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 IGA Berlin 2017国际会议

by Jul 05, 2017
by 张慧文 Jul 05, 2017

编者按:与柏林国际园林博览会IGA Berlin 2017协同举行的国际会议—“大都市中的开放空间”在德国柏林顺利落幕。会议讨论了新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前景。德国在绿色城市发展方面的思考与尝试值得我们借鉴。会议期间,来自7个国家的主题园设计师与IGA展园的规划师亲自引导与会者现场参观他们的作品,介绍其背后的精神内涵。在精彩纷呈的园林博览中,中国园林以古典与现代同辉的姿态,开启了在世界园林舞台上的文化输出之旅。

 

2017年5月18-21日,作为柏林2017国际园林博览会(IGA Berlin 2017)的组成部分,国际会议“大都市中的公共开放空间”在德国柏林的IGA展园内举行。此次会议由德国参议院环境交通与气候保护部、柏林2017国际园林博览会公司、德国风景园林协会(BDLA)共同举办。150多名来自德国各地区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及相关专业从业人员参加了会议,就当今大都市中公共开放空间发展面临的多重挑战从专业角度进行了交流。清华大学的朱育帆教授作为园林博览会世界花园的设计者之一,被邀请参会并发言。

会议由报告座谈环节及引导参观环节两部分构成。 在首日的报告座谈会中,与会嘉宾就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美学及生态效益展开讨论,共同探讨了公共开放空间如何在不断发展扩张的城市中应对与转变。来自政府、高校及设计单位的嘉宾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做了发言并进行座谈。

 

第一部分:学术会议

德国联邦政府城市绿化白皮书――“绿色城市-为了更宜居的未来”

2017年5月8日, 德国联邦政府公布了城市绿化白皮书――“绿色城市-为了更宜居的未来”。这部刚刚公开的政府白皮书在本次会议上引发了热议。白皮书分十个章节阐述了联邦政府未来在城市绿化各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建议,并介绍了已获得通过的下一步政府工作方案。白皮书涵盖了一体化的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化的气候缓解作用、绿地的社会及健康效益,以及城市绿地的维护等内容。

在白皮书中,城市绿化与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其在塑造城市特色、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环境正义与提升城市气候弹性方面的意义也再次引起关注。参会的德国的相关专业从业者对于白皮书的内容普遍持积极态度,相信其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德国绿色城市相关领域的研究能够产生十分有利的引导作用。此次会议基本围绕白皮书重点关注的方面展开,在绿色基础设施、绿地系统规划、城市文化传承、绿地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讨论。

Fig.1德国联邦政府环保建设部城市绿化白皮书―― 绿色城市-为了更宜居的未来(图片来源:德国环保与建设部)

鲁尔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在报告与座谈阶段,来自鲁尔区域协会的Michael Schwarze-Rodrian 介绍了德国鲁尔区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他提到,近年来关于景观发展与可持续城市发展的讨论已经更多地转向了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讨论。各级政府、学术界、以及环境专业协会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讨论当中来。绿色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直接提供自然空间和游憩区域,更可以缓解城市雨洪、气候变化、城市产业升级等带来的影响。可以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公共生活的诸多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效益。

鲁尔区的各级政府、企业及其他机构在区域绿地发展上作了许多努力,在整个鲁尔区内构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网络。这一网络涵盖了5个具体方面:

  1. 构建以Emscher公园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景观
  2. 以Emscher城市水利系统改建作为基本骨架
  3.  基于区域自然环境推动绿色城市发展
  4. 完善城市及区域自行车系统促进低碳交通
  5. 采取可持续的气候保护措施并提升能源效率

通过这一系列整合了文化景观、水利系统、城市发展、城市交通、气候保护的新举措,鲁尔区走在了欧洲大都市绿色城市发展及建设的前列。基于这一成果,鲁尔也被选为十年后的下一届国际园林博览会IGA 2027 的举办地。

 

维也纳Aspern湖畔城市

欧洲各大都市在绿色城市发展中已进行了许多尝试,并逐渐意识到公共开放空间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此次会议上,来自奥地利维也纳Wien3420事务所的Jakob Kastner 介绍了维也纳Aspern湖畔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情况。

