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周五)中午11:45-13:45,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QQ群沙龙第二十五期顺利举行。本期主题为“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依法设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我国是世界上风景名胜资源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基本涵盖了华夏大地典型独特的自然景观,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些风景名胜资源不仅展示了生态、科学、美学、历史文化等本底价值,还充分体现出科研、教育、旅游、实物产出等直接利用价值和促进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等众多衍生价值,因此愈来愈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和评价是风景名胜区规划、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如何提高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和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也一直是行业内不断探讨的话题。新时期的发展,一方面对省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的编制,和对全面调查和评价省域风景名胜资源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从资源评价的科学性和国际接轨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期沙龙由庄优波组织,特邀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古新仁教授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景观研究分院于涵工程师与网友们分享他们对于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评价的认知、思考和见解。
第一环节:嘉宾主题发言
江西风景名胜资源调查与分析
古新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常务理事,江西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古新仁老师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方向的教学与实践,2015年顺利组织完成江西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工作,此次发言旨在分享开展大规模、大尺度和大范围的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工作的思路和经验,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听到各位方家的宝贵意见。整个发言分四部分:
- 江西风景名胜资源普查背景;
- 江西风景名胜资源普查方法;
- 此次风景名胜资源普查成果;
- 相关问题与讨论。
一、背景篇|为什么要进行江西的风景名胜资源普查?
众所周知江西是一个风景资源大省,江西森林覆盖率也很高(位居全国第二),整个江西山清水秀,江西有大量的名山胜景,截至目前江西有世界遗产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26处,可以说江西风景名胜事业是卓有成就的。譬如三清山、庐山、龙虎山、井冈山、明月山、柘林湖和仙女湖等都是很有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江西境内未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地区也具有丰富的风景资源,如南昌新建区的南矶山、抚州市资溪县的九龙湖、抚州市乐安县的金竹瀑布群、赣州市崇义县的上堡梯田、宜春市万载县的竹山洞、九江市武宁县的鲁溪洞、上饶市潜山县的鹅湖书院、上饶市弋阳县的梦幻石林和赣州市石城县的通天寨等。
本次开展江西风景名胜区资源普查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是我们对于江西省风景名胜资源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不利于制定江西省域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确定长远的战略;
第二方面是江西省各地风景名胜区的申报和建设存在明显差距,而这些差距和当地资源是不匹配的,即有些地方风景名胜资源丰富但并未很好地组织申报,而有些地方虽然申报了但建设较为落后,因此这次普查有利于了解各地风景名胜资源真实的情况,并以此推动当地的工作;
第三方面,江西很多风景区长期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分散经营的方式人为导致景区破碎,不利于景区的统一开发和综合利用,诸如一些风景区的管理部门包括城建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或是文化部门管理,导致景区受到多重管理,而这种状态不利于整体的规划建设和开发利用。
因此,江西省住建厅以下发课题的方式委托江西农大园林与艺术学院风景园林学科进行全省风景名胜资源普查。这项课题不仅时间紧且工作量巨大,根据实地调查前最初的分析统计,全省100个县市区中的共400余处景区、1000多个景点。
二、方法篇|如何进行江西的风景名胜资源普查?
