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年6月29-30日,
地点: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亨利·凡·德·菲尔德楼阳光报告厅(世界文化遗产建筑)
组织方:魏玛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
支持机构: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乡村形态学研究会,IBA图林根。
参与者: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马丁路德大学、波兹坦大学、康斯坦兹大学、汉诺威大学、卡塞尔大学等许多德国高校和研究机构。
核心议题:城乡景观
城乡景观,就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打破城乡界限的,着眼于乡村与城市互动交融的规划设计视角。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化的世界里,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往往都是来自于城市的角度。这使得我们在很多时候对于现实中的存在,处于思维的盲区。而重新认识乡村的意义,则会很好地弥补了我们视野的不足,并且可以作为未来可持续的,理想人居的融合性思想来探讨和研究。乡村在城市化的背景里,也起到了多元化的意义。乡村融入城市,能够使得城市变得更加有生活气息、更加有文化历史内涵、更加有造型和空间的特色。城市融入乡村,也可以使的乡村变得更加现代化,更加多地在技术、交通、信息、能源利用等方面得到变革性的进步。可见,城乡交融的视角,对于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是具有很大潜在的、可持续的、能够营造文化内涵和生活特色的空间的思路。同时,目前在学术界尚没有这样的研究,可以把城市与乡村联系起来,并以此建立起“城乡性”及“城乡性景观”的概念,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进行变化过程中的发展阐释及空间要素的理解和归纳。因此,我们就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概念了。
此次研讨会致力于这样的几个讨论要点:城乡的空间形态与图景、与之相关的叙事和阐述、以及这些容所蕴含的社会行为,对其造成的结果和未来可能引起的发展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 城乡在生活方式、空间结构和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行为,是如何在各自的空间形态和空间图景中表现出来的?
- 有哪些理想的城乡的生活图景,他们具备哪些可持续性?
- 有哪些矛盾冲突和对立现象出现呢?
- 有哪些城乡风景类型可以被感知、解读、归纳分析,并可能被应用与规划设计?
所有的问题都在一个城市化的背景下探究“城乡性”和“乡村视角”的意义,在研讨会上,不同专业角度的讨论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性的解答,使之明朗化,系统化,并为它的未来继续深化发展奠定基础。
六月二十九日上午九点,会议在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的亨利·凡·德·菲尔德楼阳光报告厅里开始了。会议先由主办方的代表致辞。
首先是本德·鲁道夫(Bernd Rudolf)教授,包豪斯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他代表包豪斯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对这次研讨会给予积极评价。
他说:今天的会议关于城市与乡村的跨学科研究,是包豪斯大学在新时代对于社会和城市建造问题的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这样的会议是对包豪斯大学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新时代下城市化研究发展的延续。这种拓展将会是一次“设计哲学意义上的拓展”。包豪斯大学作为一所设计类院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对于专业领域的影响力。现代设计思想的最初起源,就是把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问题和各种新的技术、艺术等等都加以总结而形成的。当时的主要内容是造型艺术的各个门类之间的“藩篱的打破”。而造型艺术的背后,却也离不开更加基础的,具有拓展性的学科研究。比如,对于哲学,对于文化,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研究。对于这些基础学科之间的融合性探索,可能会发现和以前不一样的新视角,从而为当地的建筑、城市、造型艺术等门类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发现新的学术领域与概念。比如,此次研讨会的“城乡景观”概念。所以,这样的研究也是跨学科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是一种前沿学科的探索。
第二位发言的是芭芭拉·苏宁希(Barbara Schönig)教授,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所长。她主要阐述了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这些年来在城市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以及这个新的题目在欧洲城市化研究所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该研究所是一所跨学科的城市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隶属于包豪斯大学建筑学院。目前有八个不同领域的教研室致力于欧洲区域的城市与建造文化研究,同时也进行国际范围的交流合作和项目研究。研究领域包含了城市化的物质建造空间以及社会经济文化背景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德国和欧洲范围内,进行项目联合,致力于理论综合与新思想的拓展。
接下来,由兰纳·森谷(Sigrun Langner),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风景园林规划专业教授,简单介绍了会议的参与方与预期目标。此次研讨会是以“乡村实践”为题目的高校联合项目讨论会。主要是以乡村为对象的跨学科研究,涉及到乡村作为“空间图景,社会行为空间,及建设项目”等方面的研究。该项目由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支持。参与项目的高校有:马丁路德大学、波兹坦大学、康斯坦兹大学,以及此次活动主办方包豪斯大学。参与此次研讨会的发言者还有来自柏林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卡塞尔大学等许多德国高校和研究机构。此次研讨会共分六个小节,在两天的议程中加以讨论。每个议题会有一名主持人引导,并且要求参加的发言嘉宾做相关的报告。
