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周的“设计未来城市:可持续城市发展与城市构造的转换”研讨会于9月12日如期召开,本次会议由柏林工业大学校友会举办,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承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协办。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开场致词和嘉宾介绍等环节过后,12日的会议内容主要包括柏林工业大学介绍、德国社区改造项目团队汇报和主题报告等几个环节。德国项目由四位来自景观、建筑、水管理、能源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分别进行展示,主题报告主要围绕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城市项目的实践、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变革与未来城市形态、新技术与城市农业等几个方面展开。以下为12日会议几个主旨报告的摘录。
山水城市——探索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胡洁,北京清华同衡城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
Shan-Shui City: Exploring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会议记录荀超
胡洁副院长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推动力,在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尤为不容忽视,而中国则是个中翘楚。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积累阶段,快速的城市发展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巨大改变。然而,在经济繁荣的同时,许多城市问题也越发凸现出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等等。本报告意在借鉴中国传统城市发展模式,对中国未来城市的区域特色问题进行探索,以创造出具有文化认同感和本土气息的现代城市。
在中国古代,“山水”象征着自然界,而祖先们对自然界的态度也经历了从恐惧、敬畏、欣赏到艺术化再创造的过程。“山水文化”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与自然的相处过程中,中国古人学会了运用自然,并开始欣赏自然,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以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皇宫贵族与地方乡绅模仿自然,将其置于花园之中,无锡的寄畅园,颐和园的谐趣园,苏州的拙政园和网师园等都是对自然进行再创造的典范。而对于城镇建设来说,山水文化则体现为城市的选址。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重“风水”,即结合地势和河流,选取最有利的区位进行城镇建设。“负阴抱阳、金带环抱”便是最基本的考虑:城市处于山南水北的位置,山脉阻挡了北下的寒气,河流则提供了水源及船运通道,形成了藏风聚气的风水格局,临安、杭州、北京等城市的选址便很好的体现了风水。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山水城市的内涵也更为丰富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换言之,也就是“生态城市”的概念。山水城市把人与自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艺术手段,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的局面。在这样的目标下,山水城市有如下几个特征:
- 人工与自然的结合:城市的无序扩张无视自然的进化过程,造成耕地的丧失和环境的破坏,与此相对,“有机扩散”理论很好的体现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它将城市功能,交通需求,自然环境等列入考虑,并在多方权衡后选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场地进行城市建设。
- 生态主义的复兴:山水城市实际上就是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它注重生态循环和人与自然的平衡,意在为人类和其他生物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
- 审美的概念:山水城市将人工和自然进行有机融合,创造具有文化氛围的景观,丰富了居民的身心体验,满足其亲近自然的需求。
- 天、地、人的和谐:只有在尊重当地人文和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创造具有中国风的山水城市。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自下而上的设计策略——以宁波东部新城明湖区景观规划为例
(朱育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Top-down or Bottom-up? –A Case Study
会议记录荀超
朱育帆教授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之滨,长江三角洲的东南隅,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对于宁波来说,水是文化发展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这使得水域设计成为其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在宁波,许多境外公司所做的湖区设计具有现代化气息,引领着景观设计的潮流,一定意义上,它们的景观设计代表着未来,深受国内开发商的欢迎。但逐渐地,水域景观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市政府决定在宁波东部新城做一个尝试,探索未来水域景观面貌新的可能性。
宁波东部新城的基本格局是:北部都市化的商业区和东部的住宅区为已规划场地,中部为湖区,西南部是留有历史记忆的古镇。此次项目的重点就在于古镇和湖区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基于这样的场地概况,朱教授和他的团队确立了一个贯穿设计过程的思想: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同时他指出,在中国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开发商常无视历史对象的价值,不顾人对场地的感情,将所见之物化为乌有。在这样的背景下,设计团队的预设目标是,将古镇的记忆以某种方式保存下来,同时能与已规划区建立对话关系。
在古镇区域中,许多具有江南气息的传统石桥已经消失,代之以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混凝土桥梁,而桥梁的名称也改为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灭资兴无桥”。设计团队认为,这样的桥梁虽不具文物的价值,但充满了时代的记忆和感情,应当保留。除此之外,场地中的建筑多破旧不堪,居民也急于搬离,面对这样的状况,朱教授提醒设计师们,要善于发掘事物背后别人所看不到的价值,并且找到某种策略,将其转化到新的规划设计中。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朱教授的团队将小镇具有强烈人文色彩的地名进行统计,收集门牌号等具有历史记忆的元素,将其转化到新的规划设计中;保留如漕塘、古树、建筑尺度和空间氛围等地域特征,通过把握关键性的局部,以自下而上的手段触动更大范围上的布局,建立具有逻辑的区域结构体系。对于湖区的形态,设计团队在留出古镇规划空间的基础上,从历史水系中寻找依据;同时,将绿廊和水系连成一体,使漕运河道和充满记忆的水系结构得以完整保留。为了保持湖区景观的节奏感,设计团队在北部高层建筑区和水体之间建立了缓冲带,以削弱摩天大楼与明湖的对比关系。在处理尺度的问题上,设计团队保留了古镇区内传统建筑的尺度,恢复了具有江南特色的水域商业模式,将不同类型的商业建筑混合起来,并融入文化博物馆,创造了适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尺度,同时又能保持与北部高楼相关联的建筑高度。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最后,朱教授再次点明了“尊重历史就等于尊重未来”的核心思想,并提出,宇宙中任何单体都有其生命循环的轨迹,当其进入下一个阶段时,新旧之间需要一个桥梁。在面对当代古城的议题时,景观规划设计师应立足于挖掘旧事物背后的价值,预留传统文化的空间,做属于当代的设计实践。
问答环节:
问:古镇改造后,是否存在贵族化(gentrification)问题?