在承接这个任务以后,研究团队首先到湖南取经,湖南省风景名胜资源普查的经验方法是:先由省厅发出文件,由各县区派人进行集中培训,再由受培训的同志回到各县区统一填写表格,最后由项目负责单位组织人员统计分析,这种普查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成本低,但不足在于填报资料人员业务能力差异较大,业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也会受到各地领导重视程度的影响,导致后期申报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竟有未被列入调查名录状况。
在汲取湖南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认为调查人员要相对集中。因此,在承接江西省风景名胜资源普查任务后,研究团队决定调查人员全部由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师生组成,并进行合理的调配分组。这种方法能够避免知识水平的差异影响到景区评判。整个普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技术资料的收集阶段。这个阶段花费10个月的时间,以确定现状调查点和各景点的基本情况。这个阶段中,普查小组成员被分为三个大组进行工作。工作要求三个小组目标任务统一,但工作不允许交叉,平行推进。第一组成员负责网络资料收集,第二组成员到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收集资料,第三组成员整理各县区的报送材料。最后三个小组进行集中分析比对资料,确定景区名录和调查地点。经过资料收集梳理出近400个景区、1200多个景点。
第二个阶段:现场调研阶段。调查人员由36位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老师及研究生组成。调查人员分为11个小组,集中利用2015年的暑假,分赴江西省100个县市区进行现状普查。调查的重点是未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的区域。在调查前,研究组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统一思想、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表格和工作细则。表格包括调查表和景点的评价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实地的走访、拍照、收集资料等的基础上对景点进行评分、定级。为期两个月,在暑期结束后,全体调查成员集中交流。
第三个阶段:内业工作(包含部分的现状补查)。主要任务是资料比对和汇总,并对一级景点组织专家对现状调研的资料重新进行评分定级。一级景点的评分比较重要,仅依靠调研小组现状评价容易出现信息判别不准确的情况。二级以下的景点采取类似的方法,分组再次打分定级。其目的是统一口径,使评判更具科学合理性。最后,结合景区景点的类型、特点和分布情况撰写研究报告。
三、结果篇|江西的风景名胜资源普查结果
四、感悟篇|江西风景名胜资源普查中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本人认为,面对大规模的集中普查工作,研究组采用上述办法有以下好处:第一,有利于统一评判口径和减少评判误差;第二,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统一调查能够避免部门意见分歧,相对于以前城建、水利、文化各政府管理部门各管各自部分难以统一标准的情况,这次管理普查打破了不同部门的管理界线;第三,有利于资源整合、集中上报和提升风景名胜区的等级。以海昏侯墓、汪山土库和象山森林公园进行案例说明。
海昏侯墓、汪山土库和象山森林公园都位于南昌市新建区,三者之间的距离较短,在4.2 Km-9.2 Km之间。汪山土库是清道光初年兴建的官僚豪门府第,是由江南园林建筑、赣派建筑和清朝宫廷建筑相结合的大型建筑群,在全国范围内较为罕见,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称;海昏侯墓是一座西汉大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为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群,具有重大的科研考古价值;而象山森林公园是众多候鸟栖息地,形成了独特的森林候鸟景观。
虽然这三个景点相差不远,但象山森林公园归属于林业部门管理,汪山土库归属于旅游局管理,海昏侯墓一度属于文化部门管理,三个景点是较为典型的分头管理状态。虽然各景点都有特色,但都规模较小,因此单个景点都很难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但通过此次普查,研究组发现这三个景点非常有必要整合,待到时机成熟可以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本人认为,面对此类大规模的集中普查工作,研究组的方法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项目组成员全部由江西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师生组成,学科背景较为有限。虽然包含有风景园林、园林、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师生,但还依旧具有局限性。尤其缺乏地质和文物相关专家,不利于建立全面的评价系统;
2. 由于时间有限,无法合理确定景区范围,调查小组主要是对景点进行调查,对于景区规模很难把握;
3. 后期组织专家对景区景点重新进行打分、定级的环节大部分是在室内进行,仅依靠调研组的资料和照片难免影响正确的评判;
4. 调查基本上以视觉感受为主,缺乏生物学、生态学和康养学方面的考量,不利于把握养生度假等方面的景区。其实,不是每个景区景点都具有强视觉冲击力的独特景观资源,但这些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
世界遗产价值评估方法、实践和借鉴
于涵(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与景观研究分院,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的规划和管理。参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范》修订、《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编制、《住建部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等科研和规范编制工作。)