维也纳Aspern湖畔城市是2010年欧洲最大的城市发展项目,是将公共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规划核心的创新尝试。项目用地240公顷,以居中5公顷的Aspern湖为核心。包括公园,广场,街道在内的公共开放空间占据了总用地面积的50%。这一规划源自建筑师Oliver Schulz的观点:市民的公共生活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Jakob Kastner 所在的事务所负责Aspern湖畔城市中核心的Hannah Arendt 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Kastner感受到了市民在公共开放空间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他提出,市民不仅是空间的使用者,也同时在塑造着空间。市民对于开放空间的喜爱程度也远超Kastner的预期,“人们是如此热爱滨水空间,水边的活动场地上总是聚满了居民。”他认为,Aspern湖畔城市的这种以开放空间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十分适合应用到其他高密度城市中,给城市中的居民以更多享受自然和公共生活的机会。

未来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Fig.2 会议以访谈方式探讨当前热点话题

谈及未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发展,与会者纷纷积极地从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自港口城市汉堡的 Jurgen Bruns-Berentelg教授认为,在未来的大都市城市中心,将会有40%的土地被用作公共开放空间。 因此未来大城市的新项目建设和城市规划仍有巨大的潜力 。他还提到,未来的绿色城市将不仅局限于绿色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人们逐渐形成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观念。另一些人认为,未来10年内的开放空间将更表现出其公共空间的特性,以容纳更多居民的公共生活。未来大城市的绿化策略,正 是尽可能使每一个居民都能感觉舒适。

许多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市民参与在未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的重要性。一些设计师认为市民应该成为空间设计构思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人们是非常想要参与到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来的,只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仅对设计中吸引人的部分更感兴趣。因此,适时地将开放空间塑造的一部分交给市民显得很有必要。 例如,市民可以作为公共空间植被的种植者和养护者之一。位于柏林Chausseestraße的“花园”居住区项目是市民参与公共空间植被种植的一次大胆尝试。在这里,设计师打破居住区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的界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方式将市民的私人花园与公共花园结合,取得了社会和居民的广泛好评。

在未来,开放空间的文化意义将被予以更多关注。有学者表示,在文化与艺术方面,开放空间是一种“不需要投入很多,但是可以获得巨大收益”的场所。公共开放空间能够很好促进城市邻里网络的构建和城市艺术的发展、 塑造城市的特色及形象。很多时候,建筑师与规划师其实承担着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作用,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进步。 但人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艺术也同样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艺术家与文化活动应当在未来获得更多关注与经济支持。

大家一致认为,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的是多学科的集合。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学科群,将相关专业共同纳入到新的城市化概念领域中来,将是未来绿色城市发展的关键。

 

第二部分:国际大师园

设计师引导参观IGA世界花园

由9个反映不同国家设计风格的小庭园所组成的世界花园是柏林2017国际园林博览会的亮点。在此次国际会议上,来自中国、巴西,黎巴嫩,南非,泰国,和澳大利亚7个国家的世界花园设计者在会议的访谈环节就其设计理念接受了主持人的采访,并亲自引导与会者现场参观其设计作品。

中国:独乐园

Fig.3 独乐园(图片来源:dpa)

独乐园是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的作品,其灵感来源于宋代画家仇英描绘司马光私人庭园的绘画作品《独乐园图》。独乐园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神气质与现代设计手法结合,通过竹径与流水营造几何轴线,运用镜面模糊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以流动、往复、无限的空间展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

在访谈阶段,朱育帆教授向所有与会者传达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并讲述了中国园林设计师在现代设计语境下的思考。 他提到,中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与经典的传统园林设计技法 。在新的时代,我们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做现代设计,面临着将现代设计技法与传统精神相结合的挑战。中国人自古将自然看作朋友, 能以山水竹石为友。“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使得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割裂开来的。因此,与其他东亚园林不同,中国人在园林中寻求的不是平静,而更多的是回归自然的放松。 独乐园试图打破人与自然的界限,将人与自然再次融合在一起,并尽可能营造出让人放松舒适的环境。

在设计师引导参观过程中,独乐园也受到了诸多德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表示了对这一作品的喜爱并称赞其“让人印象深刻”。独乐园优美的钢庐造型也被IGA应用在多种宣传媒介上,成为IGA Berlin 2017世界花园的名片。

Fig.4朱育帆教授引领与会者参观独乐园

澳大利亚:以火为犁

Fig.5 澳大利亚花园-以火为犁(图片来源:dpa)

