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2-16日,由柏林工业大学校友会举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协办的“设计未来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与城市构造的转换”研讨会在清华同衡设计研究院16层会议厅成功举办。
会议以“设计未来城市”为主题,集合了来自德国、韩国、泰国、印度、印尼、蒙古、菲律宾、中国等八国的将近50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其分别以“绿色城镇化”、“绿色——蓝色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城市街区改造”等为主题,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未来城市”的构成要素和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也希望由此提升规划设计行业的竞争力,扩展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于9月12日早9:00衡规划设计研究院16层会议厅拉开了帷幕,在开幕仪式上由清华同衡规划与设计研究院胡洁副院长、柏林工业大学Jürgen Weidinger教授、柏林工业大学Ingo Meyer博士分别做了致辞。整个会议由学术报告、现场考察、工作营三种形式组成。其中9月12日、13日和15日三日为全天的学术报告。14日和16日为北京、天津两地的现场项目考察。在三日的学术报告会议期间26位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其分别从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山水城市、城市棕地改造、绿色基础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城市建筑开放空间、节能建筑、新能源的使用等方面对“可持续的未来城市”这一概念进行诠释和探讨。其中15日上午还以“精明增长城市”、“绿色城市”、“蓝-绿基础设施”、“城市建筑集群的转换”四个主题分四个小组进行讨论。
胡洁副院长致辞现场(摄影段佳佳)
Prof. Jürgen Weidinger致辞现场(摄影段佳佳)
Dr. Ingo Meyer致辞现场(摄影段佳佳)
在12日的主旨汇报中,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胡洁副教授作了以“山水城市: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探索”为题的学术报告,其从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国传统山水偏好、古代城市选址布局、古代水利工程等方面对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和形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河北唐山南湖等为案例分析了在现代城市中如何将山水的传统概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山-水-城”相互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城市。
胡洁副院长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柏林工业大学Jürgen Weidinger教授对柏林工业大学进行了简单介绍,包括历史沿革、校园概况、学院设置、研究与教学、师资与课程,以及学生情况等,其中特别介绍了国际学生的组成、国际学生交换项目和校友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等方面。
Prof. Jürgen Weidinger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系朱育帆教授以宁波东部新城明湖区规划设计项目为例,介绍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策略,即从研究项目范围内一个古镇的历史背景入手,保留诸如漕塘、古树、建筑尺度和空间氛围一类的地域特征,通过对关键性的局部进行操作,细致处理新与旧的关系,进而触动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结构,延续人对场地的文化记忆和情感,传达“尊重历史等于尊重未来”的设计理念。
朱育帆教授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来自德国的建筑师Florian Koehl,工程师Markus Naimer,和柏林工业大学的Alexander Wriege-Bechthold博士和Jürgen Weidinger教授对其共同合作的跨学科项目“Zingster Strasse社区改造”分别进行了介绍:
建筑师Florian Koehl运用预制装配式住宅的概念,意在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可选择、可负担、功能混合并且可持续的住所,并且保证在功能高度混合的同时,通过整合地面标高,为公众提供大量可达性强的花园和开放空间。
Florian Koehl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工程师Markus Naimer则为场地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建立与供水设施相结合太阳能板立面系统,利用废热进行供暖的中央空调系统,以及分散式家庭热水系统等。
Markus Naimer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Alexander Wriege-Bechthold博士介绍了应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对项目内的灰水(厨房及浴室污水)、黑水(混合排泄物及马桶冲水)和雨水进行处理,实现节水、循环用水、循环利用营养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和保护当地水平衡等目标。
Dr. Alexander Wriege-Bechthold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Jürgen Weidinger教授从景观方面对社区进行了梳理,将场地与周边环境的交流作为宏观考虑,连接开放空间和水域形成绿色网络,并扩大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覆盖范围,形成能让居民停留的城市空间,再者,通过景观设计鼓励居民与开放空间的互动,激活社区经济、文化和商业发展,同时强调景观设计应作为建筑设计、水资源管理和能源工程的协调者,将各领域的潜力激发出来,以更有效率地进行合作和管理。
Prof. Jürgen Weidinger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来自美国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景观系主任兼教授Ron Henderson介绍了他所领导的获奖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无人驾驶城市”, 从社会效应、交通法规、新型技术、基础设施、空间原型等方面探讨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广对现有城市空间形态和人类生活方式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借助这项技术实现这一愿景?”这一关键议题,并展示了针对未来的运输、通勤、旅行、街道和停车模式的方案设计成果。
Prof. Ron Henderson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最后来自韩国西京大学生物技术系的Kim Gi Eun教授结合她对农作物根系、叶片、菌根寄生和共生现象等的科学研究,介绍了当前出现在韩国城市地区的智慧农业,主要形式为屋顶绿化和花园种植等。该新型农业形式因其低技策略,面向大众的理念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居民区。Kim教授对韩国城市农业实践的介绍,引起了各国专家的广泛兴趣。
