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园林大会暨第六届园冶高峰论坛分会场——凯瑟琳·莫斯巴赫大师报告会及对话大师活动,于2016年4月24日下午在南林大厦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到了法国Mosbach风景园林事务所主创设计师凯瑟琳·摩斯巴赫,亚洲园林协会主席王小璘,苏州园林设计院院长贺凤春,UDA优地联合总裁由杨参与了演讲和研讨。
凯瑟琳·莫斯巴赫:法国巴黎杰出风景园林设计师,摩斯巴赫风景园林事务所主创设计师,《Pages Paysages》杂志创始人及主编,宾夕法尼亚艺术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曾获2003 Rosa Barba欧洲景观设计奖,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大奖。
报告内容:
今天下午将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将分享一些我的个人感想和一些案例;第二部分我们可以建立交流。因为我们在坐的有很多学生和很多专业人士,所以我想分享我在不同国家和文化做项目的方式和方法,这个很重要。同样的,还有在整个项目的进行中从头到尾前期的分析到后期的建成整个过程和流程是怎么样的。
在接下来分享的四个案例中,第一个是城市设计,未建成的;第二个是台湾大概60公顷的公园;第三个是建成三年的一个项目;第四个是即将开始建设的。
这张图片人体皮肤的放大,可以看到内部的很多细节。景观不是一个简单的装饰,是联系了人与周边一切的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尺度。同样的,人处于这个环境中与环境有很多关系比如说观察、共生、被环境所笼罩,还有过度等等。
这是我今天分享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在法国的竞赛,甲方选择一些队伍前期对场地进行分析,提出建成意见,然后合作的建筑师是李伯斯金。
这个项目本质上是一个尝试性项目,354公顷。任务是在核心的地方新建一个高铁站,连接法国和西班牙。景观建筑师和建筑设计师希望不仅仅建一个车站而是建设连接的两个城市、城区包括居住的、共生的桥梁综合体。
一个城市设计的项目进程是缓慢的,不能仅仅考虑一年两年,要考虑到十年二十年,所以它涉及到的问题应该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方面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通过一些报刊杂志媒体言论名人的话里总结出很多点。比如:社会价值的体现不再依托奢侈品,而是通过生活的意义来体现(法国的一个广告总监);绿色经济将会像数字时代一样无法拒绝(生态环境部长);社会契约论正在颠覆,拥有洁净的水和空气将是一种奢求。主要是讲在法国做项目项目背景和周边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只考虑项目本身,第三张图展示了市中心和车站新城的关系。
在这个项目里水是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周围有大量农田,和一些经常被水淹的潮湿地带。这个项目城市周边的水会被收集利用。这个蓝色的城市区域是渗透率比较低的地方,在法国也有土地稀少的问题,建设会集中在某个区域,在高密度的城市建设中会有收集雨水的区域。城市的雨水汇聚形成自发性的潮汐景观。
主要涉及思想不是单纯车站,而是综合性功能人类可居住的综合体。到达一个地方的时候周边的环境的要素会涌来,信息就十分重要,信息要服务于到达这个车站的人,包括绿色的一天在室外的活动来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个有一些抽象。赋予一些具体的功能,比如服务型设施放在车站周边,人们可以使用和游玩。虽然这个车站的现状是建于郊区地带,在周边设计一些娱乐项目或者使用功能性的项目,这样不需要去市中心,在车站周边就可以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农业景观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景观同时也是一个可以观光旅游的设施。同样也会有些人住下来,会设置一些幼儿园,花园和一些可以分享的花园,一些服务于当地居民的设施。
这里面有一个占总面积5%的绿地主要是一个低地将来会收集雨水。这个向展示我们发现在场地中央会有一个断带很难处理,通过农业景观的设计,占20%通过水平层次的景观处理来弱化断带的影响。
关于公共空间的组织,包括东西方共有的问题我们把汽车所使用的道路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间,将来会有一个趋势把汽车所占用的公共空间分享出去。同时会有两条游线,第一条串联公共文化活动,周边田地的外侧到城市的边缘,农田景观变成城市的后花园,第二个流线是运动型的,可以沿城市周边做一些丰富多彩的运动。在车站建成后将会吸引很多人来这边停留,因为是一个综合性中心,景观和建筑的布局形式将会产生一个天然的边界,在城市设计中我们很难阻止城市无边界蔓延。