答:因体制原因,原有镇民整体移居,改造后当地无原住民。
问:保留文化记忆与驱除原住民是否矛盾?
答:现有体制内无法实现保留原住民,需要过程。该项目的主要意图一是尽可能地减少古镇文化记忆的损失,二是引起当地政府对该问题的关注,以期在未来找到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柏林Zingster Reload预制住宅社区改造研究项目多学科团队工作展示
Zingster Reloaded–the future of a prefabricated housing estate in Berlin
该研究项目由一支包括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城市水管理工城市,能源工程师和建筑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完成,四位德国专家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进行了介绍。
建筑设计与密集化design of building and densification
(Florian Kohl,建筑师)
会议记录张蕊
建筑师Florian Kohl首先分享了他在柏林参与的四个早期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一个自建项目。当时Florian刚刚准备创办自己的工作室,柏林墙已不复存在,城内有很多战时轰炸后荒废的空地,城市面临收缩,建筑师缺少工作机会,于是他和妻子决定买下一块空地,自己开发建设一栋公寓。建筑师希望户型上为未来的居民提供多种选择,同时价格上不造成过重负担,此外公寓内部混合居住和工作等不同功能,并能适应未来住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由于无法从银行贷款,建筑师决定由未来业主共同集资盖房,户型和相关配套系统均由业主共同决策。设计方案中,建筑师工作室位于精心设计的首层空间,上层设计了多种户型的公寓和公共空间,建筑师还为部分公寓的室内做了局部设计。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第二个项目是 一个住宅街区的改造项目。建筑师在一栋内院式住宅楼的屋顶 添加了共享花园,并将无人居住的公寓转化为商店,办公室,幼儿园等空间,以增加使用功能多样性。
讲座 PPT摘图
第三个项目位于河流沿岸。在柏林,河流沿岸属于建设敏感地带,应公众抗议要求,距离河道50米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建筑,河滨作为公共空间为公众所共享。为适应该项限定,建筑师将项目首层架空,并保留场地原有树木,同时为住户保留了面积较大的私家花园,作为对不能居住在首层空间的补偿。建筑项目内含商业单元,标准公寓单元,集合居住单元(多户家庭共享厨房和起居室),室内共享空间和室外共享平台。该项目为未来的居住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为不同的收入阶层提供选择。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第四个项目是竞赛方案,关注未来邻里社区内部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建筑师设想了一种
自由交易系统,使由于失业而无法负担房租的人们通过在社区内工作换取居住权。
讲座 PPT摘图
接着,Florian介绍了他在“Zingster Reload”社区改造项目中所做的 工作。现有社区是柏林东北部典型的预制结构建筑项目,建筑师聚焦于社区内一个大约有2000人居住的组团,并延续了他在早期项目中所关注的可选择性(choice),经济性(affordability),功能混合性(mix)和可持续利用性(sustainability)。
调研显示,项目目前几乎不存在功能混合,空旷的地面空间不利于产生社会交往,街道两侧被停车空间占据,缺少共享空间,场地内部的庭院里几乎完全看不到人的活动。
为解决缺乏社会交往的问题,建筑师规划了新的硬质和绿化轴线系统,调整机动车入口和线路。通过在内院和空地加建用于满足工作和社区内部文化、社交及休闲功能的新项目,增加建筑密度和功能混合。与此同时,城市设计团队建议为协调项目尺度,在场地空隙处加建4层高的小型建筑,营造更为丰富的空间体验。
讲座 PPT摘图
最后,Florian进一步讨论了对战后流行于东德的预制结构建筑项目(WBS 70)进行改建的可能性,提出以下几种策略:
- 门窗洞口及阳台改造
- 地面层改造为工作与居住混合户型
- 居住功能转换成其他功能
- 重新调整内墙划分
- 创造内部共享空间
- 在内院新建低层项目
通过上述改建方式,逐步改善现有项目与地面层的关系,在项目内部增加公共空间和顶层花园,营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及丰富的空间体验,并以此刺激经济活动的产生。
讲座PPT摘图
Urban Plann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Cities 城市设计与城市转型
(Prof. Jürgen Weidinger 柏林工业大学)
会议记录荀超
