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是上海“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指导下,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规土局、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上海市建筑学会、《时代建筑》杂志联合承办“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活动”。本文作者有幸获上海博物馆东馆项目二等奖,是获奖者中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也是为数不多的风景园林专业参赛者。以下是作者对参赛过程、方案构想的自述,关于竞赛及所有获奖作品的具体信息,敬请关注《时代建筑》官方微信公众号2016年5月15日的推送消息及后续报道。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景观学生,本、硕、博都是风景园林专业,仅在大三的园林建筑课、项目中偶尔出现的门卫室、休息亭、厕所等接触过建筑设计。
我的合作者门小牛从前是建筑学学生、现在是职业建筑师。很久以前我曾问他,做设计时对场地里的树是怎么考虑的?他认真地回答:大树、小树……把角树?
国内重大公共项目的青年竞赛还是很少见的,新建的东馆将以上海博物馆原有的书画、工艺藏品为主要展品,打造一个中国古代文化主题的世界顶级博物馆;而这几年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一直在关注传统空间特质及其在当代设计中的可能性——我们决定在这次比赛中纸上谈兵,实践一回。
然而拿到任务书后却发现并非预想中纯概念的“点子竞赛”,局促的日程并没有留给我们太多思考与推敲的时间:必须要在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设计并绘出平、立、剖、透整套图纸。专业背景的差异的确导致了关注点的分歧、引发了无数的争吵,比如他不理解我为什么一棵一棵地种树、我不理解他为什么一层一层地对电梯。所幸我们对场地的理解,对设计的判断是一致的:要突破博物馆“一串黑盒子”的空间模式,突破建筑与环境之间生硬的隔离,为观者营造“山水画中游”的空间体验。
1. 立意
如果必须要以浅陋的学识来识别中国传统空间的特质,我们认为“絪縕相生的二元体系”可能是最直接的一个答案,方案总体概念“凝海承山”中“海-山”的结构便是源于此。汉学家于连在《大象无形》一书中写道:“(将山、水,万事万物理解成)极性的交合,高与低,立与平,凝重与流动,浑浊与清透,静与动……”。海的外向、动态、瞬间、发展与山的内向、静态、永恒、传承正契合了上海的文化特质以及“传承·经典”的竞赛命题。
然而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选题,因为它太显而易见了、直白的象征历来不乏糟糕的设计结果。我们能做的,是尽量避免“山水”流为形象上符号化的附会,使立意与功能、结构等深层融合。方案中,“海”的主体作为博物馆常设展展厅,而“山”的部分更多地承担了辅助、交通、服务功能,两者既相分又相通。
2. 场地
设计任务不仅有博物馆,还包括了它所在地块的整体规划。地块北侧是浦东新区颇具标志性的世纪大道主轴线和世纪广场,南侧是张家浜河道,我们认为这两者的贯通是必要且高效的,可以使城市开放空间体系更为完整,同时增强博物馆的开放性和空间的丰富度。
可能是借鉴了已经进入尾声的国际招投标经验,此次竞赛的任务书严谨、细致:博物馆建筑限高45米、地上面积8.5万平米地下面积1.5万平米,并对各方向的退线、各种功能的面积分配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算下来建筑的形体只能是一个类似意大利千层面一般的大扁片,既无法入地、也不能架空。对此,我们选择将建筑底层撕开,将中心区域向城市开放,一系列的广场、绿地贯通场地,这样也大大提升了博物馆内部的观赏性,同时使功能分区更加明确。
3. 展陈
中国传统书画的尺寸比例及观览方式,其实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于西方体系中客厅式的展览空间,但传统的观阅方式显然是无法在现代博物馆中实现的。方案中将“水”的部分设计为自由而连续的线型空间,被压缩了的尺度更容易产生私密感和个性化的观展体验,也便于展品的重点展示。
展厅整体微弧的线型造成了视觉上的开合与掩映,再加上不时出现的中庭景致,我们希望参观者在行进之中,能有步移景异、慢慢展开一幅山水长卷的体验。
发布会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得知获奖,12点赶到TA编辑部准备汇报文件,为这个竞赛最后一次熬夜。在这样一次大咖云集的竞赛中拿到第二的名次实在是幸运,上海市和TA的开放与包容令人钦佩,我心中建筑与景观之间的专业隔阂也渐渐松动。整个设计过程中,概念和平面对我几乎不存在专业障碍,但建筑造型的深化确实需要一个熟悉规范、结构等专业知识的建筑师主刀,因为看似自由的形体,却要直接而自明地道出结构、功能、流线、甚至通风采光等方方面面的设计,这一点在竞赛图纸中尤为重要。尽管如此,我们两个人并没有决绝地分工,两台电脑一直摆在同一张桌子上,虽然争执无数,但概念、构型、造型、出图等等每一环节完成的标准都是双方的共同认可。
就像图纸上并不存在于真实空间的抽象直线一样,景观与建筑之间的红线更像是设计师给自己画的避魔圈。但是场地是整体的,生活是连续的;圈外除了妖魔鬼怪,还有海和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