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科技创新的规划应对专场于5月10日举行,由清华同衡设计规划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承办,以”科技创新的规划应对”为主题。邀请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副主任卢庆强、常务副所长刘晋媛、总体规划三所所长汪淳四位嘉宾参与,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的主持下,围绕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思路,开展学术研讨。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讨论。
科技创新的规划应对
王晓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党支书记/副院长/总体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非常高兴今天下午同事、同行来参加清华同衡学术周,我今天开头的交流,先把对科技创新的思考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后面三位同事会分别对院里正在开展的三个项目跟大家做具体交流。今天跟大家探讨四个方面:第一个是对科技创新的特殊时代意义,第二方面是科技创新与空间规划结合点,第三个是空间规划方面怎么支撑科技创新的发展,第四个是空间规划自身的科技创新在下一步如何进行推进。
一、科技创新的特殊时代意义
- 全球经济低迷状态下,科技创新成为普遍的国家战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后一棵稻草,也是最有效的一棵稻草。
- 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谁引领科技进步,谁将拥有未来。——当前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无一不在特定的科技创新领域,走在世界的前列。
- 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从上到下,都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示范城市、高科技园、科技创新城等的发展建设。
- 科技改变生活,改变未来
举例:无人驾驶技术+车联网+高精度导航
车辆运行由车联网控制中心“智慧化引导和控制”;交通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全路网交通负荷与交通拥堵,整体“可控”;路网的交通运行更像是自动化控制的流水线,自己“开车”变成“体验性需求”;基本脱离现场交通指挥;将驾驶员引发的主观事故率降为“零”。
一个个科幻电影场景,将逐步变成现实。
二、科技创新与空间规划的结合点
- 科技改变生产生活的空间和功能组织方式。
- 科技创新功能的区域布局体现出规律性
- 科技创新功能区在城镇内的布局体现出规律性:科技创新与教育、产业、服务、其他城镇功能。
- 科技创新功能对空间环境需求具有特殊性
先有创新,后有创新空间,而不是反过来。创新创意无处不在,没有专门用于创新的空间。但创新功能对空间的需求特征有规律性可循,适宜于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需求的空间和环境具有共性特征。
三、从空间规划层面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着力点
- 准确理解和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律性,提高空间规划介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面向特定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 研究预判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和要素布局的区域分布特征,引导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投入、投向和重点,提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整体效率。
- 引导城镇科技创新功能区在城镇内部的空间布局,实现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综合功能的有机融合。
- 引导科技创新功能空间的营造,打造适合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需求的空间、环境和配套设施。
理解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把握科技创新的功能空间需求特征,引导科技创新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资源配置,提供定制化的科技创新功能空间规划方案,是空间规划层面支撑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四、空间规划自身的科技创新——科技引领规划变革
1. 规划工具的技术进步,将推动规划决策的精细化
比如大数据应用,三维全息仿真技术应用,既有信息技术、工具、平台在城市规划上的集成普及应用。
2. 集成化规划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实质性推动规划多专业、多部门的工作协同。
集成化规划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为各部门、各专业在信息即时共享的基础上,在同一工作平台上,同步分析、研究、应对和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各类问题。
3. 科技引发的全面规划行业变革,将超乎想象
规划周期将不再以年计、以月计;现场调研“室内”化;规划决策精细化、实时化、平台化;规划成果形象化。例如武汉建立数字化平台,例如武汉建立数字武汉,地面地下所有构筑物,进行了全三维可视化。在这样的平台支撑下,很多的调研工作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同时规划决策精细化、实时化、平台化也成为可能,规划成果可以用更形象的方式展示。在全息模拟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也将全面取代现在概念性抽象,也就是现在现状图纸,其实基本是现状的平面抽象,有了全三维数字化平台支撑,规划成果和规划方案的形成方式可能不是现在这样的规划状态。
同时规划的智能化将使得规划技术工具在很多领域取代规划师刚性的投入,这一点不做展开,规划同事们可以仔细体会这一点。
电脑游戏《虚拟城市》的场景也并非没有可能成为规划师工作方式的写照,将来的城市规划可能是以“电脑游戏”的方式进行的!类似美国军事上的模拟沙盘推演!
面对新一轮科技发展大潮,作为“研究和引导未来发展”的规划行业来说,必须未雨绸缪、快速反应,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快速进行思维和技术工具的更新迭代。我们不能始终依赖骨灰级的技术工具和工作平台,否则我们会落伍,会滞后,会被淘汰!
