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上午9时,为期五天的2016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的第三天关于风景园林与绿色城市化的专场在清华同衡16层中庭顺利召开。该会议由风景园林研究中心承办。由北京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胡洁主持会议。
会议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副理事长尹稚教授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袁昕院长做开场致辞。第二部为主旨报告,分别由中国风景园林协会所属的北京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董事长/总经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郑淑玲女士做关于中国风景园林行业最新发展动向的报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中国风景园林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风景园林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向荣教授做题目为城市与自然系统的报告;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后郭湧博士做主题为数字景观的主旨报告。第三部分为自由讨论环节,各位来场嘉宾就几个热点话题展开了精彩讨论。
第一部分:开场致辞
胡洁(北京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风景园林研究中心主任)
清华同衡学术周风景园林专场讨论的主题是“风景园林与绿色城市化”。清华同衡风景园林团队是从2003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3年的路程,经过13年的艰苦和努力,我们从一开始的三四个人的小团队成长到了150人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团队。今天能在这里开风景园林专场令我觉得骄傲,也对同衡规划院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一直是在同衡规划院的帮助扶持下走过来的,对总规中心、详规中心、照明所等部门对我们做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风景园林学会和各级媒体杂志对我们的帮助表示感谢!对于长期跟我们合作帮助的专家朋友们表示感谢!我们如今形成了自己团队特色,学会了如何在规划平台上做风景园林,让规划师学习获得更加宏观、系统和战略的眼光。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将绿色理念、生态理念与城市规划发展相融合,以此制定了今天的主题。首先请尹稚老师做开幕致词。
尹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副理事长)
风景园林中心走过13年,也是这几年来国际获奖最多的中心,今天的主题选得非常好,中国的新型城市化迈出了巨大一步,从不可持续、非绿色到绿色的可持续的进程。风景园林行业在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当中有其独特优势。同样我们可以思考,绿色生态文明是不是仅仅景观上的东西,这也是目前风景园林面临的一个问题,把优势发挥好的同时能不能走出风景园林。支撑绿色城市化进程的不仅仅是景观的绿色化,还涉及节能减排、绿色基础设施、绿色生活方式等很多问题,绿色城市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大家都有很好的价值理念和专业训练,做新课题的时候要思考如何迈出风景园林边界,走得广阔,只有这样才能对绿色城市化做出更多贡献。
袁昕(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是三个一级学科,共同推进对落地问题的研究,今年聚焦到风景园林和绿色城市化上是切合中国发展战略的,今后风景园林还能做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风景园林面临的发展困境我们如何解决。希望今天的嘉宾能一起剖析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希望今天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第二部分:主旨报告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最新发展动向
郑淑玲(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副董事长、总经理)
我今天把风景园林发展的一些动向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第一个要讲的是风景园林行业的几个热点。实际上我觉得我们风景园林行业不是多个热点的问题,它只有一个热点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风景园林行业如何和其他行业融合。
现在来说一下这几个热点:第一个是绿色基础设施、第二是生态修复、第三是生物多样性、第四是海绵的城市。这四个问题是现在行业里比较关注的,也是政府和部门比较关注的。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我最近也有参考国内大家写的论文,好像每个人的解释都不太一样。绿色基础设施这个概念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它是由美国最早的农业专家美国的野生生物基金会提出来的。野生生物基金会的前身是野生动物基金会,后来改成WWF。美国多方面的学科融合行成了这么一个调查课题组,做了一个调研,最后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基于自然保护区、绿色通道、公园、种植场、牧场特别是森林给野生动物一些栖息通道,最后发展到对美国社区,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所贡献的荒野型空地,在很多的地方供老百姓游览。
那么我们国家的绿色基础设施,我看了一下我们国家的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五花八门。特别是一个水利部门的解释,它说绿色基础设施就是海绵城市。我觉得绿色基础设施是我之前在城建司所讲的城市建设,而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而且园林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当时八九十年代,我们讲的绿色基础设施实际上是对着我们国内的灰色基础设施来的。因为八十年代在生物园林局和城建司合并了以后,等于是灰色和绿色合并了,我们所以讲绿色基础设施。