在整个项目进程中,与李伯斯金建筑事务所的合作方式是建筑和景观的思考模式在一个体系里,建筑的研究方式和阻止方式和景观设计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这样一个设计是建筑和景观高度结合,所有这些元素都是在一个和谐相对变动的环境中存在的,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第二个项目是2011年在台湾的一个项目,在250公顷城市设计为背景下的一个70公顷的景观公园。
首先这个设计是在旧的机场上,严密考虑分析设计环境和周边背景的影响,展示海底的情况,洋流影响台湾的环境情况,不仅仅是一个表层的设计还是一个底层的。这个公园将不会改变现状的地质地貌而是会强化,因为台湾是一个比较热,潮湿的气候,我们不能浪费大量的钱而人们不能在里面享受,这些因素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在这个项目的建设中有两个建设条件,需要所有的雨水留在这个区域,需要建立一条南北连贯的游览线。为了使水留住,他们通过挖的方式,顺势把土留在旁边形成蜿蜒起伏的地形。在这个地形处理中,宏观尺度处理和微观尺度处理完美结合,水逐步逐渐的汇聚到沟渠坑槽,最后渗透到地下水层中。
场地里会产生很多对比性空间,在地形所塑造的空间里是高地,在地底立面设计人们可以会面的场所。工地上做了很多桥状搭接平台,为了形成一个南北交通体系,所以做了很多桥状的搭接平台。设计师按照等高线的体系桥底支撑体系是粗细不一的柱子,使人有行走在森林里面的感觉,和周围的枝干融为一体。这些构筑物在12米左右,造型为蜿蜒起伏的山地造型为主,12米对人很大但是在城市中就是一个微观尺度。桥是工程型的,但是我们不能在这个角度考虑,而是在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构筑物内部和外部的情况人是怎么交流的,空间是怎么沟通的,考虑空间是怎么流动的,就像传统的亭子一样。所有的桥是以景观性的角思维方式度建构的,像一个山一个起伏的地形有一个空洞,市阳光射进来,在中央形成公共空间,重要的公共广场,上方混凝土带状区域是一个扶手。
我们继续对微气候和宏观气候的研究,建立了三个不同的舒适方式。这三种舒适的形式,休息、运动和亲子。一是阴影凉的舒适,二是远离潮湿的区域是干爽的舒适,三是远离周边的道理以及噪音是安静的舒适。另外周边有不同居民比如学生和办公人员会对园区的使用方式产生影响,这些复杂的因素进行统筹从而形成若干的小花园各种使用功能的空间。气候是宏观到微观的变化,但是实际我们会需要把图画的非常细致,带状区域20*20cm来设计的组团种植植物。同样的就会有不同的游线,三个游线会串联不同的使用空间。
不同种类的舒适产生新的需求通过人体十二感官现实化,所以和瑞士哲学家合作把十二感官落实到公共空间。十二感官进行分类,第一种是位于制高点的,例如为味觉的,听觉的,思维的。这些感官通过不同的设施来感受。第二个就是比较低的地方由低到高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最后一个是周边环境的变化会比较紧密和周围的居民产生联系,比如一天不同时间和季节通过听觉和触觉所带来的功能,最后就会形成若干个不同的功能和空间,同时为这三种不同种类的舒适所控制,同时把十二感官融合进去。
第三个就是非常著名的卢浮宫新馆计划,这是在4000公顷城市发展计划框架中的25公顷的绿地。项目名称叫朗斯卢浮宫,建立在一片历史比较悠久的矿区上,矿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挖矿为主要活动的岛状村落布局。同时图片上可以看到几个圆形的是法国最著名的矿渣堆,也是一种矿区独特的景观。场地在长期进程中景观是在不断变化的,土地经过人工的开采以及自身的风化,自己在不断酝酿迎接着各种植物的安置。
这是当时和妹岛和世和西则立卫两位建筑师一同竞赛时候的图表。其重要性在于景观设计师不可能忽视土地层理的积累,是土地的记忆,在图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地封层 ,最下灰色的条带是土地的原始资源,下面有大量的矿层;再往上面是人类的活动,对矿层的开采从而形成的一些独特景观,比如说煤渣堆,和矿工居住的村落;再经过历史发展,因为经济的衰退,矿区被废弃,植物又回到场地中成主角,形成自发形成的原始的特色植物景观。正因为这种植物景观的存在,才可以把卢浮宫新馆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放置在这个位置,以求利用独特的景观并考虑到将来这块场地的发展是一个怎样的现象。
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矿区的周边村落的情况和煤渣堆。绿色线形表示将来的花园将会利用原来采矿车的轨道形成袋装的入口和游览形式。同样的将建筑放在中央,使参观者参观时并不会细分博物馆的方位,而是真正参与进来与环境融为一体。地面道路设计主要由对地形的改造而进行。地形的改造是非常细致的,每一条等高线控制在20厘米。甲方要求对这个博物馆来进行一个封闭,于是景观设计师希望通过地形来进行围合。
我们希望建筑和景观高度融合,也就是说软质的植物和硬质中间总有过渡地带,而不是生硬转折,希望建筑完全融入进去,甚至浮在园区之上,通过比较独特的设计方式将硬质和软质的进行结合。