五、院里围绕“科技创新”开展的研究和项目实践
(一)科研
- 全国城镇体系——国家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研究
- 创新城市的规划体系研究
(二)科技创新功能布局规划类项目
-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
-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空间布局规划
(三)科技创新功能区规划类项目
- 中关村软件城发展建设规划
- 中国重庆前沿科技城综合规划
-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高新区核心区总体布局规划
- 山西科技城主体区概念性规划
- 北京亦庄永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
上面就是我开头就我们今天学术周研讨的主题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下面就请我的三个同事就院里开展的项目做进一步介绍。
谢谢!
大数据与国家科技创新网络研究
卢庆强(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副主任)
一、背景及重点问题
二、大数据与科创能力评价
1. 如何衡量科创能力:已有研究
在这些海量的数据前如何清晰更符合实际、同时可量化的衡量我们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创新的产出、创新的效率、创新的投入、创新要素、创新服务和创新平台等六项一级指标32项二级指标分别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衡量。
科创模型的构建,有一个持续的可衡量的未来城市规划未来的整体反映。
2. 评估结果——创新能力
(1)全国形成重点创新区域+重点创新中心的空间特征,高等级科创城市与高等级科创区域相伴而生,高等级科创区域内部优先出现具备全国辐射能力的二级科创城市。
(2)知识创新城市首位度高,领军城市突出(北京是第二位上海的1倍),差异巨大(最高90以上,最低小于10分),约四分之三的城市知识创新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技术创新,离散度较高,全国分布均衡
(4)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支撑要素优势显著;空间分布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市发育更为完善的城市群地区,中部地区仅成都、重庆较为突出。
三、大数据与科创网络分析
1. 如何研究科创网络关系?
关联和动态数据:流、网络、节点、走廊
以企业分布密度衡量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以分布密度的变化判断区域、城市的内聚和外溢的变化;以专利数分布密度衡量产业创新的空间集聚程度;以科技技术等企业投资高、总部分部等指标来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群的创新溢出和集聚特点及趋势;总结上述数据不同年度的变化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速度、范围的特点和区域。
2. 评估结果——创新网络
(1)制造业扩散趋势显著,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与扩散并存。服务业与服务创新持续向特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
(2)创新网络联系超越地域限制。在区域范围内近域扩散与高等级科创中心之间跳跃协同并存,高等级科创中心之间的联系更强。
(3)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创新溢出效应持续增强,科技服务投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珠三角和长三角金融服务爆发性增长,作为投资流出地地位不断强化。
(4)长江经济带两大城镇群创新溢出效应开始增强,溢出范围中部加密+惠及周边。
(5)一带一路战略效应初显,沿海三小城市群出现小范围创新溢出。山东半岛、海西、辽中南沿海三小城市群制造业和科学技术服务业投资开始从本省周边向外扩展至全国,但投资强度和密度弱于成渝、长江中游。
四、大数据与科创规律分析
1. 影响科技创新的支撑要素:指标选取,相关性分析,模型构建
城市科技创新支撑指数共设定经济基础、人才基础、建设基础、信息化基础、人居环境、城市外向度等6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
2. 评估结果——创新规律
-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促进企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是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 在企业创新活跃的前提下引入知识创新要素能够使产学研互促发展,但仅集聚知识创新要素并不一定激发创新。
- 科创环境的建设应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最主要领域——包括完善的科创服务体系、激发科创的政策环境和宜居的城市环境等。
- 城市、城市群地区的规律经济作用、高密度的人口集聚、完善的服务支撑是科创发生的基础条件。
五、大数据+
1. 大数据+经验
从国家、区域、城市和园区四个尺度,分析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科技创新经验。
2. 大数据+实证:解剖北京和中关村的案例
大数据+实证:各类科创园区的实践
强化五大类15小类核心科创功能聚集,构建功能复合“综合城市功能区”,嵌入城市高端服务中心体系。
3. 大数据+趋势判断
3.1 我国科创格局战略要求
国家十三五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依托优势创新基础进行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尤其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全球创新城市。
国务院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国家新区。
3.2 我国区域格局战略要求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
六、规划干预的逻辑
1. 科技创新网络能规划吗?