Prof. Jürgen Weidinger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这个跨学科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将单一功能的社区转化为有活力,有都市气息,功能混合并可持续的邻里社区。换言之,就是如何提高空间的质量。景观设计师必须设法解决功能分散区之下所暗含的结构问题,包括交通,开放空间,废弃物处理等等;同时,将所有参与设计的学科组织起来,激发它们最大的功能和潜力,共同为项目合作,创造具有特色的空间氛围。在此项目中,设计团队的实践步骤是:首先,评估景观设计的框架,并考虑景观和开放空间的管理和维护如何进行改革;其次,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包括将此次设计的主旨思想和解决办法反馈给各方面的专家,以便他们针对某个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目前,Zingster Strasse社区松散的城市带来许多问题,诸如置于区域正中央的大片停车空地,被栅栏隔离的庭院,混乱的种植体系,缺乏通往周边乡村地区的通道,平庸而程式化的开放空间设计等等。但同时,Zingster Strasse社区也为分散的城市结构设置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包括大尺度的开放空间,乡村空地,比如池塘、果园、乡镇和农舍——这些元素应先于房屋建设来定义用地的类型。再者,借助于地上地下良好的交通换乘体系和1980年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个区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景观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展多样化的开放空间网络
开放和自由的公共空间,是维持“混合用途型城市”体验的决定性空间结构。迁入场地的人们参与到场地中,并展开依托于场地的活动,激活基础设施的使用。公共空间将邻里聚集起来,创造了秩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多样的空间氛围。Zingster Strasse社区分为西部的公园区和东部的都市区,较大的公共空间构成区域间的框架并将它们连接起来。设计团队的目标是在考虑诸如污水管理、生态影响和居民实际需求等功能性要求的同时,继续促进公共空间质量的发展。拥有丰富多彩的开放空间能增加混合性社区的吸引力,继而减缓重建区域的交通问题。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2.建立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蓝绿通道
现存城市道路作为连接乡村的路径,综合了雨污管理系统,也作为进入Zingster Strasse社区的门户通道,一直连接到南部毗邻的社区。移除大量例如公路、人行道、电车道等交通道路,是再发展计划的前提;通过改变东西侧社区的发展来减少轴线沿线的车流量。5米宽、树木成列的中央步道为行人和自行车提供直达城市公园的路径。沿线设置了足够的休息点和长椅,作为消磨时光的线性通道。步道旁有一条水渠,引导雨水和中水排入Malchow湖。排水渠中的水面高度取决于降雨量,这一灵活的水资源利用使街道的四季因不同的植物而呈现不同的景致。大量的人行道连接了中央步道与西部绿地和东部都市区,新的街道和电车轨道将铺设在东部,电车站点设置在重要节点,例如购物中心或城市公园入口。
项目文本截图
3.一个新的城市公园
上世纪九十年代间,城市边缘地带建立了几个公园,以避免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垦。如今,这些绿地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健康的城市开放空间。通过净化Hechtgraben渠中的水,并引导Zingster Strasse社区中的雨水和中水排入湖中,改善区域水管理系统,提高湖水质量。为达到以上目标,需要在湖水周围设置大片草地,缓坡入水。现存的小范围乡村结构也将作为城市公园的补充,纳入到区域设计中。新的公园被定义为健康的、有活力的开放空间,它由几个简单的元素构成:湖面,一个宽阔、多功能的草地,逐渐完善的运动设施,娱乐场,社区花园,以及与Malchow小镇合作的潜在活力。由于充分利用了场地现有的资源,并允许不同阶段建设的介入,这一计划得以有效地进行。
项目文本截图
另外,创新性的污水处理方式要求提供一个户外区域。在这里,净化水质的化学反应得以发生,污水中的养分得以提取出来,以供后续园林绿化的使用。这一场地不应设定为“在栅栏内的科技基地”,而应主动引导居民近距离地了解这一新技术,使之成为社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同时,这片区域也将成为鼓励信息交流的场所,触发每周一次的特产售卖集市,如此,便创造了一个将本地经济和产品交换融合起来的多功能场地。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问答环节:
问:研究期间,当地居民的反应如何?总体而言,德国公众参与的现状如何?