每个人对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定义可能不太一样。因此我今天基于这样的理念讲绿色基础设施。我们的绿色基础设施和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但是美国的这个也是对我们国内风景园林行业的一个促进。去年我们学会还专门给部里写了一封信,申请成立绿色基础设施司这样一个报告。我个人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就是想把它通过我们园林行业的点和面和空间这样一个绿色网络的概念,把它解释为最简单的一个绿色基础设施。这个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绿化和造林绿化,它是强调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自然和绿地系统为基础,以一种弹性的方式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让自然融入社会,构成一种社会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我觉得这样的解释对我们的行业里比较有利。可能大家看法不太一样,但是我说的是有点、线、面、空间构成这么一个生态的框架。
为什么把绿色基础设施放在第一的主题,是因为绿色基础设施包涵了很多的内容。实际上我觉得之后要讲的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海绵城市都应该纳入到绿色基础设施中来。但是无论我们的政府部门还是权威的学者都没有给我们国家什么是绿色基础设施一个定义。所以我们大家都在争吵,美国的定义是什么,欧洲定义是什么,我们的定义是什么。但是我觉得我们行业自己没有自己的定义,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行业能对绿色基础设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
美国的绿色基础设施实际上在后面发展了,从一开始的野生动物保护廊道发展到了美国的绿道计划,美国的绿道计划对整个社会的认知度是最有利的。特别是绿道计划实施以来,一开始每年只有几百条甚至上千条,最后全美百分之五十的州都进行了绿道计划。
后面这个图我们可以看到,从北部的靠近加拿大一直延伸到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全长4500公里,都是美国的绿道,而且我之前在网上查到有一个州,现在已经成立了绿色基础设施部。所以这个绿色基础设施发展到美国的绿道,改变了美国的低碳出行特别是旅游休闲,节省了很多灰色基础设施的造价。美国开展了绿道计划后为老百姓增加了公共福利同时又节省了它的开支,我觉得这是这个国家能发展这么快的原因。因此我觉得在中国的绿道发展也更有前景。如果政府能接受能把绿道做好,这对我们的低碳发展是更有前途的。所以我觉得绿色基础设施还是需要一些前端性的布局,如果绿色基础设施和绿道能在各个城市的市长还有规划局的领导们的眼中获得重视,我觉得这对改变各个城市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个要讲的是生态修复。我们部里这个月关于生态修复的文件就要下发了,在座的各位老师也有参加了部里关于生态修复的文件制定。关于生态修复的定义就不必多说了。这是部里关于制定生态修复的一个工作流程。这个比较重要,因为从今天开始我们在座的各位以后要做的关于生态修复的工作比较多。这是草稿版,后面文件可能会有一些改动,部里的文件还没有下发,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版本。上个星期发出的最后的征求意见稿。
这个生态修复文件稿它的来源是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十三五第四十五章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然后我也有和发改委的一些司长讨论。过去的生态修复在林业就是给一些补偿,例如退耕还林,农业给了一些补偿,例如退草还牧,然后水利也给了一些补偿,还有环保也有一些补偿,但是没有城市建设的补偿。然后部里和发改委也在讨论城市建设和被污染的土地,特别是垃圾和废弃地、坑矿,觉得是不是也能有一些生态补偿。但是目前资金方面没有落实,不过部里根据十三五的要求加大了生态修复的工作。这就是我说的部里正在编纂的《关于开展城市修复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很快就会下发。
生态修复的指导意见里有几个点:第一个是生态修复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目标是主要建设园林城市让青山再现绿水重流,任务是完成城市生态评估制定公布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完成城市的生态系统。这个要以部里最终下发的文件为主,我们这个现在还是草稿。生态修复的试点部里去年选了一个三亚,是部长亲自去选的三亚,然后把城市综合,海绵城市纳入城市的双修。现在部里的规划院正在做这个双修工作。生态修复开展的工作第一个就是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这个绿地系统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绿地系统说法可能不一样,我们的会扩大范围。
第二是开展城市废弃地的修复,第一个案例是唐山南湖生态城中央公园公园,第二是安徽淮南大通矿矿生态修复的一个案例,这两个案例主要就是在说和其他专业的大融合,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就是开展城市水体修复,这是新加坡的一个案例。
第四是开展城市山体修复,这是我们规划院在三亚做的山体修复的案例,这个项目正在做还没有实施,三亚的项目是部里的试点项目。
第三个要讲的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在这两年也被提到我们风景园林行业的议事中。风景园林行业是从美学,文化这个角度出发,但是又忽略了一些生态的问题,特别是从感官的角度来讲,要求四季有花和漂亮的色彩搭配,没有考虑到小的生态循环问题。前两天我们有在讨论考风景园林师的职业考试时,说要把这个内容纳进来,认为一些生态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起码在种一棵树时,你知道这棵树和哪些树之间有排斥,哪些鸟可以落,如何制造一些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国内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做的很差,我们国内很多野生动物和植物都在濒临灭绝或者已经灭绝了。所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联合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中国的行动,比较宏观。
这是我们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纲领,从2010年到2030年,明确了今后20年的生物多样性的目标战略和行动纲领,近期的目标就是力争使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
在广东的一个城市里做了一个小小的公园,这个公园里已经引种了大概一百多种鸟,不是说所有的地方都可以引种这么多的鸟。大家对这个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认为要把这个生态环境修复起来,有一些认为应该注重自然,因为引进了一些外来的植物就引进了一些外来的鸟,这对当地的物种是一种破坏甚至是侵蚀,所以大家还有一些争论。我觉得我们在设计里面要考虑自然还有一些当地的物种,引进外来物种还是需要小心。