此次沙龙发言主要结合以往规划实践包括遗产申报的一些实践来阐述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估和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评价的一些内容和大家交流与学习。整个发言分为三部分:
第一,介绍风景名胜区或者风景名胜传统的一些评价方法,再介绍世界遗产价值评估了解世界遗产价值评估和风景名胜,进而比较二者资源评估有何异同,从而了解价值评估基本方法;
第二,通过“青海可可西里”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介绍,详细叙述世界遗产申报操作具体步骤;
第三,结合13年“西藏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介绍在工作中是如何借鉴与应用世界遗产评估方法。
一、方法篇|世界遗产评估方法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评价,首先应明确资源重要性,再通过资源的评估来指导我们后续规划、管理、保护的手段和利用活动等的开展。整个资源评估可以分为3个类型工作,即分类、分级和分布。分类即明确资源类型;分级即评价资源等级;分布即确定资源具体位置。从以上3方面说明世界遗产和风景名胜区申报过程的技术层面。
风景名胜区分为了2大区8中类和相关的小类,依照物理性质的详细分类,能让非专业人群了解到风景名胜区资源具体的表现形式,此外还把“风物”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纳入了风景资源。
从世界遗产要素的分类来看,已基本上分为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即文物、建筑群和遗址三大块,这个虽然没有很详细,但专业人士足够理解其内涵。自然遗产小类并没有那么细致,一般都是以整个生态系统或者地质地貌为完整的对象来看待,不会将生态系统或者物种作为具体的东西去表达。用物质和生物结构或结构类型做成自然面貌相对整体表达。同时还提出了相对特殊类型“文化遗产”,代表“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这样一个相对特殊的分类类型。
从分级来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里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表达,分了5级,从影响力和资源价值等级来划分的,即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除此之外,还提出了“吸引力”的概念,这是从利用角度来评估分级方式来评述,就是说这个价值能不能达到一个吸引力,为我们以后的游览利用提供一个基本的依据。
另外还尝试用定量的评价对风景名胜区提出一个可操作的依据,在规范中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评价方法和具体赋值方法,也对不同层次的景点景区等的评价提出了指标使用要求。
世界遗产资源价值分类强调普遍价值。从金子塔的图来说,世界遗产代表全球最高的价值等级。世界遗产分级不像风景名胜区划分详细,最多到省级层次就不再区分了。
在资源评价和遗产价值评价方面,并不像风景名胜区那样通过一种定量的方法来评价,而是通过一种阐述价值的内涵来评价。比如说面对一个建筑群或者古墓遗址,看他们满足哪一种标准,世界遗产评价标准分为10条,前6条是针对文化遗产,后4条是针对自然遗产。如果评价实物,必须从标准中寻找对应的描述,以内涵和关系来判断而达到要求。
价值能不能达到世界遗产评价标准,不仅通过定量评价方式或者通过经验判断的方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国家和国际层面对申报遗产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对遗产评估的相似的一种遗产或者相似的保护区或文物进行对比分析,也只有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能出一个比较可靠的论述和结论来证明它具有一个普遍价值和列入世界遗产的价值和能力。
从资源分布的表达来看风景资源的分布来看,一般还是通过景物、景点、景区、风景区域这样四个层次来表达。在做规划的时候主要是以一种景点制图的方式来表达。对于世界遗产的表达是通过各专业来表达。通过相应专业的方式来深入表达资源的分布状况。比如生态系统分布图和地质结构示意图,也延续了将自然资源当作整体的表达方式来认识和制图的。
小结和对比风景名胜区资源与世界遗产价值评价二者的差异:
- 从分类来说,风景资源分类较细,便于我们不管是规划师还是研究者或者是普通非专业人士都能认识到各要素的类型。世界遗产的分类也更强调一个整体性和观念性,特别是自然遗产方面;
- 从分级来说风景资源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把利用条件也纳入了指标中,同时也包括了非价值评估的一些内容,表格里包括一些可利用条件这样一些评价指标,因此,它不仅一个纯价值的评估体系。在世界遗产的分级指标里是按照等级划分的。遗产的申报书中,除了表达突出普遍价值以外,还要调说明除了突出普遍价值以外的一些价值;
- 从分布来说,风景资源强调资源的等级和分布的描述,特别是通过点状的制图来表达即景点的方式表达,这种表达方式有利于具体活动的开展,比如说流线规划就能很清楚呈现出利用这些点的具体位置。而世界遗产的分布更强调专业性,用专业图纸表达,更有利于整体的认识、保护和利用。
总结来说,这两个评估方法主要是目标和使用层面的不同,还有评估的专业人士和专业背景不同导致评估方法有所差异。
二、实践篇|世界遗产提名地价值评估实践:青海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是在国家青海省的西部,在新疆、西藏还有青海三省交界处,从整体地貌看,可可西里是从南到北由3座东西向的山脉即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和乌兰乌拉山形成的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单元区。从整个地址演变、地质发展历史角度认知,对地质演变史进行了梳理,包括从大洋再到洋盆关闭,再到整个青藏高原山地隆起。
通过了解它整个地质变化过程,了解它具有怎样的地质背景,包括后期的生态系统演变。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原隆起的地质背景下形成了丰富的、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包括广袤的冰川和高湖泊分布率的地貌水平。它的湖泊分布率可能已接近“千湖之国”芬兰的水平。同时,它的地质形成过程也让它不同地理位置对应不同的景观特征大的格局,也正是这样特殊的地质过程和地貌导致了它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具有非常独特的特征。从高等植物来看,特有种的比例占到了34%,哺乳动物的特有种比例高达60%。
