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王佳玥、景雪瑶、许雅楠、胡天骄、李丹
摄影:李静娴
继5月16-17日的“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之后,第三届“青年风景园林师圆桌讨论”于5月17日下午在北京林业大学顺利举行。10位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老师、学者们聚于北京林业大学,展开了一场轻松生动,贴近观众的发言和讨论。让更多的师生和听众们积极参与到“风景园林多样性”的思考和讨论中来。
上半场
主持人:张云路
嘉宾:郑曦、郑晓笛、周聪惠、王志涛、夏欣
发言题目:“和”而“不同”——风景园林多样性的规划设计实现途径思考
发言嘉宾:周聪慧(东南大学景观学系讲师)
周老师的分享围绕“和”与“不同”展开,“和而不同”出自中国传统的君子之道,对今日风景园林多样性的讨论也有着诸多启示。
一、基于风景园林师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应对与环境、历史的关系想到的
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解读
时间层面:传承历史为“和”,彰显时代为“不同”;
空间层面:对外互动为“和”,最佳使用为“不同”;
文化层面:兼容并蓄为“和”,发展个性为“不同”。
二、“和”与“不同”的辩证关系
在强调关系的过程中,是否一味强调“不同”?在论坛上,大家更多谈论的是如何营造多元化的景观,对于“和”这方面的思考谈及较少。其实这两者的比重是应该在规划设计中进行讨论的。周老师提出:“和”非执着于求同,“不同”也并非盲目求新求异。
结合项目的介绍,周老师提到一个问题:城市的景观序列如何彰显——“和”的比重是多少?“不同”的比重是多少?同于不同在序列中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规律。
三、数字景观实验室的实践
周老师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是对现实空间中有价值的一些街道进行切片,同时进行一些量化的分析,包括空间、设施、生态、风貌。在切片中,把每一个要素提取出来,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通过量化的过程,阐释“和”而“不同”。
发言题目:“多样棕地再生之核——棕色土方”
发言嘉宾:郑晓迪(清华大学博士、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
郑老师分享了她的“棕色土方”概念,以及“棕色土方”与其他棕地研究的关联。
通过解读棕地的概念、对比世界范围内的棕地治理的项目,可以发现棕地有着不同的场地特征,但是这些多种多样的棕地是否存在一个核心要素?郑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思考,她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将这个核心要素提炼成一个“棕色土方”的概念。“棕色土方”泛指棕地中含有(或潜在含有)污染物的土壤及其他类土状物质,即是“污染”的物质载体,是对场地污染的空间诠释。
在对于棕地的再利用中,必须对棕色土方进行污染成分的调查、评估、检测,这些成分又会成为与环境工程技术对接的插口。
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棕色土方与设计的三个主要要素:地形、水体、植被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首先棕色土方的量决定了可以塑造什么样的地形;其次由于棕色土方的存在,我们必须隔离水体防止污染通过水体迁移;由于棕色土方含有特定成分,所以也就决定了哪些植被可以生长、哪些植物可以针对性地清理污染物。只有对这三个方面有清晰的界定,我们才有可能建立在棕地再生中的一个健康的景观规划系。
棕色土方有三种基础治理方式:隔离、修复、运走。由于中国可以相对便捷地运走棕色土方,所以不像国外会对土方进行严格的现场处理。但是郑老师认为这是一种不得不采取的途径。每个项目场地上有多少土方与什么样的污染物、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运输到哪里、在终点如何处理,只有把这三个方面都明确的说清楚了,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棕地再生过程。
发言题目:“园林景观与避震疏散场所——交叉领域的探讨”
发言嘉宾:王志涛(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 所长助理)
王老师从事城市抗震防灾绿化设计的工作,这个行业中的一些问题是可以通过风景园林手段解决的。王老师分享的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
一、建设避震疏散场所的必要性
地震后组织好居民避震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生命财产损失十分有效的措施,避震疏散场所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二、避震疏散场所的功能
- 疏散功能(疏散通道)
- 应急功能(避难措施,包括住宿、医疗、饮食、排污、洗浴、安全)
- 指示功能(避难标示)
三、园林景观设计与避震疏散功能的结合
城市建设中必需的园林景观实际上为避震疏散场所的建设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而避震疏散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增加了一个条件,园林景观可以与避震疏散设施相结合。
发言嘉宾:夏欣(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夏老师提出了以下问题供大家探讨:
一:谁的园林?