现在十三五的课题也下来了,主要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评估。这个调查和评估对于我们风景园林来说未来术语的引用也是比较好的。主要的任务是这七点。
河道的生物多样性修复,这是我们93年做的,当时没有考虑生物多样性,这是和日本在97年做的,当时怎么呼吁做这样的河堤也没有用,现在水利部们和全社会一起说就有用了。所以我觉得这还是大家的认识的一个问题。这是我们小行业,十八大以后很多大行业也在考虑生态的问题,这样就是一个大的融合,比较好。
这是北京的护城河,这是2005年前建的。当时因为这种“三面光”的河底还与北京水利局吵了一架。这是后面建的。
最后说一下风景园林行业职业制度,风景园林师执业资格的意义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多说了,因为大家都在关心什么时候能是一名真正的风景园林师。所以我讲一下最新的情况:昨天是我们风景园林职业制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在国家现在不允许行政许可的情况下,把规划师、建筑师取消了,规划师已经交到部里的规划协会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所以我们风景园林是还是从行业水平叠加这个方面入手。
所以我们风景园林师从上至下,从下至上,原来是我们在行业里自说自话,所以这次我们和部里的人事司沟通以后认为我们风景园林师可以做,然后我们这次就动起来。作为技术领域,我们这门课的题目都出来了,考核大纲也正在修订之中,所以我们也在加快进程。如果快的话今年也会有一些新的动作。执业资格的行政许可肯定是不做了,部里的很多行政许可都在下放。一个好的消息是部里城建司已经正式委托风景园林协会做风景园林师这项工作,然后部里协助风景园林协会到各个城市做一个调研,为我们这个行业做一个摸底,使制度建立的合法化。我们现在给人事部起草一个报告,等报告批下来之后,今年我们就能正式的启动风景园林师这项工作。这是我们行业的大好消息,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说的比较乱,东一些西一些,那么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城市与自然系统
王向荣(北京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通过学术周介绍最近在做的一些工作。介绍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的思考和一些实践。中国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独特的国家,将近70%的山地,平地面积不到三分之一。而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水的总量在全世界可以排到前四的位置但是人均却比较匮乏。中国这块土地并不是那么的风调雨顺,例如它雨水分布不均季节变化也非常剧烈以及各地条件分布不均衡,所以说中国并不是一个特别风调雨顺的地方。
中国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养育了这么多的人,一定有中国自己对土地利用的方式。而中国又是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几千年来我们的行为思想社会构架都受着农业的影响和农业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中国面积广阔不能全部涉猎,所以我今天讲一下长江中下游的地方。
一个是太湖流域一个是浙江北部的宁绍平原,这块土地在唐以前其实不太适合人们的居住,因为它地面太低,水太多,雨水也特别的充足,大部分都是沼泽,一到下雨的时候就变成了泽国,干旱的时候比较短暂,所以在一开始它并没有成为人们选择聚居的地方。虽然唐宋以前也有人们对土地进行梳理但是唐宋之后人们更多的对土地进行梳理使得这块土地更加适合农业。那么人们是怎样进行梳理的呢。
这是太湖流域和自然的系统,但这种系统是人工做出来的,因为最早的时候他的水和陆地不能明显的区分开来。这个情况有些像荷兰,荷兰在最开始的时候罗马人去荷兰不清楚荷兰到底是属于大海还是陆地,因为很多地方会被淹没。这里也是一样,人们通过对土地的梳理使得它一点点变成一个富庶的地方。然后成为中国的粮仓,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聚居。可以说是人们通过对土地的梳理使得农业生产的安全,而又因为农业使得人口增加,而人口的增加又带来了城市的繁荣,所以这是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我们看这是水网密布的然后农业是梯田,然后加上这个城市在农业之中。
宁绍平原也是一样,其面积不是很大,北部是杭州湾。而杭州湾的水患也是动荡得很厉害,像钱塘江的大潮,涨潮的时候水位会变得很高。今天的杭州湾已经被工程限定死了。唐朝以前的时候涨潮时水面会变得十分宽阔,水会蔓延到陆地上,所以那个时候土地可耕种面积没有那么多,不能养活更多的人。但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梳理这块土地,像南部的山地和湖泊,北部是农田,但是农田经常会被杭州湾的水侵害,所以在杭州湾做了一个海塘,这样土地就变得十分稳定。实际上这里用了一个系统:山地、湖泊、农业和海塘,形成了一个很完善的面貌。在农田进行农业生产和周边建造自己的家园,而湖泊就是十分重要的调节水的资源,雨洪的时候就是蓄水封洪,在旱季的时候就可以灌溉。在这些地方也会出现水患,出现水患的原因就是这些湖泊会被围垦。围垦比较严重的时候就是在南宋时期,因为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类无限制满足自己经济的贪婪,有能力有钱的家族会占用更多的土地围土造田从而使得湖泊面积不断的在减小。水面面积减小,落下的水没有更多的地方去,从而造成水害的增加。所以这个地方的水害还是比较严重的。
包括太湖流域也是一样。这是人类聚居的历程,包括刚开始的农业,在这里的沼泽,人们梳理土地后开始围田,围田高的地方开始建造聚落,那么就形成这样一个结果,在太湖流域相对来说比较平坦,宁波的宁绍平原会穿插一些小的山峦,虽然尺度不一样但是它们土地利用的方式非常接近:大大小小的围田,然后在高的地方建造住宅,低的泥泞的地方利用水利进行运输。通过水运输后,建筑也就基本沿水而建了。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山、湖、塘、河道包括以围田为主的农业和高的地方的聚落,成为一体不可分割。
以上是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今天也是依然存在的。这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融合,但是在这里没有纯粹的自然所有东西都是人做出来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人工的生产人工的建造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所有的一切都是和谐的而这种和谐延续了千年之久,虽然时空变化但是在动态上它是连续的延续的。
这是清朝时期当地的一些绘画,人们的生产:蚕织、家园,包括社会的一些组织机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之下,怎么来完善这块土地的利用,我们来看一些,每个城市都有它相似的土地利用方式结构,以及和自然之间的一些关系。