上午10:00,大会开场主旨发言
发言人:托马斯·森沃兹(Thomas Sieverts),资深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荣誉教授。曾在柏林造型艺术学院,达姆斯达特大学等高校任教。柏林、科隆、波恩等地的建筑师协会发起人。相关专著:《区间城市》(Zwischenstadt)等学术著作。
报告题目:“城乡性”
他指出,目前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城乡性”。在城市化发展中,新的城市建设每天都在进行,当前的城市化出现了城市与乡村互相影响的发展现象。这样的一种现象,被称之为“城乡性”。他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城乡性”的出现加以论述:
1. 城市和乡村的融合。乡村中老的风貌图景依然存在,并且有些作为遗产保护起来了。但是这些“乡村”的内涵却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像以前的乡村一样,有真正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农业经济支持下的田园和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了。同时,城市里也没有真正的“市民”,城市的工作者,可以住在城市圈的乡村,可以从事多种职业,可以经常到乡村去度假,甚至是生活。城市与乡村在目前的情况下,正在变得越来越融合。
2.“城乡性”概念的构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新的发展状况,需要有一个新的概念来表述。目前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学术概念来定义这样的现象。“城乡性”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概念,但目前也尚未明确化和成体系化。因此,需要把相关必要的内涵和有价值的内容填补到这个概念里来。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它必须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框架、以及专业使命。
3.必须客观充分地研究相关背景。新的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过程中的产物。在将其作为一个概念研究之前,必须把所有可能的城市与乡村发展联系的背景加以考虑。比如,城乡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制度、社会关系、空间形态、文化特色等。人们在这样的“城乡性”下,应该可以生活得比以前更加有质量,可以让一些萧条的地区变得活力起来,可以缓解一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可以发展出更加有创造性的未来空间。
4.“多元化”是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共性。在工业和商业为主的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地、农林生产用地、开发空间场地等等。这些空间改变了都市生活方式,使得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着多元化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城镇空间结构。这使得我们的城市环境可以不必全部是“水泥的丛林”,而有了更多的绿色软质的肌理。
5.可持续的“城市化”。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巨大的全球视野的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的发展离不开这样的城市化背景。无论是新城市的增长与发展,还是旧城市的萎缩与萧条,都要以此为背景来看。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物质资料供给,同时也离不开城市的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城市与乡村,二者缺一不可地为这个“城市化”整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于是,我们就需要把城市与乡村结合在一起考虑。能够既有现代化的都市便利性,又有田园般优美的乡村生活,这会是可持续的理想。
6.“城乡性”是一个“非地点性”的概念。在研究之前,我们需要讨论“城乡性”的对象是什么?与很多的空间概念不同,城乡性应该是一个不与特定的地点和尺度绑定的概念。它应该是一个面向全球化的,为了人类共同需要的,为了地球文化发展的未来可持续的概念。于是,我们就应该在一个破除了城市与乡村原本的地理界限的基础上,在一个开放的互利共赢基础上,以及在文明发展的高度的基础上来讨论这个概念。“城乡性”将会为我们开启新的思路,创造出来如“城乡景观”、“乡村城市”这样的极具发展潜力的新概念。
森沃兹教授最后说:对于这个新的概念的讨论,在刚开始,应该是具备最广博的视野和思想,我们不仅仅需要融合专业,也需要融合国际,吸收世界各地有价值和相关思想和实践,努力寻找这个未来新概念的体系框架。
上午10:30,大会开始第一小节
主题: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性”的出现
小节主持人,马丁路德大学的Marc Weiland,宣读小节开场辞:
乡村,在我们的视野里,是个丰富多彩,极具魅力,却也充满矛盾的名词。我们对乡村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她存在于文学作品里渲染的理想化的诗意生活的乡村图景;存在于历史文化憧憬里的历史遗产;存在于熟人和故乡情怀的社会认同关系里;同时也存在于政治经济倡导的乡村复兴项目里。当前,她还出现在在公共讨论里,以及媒体焦点和社会文化大众视野里。可以说,乡村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思想交汇的地方,是当代社会自我定位、自我描述,以及探索未来发展空间的地方。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来看当前的乡村呢?对于乡村的状况,又如何表述和阐释呢?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与结论?通过这样的探讨,有哪些问题和概念的内涵能够得到了界定呢?又有哪些意义的描述、经验的积累、内涵的结构、传统的文脉、共性的原则、以及更多的愿景,可以与“乡村和城市”这个话题关联了起来呢?
