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下午,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之“2016 年优秀项目宣讲“专场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百人会议室举行。本专场论坛由科研与信息中心主办、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承办,旨在展示2016年优秀项目。会上齐聚行业内外专家学者,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晓光的主持下,北京清华同衡各研究所围绕2016年优秀项目进行了回顾与展示。
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
李沂璠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谭纵波工作室 副所长)
绍兴的历史是水的历史,水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绍兴不仅拥有丰厚水利著述的水利文献之乡,还有许多“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诗意般精美的水利建筑和桥文化以及极尽人水和谐的兰亭书会和唐诗之路的名人文化。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水体污染,如何寻找寻回往日的水乡风光,打造现代江南水城,成了绍兴人的新使命。李沂璠副所长向我们介绍展示了绍兴规划以“以水定城”为概念,编制完成《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明确水城建设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两江、十湖、一城”全市域水城格局,重塑优美山水风光城市形象。
李副所长从项目背景与组织出发,阐述了绍兴水城概念性规划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指引,进而展示了该项目的具体分区规划与设计示范,最后对整个项目进行了简短总结。
1 、项目背景与组织
2 、总体规划与实施指引
3、分区规划与设计示范
大城市周边非集中建设区综合保护与发展中的思考
——曲靖市南盘江沿线保护利用规划
郑卫华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研究所 项目经理)
曲靖市是云南省唯一的地级市,同时也是201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确定的62个综合试点区之一。为进一步实现推进其城市功能“创业之城、宜居之城、休闲之城定位”的落实,2014年曲靖市规划局组织项目国际招标,对曲靖市新型城镇化重要实践区——南盘江地,展开系列联合规划投标项目。
基于委托方以城市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凸显为核心的要求,郑卫华先生从相关概念背景入手,展示了重点研究生态安全与保育、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利用、产业布局、滨水空间的保护开发、用地布局、镇区规划、村庄规划、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商业设施体系、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和城市形态控制体系等内容系统,同时面向管理、实施,并在研究基础上形成的《曲靖市南盘江(九龙山——越州段)沿线区域保护利用规划》。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实施评估及一体化规划
江艺东(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总体规划研究中心 三所 项目经理)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意识到城市发展问题需要解决,提出解决思路是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的发展,来解决城市主要问题,指导近期的建设实施。特别是应对鄂尔多斯新的发展形势,鄂尔多斯面临性的经济社会发展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呢,从三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个是曾经鄂尔多斯神话似乎不复存在了,经济面临下滑,曾经人均GDP甚至超过香港,近几年断崖式的下降,人均增速从23%下降至9.5%,而且中心城区下降幅度远大于整体全市域的下降幅度。鄂尔多斯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一枚独大的产业结构是有问题的,也尝试产业升级,但是实际效果来看,产业重工业化结构仍旧突出。出现强外围弱中心,中心城为装备制造、纺织或者高新技术、空港物流这些新型产业,而外围还是煤化工、电力,中心城远远落后于市域其它地方传统重工业化为主的园区发展。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引擎时代的终结。近几年固定资产增幅来看,也是断崖式的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进入长周期下滑,以2011年为拐点,都有急剧下降。政府财政面临大的困境,出现难题。
三是经济增速减缓也导致人口集聚能力的减弱。编制总规时人口预测相对乐观,现在来看实际人口规模与规划预期有非常大的差距。