拿苏州来说,它还是相对而言在比较高一点的地方,尽管是平原但是它有高有低,高的地方可以防止一些水患,低的就是河网,这些河网,太湖下来的水一直往长江里面走,这个人工的河网和苏州能发生很密切的联系,围绕苏州并穿插在苏州城中,使得苏州这种双棋盘的模式:水的棋盘格和陆地的棋盘格。然后城市的外围有护城河,这个护城河的序列与其它城市联系在一起。从自然上来说它梳理的是水利,水利主要是蓄洪调洪和灌溉,这样梳理起来后又加强了太湖流域的运输,还有就是调节之后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直在动态的变化但是也是总体保持的。
其实任何一个城市都差不太多。例如常熟,常熟的虞山,虞山南边的湖泊相当大,通过湖泊的调蓄相当于构建了一个海绵城市。如果没有这个大的湖泊和山海绵城市是没办法构建的,它就是依靠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水利工程,全是人工做的,使得在下雨的时候能够把水全部的分散开来,到干旱的时候这个水就可以灌溉,同时城市的饮用水也能得到保证。
杭州这个城市西部北部和南部全都是山,而水在它的中部,随着时代的发展扩展到今天的城市规模。西湖,在历史上是一个危湖,如果没有人工的梳理的话这个湖早就没有了。为什么要梳理西湖呢,并非因为它多么美丽,而是因为它涉及一个安全的问题,西湖它提供整个城市的饮用水,再有一个山上的水通过西湖来沉积。在唐朝的时候白居易在这里建了一个堤,这个堤修了之后使得西湖的水位抬高了一米两米左右,水位的抬高使得西湖有了更大的库容,有了更大的库容之后也有了吸收山上的水的更大能力。并且使得这个城市的水能满足饮用和生活的安全。它的下游就是灌溉农业。所有的湖泊,都在山前,因为中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一般来说城市都选择在山前或者盆地中间,那么山上多有沼泽和湖泊,这个湖泊和城市联系在一起。这和北京是一样的,北京西山昆明湖。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个系统使得这个城市和自然的气候变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使得城市有了抗击外界变化的框架和能力,使得城市具有了弹性。
绍兴也是一样,绍兴的河网比太湖流域更加的密集,他的陆地面积不是特别大比太湖流域要小,但是他受到两边水害的侵袭,他这里水网湖泊的尺度更多更密集,因为它如果没有河网和湖泊的话只靠今天的土地和海绵的吸附能力根本不可能疏散雨洪,必须要很大的水网体系才可以。
中国是农业社会,农业是根本,人们梳理土地是要使得土地更加安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造城市,这个城市的目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结构和农业的结构是一样的,它外面是圩田水网,城市也是圩田水网,事实上这是一种圩田城市,农业和城市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所有的网的城市实际上都是一种圩田城市,他是和城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宁波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圩田城市。在它南部山区的山前有湖泊,然后水网和整个城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更大的水网,形成宁波的城市格局。这种格局把水利引到城市里面形成月湖和日湖。月湖和日湖非常得漂亮,和杭州西湖一样,是人们不断梳理土地的结果。宁波这个城市是非常完整的水的城市,和街巷和外围的自然系统的结构。这是中国传统城市的一个结构,所以说,城市在自然系统之中,而城市中也有它的自然系统,这两个系统和城市的外界关系还有内部关系是完全吻合在一起的。
但是后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非常迅速,中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国家,工业为主的国家它就脱离了原来的农业结构。工业国家因为工业化,从它的来历它的物质保障使得城市发生了改变,改变的结果就是城市无限的蔓延,无限蔓延的结果就是城市脱离了原来的土地变成了现在的结构。原来的城市发展是这么一个结构状况但是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看太湖流域已经变了,原来的水网已经没有了,圩田的尺度在变大,毛细血管的水网被填满,新做的规划实际上和原来的水网没什么关系。我们再说一个城市扩张例子就是西湖,西湖他是调节水利的,但是现在西湖已经变成了满足城市美观的需要,部分生态的需要和城市休闲健身的需要,功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在太湖流域的一种景致,可以说所有的人工建造和土地的关系已经是一种工业化的关系了,这和原来土地与农业化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宁绍平原和太湖流域这两个地方是基本结构一样的是非常接近的,再有一个是面积也差不多。荷兰这个国家非常的有意思,它以前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密度很大;再有一个是土地也很低,大部分低于海平面;然后阳光非常的稀少日照不足。但是这个国家同时满足了非常好的条件,是欧洲最优渥的国家之一,很好的人居环境、很好的城市环境。同时,他又使得这个国家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它的农业出口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美国面积很大而荷兰只有相对于美国百分之一的面积都不到,所以说它的农业出口相差美国一点但比其他国家都强。可以说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储地可以做到农业特别的高产,人的物质生活达到最高状况,城市保持着土地和原来景致的联系。我们中国是这个样子,中国城市的发展是最高的,但是城市和土地和原来景致的联系完全是脱离了。荷兰这个国家的城市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有一个词叫Polder City,就是圩田城市。它的城市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国家,但他的城市还是一个圩田城市。他的城市不管膨胀到多么大的一个尺度,仍然是圩田结构的城市。
这是阿姆斯特丹的变化,它发生了改变,但是他景观的这种时空连续性没有变,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生产方式没有变。城市的土地原来是农地现在则是其他的用途,原来的生产方式是农业,现在也有其他的生产方式,所有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他的景观在时空上是连续的,这个国家它的文化就是连续的,它的自然界也是连续的,它的国土的景观是连续的,做到这一点不是特别的容易。这其实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国家文学、哲学、思想的载体就是在这块土地之上,我们常说中国的文学哲学怎样,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另一块土地了,那么这种文化的载体在哪呢,让人很难以理解。那么荷兰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如果说今天的城市职能满足了人们所有的需要,但同时它的土地是具有时空连续性的。