Prof. Kim Gi Eun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13日主要为来自各国的柏林工大校友的学术发言,首先来自万德文脉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李文军先生以“回顾中国北京城市建设”为题作了学术演讲,其汇报中对近十年来针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宜居城市等国家政策下的300多个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和定位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以唐山生态城、天津中天生态城为例展示了中国未来生态城建设的现状。同时以北京的发展轴线及空间的演变为例阐述了北京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城市转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李文军先生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随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郑晓迪作了以“建设可持续的未来城市——棕地再生”为题的学术报告,对中国国内目前棕地的现状、全国污染企业的分布、污染源的主要来源等进行了分析,并陈述国内对污染治理的不重视的现状,强调风景园林师在棕地改造中的职责。
郑晓迪助理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刘海龙副教授以“基于二元水循环分析的蓝绿灰基础设施整合设计探讨”为题作了学术报告,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水循环过程进行对比,提出“蓝-绿-灰”相互结合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并以清华大学胜因院、校园区域、明德路等为例,对可持续城市中的蓝-绿-灰基础设施建设流程和模式进行了展示;
刘海龙副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树华教授以“植物种植单元设计”为题,以日本的植物种植为例对植物的不同种植形态及其对城市的健康、生态方面的积极作用做了阐释和汇报;
北京安博戴水道公司的设计总监Florian Zimmermann以“宜居城市和水敏感城市设计—在中国的项目”为题做了报告,指出城市化带来的人和自然关系的改变的认识,并强调水工程技术在引领新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报告展示了戴水道的水工程和景观融合的设计模式,并分享了天津文化中心、天津张家窝社区、北京亦庄等案例。
Florian Zimmermann先生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泰国曼谷易三仓大学的生态科技学院的Tatsawan Tipvarakarnkoon博士汇报题为“泰国城市社会特定区域的社区需求评估调查”,介绍了以小组讨论、实地考证和在线问卷形式,对社区居民的人口统计、家庭信息与居住条件满意度、对未来理想居所和城市的预期进行调研的成果。
Dr. Tatsawan Tipvarakarnkoon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印度建筑与工程专业Kerstin Frick教授分享了当地可持续城市建设和为经济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住房的经验,剖析了居民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印度城市提出了可选择的增长模式——创建城市节点,为城市增长提供可借鉴的启示。
Kerstin Frick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新疆大学的于瑞德教授对以“乌鲁木齐的环境挑战和可持续发展”为题,对乌鲁木齐作为中亚最大的城市面临的城市问题和环境压力进行分析,并对乌鲁木齐目前的作为干旱城市面临的绿化和生态困境进行了数据监控和现状照片对比,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绿地对乌鲁木齐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于瑞德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助理教授陈瑾羲作了题为“1950年代背景三里河地区城市构造”的学术报告, 展示了北京城市结构从1951年到2005年的发展变化, 并介绍了解放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两个规划项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和位于三里河地区的百万庄社区规划设计项目, 通过这两个同一历史时期的城市规划项目,展示两种截然不同的策略选择,以及不同策略选择导致的两个项目截然不同的命运。
陈瑾曦助理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最后,德籍华人建筑师余迅先生以“如何为未来中国城市进行建筑设计”为题,分享德国赛朴莱茵建筑规划设计公司的业务范围,他个人在当代中国城市内进行建筑实践的困惑和思考,以及关于建筑类型、地域特征和材料使用等三方面的设计理念,并介绍了体现上述设计理念的三个典型项目。
余迅先生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14日,与会人员在中方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北京三里屯地区、中央商务区、前门胡同更新、北京首钢工业遗址改造和奥林匹克公园等项目,通过现场考察,加深对中国城市改造和建设现状的认识。
集体参观北京中央商务区现场照片(摄影张蕊)
集体参观北京首钢工业遗址改造项目现场照片(摄影张蕊)
15日的会议以工作营和学术汇报的形式展开。来自新疆大学的玉米提·哈力克教授又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例对中国干旱条件下的绿色城市建设进行了探索,针对新疆夏季和冬季温差巨大,同时干旱缺水的城市建设现状,通过相关模型数据对比得出乡土树种的选择、合理的城市森林面积及布局、优化的城市绿地配置比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吸收城市粉尘、缓解气候等影响巨大。
玉米提·哈力克教授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泰国的玛哈萨拉堪大学的Pondej Chaowarat副教授分享了在泰国的社区公众参与对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影响的过程及其积极效应;
柏林工业大学的张弘琪博士以台湾高雄的河流的滞留池及湿地恢复建设历程为例,对河流开放空间与防洪一体化的融合建设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了展示。
张弘琪博士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韩国加图立关东大学的Choi Hee-Jeong教授对微藻类在未来城市新能源的应用做了阐述和展示,引发大家对微藻类新能源应用及其新能源有可能带来的未知问题的热烈讨论。
Prof. Choi Hee-Jeong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韩国首尔世翰大学的Yoo Seung-Ho教授通过对建筑空间不同开窗方式、开窗方向的模型分析和数据监控,对温室气体的缓和提出了相应政策;
Prof. Yoo Seung-Ho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郭湧对LIM(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的工作流程及其平台在统筹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应用进行了展示。
郭湧先生在讲座中(摄影胡婧宜)
最后,柏林工业大学的Ingo Meyer博士对柏林工业大学校友会的历年活动及项目进行了展示,并对未来的工作和项目进行了罗列和展望,提出希望校友会持续此类有意义的会议和演讲报告。会后大家共同前往紫竹院公园就餐,庆祝中秋佳节。
中秋聚餐现场照片(摄影胡婧宜)
16日参会嘉宾考察了位于北京亦庄的国锐·金嵿社区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和位于天津市的文化中心景观规划项目,北京安博戴水道公司的设计总监Florian Zimmermann作为项目设计单位的代表,全程陪同并进行了讲解。
天津文化中心项目考察现场照片(摄影张蕊)
持续5日的会议在清明佳节的满月中圆满落下帷幕。通过此次活动的交流,清华同衡规划设计院作为承办方,在分享和获取各国的规划设计经验和方法的同时加强了在可持续城市设计上更深一层的思考和探索,在扩大其国际视野和影响力的同时也收获了了很多业界同仁的热烈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