这次规划提出非常规任务,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宏观要求,更主要为了适应鄂尔多斯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对现行的总体规划的实施路径、调控手段、阶段性目标重新审视和谋划来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引导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总规的实施评估作为最基础的工作,通过实施评估找寻城市发展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的规划对问题作出回应。
第二部分讲项目的核心思路。
(1) 推进空间收缩和功能调整战略,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
控制外围园区的规模,把产业功能向城市内部推进,形成“城市核心组团、产城融合区、外围产业组团”相互融合的布局结构。对于这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到底应该放什么样的城市功能,我们也进行了分区的引导,重点提出各个区的功能清单,比如产城融合区可以放产业、服务,但是坚决禁止污染性的或者耗水量大的产业类型进入。城市核心组团主要还是布局一些以城市功能为主特别是以服务类为主的,这个地方禁止产业项目的进入。外围产业组团主要对于用地需求比较大的或者大型企业为主的制造业类型,但是不允许大型生活服务或者太高端的市场服务的进入。内外交通主要从跨组团通道的建设,包括跨组团快速公交走廊、站点辐射的分析,加强跨组团交通联系,优化快速公交联系,支撑产城融合发展。
(2) 促进土地高效集约发展,从“增量扩张”到“减存并举”。
用地布局相对松散,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现状建设用地146平方公里,外围27.4,在建有27.5,还有大量已批、已供、以及协议占用的用地。土地供求的导向不是很明确。在房地产不景气大环境下,存量消化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城市夸张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建设用地达到214平方米,远超于国家标准上限。在建来看主要以商业、居住用地为主,比重将近85%以上,其它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四个策略。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和2020年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锁定城市边界,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划定重点建设区、优化提升区和控制建设区,分别提出差异化调控策略。对已供未建地的功能和布局进行调整,以匹配未来各组团发展需求。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消化空置住宅。提高外围产业组团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考虑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行业等因素确定项目供地策略和规模,根据投资强度和建设进度实行分期供地。从规划期末2020年到现状这几年内的启动建设用地来源都有哪些也算了两笔账,一是找出能够进行存量更新的地块,算一下通过存量用地的改造更新可以减少多少工业、居住,能够增加多少公服和公园绿地,第二个用地来源就是一些已供但是未建的或者已经批了指标但是还没有供地用地,与实际用地需求进行匹配。同时建议在产城融合区内新增加指标。
(3)完善基本服务体系,从“结构失衡”到“品质提升”。
针对公共服务设施两头分化,布局不均衡,使用效率不高,市政设施需求预测量远大于实际需求量的问题,对设施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校核与调整。保持城市设施的三级体系,进一步提高针对性,比如城市级公共设施规划期内不再新增,重点提高使用效率;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重点面向产城融合区产业的需求,以及与它相匹配的外围产业组团需求;社区级重点针对便民需要来进行配置。从摸清现状到找到缺口以及完善配置这个思路来做。
(4) 创新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从“多头管理”到“统筹协调”。
通过园区管理体制的全面重组,建立一体化园区管理体制,提出三个整合方案,从整合力度、市区关系、管理主体、存在难度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供甲方决策。从实施成效上来看,这次实施评估的建议包括一体化建议已经指导总体规划的一些修改,并且获得自治区政府的批复。在这次的规划过程中,我们提的一些建议已经被政府领导所采纳。
不只是鄂尔多斯,在国内很多城市都有类似的相同的问题,我们这次规划只是探索在超常规发展地区进行规划的,在尊重城市客观规律基础上的一种理性回归的探索。这只是一小步,也希望能够和同行们多交流,在未来尊重城市客观规律发展上的理性规划回归的路上走得更远些,谢谢!
对话山水——吉林市松花江两岸地区规划设计
刘宏(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详细规划研究中心 四所 所主任)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交流同衡详规中心去年完成的项目,我今天讲的主题叫对话山水,对应项目是松花江两岸的规划设计。吉林市在东北地区来讲非常独特,它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城市,同时处在长白山下也是非常注明的旅游城市,而且城市雾凇景观比较著名,除此之外也是国家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城市现状特点来看,山水城咬合空间非常突出,外围由各种长白山余脉四面环绕,中间松花江反S型在城内蜿蜒而过,可以说“四面皆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整个基地条件非常不错。