设计是一直持续的,不仅存在于前期的画图中,同样存在与后期的建设过程。通过规划建筑高度和柱子的落位点,在前期就可以对设计进行论证。施工过程中对现场材料的使用主要在于进行边界的围合,形成纯天然的挡墙,不是对景观进行分离,而是在空间上进行隔挡。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墙在时间上的变化,前期是光秃秃的,后期经过空气水分风化,许多微生物植物渐渐生长起来,形成印记,是百分之百自然形成的景观。
在做设计并赋予功能的时候,这种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功能的。若干年前在工厂用于通行的铁轨,现在变成了园区中的一条路。同样那些大大小小的水坑通过土丘进行围合,这些土丘不仅创造了可以供人停留休息的空间,同时可以保护相对脆弱的建筑立面,阻挡恐怖袭击和非法穿越,对建筑产生保护。在欧洲非常重视对水的处理,总是想方设法将雨水汇集起来,使水可以慢下来,在排入地下管网之前,多经历几个过程,因为如果水很快排走的话,对本块场地可能没有什么影响,但可能对下游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关于雨水收集,场地内的坑塘都是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地形的处理形成一些沟渠进行排放。在台湾发现在很多井盖或者工程设施上,都会在混凝土上钻洞,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在设计中我将它作为雨水收集的一个方式,在雨水收集的同时,可以产生非常独特的景观,比如下雨之后混凝土地面也会形成镜面一般的铺装。
这个方案中运用了多样的景观处理方式,较为平整的长满草的地是基于之前轨道二形成的可以行走的空间,在上面行走是为了不破坏周边草般的景观,这种比较郊野乡土的景观会增加生态多样性,同时也会在其中增加铺装场地提供停留或展开多样活动的空间。
这个项目充分展示了景观在不同时间性中游走的可能,矿区底陷的坑的保留也是对历史的延续。
最后一个项目是位于波尔多的一个6公顷的公园,它也是在城市发展区域之前建立的公园,目的是为了促进此区域的发展,从而吸引人。因为这是个植物园,因此我们在对地质分析的时候想通过不同原始地貌的塑造将不同的植物的生境分类展示出来。
仅仅是10年之后这块场地就变得非常自然活力,周边是新发展起来的城区。不同于之前台湾那个项目中12米的土包,场地中都是1至2米的小土包,这种尺度上的差异在景观中带来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植物景观的生长发育也会对整个园区的景观氛围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最后我想以这些图片结束今天的汇报。这些照片是想将大家带回之前的思考,也就是如何重建人和空间的相互融合和联系。另外通过不同尺度的演变,可以展现不同的策略,包括政策上的,以及周边所有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嘉宾总结与对话:
王小璘:首先,关于场地的特性,与场地周围的环境的特性,结合一些文化的元素,最好的做法是试图把它引入你的设计,可以让你的项目既有地方性,同时景观在整个环境的植入有一些科技感,可以引用一些高科技的装置,这样我们的景观不是单一的专业,要与其他相关专业行业做某种程度的合作 ,才能把一个作品完美的呈现出来。
其次,我们要从城市尺度见证整个基地发展,就是说城市纹理与城市历史怎样能够适当地放入项目中来,这是对于历史传承和未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想法,在Katherine的四个作品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种痕迹,每个项目都有特殊的地域性 又有专业的国际性,气候变迁所提出的环境问题,这是景观有别于与其他专业的一个很重要议题,与过去进行比较,景观专业要处理问题是更大更广更深的,学景观必须尽快充实自己,与相关专业加大合作,视野要跨领域,在因气候变迁环境问题中,人们可以做出更多贡献。
贺凤春:听了Katherine的演讲,我有很深刻的感受,过去西方大师先讲理论,构成或体系,但Katherine的演讲从详细的场地调查开始,先讲场地特质,再讲到城市对它的需求及功能对它的设想,还讲到把场地赋予新的生命,十分与众不同。Katherine的作品看似平实,却有很深刻的含义,关于场地调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考虑到人的心理需求,可能是未来从业者的一个重要方向,我认为Katherine还是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方法,不过今天提及不多,比如我们看到这四个案例运用的不同元素,表现形态完全不一致。植物园中原有矿坑基础,资源利用以及植物未来生存空间的展示,最后会把游客从自然的公园引入博物馆进行学习,是一个非常愉悦的引入式过程。
我比较想问Katherine的我本人印象比较深的,西安园博会作品——山水中国地图,把作品沁入中国元素,并用现代手法表现山水关系,坦率的讲深层次部分是比较难理解的,想请教Katherine运用了什么印象深刻的元素,怎样创造山水中国园?