答:该研究项目尚未向公众公开,将来还需耐心向公众解释。
不同于亚洲的快速发展,经济危机中的欧洲政府目前只寻求经济上最高效的策略,设计师的自由度较少。当今的德国,几乎所有项目都被会被大众反对。公众对当权者不信任, 对专业人员怀有偏见或怨恨,这种“自下而上”的策略并不总能成功。建筑师应抱着真诚欢迎,耐心解释,充分理解,倾听疑问的态度与公众进行交流 ,并通过Facebook小组或召开公众听证会等方式,积极创造沟通机会。
在与公众交流的过程中,为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我们的总结了两点经验:一是务必明确公众参与的规则,区分建议权和决策权;二是设计师要有清晰的思路,提出明确的问题,全程引导公众讨论。
问答环节现场(摄影段佳佳)
The Driverless City Project 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影响下的城市
(Prof. Ron Henderson,美国的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景观系主任)
会议记录张蕊
Prof. Ron Henderson在讲座中(摄影段佳佳)
历史上,汽车的出现曾经对影响城市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全球城市正面临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广泛应用,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新变革势必再次深刻影响社会秩序,交通法规,交通技术,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和城市网格。在这种形势下,Ron Henderson教授表示,城市设计相关专业人士要做出积极反应,将该项技术的影响引向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方向。
该研究项目已进入Nayar Prize(奖金100万美元)的最终候选名单,项目团队由来自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的景观、建筑、设计、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授组成。团队的工作重点是在新的技术形势下,重新思考城市生活和城市形态,为未来推行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城市制定一套全新的设计导则,帮助人与科技共同进化。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Ron Henderson教授介绍道,目前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已经进入市场,预计第三代和第四代产品将会于未来十年内投放市场,届时汽车将可完全实现自动化驾驶。这一趋势会给人类社会和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例如一方面会使司机大规模失业,进一步加剧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面也会方便青少年和老年人出行。不仅如此,无人驾驶技术会深刻地影响人行道、路缘石、建筑设计、城市布局和生活方式。研究人员在此提出,关键问题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世界?城市设计师如何凭借专业知识利用这项技术,使城市朝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没有先例且发展迅速,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例如研究人员难以预测未来的交通总量会如何变化,一种可能性是由于以Uber为代表的拼车服务的普及而减少,另一种可能性是自动驾驶汽车使更多的人乘车出行,加剧道路拥堵。
然而除了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外,潜在的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汽车的便利性,生活质量和环境状况也可能得到改善。电脑控制的永不停息的精确行驶允许我们缩减道路宽度和停车面积,这将使城市释放出大量空地,可用作自行车道、步行道、景观带等其他用途,给城市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设计带来相应改变。这将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考虑到上个世纪的城市环境是围绕汽车设计的,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理应引起城市设计者们的关注。
在陈述相关背景之后,Ron Henderson教授接下来具体介绍研究项目。该项研究着重关注无人驾驶汽车对以下五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城市空间上的体现——
- 运输:餐饮、零售业全面提供送货服务,出现专用送货通道。
- 通勤:通勤时间成为工作时间的一部分,加剧城市去中心化。
- 旅行:公路旅行途中,人们可以在车内就餐、休息,沿途无需住宿点,只在景点处停车。
- 街道:行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增加,道路大幅变窄,无需路边停车,释放街道空间。
- 停车:车辆调度模式发生变化,停车场将采用更为高效的停车模式,如环状停车等。
以停车为例,项目团队选取IIT校园所在的Bronzeville邻里街区内的一处靠近大学系馆和中学教学楼的现有停车场进行概念性设计,方案显示了现有空间在应用更为高效的停车模式后,成功转化为一处服务于周边设施的社区中心,提供绿地、篮球场、露天市场、社区广场、食品商店、车辆管理中心等公共空间。
讲座PPT截图(摄影段佳佳)
讲座PPT摘图
问答环节:
提问:预计无人驾驶技术何时能够大规模普及?在哪些城市最先普及?
回答:我们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期限,而是比例,诸如“10%的现有车辆变成无人驾驶车辆,会对城市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目前在应用无人驾驶技术上比较领先的城市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Pittsburg),加州的帕罗奥图(Palo Alto)和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Columbus)。改变已经在发生,余下的只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
问答环节现场(摄影段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