那么我们这十来年在宁绍平原和太湖流域也做了相当多的项目,在这里也给大家稍稍汇报一下,展现我们的思考。这是很早,十几年前做的了,镜湖。原来宁绍平原有五个非常大的湖泊,很多湖泊都被圩田了非常的可惜。这是留下来的镜湖,我们看它周围全是圩田。这个新城的建设,包扩建完之后,它的景观是连续的。这个工作是那时候的一个规划,实际上我想还是荷兰人得一种经验吧,就是这种Polder,圩田城市,景观也是一种圩田的景观。到今天我们是湿地了不种水稻了,极个别种水稻大部分都是湿地,但是城市呢和原来的农业是吻合在一起的,这和我们过去是一样的。但是今天的尺度是发生了改变的。我们把这个尺度改变了,变成一种中国化的尺度。但是我们没有时空的连续性,这是比较可惜的。
再看这是无锡,小的龟背城。到今天太湖流域的城市已经繁衍成一大片了,我们没有太多的机会深入到城市规划的范围。
这是今天的太湖新城,面积有150平方公里。我们做了很多其他的结构,这里的景观在我们看现场的时候仍然是一种圩田结构,是农业的这种尺度,农业的这种景观,但是未来的城市新建的话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它建成的一些景观:这也是一个湖泊但是这和农业的那个湖泊是完全不一样的,完全是一种城市景观的湖泊,我觉得这是应该进行反思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呢,实际上这周围的绿地包括中间的绿地在城市规划里已经基本做完了或者规定死了,我们想办法在在可能的情况下一点点协商一点点调整,使得这个结构更加的完善。这边的景观本来的面貌本身要有与土地景观结构的那种延续性,所以这个最后建成的景观也是一样的。这是原来的农村,都是原来的结构没有太多的变化。
那么中国现在提的海绵城市,实际上一到下雨的时候很多城市受到雨水的威胁,相反古人有很多的经验,他是山前有湖泊有湿地滩涂,然后到了城市之中又有湖泊。像北京的护城河,现在只有一点点了但是原来的护城河都是蓄水河,现在都没有了。现在我们用包括地面、绿地、下沉广场把水引到绿地里面去,但是这个不能解决城市洪涝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古人有很多的经验,但是到今天却没有延续下来。
这个也是宁绍平原太湖流域的一个城市,叫诸暨。这是诸暨的水网,一到雨洪大雨的时候,严防死守,整个诸暨的水都集中在这里,现在诸暨的水位已经很高了。河堤建造的越来越高,然后大家就往上堆沙袋,绝对不能决堤,决堤了就是一个特别大的事。一开始这个地方的地方河,把钱塘江水系引下来了但是水又出不去,出不去又没有地方决堤的话,大家就是无限的把沙袋堆高,堆高最后的结果是肯定有个地方会决堤。从某种方面说,我们希望这个地方可以决堤,决堤了的化就是它水势最小的地方。这就是一种弹性,弹性的意思就是你有这种地方可以让它受到伤害,别的地方就全部是健康的,受到伤害后它可以很好地恢复。
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研究成果,就在这里做一个湖,这个湖和杭州的西湖一样,等水开始涨上来后把这个湖泊的水去掉一部分,然后把水引进来,进来以后水把旁边的土地淹没。更重要的是这个湖泊使得这里的水岸是变化的,这就是古人的一个经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湖泊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区域。它在是一个蓄洪的湖泊的同时还承载着许多功能。在高水位时,湖泊就扩展了两平方公里。这个湖泊就是弹性的,和西湖一样,西湖就是一个弹性的湖泊。这是古人的经验,要做成弹性的,不能做成刚性的,这就是城市中的自然系统。
我们看另外一个项目,在历史上宁绍平原最繁荣的时候,湘湖的面积特别大,现在只剩一点点了,历史上它有二十多平方公里,但是现在只剩一条小河了。虽然我们现在无法见到面积那么大的湘湖了,但是我们有机会对湘湖的现状做一个恢复。这个湖泊具有这样的功能:蓄水、防洪、调洪,灌溉,包括历史上的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这就是我们建成后的湘湖,变成了六个多平方公里的湖泊。这就是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自然系统中的城市。
特别是西湖,西湖在历史上这些地方特别是山前都是湖泊、滩涂、湿地,这些逐渐都消失了,历史上西湖被梳理了二三十次吧,如果没有梳理,西湖早就没有了。我们是01年看到这个西湖,西湖原来西部的地方都是湖泊,后来就被围堵掉了,这山前的湖泊被围堵掉是特别糟糕的,山上的水流下来以后就直接流进西湖,西湖的水质就会变得特别差,一到大雨的时候就叫雨西湖吧,雨西湖的水跟泥浆一样,非常糟糕。
梳理西湖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就在这里做了一个项目。这是70年代的西湖,这是西溪湿地全都是水,这是历史上杭州的水网。后面都是西溪湿地,原先特别大,后面被无限的围垦,结果造成水越来越少,现在这些地方已经没水了。然后,白居易那个时候在这里做了一个堤,使得西湖跟后面水网的分离,我们在做西湖西边水域的时候就想到了它和大的水脉的一个关系。这是它污染的状况,非常的严重。
这是研究的结果,恢复后的水域。我们之前想恢复成西湖西边原先历史上的样子但是原来并没有资料留下来所以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恢复成原有的西湖但是原有的西湖又完全的人工化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把视野放在了西溪湿地这边,西溪还存在,这是西溪的感觉,所以就把这里恢复成跟西溪差不多,因为它水网是连通一体的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把视线联系到更远的地方。西湖西边恢复了以后呢实际上不仅是把西湖扩大的一个问题更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的问题,是一个把它和西溪湿地联系在一起的系统的问题。
还有就是宁波,我们看宁波有这么多的塘湖,但是越来越小,原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网络,如果没有这些网络城市无法生存,灌溉运输都没办法完成。但是今天都可以,今天我们有抽水机和工程化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汽车的交通使得航运的交通衰弱下去了,所以每条河道都被非常的弱化了。我们在做这个塘河的整个系统,使它整合起来成为贯通城市的绿色的网络、生态的网络等等。进行一些整合的工作,这也是在梳理古人留下来城市的系统,现在再重新梳理一下。
我要讲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自然系统中的城市的策略和对策的三个问题:一个是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我们无论如何要注重景观在时空中的连续性,很多东西是应该得到保护的;第二是景观的转换,这是为了使用土地,但是土地是动态变化的,景观也一直在改变,我们要把它进行转换。第三是景观的整合,把所有分散的东西整合成城市的一种网络,变成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
就这样,谢谢。
数字景观