规划区域是松花江两岸地区,它是吉林市美丽的山水景观、是承载江城融合理念、展示城市魅力与特色的核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和现代相呼应的都市生活区域。松花江两岸的气质定位:体现吉林山水融合生态特色的蓝色脊梁,展示吉林独特历史文化气质的人文长卷。在这样大的气质下,随着城市多轮的建设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包括功能单一化、景观同质化、界面单调化、生态分离化。这次规划的范围非常长,总长64公里,是作一江两岸最长的一段,涵盖了城市最主要的区域。
我们这次规划特色主要是四点:
1、大框架创新——填充式设计
在这次规划前,吉林市已经开展四次宏观规划研究,我们相当于第五次。(2002年吉林市通过国际咨询聘请美国易道与法国欧博两大公司完成《吉林市滨水区城市设计》,2003年吉林市规划院、大连先锋建筑设计《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城市设计》,2003年“清水绿带”工程整合规划,2009年哈工大深圳分院《吉林市松花江滨水区总体城市设计及重点区段城市设计》)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规划,从对它的评估来说,无论在整体定位立意以及定量,还有具体策略和方法上做的最详细,而且成果上每一段都有城市设计方案,对应到指标上既包括传统控规里的地块详则,也有城市地块导则的东西,从实施效果来看,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做得越详细成果最丰富反而实施效果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最理想的其实是“清水绿带”工程整合规划,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这次规划要不要这么做。
黄色区域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编完或者相应规划研究做得比较仔细,这次规划不需要做太多调整和研究,只需要补充未来的城市风貌景观建设上的针对性引导就可以;绿色方块所表达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城郊区,上下游这些地区,过去规划对于滨江特色和功能考虑相对不足,我们这次规划既需要对它滨江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在具体方案这也需要从用地到城市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考量;白色地区其实就是缺规划。所以说在规划基础不一样的条件下,我们提出填充式设计的方法。
2、从体验角度去解读和系统设计
这是逐渐在城市设计方面做的一些努力。通过四个角度做系统研究,关爱松花江——保护自然生态,展现大美情怀;感知松花江——观山赏水路径,建设特征交通;印象松花江——传承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精神;振兴松花江——强化公共功能,塑造特色空间。这次主要考量的就是江两岸的城市基质的特征不同去划分7个特色区域。
关爱松花江,要严格保护近江山体廊道控制原则,成果中通过高度等形式控制落实;保护远江山体轮廓线;主动融入一些城市级别高等级的城市公园,保证滨江本身的景观跟城市内部景观形成适度的渗透。感知松花江,将交通主要干道通过规划尽量远离滨江区域布局和引导;一种结合道路常规慢行,一种结合河滩地的特色慢行,两个慢行系统共同构筑慢行体系。印象松花江,形成五个特色的感受集中区,南北各一个旅游文化区,中部传统历史文化区还有近现代文化区,中间偏北是城市传统老工业基地为主的工业文化区。振兴松花江,更主要是想说城市功能调整和优化,主要的目的也是把滨江两侧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去预留,强化公共职能,从纯粹的景观江未来的活力江公共江转变。
3、结合使用特点的具体综合解决策略
4、三个专题研究:既有规划评估,山水城气质特征专题分析,松花江两岸地区公众参与调查问卷
总-分-总-分的技术框架体系,形成《城市设计引导通则》和《分区城市设计导则》两个层面。不再鼓励城市规划局做地块的城市设计导则,而是引导未来的开发业主建筑设计师去做地块周边的城市研究,这个研究希望满足三个条件,研究区域在实施地块基础上扩大范围,符合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应在此研究中明确对各分区城市设计导则的落实情况。
最后一句话总结呢,这次规划虽然说范围巨大,但是我们希望设计有一定针对性,达到了针对性有重点,导行细化可实施,也希望吉林市未来能够建设得跟高!谢谢大家!
西河村的复兴之路
李君洁(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所 项目经理)
在“英雄梦,新县梦”一城三线旅游规划的大背景下,清华同衡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所参与了西河村恢复改建再规划项目,旨在通过提升居住环境,发掘旅游文化资源,为传统村落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
