三大系统分类,包括自然生态空间、生产贸易空间及人文设施空间。在系统分类下包含多种典型空间,这是从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具有典型性,是探究要素与空间相互关系的最佳途径。
- 自然生态空间:自然生态要素构成,较少受到干扰,为自然的较原始状态。可使得乡村维持其深远性和宽广性,其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乡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
- 生产贸易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空间。现代乡村的产业经济要素日益丰富,产业类型多样化,导致许多新的空间格局类型出现。
- 人文设施空间:乡村社会文化经历长时间的积淀和保留而影响的空间。是乡村景观可识别性较高的部分,也是保护的重要对象。
2. 过程影响下的乡村空间格局特征
在过程角度剖析乡村景观空间格局,能捕捉乡村景观空间变化的动因和未来趋势,对乡村景观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乡村景观过程包括自然生态过程和人文过程(传统农耕过程+城镇化过程)。在过程影响下的乡村空间格局具有以下特征——自然生态过程形成斑-廊-基空间格局特征;传统农耕过程具有“大集中,小分散”的镶嵌特征;城镇化过程具有破碎化与孤岛化、网络化与均质化、规模化与集中化的特点。
3. 感知影响下的乡村空间格局意象
乡村作为目的地,其感知人群对其景观的感知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过程下对乡村景观形成的景观意象。关注乡村景观的特征和发展脉络,是探究乡村空间宜居性的发展方向,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理想乡村景观的根源所在。
乡村空间格局意象包括意象要素(自然景象、田园风光、乡土民情)、意象特征(聚居形态、标志性景观)、理想化空间意象(自然生态型、田园风光型、乡土民情型、文明社区型)。
与“绿道”相结合——中国乡村景观发展的新趋势
徐亚如(华中科技大学)
一、研究背景
”一个富有生机的绿道系统······让人们很方便地进入住区附近的开放空间,能将全国空间和城市空间联系起来······将城市和乡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可循环系统。”——《美国户外空间报告》1987,美总统委员会
“在绿道建设总体上,应以村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沿线绿化为网络······发展有效的国土绿化战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
二、绿道对乡村景观的整合作用
乡村景观可分5类:工业化的生产景观、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多功能景观、以文化娱乐保存为目的的档案性传统景观、边缘化且正在消失的历史遗迹景观、自然遗存景观。而绿道正是整合这些景观的最有效途径。
三、绿道在中国乡村的实践
- 广东省增城绿道
- 浙江安吉县产业型乡村绿道
四、乡村绿道与城市绿道的研究对比
1. 近10年的研究情况比较
乡村景观与绿道的论文研究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二者相结合的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数量较少,有微弱增长趋势,但依然远低于城市绿道的研究。
2. 类型、规划层面及针对人群比较
城市绿道多在城市建成区,针对城市居民,可分为城市河流型、游憩型、自然生态型、风景名胜型、综合型;乡村绿道主要分布在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同时针对城市和乡村居民,可分为生态保护型、生态修复型、游憩型、产业发展型及文化景观型。
3. 建设内容比较
城市绿道建设内容集中在较高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类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等重要节点,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而乡村绿道建设需结合乡村的环境资源特征以及地理条件,建设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游憩、产业发展和文化景观五大类绿道,发挥乡村绿道在城市空间重构中的作用。
4. 构成要素比较
城市绿道包括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各类分散的零碎绿地、城市绿化树种等;乡村绿道则包括城镇与乡村的河流、农田、果林、村庄、鱼塘、苗圃地、乡村小道、村内祠堂和村口大树等。
5. 侧重点比较
五、乡村绿道的规划设计要点
六、构筑多维度乡村景观体系的绿道规划设计——以武汉市武湖绿道为例