Katherine:怎样把中国传统庭院带入作品,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层面是多于现实层面,与强烈人力介入的法国古典园林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西安园博会的作品里面引用山和水的概念,用小品塑造意向,尝试着把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象征性地融入作品中,我非常倾向于东方美学和意向的运用。
贺凤春:苏州园林设计院很注重中国传统园林的传承和发展,我问这个问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前面讲到以科学入手的调查方法,再考虑其功能、形态和需求,产生一个综合性的园林。中国园林怎样才能在世界站得住脚?首先,要有民族的特色,精神的沉淀。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尝试,苏州在变化,中国园林也在不断发展,在变的过程中,中国园林要求发展,重在有自己的造园主旨,但同时也应向世界学习科学的造园方法和多视角的艺术表达形式,这一切都需要一代代造园人的努力。
由杨:我也就西安园博会请教一些问题,我们优地联合曾帮助八位大师深化施工图,但很遗憾没有Katherine的,原因是不是很理解Katherine的概念:把中国版图分开画出垂直平行的线,每个格子种该区域特有植物,其间用水系串联,节点很少,以一种简约的手法表现。然而今天我在Katherine的四个新作品中看到了更大尺度,用细节把大尺度落地,四个项目从巨大的城市尺度浓缩成细致的小尺度。Katherine的作品用的手段十分多样,设计并不仅仅表达设计师想法,更多的是引发各界思考和参与,把伟大理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而落地是非常幸运的事。想请教的问题是:从城市的尺度是如何深化成20×20的小格子,这其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Katherine: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个大的理想到实施需要非常多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把设计当做一种工具,用设计工具衡量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每个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理念,但是有了这个工具,大家都希望这个项目变得更好。没人知道场地会遇到什么问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将有很多问题产生,但是通过设计,尺度越来越细,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过程中场地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随着深入的过程,工作本身变成了乐趣,无论项目还是竞赛,我们都遵循自己的兴趣、理想和自己内心的感觉。实施过程中有人痛苦有人快乐,我很幸运大部分过程都很享受。
自由问答:
Q:现在景观中更多关注的是先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人的活动形式和需求来创造景观,或许我们能翻转过来,将景观作为一种工具,先确立景观环境体系,再通过景观去界定认的活动方式和区域,我想知道景观中有什么媒介可以实现这样的一种反转?
Katherine:整个景观设计过程都是需要景观师参与的过程。在没人介入的阶段,自然就是自然,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在设计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相关学科,比如地理学、生物学。我是个幸运的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生物学,同时也是哲学的博士。设计中每个参与者都很投入,因此很容易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整个设计的脉络会交织起来,就像在演奏交响乐,每个人都参与到其中。在设计中,我们会尝试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引入越来越多的手段,是一个参与的过程。
王小璘:翻转,就是把个体方向倒转过来,就是把人为力量降低到最小,让自然和景观做功。这是一个现代景观师应有的态度。
Q:新卢浮宫项目这一类型矿渣场地,必然存在重金属对土壤和水体污染,并且含硫容易自燃,场地有不均匀沉降,怎样处理环境整治问题,是不是跟环境工程师进行一些合作?
Katherine:改造用20-30cm回填土壤,场地基本条件尚可。由于是在郊区,仅有少量表层土壤被人为破坏。因此在设计过程里要完成的任务是,保证表层土壤可以适应植物的生长。在设计中,在表层增加孔洞,形成自然随机形象,来取得人与自然的平衡。植物材料和建筑材料基本都是选用当地的,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恢复到没有人破坏的程度。当地没有化学污染和其他污染,同时,环境也适合苔藓的生长。生命的过程有好有坏,但我们注重生命的开始。
王小璘:感谢凯瑟琳,因为时间原因,我们到这里就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
致谢:感谢主办方对风景园林新青年的参会邀请!感谢南京林业大学杨云峰老师对本次志愿者活动及参会报道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