郭湧(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风景园林研究中心 主任工程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后)
简单看一下现在这三个主要的领域,地理设计主要基于丹尼斯教授提出的景观规划的六个模型,就是表达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影响模型、决策模型,在这个经典理论影响上叠加了最前沿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应用,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这样一种应用,从而把更广大范围内的公众参与和公众决策纳入到规划的行列里头来。用设计和规划改变地理信息面貌。这是丹尼斯教授的一些案例,这是在福岛的海啸的影响下的城市设计,是地理设计里面的一些案例。这样的一方面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基于GIS平台,GIS平台最近有很多新的发展,尤其是像信息的可视化、三维地理信息的展示方面有了很长足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今天主要要讲的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实际上它是基于BIM的技术的一个发展和应用,BIM发展以后呢,我们构建一个对象,用数字化方式表现一个对象技术获得发展,有了变化,我们从他这种实体构建模型发展到了信息构建模型。那么什么是LIM呢?实际上它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就是在BIM这种技术快速发展情况下,在大的这种规划设计行业里面,BIM成为一种趋势,然后这种技术不可避免地应用于风景园林。我们把BIM这种技术面向风景园林这个行业,针对风景园林的应用,就称之为LIM (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它的特点呢,既有BIM的广义的特点,也有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
从目前已经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的话,比较有特点的我觉得可以介绍两类,一类是Lewis Richerd Gill ,他有一个博士论文,实际上就是利用数据库这样的一些技术,实现了三维风景园林模型,他这种构筑模型,可以即时的根据要求操作,实现一个风景园林规划成果的呈现,实际上是为了公众参与提供更为方便的平台,允许各行各业从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的对风景园林的理解程度,都可以参与到风景园林的体验中来。
一类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智慧造景”工作流。这个是Peter Petschek教授从瑞士的工业化基础的角度上,整合了三维机械控制系统和GIS定位的应用,可以把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和施工建造流程结合起来,而且可以以不同的数字传达不了的方式形成突破点。既可以形成我们传统的图纸、技术成果;也可以直接导入到施工机器里面去,实现免图纸免放线的施工建造。这是风景园林信息模型在应用和研究方面向大家推荐的发展前沿向大家推荐的两个介绍。
第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尤其增强现实技术,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辅助设计人机方式,把设计和规划过程中的方案推敲,和机器的信息的交互直接无缝的衔接起来。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基于清华同衡这样一个企业平台和丰富的经验,我们进行风景园林实验化研究。最为主要的观念是希望在这一平台上,能够打开一个技术应用的工作流,实现便携式三维信息的获取,利用这些信息对场地进行认识、分析、处理,然后基于信息进行精细化的设计,最后把设计图纸以一个标准化的图纸方式把它导出形成规划设计的成果。为什么把第一步定在三维地理信息获取上呢?是因为信息化的操作基础,是要有基础数据,然后在国内的实践条件下,全方位获得信息数据其实是一个难点,但是技术发展带来契机,各种各样的手段允许我们在各种项目里,可以有更方便的方式获取实体数据。
比如在针对比较大的项目里可以用无人机的技术,作范围实体信息的获取,但是这种技术要求成本比较高,要求技术条件也比较高,最起码要配备无人机操作员,整个后期保障,整个过程都需要一个团队去做,未必每一个项目都有条件、资金、时间去支持这样的应用。随着时间的发展无人机的普及,多旋翼的无人机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科技,但是毕竟还是有局限性,比如说在极端天气、功率受限的条件下,包括复杂地形的条件下,它的成本和危险性的存在。还有一种最可行的方式,有一台不太贵的相机,穿一双比较好的鞋,吃一顿比较好的早饭,于是自己去场地感受一下,去用行动获取信息。
由于现在有三维实景的获取技术呢,包括摄影技术,通过手持摄像机在现场按照一定规则拍摄现场照片,然后就可以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进行三维实景合成,机器会根据相片接收成点云,然后根据空间情况形成密度更高的点云的模型,模型经过计算生成体积和格栅,进一步优化,形成模型的格栅网,根据格栅网的体积去把现场照片进行精细化贴图,形成可以与实景向对照的真实反映场地的特质,反映场地材质,让设计师更生动的互动场地的场地信息,三维的实景信息,这个实景信息不光有视觉上意义,实际上内涵丰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被我们操作应用,作用于设计的条件。
这是一个案例,大家看到有一个设施在远处,我们希望得到的是地表的高程数据,无差别的点云以后,形成一个向山峰一样的干扰形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被识别出来,进行需要精度的采样,控制模型精度,使平台能够更顺畅的应用它。地形模型甚至比测绘图精度更高,这个模型进入到信息化模型系统里,这些数据可以被利用,数据根据需要来被呈现,高程、坡度、排水都可以在模型展现出来,因为模型承载的是信息,不光是实体体积。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些点云数据,还有一种利用方式,就是直接生成地理数据,根据点云生成可以操作的平面模型,在曲面上进行设计,平面可以作为设计的基础条件,我们的方案可以更精确地贴合在场地的现状上,形成一个精细化的设计。这个案例是一个地形复杂的山体,有几个矿涯是采矿后形成的矿坑弹口,在很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我们把设计精细化地嵌入到地形里去,比方说这个区域从点云数量看,可以比较深入观察地理情况,包括表面材质和周围环境。不仅视觉能感受到的内容,可以通过机器的属性去分析特点,找到合适的路径,找到适宜建造的场地,根据这一条件去布置建筑也好、场地也好,跟环境有非常好的契合,从而达到高效利用场地,以及场地附加的价值。这样的方案进行到模型的呈现,看到不仅三维模型,传统展示效果,里面也有信息,比方说房子属性,它的寿命70年,里面有什么功能,属性可以附加进去,对象不再是为了视觉,为了表现,而是承载设计信息,在日后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支持数据统计、技能分析、一系列的拓展性的应用,包括道路、坡度、组件配装、物料,对土方量定量化分析,在第一时间可以了解到,这些功能的拓展为了设计师认识场地,对场地进行改造,拓展维度。在以前从视觉、触觉、感知角度去认识场地,现在可以有拓展,更理性、带分析性的、定量的认知场地,包括植物的一些信息。