下面请两位发言嘉宾,对这些问题,表达他们的看法。
发言人:威纳·奈尔( Werner Nell),马丁路德大学文学系教授。主要相关论著:《乡村图景》,(Werner Nell/Marc Weiland (Hrsg.), Imagionäre Dörfer. Bielefeld 2014)。
报告题目:“希望一切顺利”—— 当代乡村经验与可持续性
我们可以把当代社会看作是“后现代”社会。这个后现代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延续阶段,从社会文化生活的内涵来看,更是有着和现代社会不一样的创新进步。这种创新,主要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和社会创新融合的大舞台来看待。比如,社会的新思潮“发展性、理性化、科技化、商品化”等等,从而使得“效率、生产率、流动性、公共性、包容性”等概念都成为了进步的良性要素。这样的社会变革影响了城市,在居住、商业、公共交往等社会空间产生了影响,在城市和乡村中,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的城市发展,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现代社会到后现代社会的变革中进行的。
社会学家海因里希·波彼兹(Heinrich Popitz)曾经将这样的一种社会变革解释为:社会发展对于乡村社会的回顾与需求。人类的发展进步,需要从乡村社会中寻找增长的动力,这样的一种增长变化,不仅是社会本身的增长需求,生活需要,资源需要。更是由客观的气候、地点、时间和偶然因素造成的。这样的共同作用,使得社会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了社会空间和城市形态及空间的改变。这样的作用过程,也曾经被社会学家沃赫希·贝克(Ulrich Beck)形容为“折射的现代性”。就是说,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进步和创新的现象,通过城市规划和造型空间等方面反映出来。这种反映存在两面性,一方面是社会既定轨道的一种“预想”结果,另外一方面又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有随着上述的影响条件变化的可能。
面对这样的理应“预想”而又充满“不确定”的发展变化的社会变革事实,我们应该对当前的乡村问题有更加全局的视角,应该以一个城市与乡村结合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视角也是对于“现代性”的再思考,应是对于这样的一个“城乡背景下”的社会改变的再思考,对于“现代性”的再定义、再追溯、以及现代性所体现的各种形态表征的再认识。
对于乡村问题,目前也在社会上,被媒体、文学艺术和各种社会渠道广泛渲染和讨论。这其中也有着复杂的利益诉求以及对于乡村的不同未来的期许。这些不同的态度和社会讨论,构成了乡村更加复杂的当代环境,增加了她作为“社会行为空间”意义上的复杂性。这样的现象,也恰恰与之前波彼兹所提出的“现代社会是持续增长的,同时又是复杂多变的论断”,是吻合的。于是,我们就更应该在一个当代社会发展背景下,以及具体的乡村发展条件下来看待乡村的问题。
最后,奈尔教授把这样的理解总结为三个维度:时间、空间与社会背景。我们在这样的多维背景下理解乡村,理解城乡,才可以形成更加准确深刻的认识。
发言人:亨利·希尔(Henri Seel),日耳曼文学及哲学与神学专业,罗斯托克大学讲师。
报告题目:有信仰内涵的团结性空间的丧失——新自由主义影响下的城市萎缩现象讨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众多的德国文学有关于“逃离城市”、“逃离乡村”和“城市萎缩”为主题的描写和文献作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影响。如经济运行加速,经济负担过重,经济自由化,中产阶级化等概念。由于经济的原因,人们不得不追求更好的生活。于是人们从乡村迁徙到了城市,或者从城市迁徙到乡村。从而改变了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并且与新环境的城市或者乡村产生了矛盾与冲突。这样的情景,是文学作品很好的题材:由于文化环境改变而引起的生活的喜怒哀乐。
在一些简单的文学小说里,描写了人们在被迫迁徙的生活中的乐趣与悲伤。人们心中对于乡村空间的印象,多是一种假象和文化的理想。由于在城市里过大的生产压力,过于禁锢的社会阶层限制,使得一些人开始向我心目中的“理想家园”乡村。他们理想中的乡村的“熟人社会”和“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多的文化憧憬和艺术创作灵感。但同时,乡村的现实,如缺乏现代都市的生活便利,基础设施,工作机会等等现实,也给予这样的文化理想以无情的讽刺。同时,从乡村迁徙到城市的人,也会为城市里被自由主义经济影响的高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面对高房价,高经济负担,被迫成为经济链条中的一个零件,而失去了在乡村中的自由生活。这同样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变迁引发的戏剧性冲突,被很多文学作品所描写。
并且,这些作品中也反复出现由于这样的经济原因和社会背景所引发的“具有信仰的团结性空间的丧失”的观点和立场。从乡村迁徙到城市的人们,往往很多时候也与家庭一并迁徙,原本的乡村生活的社区团结,乡村教堂,家庭会议这些有文化凝聚力的团结性社会行为,在城市里都变得不太容易了。来自各地的迁徙到城市里的人,被具有同质化的城市生活所替代了。在一本书《在一个所料不及的世界中的迁徙》(Ein Buch über kleine Fluchten in eine überschaubare Welt) 中,讲述了乡村生活是一个具有高度的熟人社会的,自我多样生活空间的地方,而城市则是被新自由主义的资本影响下,不得不进行一种标准化生活的地方。
亨利·希尔最后提出:乡村文学所描述的,人们在城乡迁徙中带来的生活问题的应对和反抗的现象,是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下的社会问题的回响。她反映了社会自我修正的生活愿景,这些愿景是“乌托邦”的理想,通过文学化的表达呈现出来。而这些文学的描述,对于现实社会中的城市发展和理想的生活图景,也将会是有益的借鉴和启发。有关这些的文学归纳和描写,可以形成对于未来生活的展望图景。其中的引发社会共鸣的文学话题,也可以被城市和都市的未来发展所借鉴和吸收,发展成为人们对于“生活空间”的社会理想追求,从而提供未来城乡建设的可能性。
(第一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