- 对武湖地区不同类型乡村景观进行整合;
- 对乡村休闲农业和主题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带动;
- 对武湖地区乡村经济效益的带动;
- 对武湖地区乡土特色的保留和乡村景观风貌的提升
七、结语
绿道与乡村景观的结合是未来两种景观类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应用于我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性探讨
张云路(北京林业大学)
一、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空间向乡村拓展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对乡村土地空间和自然资源需求的增长是我国乡村有限空间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将落地研究空间从城市拓展到乡村,进而建立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特征的乡村绿地系统规划体系,科学而合理地推进乡村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着对于促进乡村绿地健康发展和与乡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合与互动,从而最终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绿地与乡村绿地系统规划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乡村绿地和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把握乡村绿地与城市绿地在自然本底、构成要素、功能、空间形态、社会及管理等层面的不同,明确乡村绿地系统的职能——它是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保障,应与乡村其他类型建设用地进行关系协调。
三、乡村绿地系统规划的复杂性
乡村绿地系统是保护乡村绿色基地为主的基础规划,也是应对不同空间层次的统筹规划。是应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适应规划,是“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协调规划,是守护乡愁的保存规划。
四、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理论核心
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绿色基础设施的本质是一种“基础设施”,应把握好其功能属性,从规划与决策层面就将其考虑进来,作为协调生态环境、社会大众及经济发展,兼顾人类与自然之需的土地利用规划框架。
2. 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框架
其在空间上是以网络的形式存在的,包括以下三个结构要素:
- 作为绿色功能策源地的中心控制区(hubs);
- 承担系统整合纽带的连接通道(links);
- 保障不同层级绿色空间的场地(sites)。
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核心与在我国的应用先进性
绿色基础设施是主动性规划,可让绿地系统成为乡村土地利用的基础,改变其混乱的现状。是弹性的土地适应性策略,这一弹性机制可使其应对乡村快速发展变化下不同阶段对土地的要求。不只是在“绿色”上做文章,而是构建综合绿色网络,让乡村不仅在空间上融为一体,还为各种公共需求提供多样化的载体和承接平台,为城乡一体化之处贡献。其连通性的内涵远大于空间结构的连接,它注重多尺度要素的整合策略,从个体到全局进行协调和统筹。它是建立在许多原理基础上的,是具有综合效益的土地利用及发展模式,使乡村自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因此,它是乡村建设各方面力量的大联合,给各专业的力量提供了合作共赢的舞台。
4. 实践探索——湖南乔口镇绿地适应性规划
结合案例,具体阐述乡村绿地系统是如何构建并发挥作用的。
五、 结语
乡村景观建设途径
张玉钧(北京林业大学)
首先回顾了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并重新审视了乡土自然的价值,认为乡土自然是作为一种风土与文化传承的场所而存在,也是作为一种次生自然具有生态学的价值,不容忽视。
一、乡村城镇化景观建设途径
结合三种相关乡村类型,即近郊型乡村、历史文化乡村及现代农业型乡村,选取三个案例对旅游导向性的景观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
1. 近郊型乡村景观建设途径
背景:土地利用缺乏有效控制;耕地被占用;工业开发造成环境问题;部分乡村被城市包围形成“城中村”。
景观建设的要点:符号提取和贯穿始终,利用原有景观结构,对其进行结构和重构,赋予其新的内涵,打造全新格局。