这是被我们长期忽略的问题,在古代园林中是“三权合一”的:建造权、管理权和使用权,都属于它们的主人——文人。而现代园林的使用权是属于公众的,与建造者和管理者是分离的。风景园林作为一个专业,一个职业是分离的。我们不能仅仅只考虑园林的物质空间营造和审美的问题,而是要站在人的角度,考虑园林是为了谁而创造的,风景园林师的工作就是去平衡,去沟通。这也是未来园林的一小段基础。
二:“微”、“软”、“弱”的问题
这三个字背后隐藏了另外三个字:“大”、“强”、“硬”。我们经常会焦虑,包括多样性的问题。这些焦虑是否可以通过这些强大的正向的改造去实现?也许我们也可以用非强硬的手段来实现,给普通人更多的弹性和空间。
三、“创新”还是“创旧”?
夏老师以一副特殊的山水画作比喻:一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左上角出现了19世纪的蒸汽船。这表达了近代人的焦虑和他们所做的努力。大家今天可能就像这幅画中的蒸汽船,想要开拓一片天地,想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在大家做有型的设计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背后的哲学问题。
发言嘉宾:郑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在北京,传统四合院是老百姓生活的空间,我们可以发现北京胡同里树并不多,但四合院里的树既是公家的也是私家的。再看北京水系统,它与整个城市联系在一起。接着以苏州的环境和地理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是坐落在景观之中的。我们可以以风景园林的视野解读城市景观。
从典型的河口城市杭州、绍兴和萧山的地域特征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首先,城市存在于区域的景观自然系统中,自然资源是城市可以繁衍生长的根源。第二,人们为了应对生存环境的挑战,通过持续的人工干预自然过程的方式,深刻促进了区域景观的改变。第三,区域景观的改变显著地影响和引导了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人工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地域景观促进了城市特性的形成。第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自然逐渐形成了一种清晰的合作关系,区域景观的演变与城市发展形成了动态的平衡。
园林应该从区域景观系统的视角来研究城市,同时从城市的视角来研究公园,并从公共领域视角研究设计与艺术。风景园林是可见的,并保持自身独特的可见性。风景园林是多样的,并用自身呈现的样子来塑造诗意栖居的环境。
圆桌讨论一
主持人:张云路
嘉宾:郑曦、郑晓笛、周聪惠、王志涛、夏欣
在张云路老师的主持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五位嘉宾围绕观众们提出的“模仿的问题”、“多样性与创新性的问题”、“多样性实践的瓶颈问题”,从各个方面打开思路,阐述了各自的看法。
张云路:在中国城市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小城市学中城市,中城市学大城市,大城市学特大城市,特大城市学国外城市,这样导致了我们的人居环境,包括建筑、规划、风景园林,什么时候出现了一种图式化?那么从自身实践和认识的角度看,风景园林如何在其中寻找一种多样性?
夏欣:在个人的实践中认识到在中国三线、四线的小城市已经开始要求我们要做自己的地方特色,但变革是需要时间的,而我们缺少的就是时间。因此在想不出办法硬上之后就会出现这种别扭的景象。希望在政府和各位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推动这个变革。
郑晓笛:这个现象是比较普遍的,我认为真正的多样性生长于场地本身,是属于那片土地的,有时刻意要创造多样性的时候反倒导致了模仿。比如说起中国特色的时候,我们可能简单地把它概括为一种颜色,或者一个符号,然后把它拿来无限应用,最后导致了这些项目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能真正地根植于具体项目,去了解这个场地的地质特征、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以前有过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样的痕迹,周边的居民有着怎么样的记忆,有着什么样的需求,那么它本身必然会生发出来属于这块场地的特征,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复制的。我们很多项目的确时间太短,因为去了解一个地方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努力地在这些地方做一些改进的话也许会有所不一样。
王志涛:我们去学本身没有问题,但学过来得有自己的特色,要发展自己的东西。小城市学中城市,中城市学大城市这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与国家正处于的发展阶段有着联系。
周聪惠:中国在极快的城市化发展中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小城市要变成大城市,大城市要变成特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要去学习是难免的,但其实我们可以避免导致同质化这个结果。主要从两个方向来看:一是政府的引导,二是风景园林师自己的努力。如果只是学一个形态那么同质性很容易发生,但如果学一种正确的方法,就是“和而不同”,在“和”这个过程中去总结设计时的要素,那么自然会形成不同的结果。
郑曦:我觉得设计时不用想得那么深奥,简简单单地遵循自然的规律,让大家能在这个环境中买菜做饭,开心出去玩就很好,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可以模糊一点。
观众:风景园林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应该怎样去把握?我们用创新去恢复景观的时候我们应该是去恢复第一自然、第二自然还是第三自然?