从两中旗舰物种表现来说,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故乡,虽然小种群的栖息地占总面积2.7%,很小。但是繁殖地面积占到了76.4%,是藏羚羊繁殖非常重要的一片区域。野牦牛种群数量占到了32%-50%,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除此以外,可可西里也是昆虫特有种集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
在基础研究之外,还通过对其他遗产地和保护地进行分析,比如对有相似生态系统的遗产地和相似地貌的进行对比。比如动物的迁徙情况对比,提到藏羚羊是我国唯一个长时间进行生殖迁徙的物种,我们对坦桑尼亚的国家公园里角马和斑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了可可西里的遗产价值。
通过对研究的整合和提炼,我们把呈报工作重点集中在评价标准中的两条标准上:
第一,顶级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绝佳的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由于我们的地质地貌独特的形成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冰川、湖泊和湿地等自然景观,这些自然景观代表了较高的美学价值。另外一个突出的美学价值载体就是突出的动物景观,如藏羚羊迁徙和野牦牛大种群,其中藏羚羊的迁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大型哺乳动物迁徙景观;
第二,即满足第十条,最重要的在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栖息地,包括在科学和保护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除了野牦牛和藏羚羊还包括其他大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中相当大部分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其中包括一些鸟类一些少量爬行类,在可可西里都是濒危物种的形式存在。
第三、提升篇|价值评估方法借鉴:西藏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
接下来介绍世界遗产价值评估方法的借鉴,以西藏西南部阿里地区的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为例。它是西藏四个国家风景区之一,2015年曾被列入到中国世界遗产清单中,有必要在申报之前对遗产价值进行梳理,同时也为我们之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好基础。
土林-古格风景名胜区是由相对特殊的地貌组成,在一个札达盆地的大区域里面,区域里是由半固结的河湖相沉积的札达群地层经过漫长的冲刷淋洗而发育成的峰状地貌景观,有海拔高、落差大、规模大、景观奇特等特点,视觉上看是较特殊的景观类型。
从整个地质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也是从大海洋演变成陆地的过程,也经历了从大洋到陆地到湖泊、河流地质演变过程,正是这一系列变化形成了地质物,为土林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土林形成有四个基本的条件:一是需要区域地质构造和地理变化条件;二是松散的土体构成物质条件;三是需要水文和地形作为砌石跺土的基础;四是干旱的气候稀少的植被作为土林保存的、不被破坏的保证。
接着,尝试对其他类型的土林进行了形成因素或过程的对比。形成过程中有区域差异和过渡渐变差异,从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来看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被利用的,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将它的科学价值结合起来,通过分区的方式将它的形成因素和地貌具体的表达结合分成不同的类型、不同区域,以指导后面的利用工作。我们在这样思路的指导下,把土林分出来很多类型,如常规侵蚀类基本是一种草屋式土林形式呈现,我们把土岩的形成因素和地貌结合在一起,为以后的利用奠定基础。
我们借鉴了世界遗产评估方法,我们寻找了一些和土林形成过程或形态特征相似的遗产地或国家公园进行对比,比如科罗拉多高原,它的形成过程和地貌地形和土林都非常相似,在形成过程中科罗拉多高原也是从海到陆地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过程也是经历了一个流水侵蚀的过程,地形也大概是一个流水侵蚀峡谷的地形。恶地国家公园和土林在形成过程和地形地貌上基本一致,我们对他从面积、成因以及美学价值进行对比,借助这样的方法对土林地貌有更深的了解。
从文化这里我们首先对阿里地区的历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梳理了阿里地区从神话时期到后古格时期再到西藏和平解放的整个社会发展历程。尤为重要的是对整个地区佛教发展的历史和苯教的发展有一个梳理,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的一些价值。还对现存的一些古迹、遗址进行梳理,对庙宇、壁画等资源价值进行定位。
最后,用资源表达的具体内涵入手,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利用世界遗产价值评估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认为:土林-古格自然风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符合第七条第八条两个基本标准,自然美和地址形成过程,从文化讲至少满足四条标准,从壁画、城镇选址,和自然关系,以及藏传佛教发源地符合第六条。
从保护分区来说,以生态系统稳定性、美学价值、视觉敏感性和生态系统原始性来指导保护分区规划也用景点分区这种传统的分区方法得出主题游线规划,引水探寻和自然科考。
从相关规划,借鉴相关专业方法认知风景资源,我们对一个风景资源进行深入认识,需要从不同专业切入来了解价值具体表现和价值载体,这样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自然遗产,这也是我国自然风景遗产申报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好的经验,让我们和国外同行更好的交流,进而指导我们在未来风景区或者下一步保护实践有更可靠的依据。
第二环节:自由问答
就两位嘉宾的发言内容,大家展开了以下讨论:
Q:请问通过调查后,相比较周边的湖南、湖北、广东、苏杭这些地方来说,江西的风景资源的优势点在哪里?