“刀耕火种”恰是对澳大利亚土著部落传统的耕作方式的最好描述。人们通过燃烧土地使其更为肥沃的方式被称为“火把农业”。这种用火焰耕作的方式沿用至今,使澳大利亚的部分土地经过不同程度的燃烧与恢复,形成了一种类似“马赛克”的肌理。澳大利亚庭院在平面构成上正是借鉴了这种土地形态。设计师大胆地直接将火焰应用到庭园中,并通过烧焦木柱的抽象形式还原“火把农业”这一延续千年的农业技术。

来自澳大利亚T.C.L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Kate Cullity 在访谈中提到,火焰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是用来重生自然的工具。在她看来,自然有其内在平衡方式,在火焰烧过的焦土景观中正隐藏着复兴与新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尝试触及澳大利亚土地的性格,理解土地本身。寻找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与关怀土地,并引导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自然景观。

Fig.6 燃烧的火焰成为景观的组成部分

泰国:心灵花园

Fig.7 泰国心灵花园(图片来源:dpa)

来自泰国PLA的景观设计师Wannaporn Phornprapha介绍了泰国心灵花园的设计构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一幅由海外摄影师拍摄的泰国南部群岛照片所打动。她决心用这一世界眼中泰国自然之美的代表作为设计的源泉。在心灵花园中,她运用一组闪烁着微光的纪念碑式雕塑象征泰国南部群岛,用曲折的罅隙与小径喻示蜿蜒的河口景观。通过一组树篱引导参观者穿过狭长的走廊,转入豁然开朗的空间,并以此时出现的第一个“岛屿”作为人们跨入自己心灵之园的门槛。这组雕塑不仅是岛屿的化身,更是时空的纪念碑。设计师运用超现实主义的设计手法,通过水面与镜面无限的反射,引领人们在镜中观自我,以抽象的方式思考内心、时间与自然。

Fig.8 “心灵花园”的灵感源于泰国南部岛屿的地貌,设计师希望在视觉上给人以俯瞰群山的感觉

在跟随设计师的参观中,可以真切体会到各国设计师如何尝试运用设计语言,在不足400 m2的空间内诠释出本国的文化、思想与特色。这些独出心裁的创意与设计令人深感敬佩,也更使世界花园各放异彩、妙趣横生。

 

IGA Berlin中的开放空间

在会议第二天以户外徒步形式进行的“边走边谈”环节中,IGA Berlin 展园的规划设计者 Kristina Hack引领与会者徒步参观了新建设的展园,并介绍了一系列园区内开放空间的设计思路及建设过程。

水花园长廊

水花园长廊通过四个相同大小的并列空间展示了水在开放空间中不同的可能性。水花园中的水体或从泉眼中喷涌而出、或从高处一泻而下、或以雾态弥漫,或是安静地等待微风。一条步道横穿四个花园,游人步行其中可以依次领略水在自然中的不同性格。

Fig.9 水以瀑布形式呈现,一旁设置座椅供人倾听水声

Fig.10 雾态的水可以同时滋润垂直绿化植被

“绿色聆听”

Fig.11树木间突然传出的模拟鸟鸣声将给刚刚走过Tälchen桥的行人带来惊喜

艺术装置是国际园林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IGA展园Kiens山脚下的声音艺术装置“绿色聆听”是媒体艺术家Georg Klein的作品。它充分运用景观中的声音感知与游人产生互动、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当人们走过Tälchen桥时,将听到从树冠中隐藏的音响设备传出的鸟鸣声。在桥尽头的观景平台上,一组可发声的望远镜也为每一个使用它的人提供可以独自倾听的声音。

这一声音装置表面上是为环境增添鸟鸣声音,事实上它还隐藏着更多喻义。树冠中的音响播放的是来自异国的鸟鸣,由国家歌剧院的演奏家通过乐器模仿。而在独自聆听的有声望远镜中播放的是本地鸟类的自然鸣叫声,以及这些本地生物的迁移史。艺术家用这一方式影射了现实社会中热议的移民问题:究竟谁应该住在这里?  Georg Klein将视觉、听觉、情境与政治元素浓缩在了这一休闲放松的公共空间中,使公众能够实现与环境的互动和最大程度的参与。

Fig.12 有声望远镜:能够随着角度改变显示本地动物图像、讲述动物迁徙历史并播放自然鸟鸣

“云”