有限解:依据当前制度环境、发展条件和服务规划的操作层级,以部分促进改善为目标,以提供解决手段和思路为重点,而不是追求整体解决方案。
有限支撑:研究的是科技创新,但规划的不是科技创新,而是通过对其空间需求特征和规律分析,进而对空间规划提供指导。即不是科技创新功能网络体系的空间规划,也不是相应资源配置的唯一依据,而是参考性借鉴之一。
2. 尊重科创网络规律的指引
2.1 全面链接全球科创网络
-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型区域
- 网络化的全球城市体系
- 承载开放科创的功能区
2.2 强化创新近域扩散能力
以区域协同创新促进区域科创城市体系完善和空间均衡;形成专业化科创城市分工格局,推动区域创新走廊建设,强化区域城市间创新联系。
2.3 有效链接融入城市整体格局
多元创新功能的集聚是创新型城市重要特点,加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协调,形成科创核心功能区——城市核心功能区互促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有效链接城市其他功能,合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3 总结
3.1 尊重科技创新的相关规律
- 企业活力是创新的关键,支撑要素完善是创新活动的基础,需要有效发挥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通过制度创新营造创新环境。
- 创新链与产业链、资本链相互融合互促,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创新能力。
- 创新活动的跳跃协同和近域扩散相辅相成,取决于创新链的开放度。
- 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功能完善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需要作为城市生产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 不宜过度强调科创功能区的功能和空间的独立性,而应融入到城市整体格局当中进行一体化考虑。
3.2大数据+对传统模型的完善
- 大数据:全样本、全尺度、全周期——无限接近真实。
- 数理模型的真实性检验——需要案例的解剖和深度验证。
- 大数据使得实证校验、实证推演基础上的后评估和预评估成为可能。
- 在数字化、互联网、物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动态实时的信息获取及服务供给需求使得这是必选项,而不是可选项。
- 数据不是一切,必须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逻辑模型+数理模型+空间模型三位一体的决策支撑平台!
3.3 深化规划研究和政策咨询的认识
- 各类政策咨询应在实证的基础上加强对客观规律的研究。
- 客观规律研究建立在基于大数据的客观分析和长期动态跟踪的基础之上。
- 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建立一整套前评估——中评估——后评估的闭环,并实行动态调整。
谢谢!
链接全球的城市创新功能区研究——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为例
刘晋媛(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体规划研究生二所 常务副所长)
刘晋媛女士结合我国城市创新功能区的代表——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产业布局规划实践,并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国家—京津冀—首都四个层次的创新格局,梳理了创新功能集聚与扩散规律,对中关村的定位、创新功能组织、空间布局、创新创业人群对空间的特色需求进行了介绍与探讨。主题汇报围绕中关村的战略价值与定位、封闭到开放的创新功能组织及空间获取思路三个专题展开。
一、链接全球——中关村的战略价值与定位
首先,全新科技创新网络仍在进一步强化“中心聚集”的趋势,同时由于成本、地区容量、本地市场的发展,新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非中心地诞生。因而,全球创新网络的‘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不容忽视。我们都知道,中关村率先与硅谷连接,成为国际创新的重要枢纽,但与全球创新中心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面梳理全球、国家、京津冀、首都四个层次的创新格局,运用大数据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评测中关村在全球创新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及与全球创新中心的差距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通过总结中关村在不同层面战略价值和定位的认识,可以看到中关村具有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枢纽和窗口职能。此时,国家创新战略的升华及发展成效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创新新战略始终处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京沪深为三大创新引领者。同时以中关村核心,自主创新中心地位不断强化,但其辐射能力有待提升。
最后,如何突出其在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的中心地位的唯一性,在推进中国原始创新领域引领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上的源头和领导地位,是以科技创新推动北京转型升级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动力源是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挑战。
二、点亮城市——从封闭到开放的创新功能组织
在总结发达国家创新发展案例和提炼创新功能集聚与扩散规律的基础上,我们要结合本地发展现状,提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总体布局思路,即
- 辐射全国链接全球——围绕顶级研究型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强化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功能;
- 科技驱动产业升级——围绕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 从封闭走向融合——引导传统认知下的高新区、园区向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城市特定功能区转化;
- 功能复合与网络化——“点亮”/“激发”集中或散点的城市创新空间。