西河村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境内,周河乡西部,面积约7平方公里,周边交通较为便利。西河村户籍人口约386人,多为在外务工,留守村民多以以务农为生。村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年久失修,难以满足现代交通消防要求。李君洁女士基于以上西河村条件背景,分析其价值特征,结合规划和实施特点展示该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其中,实施与规划、建造同步的落地形式极大地引起了村民的参与感,通过试点的实施与其成果带来的积极影响,赢得了村民对该项目的支持与推动,也为其后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建造提供了平台。
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综合规划
胡洁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风景园林中心 主任)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经AIPH批准并由国际展览会认可的,由中国政府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A1类世界园艺博览会。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规划面积约960ha。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十年间北京举办的最高级别、规模最大的城市事件。胡洁主任作为主创设计师从该项目的不同阶段展示介绍的北京世园会园区综合规划的基本概况。
延庆景观照明规划设计 2013
张倩倩(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 项目经理)
今天在各位同仁跟尤其是洪老师后面汇报感觉压力山大。我们刚才听见洪老师介绍,咱们延庆世园会的汇报,我们在世园会东边,是延庆主城区(延庆新城)的修建性的详细规划,我们也引用了刚才同仁的介绍,我们不是孕育的过程,是一个被生出来的项目,它是规划落实这个层面上一个项目。我的汇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项目概述
延庆有着“百里画廊”之称,自然景观优势除了延庆比较知名的各大景区之外,县城主城区也有着“一城山水半城园”的美誉。对比北京市其它区县高楼大厦的城市化形象,延庆最大优势在于它是一座优美恬静的山间小城。远景中山、城、林、水四个大的层次也成为延庆特有的形象要素。
但是夜间环境光过暗,多数的景观带跟城市公园都没有照明,这些民生建设到了夜晚利用率非常低,延庆的黑也成为民生建设的一个缺憾。针对小城镇的各项亮度、光色、动态控制上都做了减法,多数以三四级照明覆盖大面积区域,一二级照明占比很少,也是从生态节能上的考虑。亮度低于北京市中心城区两个级别,一级亮度最高不超过15nits,光色以饱和光为主,主要是商业区才允许局部动态采光,动态也主要以静态为主,主要商业区允许一个缓慢的局部动态表现,避免小城镇一味地追求大城市亮彩闪无序的照明建设。本项目的范围是对延庆主要两条街道,妫水大街和东外大街,以及妫水河景观带做了详细的规划设计。今天主要介绍一期已经生出来的这个项目,包括妫水河景观带30公顷范围内的建设项目。
二、设计内容
(下图)黄色区域是夏都桥两侧,是城市形象的表现重点,也是延庆最大的城市公园,有大量人工载体,景观建设比较完善,在满足公园照明的同时鼓励景观照明建设。蓝色这块是东湖,是开放性景观带,管理维护难度相对比较大,建议以功能照明为主,尽量少做景观照明。绿色主要全是郊野景观,在前期规划定位上,因为地形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不建议作为夜间活动的区域,在基础建设完善之前,更不建议进行照明建设。
白天以夏都桥为中心的两侧视线可及的范围一直是延庆宣传的重点,夜景建设这部分作为表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载体,夜景形象与白天差距非常大。夜间零星几栋建筑在岸线上,形成不了连续景观带。
突出远景中山城林水四个层次,该怎么处理是首要问题。临水建筑需要有统一的秩序,临水植被选择弱化后排的植被,仅表现前排植被,跟后排植被层次拉开,亮暗分开,前排临水植被可以形成倒影。选择高显色性光源表现临水植被,还原植被的本色;选用低显色性光色统一不同颜色的建筑顶部,将其故有色在夜间形成一致的秩序。如图是夏都桥西侧(上)东侧(下)的效果:
夏都桥东侧景观带相对于西侧比较复杂。北侧岸线树木稠密,东侧岸线湖景中心、树木高大,南侧岸线树木稀疏、滨水步道。
实景照片:
除了大尺度的城市景观以外,就公园景观近人尺度也做了研究。夏都桥西侧的城市公园鼓励景观照明的这段,仅实施了公园景观,环湖建筑纳入二期实施范围。问题为:无滨水警示照明,园路照明照度过低,主要活动区没有照明,一些老旧灯具破坏,公园夜间利用率也非常低,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照明策略上,首先建议突出入口,吸引更多的人气;善道路、桥体等功能性照明;突出几步一景的小雕塑作为园路的视觉兴奋点;亲水平台采用采光动态的表现方式。
夏都桥东侧的延庆地质公园是延庆城区范围内的标志性的地质标本展示公园。将地质标本展示与庭园灯相结合,有效减少白天过多的立干,在夜间充分尊重这些白天埋没在周边美景中的展品,只表现标本及园路,夜间呈现地质博物馆的形象。
最后这是东湖景观带,是一片开放性的景观带,目标是补充功能照明,尽量控制不必要的景观照明。
三、实施保障。
最好的节能措施其实是前期的规划控制指标能够有很好的落实,严格依据定的指标来进行实际设计的计算,也让规划更好地成为有效的节能手段。我们整个的工程面积是30多公顷,功率密度每平米是0.68瓦左右,远低于《北京市绿色照明标准》,也远低于北美标准中对公园跟景观带的节能控制指标要求。工程造价大概是2600万。在竣工后得到延庆业主以及市民的一直好评,也得到去年(2015年)第十届中国照明奖的二等奖,以及祝融奖等多个奖项。因为这个项目实施好,我们的长子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所以现在次子正在孕育中,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