还有景致资源的应用,可以发现现场有特色的地貌。例如猴子山,在山上发现猴子头这样的独特的景致资源,在以前很难被纳入,除非在现场,现在可以分享到团队,更多的人认识场地。包括复杂地形的处理,包括崩塌的碎石,非常崎岖复杂的地形,按一般测绘资料,很难在第一手资料中体现,现在在三维里面展开,用一个模型对整个对象的全过程呈现,包括感知、认识、分析、处理和设计都可以集成在模型中。这是一个采石荡,坑之间有有意思的空间关系,有了现在的技术手段后,可以深度了解场地特点,把设计契合在这里面,产生更多使用功能,而这种功能之间可以看到地上地下联系,通过建筑体块安置,某种情况上恢复山体形态,最大程度上精确保护需要保护的群落。
方案形成以后下一步就要进行标准化的出图,合理安排不同软件的使用方法,设置模板,包括图层,包括建模以后的内容,刚才看到那个模型里的东西再导入这个平台,可以自动地分门别类,各种对象,坡度、山体、道路、建筑、植物等按照规则分配到应在图层中,图层线型、格式有后台设置,出图部分变为合理高效的工作,这部分工作我们还在进一步发掘和深化。现在模版已基本完成,实验性应用和信息回馈会进一步完善模板,现在已经有同事在用这个模板做一些工作。
LIM实用化研究的意义。一是把设计团队带入到场地中去,以更深入的方式去理解场地,设计师要把自己的手上粘上泥土,鞋要踩脏,现在如果没有条件去做这样的工作的话,可以有其它介质,实际上是三维模型。从分析角度来讲的话,理性角度,介入一些机器的性能,借助于信息模型特点,对整个信息进行提取,进行叠加,由此对场地新的认识。对设计质量有很大提升和帮助,所谓设计质量,可以分为两方面去考虑,一方面是设计问题是什么,借助技术有更好的定义,诗意的文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不仅可以停留在自己的认知里,可以与空间模型结合起来,可以和可度量的数据结合起来,更为显性,支持工作流后期所有步骤,定位准去为问题,提出更有效解决方案。可以进行量化评估,对场地特点用数字方式解释出来。下一方面拓展研究,我们知道作为风景园林也好规划设计也好,我们的思维是不同于科学思维的,加入是科学思维的过程要求有延续的定量的回溯的要求,但是这个标准不是规划设计的标准,规划设计有自己的思路,规划设计实际上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在不断试错过程中解决问题。规划设计领域的研究离不开规划设计行为、离不开规划设计方案的过程。传统工具中成本是极高的,但是现在规划效率提高、可能性提高,是设计的进步、研究的进步。这是一个把设计与考古结合,设计角度探索古城的存在。设计变成研究的介质,规划本身变成研究的方法。
对LIM规划研究简单做一个展望。国家层面提出推进建筑信息模型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利用协同工作模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应用条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开展BIM示范应用,积累和构建各专业族库,制定相关企业标准。我们团队发展一系列研究工作,可以总结为几个方面:信息化、专业化、协同化、标准化。
在故宫乾隆花园里运用技术,可以实现实景照片到点云到模型到三维化呈现的技术流程,已经形成技术积累,在团队进行协同化工作,兼顾已经有的技术积累和技术特色,选择合适路径去发展。
风景园林随着内涵的拓展,一方面反思风景园林到底是什么,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反思基础上,走出去融入到各个行业中,这种拓展和反思是需要行动的,落实在工具上,在LIM方法论的指导下,更多的融合,使风景园林有更多的发展。
第三部分 自由讨论环节
胡洁:我觉得首先是感觉到非常荣幸,同时是非常的骄傲,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园林行业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很难得见到,举国上下这么重视,从中央的领导到市政府,到开发商,特别是前十年,包括地产和拉动地产的作用,到现在重视生态重视绿色的作用,可以说赋予了风景园林行业一个巨大的历史机会,同时也给我们这些从业者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使得我们不得不从原来学具体的园林场地设计的一个范围逐渐的迈出来、逐渐走出来。而且清华同衡的风景园林还非常有幸的是从最开始成立清华规划风景园林所就以规划师建筑师,可以说在一个平台上,而且受到了规划师和建筑师培养、指导和长期的帮助,使得我们工作的眼光眼界、工作的范围,从一个传统园林的角度,迅速扩大到了与城市规划、市政、建筑、交通的平行团队的合作模式。这个模式对于我们团队的成长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这个综合性的工作模式也是尹老师力推的一个开展的非常包容的工作模式,使得我们这些实践者在这个团队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受益,而且共同成长,所以能够在十多年短时间的时间里面团队迅速成长,同时还取得了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成绩。
通过今天的几位嘉宾的发言,首先感受到我们很多专家,像王向荣刚才的这个介绍,从这个大系统、大数据、城市发展和具体格局的一个角度来看我们风景园林的实践,而且做出了很好的实践项目,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项目经验的总结阶段,已经从初期的探索到实践到总结,取得了特别好的成绩。郑总从一个高屋建瓴的政府角度,秉承设计的角度来谈从国土建设城乡建设角度,来讲风景园林下一步从市政的基础设施、生物多样性等等方面,风景园林下一步要迈出步伐,也是同样体现了风景园林要走出风景园林的研究界限,跨界合作,像这样其他专业学习。同时也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不断的学习,而且跨界,而且是融合。本领的增长和开放的心态、包容的心态,才能够走进我们风景园林的下一个时代,现在请几位嘉宾对今天的报告、对风景园林行业和绿色城市化的发展发表自己的意见。
尹稚:其实,刚才讲的这个绿色基础设施,为什么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会有五花八门的定义,和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解?其实你看了ppt以后你会知道,这是一个很多人显示出来的态度,之所以这个概念产生,应该说是人类的城乡建设过程中呈现的,人类生活、自然界的循环也好、各种各样的流程也好,有很多东西被破坏掉,我们的所谓灰色空间基础设施,是人类的问题,那么现在我们要反馈自然,要花钱去重塑自然界的一个过程,说白了美式的这个定义本身,它最早的原始里面,这套基础设施是这样的。为什么进了中国以后出现五花八门的变化,这个是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怎么理解跨界,怎么理解协同,因为中国的传统概念也好,过去的学科直接划分理念,有两个东西是到现在为止,我称之为癌症,或者顽疾的东西,就是地盘。这个概念不管是善意的恶意的曲解,都与争地盘有关。如果把话说得科学化一点,一个是为自然界养育保护而建造,另一个是传统工程基础设施绿色化问题,我们现在有些人故意混淆这两个概念,其实背后是利益。这就取决到跨界合作当中,作为年轻一代,需要更包容的心态,就是清楚长处与短板,在大的跨界合作团队中可以主导、辅助、贡献什么?从一个理念到一个成熟市场的产生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想要引领新的增长点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奉献。另外还需要多元化知识积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主导广阔领域。