A(古):相比于周边来说江西的风景资源是富有个性的,概括就是“山奇、水秀、林茂”;江西省的植被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江西省丹霞地貌景观列为世界遗产,江西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有众多富有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比如八一南昌起义、长征出发地于都、共和国摇篮瑞金等等,井冈山、南昌、瑞金、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等地早已远近闻名。
Q:通过风景资源点状评价的方法,那些并未被评级识别的普通区域,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呢?案例恶地国家公园在分区规划时,分区划分的边界依据是什么呢?
A(于):首先,风景资源的被评价会成为法律保护的依据,其次是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区域划分,规划时应统筹考虑,协调相关部门,不同级别的保护分区对应不同级别的保护要求。区域保护应该明确对该区域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其影响深度,从而采取不同特性的保护措施。
分区划分的评估依据主要有两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是资源价值的高低,这会影响资源的利用强度,还有一些其他依据是根据资源的具体作用来设定评价指标。
Q:请问古老师,关于大尺度风景名胜资源调查方法,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自上而下的如刘滨谊老师提出的利用GIS进行区域景观分析和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以及易桂秀老师将江西全省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分成7个风景区域。不知道您怎么看这些调查分析方法?
A(古):我们理解第一种方法是强调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总体的把控,第二种方法是强调现场的调研和分析,各有所长,本人更倾向两者结合。
Q:作为风景园林师,在做世界遗产价值相关评价的时候,您认为哪个方面是比较困难的?
A(于):困难主要体现在受到专业限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注重自我提高,学习利用相关知识、查阅大量的现有成果的资料进行学习;其次,邀请相关专业、相关专家参与评估,提供多学科的支持。
Q:由于随着由刚开始的看风景式旅游,到后面提出的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同时市民旅游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那么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思路上应作出什么样的转变?
A(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关注点应从看风景转变到关注当下需求,有目的的开展景区和旅游规划,不能局限传统做法,比如多关注生态环境营造,多关注康体、休闲等。
Q:借鉴国际对比,在风景资源分级方面,是采用风景区整体尺度,还是在景区景群景点尺度,一个一个比较更好?
A(于):我认为要两者结合起来,整体尺度可以把控大的规划,而在利用具体资源时应该挖掘具体兴趣点,更好的加以利用。
Q:请问 风景名胜资源在评估时有没有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在评估时有没有一些具体的指标是针对资源可持续性的?
A(古):风景名胜资源在评估时一定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在资源评估和建设,保护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利用,所谓保护就是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在评估时,采用量化的指标评判是较难的,因为资源的保护要求不同,其可持续性体现就不同。
A(于):资源可持续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认识资源的价值和资源的影响因素会,以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这和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息息相关。再者,提到可持续性评估指标,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评价体系或指标,而且我认为确切的指标评判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评价流程,使得评判容易操作,另一方面既定的评价标准会使得在评判过程中忽略到一些资源的特性。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应多参照现有的、成熟的评价体系或数据,结合现有的实际条件进行符合要求的评估。
Q:《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范》修订、《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规范》什么时候能颁布执行?
A(于):《总规》正在修订,还没到征求意见稿阶段。《详规》已经进行到征求意见稿阶段,最快今年能够颁布。
Q:曾经到过一个自然资源很好,但是交通特别不方便,路窄车少,公交两小时一趟,当地的经济条件也较差,景区面积不达标,所以在风景区评价的时候就没有定位成较好的风景资源,因此一直发展不起来,不知道对于这样的鸡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A(古):资源评估重点关注其本底价值,所以不应以其交通不便或面积大小来界定其价值,而应该综合评估。
A(于):非常同意古老师的观点,资源具有不同的价值,比如生态方面的价值,保护方面的价值、作为景观背景林的价值,开发性较差但不代表没有保护必要,对资源价值应该有全面的认知。
Q:现在用的最新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是哪一年?
A:现在用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是2000年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