构建中关村一区十六园“一核、双极、三带、多城”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在京津冀层面重点推进京张、京津、京保石三大创新廊道形成。
三、空间获取思路
首先,我们要从从用地盘点走向空间资源的盘点——从平面到立体,全面盘点中关村一区十六园的潜在空间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状况,摸清家底。
其次,从用地供给走向空间资源匹配——结合创新功能不同的空间需求特征,提出相匹配的空间资源供给模式与精细化的改造利用方式,探索全新的空间资源配置模式。
最后,要关注创新企业和人的空间需求——以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功能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混合型的功能组织模式,吸引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打造全过程全周期的需求响应。并提出针对性的一区十六园发展指引,包括功能调整思路、空间布局调整思路和周边地区协同思路,实现中关村各分园的特色化发展。
技术集成创新下的精细化规划模式研究——以重庆前沿科学城综合规划为例
汪淳(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规划三所所长)
汪淳所长将重庆前沿科学城综合规划作为案例,借以探讨技术集成创新下的精细化规划模式研究。重庆前沿科学城综合规划的展示主要从两大视角、两条主线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和精细化的规划方法来营造适应创新和激发创新的空间。
首先,通过多学科系统化技术整合、新技术方法集成应用和定量化评估模型搭建来实现技术集成创新,支撑低冲击开发导向下的基地分析、精细化的空间解决方案和科学决策支撑系统。
- 结合生态景观、场地环境、水文等方面的系统化分析来确定可建设用地分布及开发强度指引,为低冲击开发的规划方案提供支撑。
- 通过集成应用竖向设计、景观视廊分析、风环境模拟等方面的技术工具来推进数字化场地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和低碳化能源供给,实现三维可视、精细测算和动态调整的空间解决方案。
- 加强规划后评估模型构建,强化生态效益、场地竖向、景观维护成本、雨水径流、节能减排等综合效益的评估,构建KPI目标管理体系来推进科学决策支撑。
其次,从创新功能引领、创新需求响应、创新空间组织三个方面构建空间布局方案。
- 从现实与未来两大时间维度来研究科学城应承担的创新功能,重点补足现实重庆创新发展短板,营造面向未来的创新平台,实现创新功能引领。
- 通过对创新人群和创新企业的工作、生活和出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创新需求响应的重点,引导空间建设。
- 从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和交通系统组织三方面来探讨空间布局方面对创新需求的响应。即在工作空间组织上,强化开放共享的创新服务、交流和资源平台建设,针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需求提供适应多样化企业的研发模式和空间单元;在生活空间组织上,重点建设以工作场所为核心的15分钟生活圈,并针对不同人群特质提供定制化居所和全龄关怀社区;在交通系统组织上,构建多级复合公共交通体系和绿色友好的慢行系统来实现高效、绿色、多元的交通组织。
专家研讨辑录
主持人:张险峰
对话嘉宾:王缉慈 叶裕民 刘立 陈宏飞 王洪涛 郑筱津
主持人:我认为创新几个重要的问题:内涵、尺度、类型、要素、支撑保障。以后在用地规范上如何做到创新?比如里斯本的创新做得特别好,但我们国家在创新上需要做的工作跟我们的发展阶段有关系,我们今天但讨论要回到空间问题上来,也跟我们现在全球对空间规划理解对动向,空间意味着投资、导向、政策、就业解决等等。今天想跟大家讨论创新跟空间规划有何关系?城市规划在创新体系中能发挥哪些作用?创新空间在投资过程中发生什么现象?如何看待?
陈宏飞:我举两个比较成功的例子,06、07年时候认为中西部投资最好对城市是成都,从其他指标上来说不能做出重庆比成都好的判断,最后我们投了几百亿在重庆,有人说办事处如果设在成都,人不愿意加班,在重庆愿意加班。当时成都比较有名,而重庆一般不太被看好,很多钱成都总体坏账率比较高,重庆好很多。很微观的东西如何量化,今后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可以变得量化。
第二个例子,在北京找项目认为创新高科技区域是中关村、上地,而错过了望京,但现在对大家来说新消费的增长点在望京,现在反过来看,望京SOHO对人们对吸引有很强的引导作用,那边的城中村没清理,年轻人想创业又比较有机会,又比较有地标性,在这一点上望京异军突起。城中村对深圳的崛起也比较有决定性作用。现在在上海我们选址在漕泾,由工业厂房改成创业园区,问了一些创业老板们,他们认为创业区周边要有密集便宜的住宅区,而不是在新区。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满足雇主和雇员的全部生活需求,才能吸引最关键的人。对人和人的需求形成人的决策,最后形成一个经济体,最后形成新的投资选择。
王缉慈:我在教书的过程中有一个心理地图的概念,创新地理学,什么地方有创新什么地方没有是有规律的,一个是成熟的创新在哪,一个是没有的地方如何孵育创新。区域之间是不平等的,有一个权利的问题在,我想强调区域之间是不平等的,所有要研究空间的创新网络。全球来看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很不一样,但班加罗尔的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国家,中关村同样,不是真正的创新。
在硅谷的一个富裕的小城镇成为一个世界上网络视频的创新中心,为什么呢?里面的一个企业离硅谷和洛杉矶进,出了很多演员、技术人员,颠覆现在的电影产业,创新中心往往有行业、特色产业为核心。美国一个教授的观点是,产业空间是生产出来的,突然出现一家公司,从而成为一个创新中心,关键是企业家和创业。
创新需要硬件设施,这是规划基础设施的问题,需要孵化器、科技园区等硬设施,国际上最早比如硅谷斯坦福研究园,但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批评意见,但几十年后取得了成功,很长的历史中不断培养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最后使得园区成功,这是长期努力的结果,确实有成功的例子。
但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比如重庆的创新园区,想做汽车、航空等很多领域,在全世界到处形象打造能不能成功?这是有风险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对现状研究,现在有哪些企业,能做什么?从零开始如何能成功需要进一步探讨。从产业创新来说最重要是怎样变成产品,怎么卖出去?从我对深圳的研究来说是肯定的。深圳之所以能一跃成为创新中心关键是制度创新,现在“双创”之后有很多好转,我认为什么是创新?这个问题要搞清楚。具体到微观层面的东西需要关注,了解区域差异。
主持人:在不同规模城市里,西部地区,二三四线地区适不适合在规划里创新创业?