郑曦:因为有了人,有了人的干预才会出现生态这个词,没有人的话就是大自然本身的形态。人可能干预得有点过了,比如说黄河断流是因为上面水坝修多了,但修坝让下游洪水泛滥的几率降低了,让广大的国土安全了。所以我们应该立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该有这个思路这种意识。
周聪惠:我想这样理解这两个词“多样性与唯一性”、“创新与传承”。在设计一个具体项目的时候很难体现“多样性”,但在一个国家层面,全球化层面,在这个地方和其他地方去比较的时候才能体现。在尊重场地自身的文脉、地脉的基础上,通过设计师自身的创造,都可能形成好的景观,每一块场地都有多种可能性。创新和传承是一个度的问题,照搬还是创新?“度”到底在哪?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夏欣:我想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自然而然地去做事情。不要做作,自己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不用去强求。“新”如果理解成一个褒义词,我们就需要努力去追求它,如果理解成一个中性词我们就可能有更多可能性。但如果各位同学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去想就是非常好的事情。
郑晓笛:刚刚在陈述问题的时候用了一个词叫“恢复第一自然”,个人认为第一自然是无法恢复的,恢复的自然其实是人为干预过的自然。在理解多样性和创新性问题上有一个角度是可以从尺度上来看,风景园林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当我们从事大尺度工作的时候,比如一个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甚至国土范围的系统规划,这种情况越发强调系统性的规划,逻辑清晰地对限制条件的梳理。越是小的空间,设计的主观性可以更大。创新或者是创造性的工作,设计师的主观发挥当尺度越大的时候,对逻辑的要求越强,发挥的余地越小。当尺度越小的时候,设计没有一个唯一,方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这就是创造性之所在。这个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专业,我们可以在技术上做创新,在材料上创新,创造和多样性并不矛盾。
观众:在实践中,实现多样性面临两个大敌,一是城市化过程中经济效益的问题,二是制度上的,各位在实践中是否有战胜的经历可以分享?
郑晓笛:甲方会有自己的意志,有他们的需求和想要实现的目标,但在美国他们会尊重设计师针对场地分析所提出的建议。但可能不像中国这样是对具体形式的要求,例如华盛顿纪念碑周边环境改造的项目,在911之后美国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建筑和国家标志性建筑,必须防止装有炸药的卡车冲破防线。在国际竞赛中,设计师拿出很多方法,例如挖一圈水沟,筑一圈墙。但最后采用的设计中设计师的想法是光挡住卡车这个功能是不够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从林肯纪念堂看华盛顿纪念碑的时候,仍然可以看见一片连绵的草坪,所以他利用了地形的高差变化让视线看过去是连续的,但实际走上去是有高差阻挡的。这也许就是创造性的一部分,设计师在设计时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价值融合进来,体现进来。这也许是个参考。
夏欣:我想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就是设计师必须对场地现状比甲方还要清楚,并且通过一个理性化的手段表达出来,为甲方提供一个科学的信息。“以情动人”在中国必然存在,作为一个咨询方需要以情打动甲方,比如向他们描述他们以后可能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有切身体会。这样可能会取得一些胜利。
下半场
主持人:赵晶
嘉宾:李利、高伟、沈洁、邱冰、张春彦
在赵晶老师的主持下,论坛进入了下半场的发言环节,分别由五位嘉宾老师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多样性的思考视角。
发言题目:“景观是建筑吗?”