2. 历史文化乡村景观建设途径
背景:传统民居不如新居舒适、实用;古村落人走楼空,无人居住;古村活性丧失。
景观建设要点:从景观活化着手带动村落整体活化。
3. 现代农业景观建设途径
背景:农业主导;大部分居民务农,或有大规模农场;离城区较远。
景观建设要点:挖掘现代农业景观休闲价值
二、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生产—生活—生态
景观—产业—乡村旅游
风景名胜区村庄发展与改善规划研究——以峨眉山为例
刘颖慧(中国城市规划院)
本文围绕峨眉山风景区6.25事件,深入挖掘其形成原因与解决策略,对风景区村庄的发展与改善提出一定的指导和意见。
一、6.25事件再认识:峨眉山居民的博弈之路
1. 新常态
峨眉山事件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域内居民社会矛盾的缩影,225,754,2.02%,几千万人口,122人/平方k㎡。在自然环境空间中,包含了大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面对旅游发展快速和自身能力的不足,村民常常有后悔的心情。
2. 6.25事件的起因
背景:风景区核心区居民人口数量过大,且增长和集聚趋势明显。
导火索:风景区管委会人为由于一些自然灾害带来安全威胁,风景区应停止对外营业;民间消息却称“管委会一手遮天”,“我们要生存,要吃饭”,“还我家园,还我林权证”等,一些居民在景区入口拉横幅,聚集了大量人群。
原来,景区为保证规范化管理,成立峨眉山导游讲解公司,迫使300多名“野导”下岗。表面是导游岗位的争夺,背后却是各方旅游产业利益的争夺。另外,还有一些游客向景区管理处投诉,峨眉山的农家乐不规范经营、强买强卖、欺诈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事件引发的深层次原因: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和高度竞争性;管委会以刚性剥夺利益代替柔性政策管治;管委会与村民间缺少协调机制和合作平台。
3. 村民诉求
经济利益,政治增权,能力增权等共10条。经济方面主要涉及村民景区门票分红,村民养老问题,管委会政策管理透明化,景区居民一户一证,保障基本生活;政治增权主要包括村民人身安全、林权证、就地就业等;能力增权包括居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社区弱势群体旅游扶贫机制。关键是村民是否有分享景区发展红利的权益,及在不考虑议价能力,相对合理的分成比例应该是多少。
二、峨眉山村民得与失
1. 经济伦理学:综合性社会契约理论基础
2. 3.5%与20%之争
1993版峨眉山风景区总规中显示,峨眉山集体土地面积占总体的24.46%。景区有11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1.6万常住人口。以前对村民的补助都以大米或代缴农业税等形式进行,但现在多直接投资到对景区中村庄的整体建设,此时村民却觉得没撰在手里的钱不是钱,由此发生了分歧。
3. 就业扶持争论
40%的农户在景区内解决就业问题,6.25事件后,某村就业率达到了61.35%;风景区内农家乐宾馆占总床位数的70%,但景区的3000多名员工中,景区村民却不到1%,做的也仅仅是扫地守厕所等工作,无奈之余,村民只能摆摊、抬滑竿、照相等,造成村民严重的心理不平衡。
4. 小结
关键点讨论:
- 村民必须享有风景区发展红利;
- 已经获得了比较合理的分成比例;
- 旅游就业覆盖比例非常高;
- 农家乐收入太高,使得村民的心理平衡。
三、管理体制的困境
1. 庞大的管理机构及管理成本:14个机关机构,19个事业单位,6个下属企业。管委会系统人员1551人,企业人员2613人。经济独立核算,发展旅游,以山养山。
2. 高度资源依赖性的管理机构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门票收入一半归公司所有,消弱了管委会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的财力支撑。
3. 错综复杂的利益相关者
风景区管委会需要平衡各方利益,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契约关系,利益只想是不确定的,如果风景区居民获得超额补偿,会挤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空间。村民虽然一时不能理解这个道理,但是这是规划者应有的判断和规划的基本前提。
4. 小结
风景区管委会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契约关系,利益指向是不确定的。风景区村民的利益诉求和应得补偿,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多,村民如果获得超额补偿,会挤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发展空间。村民虽然一时不能理解这个道理,这是规划者应有的判断和规划的基本前提。补偿之后,峨眉山风景区的村民问题解决了吗?