叶裕民:我认为创新取决于区域里有没有创新的人,创新是一个系统,根基是人,创新是工业革命以来大大质的进步,创新一直进行着,最早的创新是企业创新,是企业家对市场要素的重新组合,最终为企业盈利,伴随二战企业竞争加快,政府对市场介入增加,特别是日本,丰田汽车迅速占据世界市场,由此企业创新变为国家层面,美国意识到美国汽车的失败是国家竞争力的失败,美国政府1994年颁布高技术计划,《美国制造》里提到美国没有激励创新制度,因此创新动力减弱。国家创新的理念是人人创新,我们现在面对的产业背景与当年美国很类似,工业化后期的创新必须是人人创新,必须通过产业发挥作用。需要所有岗位上的人都发挥创新精神。产业工人的创新和科学家的创新变得同样重要,制度上必须允许人人创新,因此我们要研究创新规划,落实到制度,落实到人人。
创新从规划角度来说分为广义(社会创新)和狭义(技术、企业、科学家创新),包容的制度形成包容的创业环境,企业家投资良好制度和良好就业队伍,一个城市要提升竞争力需要制度创新,每一条创新政策都需要是企业受益的。我认为是这样的关系。
王缉慈:中国农业的创新是大有作为的,我们规划的一大问题是我们必须规划一个园区一个新城,而有些创新不需要新城园区,可能一个仓库一块地里就可以创新。技术创新不是一个线性过程,最重要的是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是制度创新。
主持人:我们支持一个地方的创新能够从哪些方面做一些事情?
刘立:我个人主要从事科技创新的政策研究,有点形而上层面,我思考国家整体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同衡将科技创新落实在空间层面对我有所启发,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谈创新。第一,中国进入了科技创新的春天,进二三十年科技经费全球增长最快,加上“双创”,机会比较好。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新的机会。十三五规划中提到在十三五期间建国家实验室。第二,随着科技创新的春天,科普的春天也到来了。第三,国际视野。响应国家整体战略。最后,我们不要忽视一些失败的案例。
主持人:在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做规划时如何应对创新的问题?
郑筱津:我们创新的空间并不能导致创新的结果,中西部地区创新也是如此。
一个是重庆的案例,重庆的一大优势是最近几年科技项目申请能拿到十分之一,在西部在前列,之所以这样在于政府创新制度的设立,政府引导资金上做了成功的作用。
第二个案例是在哈尔滨,我们试着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传统的方法离产品很远,但地方希望直接能解决问题,研究与落地缺乏中间环节的缺失。三者之间需要一个好的机制,需要不断的互动才有可能将知识创新转换成产品创新。
最后需要人,全社会的创新的包容的文化。我们作为规划师从空间的角度,从规划的理念层面需要考虑以人为本的视角,考虑人的需求。重视交流合作,创造更大的空间的可能性。从城市管理层面,关注自下而上的力量,考虑公众参与,创造包容创新的分为。第三是管理水平,需要城市精细化管理,科技进步提供力量支撑。
陈宏飞:人、政府、制度、规划是共同进化的过程,每一个因素都有可以发挥的空间。创新最大的基础是竞争,竞争的办法是创新。人多就是基础,规划一个空间,密集是创新的一个点。还有一点是容忍失败,容忍失败就是失败了以后能活得下去,那么周边要有廉价住宿、老房子,失败了能住得下去,有了这些保底之后创新的出芽就有了。其次是人的压力和驱动力。还有一点,创新的本性:“自由的感觉”,地方政府不能太严格执行用地指标。
主持人:科技园在空间创新的效果怎么样?
王洪涛:有时候物极必反。建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服务的链条,在创新过程中会出现严密和复杂化的倾向,比如说北京现在要进行人口疏解,必然出现去中心化、逆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