跨界是需要通过知识积累,能够成为一流的规划师,和一流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风景园林师建立起对话的平台。这个价值观的优势在于时代的要求,没有人不敬畏自然,这是你的价值观的优势。当然也有它的弱势,理性、定性、定量工具方面有所不足。
郑淑玲:我觉得我们赶上了特别好的时代,是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我们风景园林师应该把握,我也特别欣赏尹老师对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解,美国最早对绿色基础设施的出发点就是保护自然,让人和动物、自然相融合。在我们行业里如果能把刚刚尹老师说的绿色基础设施作行业里的一个概念是很好的。
王向荣:我们前两年走过不少弯路,碰到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集中爆发使得中国出现很多生态问题,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困惑,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机会。像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个契机助力来发展,中国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应该是提供这个舞台走到世界的前面,我们这个年纪有机会试错,这一代人没有上一代人那么多机会,理论没有地方来检验它,出现了很多困惑但同时提供了很多机遇。
何伟嘉:我特别感谢我遇到了一个包容性团队,正是这个团队,给了平等融合发展的机会。同时我认为这个是相辅相成的,由于给了这个机会,才有了新的视野。我非常认同上面老师们说的这是风景园林一个巨大的机会,这也是源于十八大以后。统一价值观如果提到了全党全国的层面上的话也是我们今天的机会。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讲,我自己总结三个方向:广度,风景园林是一个融合性平台,它介入到生活每个方面。厚度,这是我们专业的特征,很多内涵技术机理都会在厚度方面有所融合,我认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活度,我们一定要有动态的发展观,历史留给青年设计师的是希望让我们做一个未来的图片,今天是13亿人,未来是一个动态,要具有发展观。
郭湧:我今天是瞬间转换进海绵状态,吸收了很多的知识,非常受教。风景园林师有传承,新的从业者看问题有不同视角,非常必要理解视角,不同先驱怎么发展的,是怎么来的。我们发现有些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从自己最近体会来看,风景园林在自省,参与到反思里面,主体不光学校老师,有管理者、有一线的设计师规划师。主体在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状态。反思的结果有一个问题,我们是要划定框架还是有更多的能力去拓展,我觉得应该是在反思发出自己的观点,在反思中梳理我们最核心的东西在哪,怎样去拓展。另外从国土的角度、农业生产、人和土地和城市是怎样结合的,里面有很多智慧。王老师把风景园林从空间、物理的维度带到了文化的维度,土地上承载的其实是传统和文化。在多专业合作里面这个视角是需要坚持的。从我的经验来看,清华同衡里面有丰富的机会,在各种项目中运用理论和技术,发现了很多问题。特别同意尹老师讲的两点,我也有信心在同衡的平台上进一步发展、工作。
邹裕波:我想今天的景观设计师应该去做两点:钉子和板子。每一个个体从事的工作有限,从我们阿普贝思的感受来看,我们抽出很多时间来做景观师应该做的事情,景观设计不是画画,应该从技术方向上做,今天谈到景观的生态性,景观跟建筑设计、基础设施的结合都有技术在里面。今天郭湧博士谈到的LIM技术我觉得非常好。实践多年我发现景观设计师植物学学的怎么样,我们能做多少贡献?从植物、材料、构造、雨水技术、土壤关照全是技术的问题。作为一个钉子的话,如何对一个一个技术点进行深入的钻研。
第二个是景观设计师要成为一个板子,立足专业,以跨界跨行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是平等的。1+1远大于2,我认为这种合作是有益的。跨界思维正好是板子精神,在项目中训练自己。“家国天下,规划论衡”特别动人,我们有这样一种情怀,有生态的观念,有大的思想指导,贡献自己。我们作为阿普贝思这样一个小团队和清华同衡形成一种互补,我们关注从设计到营造,在这个过程中体会设计的意义。
尹稚:我受到启发再说几句,其实你会看到现在轰轰烈烈的中国特色美化,这个背后问题还是很多的。如果把风景园林设计现状比喻成炒菜,就是食材匮乏。现在植物材料缺乏这种趋同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这是违反自然生态规律的。干这行很少有人在材料上下功夫,建筑形式的突破,促进形成特立独行的形象其实和材料有关。中国现在在这个领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大幅度衰退。
第二个是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就是我谈到的生物多样性,在纽约为什么死掉的枯树不清理?用来养虫。有了虫子才会有食虫的鸟回到这个区域,我们的公园都是食种子的鸟,所有人工动过的地方都是这样,我们不是简单地做艺术创意,做艺术大师表达,而是在组建一个复合型的自然群落。这种群落要能容得下更多动物、植物的生存和人的活动。中国是个地不广人太多的国家。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大量保留纯自然的东西,不得不靠人工的、半自然的、人设天成的东西来弥补。势必承载大量人的活动,欧洲的一些设施能够承载的人的活动的种类、类型、强度根本到不了中国的级别。但这几年我看到的是很多新的案例里面观赏性在提升、参与性在急剧下降、活动承载力下降。这跟中国的国情和需求是背道而驰的。什么时候能把自然界的活动和人的活动能够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的造园艺术的辉煌时代,那个时代来自一家一户的品味,代表很强的个性。那么未来园林方向是走个人艺术创作,纯粹个人体验,还是抱着更科学的,能弥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后者才能解决中国在人口高密度的情况下怎样人活得更舒服的问题,本身产生的生态价值还要比一般国际园林更高。才能称得上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全新课题和特色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