发言嘉宾:李利(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
李老师将建筑与景观结合,从建造过程的时间性、环境嬗变的时间性、空间体验的时间性等方面,及建筑的视角,探讨风景园林的多样性。老师借用戴维莱瑟巴罗提出的“地形学”,称地形学是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学的所共享的话题,议题,主题或关键。地形学不仅仅是场地性,包括人工创造和自然形成,而且地形也容纳了各种各样人类生活的痕迹。关于建筑与城市的问题,城市规划仅仅通过建筑很难实现一个完美的设计,建筑解决交通,生活等等问题,而城市空间及其特征还需要景观来相协调。
发言题目:从设计到营境——浅谈风景园林实践的多样性可能
发言嘉宾:高伟(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实验师、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院 所长)
高老师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运行与维护、材料、植物、本土文化等对于风景园林多样性的影响。西方风景园林的思维方式与东方的不同,西方是规划,建筑,风景园林三大方面。东方是知与行相互统一。在西方思维中工种划分是规划、景观、建筑、室内。而东方则为立境、营境、布局、种植、居室。
发言题目:从价值观看风景园林的多样性与同一性
发言嘉宾:沈洁(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助理教授)
沈老师在会上探讨风景园林的内核与外延,提出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向学自然。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也是由服务对象,价值取向,实践范围决定的。在风景园林发展的农业,工业,后工业时代中,分别对应出现的价值观是“美与艺术”、“社会”、“生态”。风景园林的价值观体系,由三方面构建。美学维度下的美与艺术价值观,人体维度下的社会价值观,人和自然维度下的生态价值观。而美学维度下的艺术价值观是模仿自然,抽象自然。
发言题目:基于历史信息视角的风景园林多样性认知
发言嘉宾:邱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
邱老师结合自身研究,提出了对于风景园林多样性的思考,包括:
- 对风景园林多样性的认知不能忽视其时代特征。每个时代的风景园林作品都会被刻上时代的印记,同样每个时代的风景园林师很难摆脱该时代的限制。
- 风景园林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构成了其多样性。多样性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偶发事件的存在,如果消除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那么多样化将转向标准化。
最后提出风景园林多样性不可能因强制性的规划而产生、“保育”是风景园林多样性研究及实践的重点问题的观点。
发言题目:风景“出现”的多样性
发言嘉宾:张春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系副教授)
张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与相关案例,对何为风景与如何景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举例Augustin Berque认为界定景观“出现”的五点为文字、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游赏园林、观景建筑,Michel Corajoud总结为地平线、体现历史、空间经过设计、一定比例的自然元素、给人以震撼感动。而后探讨景观的修复功能在风景从多样到统一中的作用,包括后现代性的文化修复和后工业文明的生态修复,在文化层面,指出风景园林多样性的问题不只在于是否能做出来,还在于受众是否有足够的文化积淀能感知到。
圆桌讨论二
主持人:赵晶
嘉宾:李利、高伟、沈洁、邱冰、张春彦
首先是主持人提问环节:
赵晶:地域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与风景园林的产生息息相关,也总是扮演线索和灵感的角色。那么如何去看待风景园林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在地域性趋同的条件下有如何去创造多样性呢?
李利:多样性是表象,地域性是本质。“多样性”是个伪命题,设计要满足不同的需求,必然是多样性的。至于“地域性”,我认为“物候特征”更贴切,如南北方气候差异导致的建筑风格差异,物候特征是本质,建筑多样性是表征。
张春彦:如何将多样性体现出来是一个问题,相较来说,地域性对于中国更重要也更切合,因为中国从南到北的气候差异很大,地域性很明显。
高伟:地域性是风景园林的必然属性,因为风景必然是地域性的,多样性是地域性的递进,如东方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多样性是必然存在的,没有才奇怪。
沈洁:地域性是自然文化的集合,其本质特征是特质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相关联,“发现”和“发展”特质性能够实现多样性。首先要“发现”,在平常的线索中看到特质和可贵之处;第二是“发展”,通过设计手段发展,使大众也能发现,涉及到价值观的引导。
邱冰:没有差异性就没有地域性。从景观角度说,地域性分为两类:没有任何干扰;遵守地域景观规则进行干预。从差异性角度说,地域性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如果深层结构相同,表层结构有微小的不同,那么这种多样性很难存在,比如苏州和无锡的差异性很难区分,但是存在。只有对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都保护,才能创造多样性。
接下来是现场提问环节,青年设计师们围绕“设计作品中的文化因素与公众认同的矛盾”和“资源有限的时代背景下历史遗存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