“云”是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中最重要的地标建筑,位于展园的最高点Kien山顶端。这里是欣赏柏林上空云卷云舒的理想之所。因此,在这里修建的观景台化身为栖息在树梢上的一朵云的形态。“云”使用钢结构骨架并用半透明膜覆盖,夜间内部透出柔和的灯光宛如黑暗中的宝石。 “云”端的海拔为120米,登顶的游人可以俯瞰整个IGA展园,并远眺勃兰登堡景致,甚至能够看到十几公里外柏林电视塔的身影。

Fig.13 “云”与天空、植被在色彩上相互映衬

通往“云”的布道通过植物的精心培植为人登顶“云”端欣赏云海提供了循序渐进的烘托氛围。春天路旁蓝色的勿忘我呼应天空颜色,白色风信子和白色郁金香象征漂浮在天空的云朵。设计者通过色彩的搭配,将建筑与周围植物景观结合,为游人缓缓展开一幅“云图”。

Fig.14 在“云”端眺望云层与城市

结语

通过这次国际会议可以看出, 针对目前伴随城市发展扩张、环境变化所浮现出的各种问题,在城市绿化和公共开放空间方面,德国规划设计师一直在进行思考、做出各种尝试、并提出了系统的解决措施与工作计划。所有这些努力,正如德国风景园林协会BDLA主席Till Rehwaldt所说:“我们的城市,最终是为了给居住者们提供美好的生活。” 面临相似的城市化问题和国际气候环境,我们是否对城市绿化和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足够重视, 又该如何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和需要采取措施、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这值得我们每一位规划设计师思考。

Fig.15得月园- 柏林国际园林博览会中的中国花园

2017年的柏林国际园林博览会不仅是一个创新的工场、一个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更是一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德国柏林的园林博览会展园中,来自中国的现代风格园林“独乐园”与传统古典园林“得月园”遥相辉映,在异国的土地上以纵贯古今的方式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园林之美。在新时代的世界园林舞台,中国园林逐渐展现出她的勃勃生机。伴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与新一批优秀设计师的涌现,在中国风景园林从文化输入到文化输出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踏上征程。

(文中的图片如不注明,均来自张慧文)


Reference

Freiräume in der wachsenden Stadt – Konferenz “metropolitan open space” beendet. (2017,May 22). http://www.bdla.de/aktuell/news/2252-metropolitan-open-space-iga-2017

Gartenausstellung. Retrieved June 30, 2017. https://iga-berlin-2017.de/gartenausstellung

Grüne Infrastruktur Ruhr. [Z]. Regionalverband Ruhr,2016.

Schauen Sie sich doch mal die IGA aus der Luft an. Retrieved June 30, 2017. http://www.bz-berlin.de/

Seestadt_Aspern. Retrieved June 30, 2017.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eestadt_Aspern

Weißbuch Stadtgrün Grün in der Stadt-Für eine lebenswerte Zukunft.  [Z].Bundesministrium für Umwelt,Naturschutz,Bau und Reaktorsicherheit,2017.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张慧文

张慧文,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现为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主研城市气候与风景园林方向。

1 discussion
  1. Addy says:

    您好,
    我是泰國曼谷P Landscape的Addy,我同事於無意中看到了您的這篇文章,其中也介紹了敝司的作品 “Garden of the mind”,非常感謝您對敝司作品的介紹。文中您提及”来自泰国PLA的景观设计师 Hathai Rojanasripairot介绍了泰国心灵花园的设计构想。”,我同事Ms. Hathai想澄清此作品她並沒有參與設計,希望您可將她的名字換成真正此作品的設計師”Wannaporn Phornprapha”。

    非常感謝,若有任何問題敬請進一步聯繫我 email addy@plandscape.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张慧文

张慧文,同济大学风景园林硕士,现为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研究生,主研城市气候与风景园林方向。