四、峨眉山居民社会问题调查与再认识
调查对象:总共调研了16个村庄,以大峨村和报国村为重点调查。
结论:
- 居民生产生活对世界遗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大量村庄位于生物多样性集中区域,造成潜在威胁。
- 生态敏感性极高的地区,个人自发兴办农家乐,环境代价巨大:人口压力,河流水系污染,建设失控,影响景区资源价值。
- 缺少集体经济,风景区内的贫富差距极其严重,群体性失落是‘社会不稳定的最根本原因。
- 对风景区内住房的经济依赖程度低,对风景区外的公共服务设施依赖程度高,是未来人口疏解的重要依据。
风景区居民就业特征分析:大部分居民(84%)对景区的经济依赖度低,搬迁至景区外不影响其日常旅游就业。搬迁至景区外更利于老人就医和儿童就业。
小结: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生态承载力不足。
五、峨眉山风景区村庄发展与改善对策
- 总量缩减以生态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疏解超载人口和旅游服务设施;
- 城景协调,山城联动,内外安置,采取土地整理模式;
- 景乡统筹,分类引导,通过多元化产业激活风景区村庄内发展动力;
- 借鉴九寨沟经验:改变自上而下的无序发展,组建利益共同体,合作共赢;
- 政策配套,提高居民自我发展潜力
洛嘉疯马牛牧场乐园和儿童农场的规划设计及商业模式
孙鹏(奥雅设计集团北京公司)
首先阐明了“疯马牛”亲子牧场乐园的产品定位、目标市场、客户需求分析以及项目产品构架图,然后以一个案例展示了其具体的营造方法。
乡村风景园林规划“生态优+”对策研究
赵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研究对象及特征
研究对象:传统自然乡村风貌突出的宜居村庄。
核心特征:风貌突出,未来发展兼具“全域景区化”与“生态优+”。
- 全域景区化——引领农村社区生产、生活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进。
- 生态优+——体现未来乡村生态发展道路与乡村社区、经济、生活多层面、多方面融合的转型升级。
二、 “生态优+”指导思想在乡村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1. 产业发展转型的生态优化与提升:由传统产业转向风景和生态旅游服务业。
2. 宜居生活生态优化与提升:致力于服务本地族群和生态栖居游客。
3. 乡村生态保育与利用:生态空间与景观空间的有机结合,变被动保护为生态利用和主动发展。
4. 风景遗产保护与复建:破除唯保护论,建立核心区、历史文化片区与风貌协调区的保护体系,完善”活化“的遗产名村。
三、基于“生态优+”指导思想的乡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案例节点思考
1. 更强调渐进式改善与因地制宜地个性化打造;
2. 生态思考的核心是经济合理与环保节约、可持续理念的坚持;
四、乡村风景园林建设发展中现当代的突出问题与对策思考
1. 乡村产业热的生态突出问题
问题:苗木产业的严重依赖;乡村落后工业产业的去留纠结。
解决策略: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产业(通过市场的自然选择与政府行政引导);逐步淘汰落后污染产业,或迁移集中工业园区(政府主导)。
2. 村庄拆并及人口问题
解决策略:坚持建设与维护乡村社区人居环境;减少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过度人工干预,平衡产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 生态建设能动作为与区域协同
区域协同,构建生态资源体系。
4. 文化生态与文化重建
问题:商业盲动,管制缺失。
解决策略:加强依法行政管制,保护宣传,正确引导。
五、结语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农家养老模式探究
卢新潮(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背景
1. “美丽乡村”的发展
美丽乡村的含义: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乡风文明,宜居、宜业、宜游。
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特色农业模式,渔家乐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
- 照搬城市规划理论,缺少对农村生活模式的契合;
- 过于强调视觉美学,缺乏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
- 强调政府主导,缺乏村民参与,缺少考虑农民切身利益。
2. 农家养老模式探讨
内涵:休闲农业与养老产业的结合,低廉的价格吸引老年人来,带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协调互助的发展模式。
构建:综合考虑乡村资源特征与老年人需求,集满足养老,又发挥乡村优势;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为老年人再就业创造机会。
将村民空置房屋、宅基地及农田交由村委会同意管理;村委会流转经营权给企业、开发商;企业通过建设开发并以低廉价格吸引老年人来此消费,所得利益一部分回馈村民;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鼓励、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开展多种方式经营,使社会福利民营化、投资主体多元化。
二、意义
- 能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促进村民就业与经济发展,传承乡土文化;
- 缓解城市空巢老人与养老压力问题,促进城乡融合;
- 改变城市封闭式养老方式,让老年人老友所依、老友所为,发挥余热,为其再就业提供机会,而非被动接受式养老。
三、碑子村美丽乡村规划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