绿色基础设施 区域园林 张唐景观 朱育帆 LEPC 公共花园 纪念性景观 安友丰 教学元素 贝聿铭 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 南湖中央公园 滨水 Vertical Greening Systems 非言述性和默会性知识 游乐场 台湾 LAM 设景 数字图解 TAMU 龙安寺 SANAA 刘秀晨 Malden Prof. Nigel Cross 商业建筑 树屋 鹿特丹 野生动物廊道 永昌河 生态 德国 Vista Hermosa Mader 可持续城市 数字景观 公共交通 苗木 铺装 加拿大 广场 上海 可持续化 土人景观 韩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 水文 成范永 老人 幻觉 安藤忠雄 Stoss Landscape Urbanism 清华 自然文化资源 工程 墨西哥 北欧 雨洪管理 职业实践 冯纪忠 BIM 经典 年会 花园 苏州古典园林 河流 Kingston University 2012IFLA 华盛顿 迪士尼 Disney 购物中心 俞昌斌 新西兰 夏成钢 低能耗 Prof. Wolfgang Jonas 北京 IGA 设计竞赛 地震 Brownfield 中央公园 Gesche Joost 风景园林新青年,就在你身边 纵向耕作 新年 风景园林月 儿童 万科 铁路 青海 灾后 便携 碳补偿林 多伦多 参数化设计 联谊 设计研究 ASLA学生奖 种植装置 绿色屋顶 Ron Henderson 保研 铺地 美国 建筑 西安世园会 康奈尔大学 西班牙 沥青 种植 流浪汉 风景园林学 城市雨水 张乔松 年报 方塔园 校园 托滕堡公园 原子城 法国 雕塑公园 洪盈玉 香港 庭院 地域性景观 人居环境 志愿者 岭南园林 北川 Media Ship 北角公园 沃夫岗·哈勃 LIM 禅意 散步道 迪士尼音乐厅 德国市民花园 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 城市景观 禅修 珊瑚礁 技术 卡尔维诺 历史 纽约 证书 Julius Fabos 布鲁克林大桥 会议 盆景园 毛细水 现代主义 布鲁克林 王劲韬 深圳前海 LABash 三倾园 ARC 鸟类 IFLA 佛罗里达 机场 Jack Ahern 绿道 辰山植物园 韩炳越 日本 休斯顿探索公园 枯山水 博士 概念方案 视频 植物园 雪铁龙公园 罗马奖 玛莎·施瓦茨 环境效应 logo 盐湖城 园博会 城市 毕业设计 翻译 牛雄 合作 瑠公圳 弗吉尼亚大学 UVa 矶琦新 居住区 Waterboxx 实验 历史理论 摄影 风景区 长椅 枡野俊明 雕塑 王欣 骑行 TOPOS 北林 NITA 喷泉 维格兰 跨学科教育 批评 公园 加州花园 新加坡 数字化 裁员 陈俊愉 狼牙山 银泉市 Silver Spring 考研 雨水 伊利诺伊大学 UIUC 空间 多样性 交通节点 孟兆祯 Greenway Prof. Jürgen Weidinger ASLA Hans Joachim Mader 哈普林 halprin 宋晔皓 洛阳 调查问卷 湿地 城市建设 保护 Juergen Weidinger 马克 AGER Gleisdreieck 古根海姆博物馆 讲座 视觉文化 香格里拉植物园 Ruggeri WEST8 檀馨 政治 五角大楼 旅游 自然观 行业 教学 教育 展览 海平面上升 Peter Walker 可持续 英国 普渡大学 竞赛 垃圾 什刹海 捷得国际 护栏 沙龙 手绘 SWA Diana Balmori 植物 Dr. Rosan Chow 泰山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 意识形态 预制混凝土 欧洲 场所 钓鱼岛 华南 纪念碑 Prof. Loidl-Reisch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and Associates James Corner 反思 住宅花园 经验 Prof. Gesche Joost 布法罗河湾散步道 城市空间 水景 朱胜萱 鹈鹕湾 绿色设计 环境 首尔 绿墙 城乡 广州市绿化公司 留学 文化景观 马晓暐 就业 风景园林 京津冀 RTD 书评 水盒子 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 国家公园 世博 低收入住宅 挪威 哈佛 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创业 西方建筑 2013北京园博会 空气污染 图解 美术馆 学习方法 棕地 新青年读老经典 MLA 论坛 马萨诸塞大学 UMass 客座教授 碛口古镇 何巧女 设计展 景观都市主义 人文 迪拜 如园 巴塞罗那 自杀 9.11 天津大学 国际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 钢笔画 理论 希望小学 GSD 公益 几何 Xeritown 清华同衡学术周 buffalo 2012IFLA亚太区会议 开放空间 步行街 设计未来城市 日本设计 地砖 托马斯·丘奇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