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六期网上沙龙于2015年5月29日顺利开展,本期主题为“华南地区的地域性景观”。中国的南部地区简称华南,一般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广西省的区域;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甚至湖北省、湖南省的部分区域。华南地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习俗等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景观。
本期网上沙龙特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三位关注华南地区地域性景观研究的学者,围绕珠江三角洲区域,分别从水景观的地域特征、绿道对岭南乡村景观的重构、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营造的探索实践等角度分享他们的思考与见解。
第一环节:嘉宾主题发言
许自力老师发言主题:珠江三角洲水景观的地域特征
许自力老师主要从事水景观生态规划与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研究。一直跟踪水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进展,长期关注珠江三角洲水系景观的生态保护、地域特色的挖掘与保护问题。实践中进行了适应地域与气候的三角洲地域水系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的有关水域景观规划的实践经验,对珠江三角洲流域水系景观的特征与问题有较深入研究。本期沙龙,许自力老师以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三点特殊之处为切入点,为大家讲解了珠江三角洲水系宏观结构上的特点以及珠江三角洲微观生态、形态及人文特点。
一、珠江三角洲水系的特殊之处
1. 概念上的特殊
珠江流域是一个非典型流域,有多个入海口的繁密的水系,所谓“三江汇流,八个入海口”,东江、西江、北江三条江,通过八个大的口门以及一些小的支流进入大海,把珠江三角洲分割成一个个小岛。
2. 位置上的特殊
早在1988年洛溪大桥建成之前,珠江三角洲是一块被珠江水系包围的海中地。
3. 发展上的特殊
以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只有集中在佛山和广州很小的一部分,200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城市化现象,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在自然地理景观演化基础上,极大地改变了三角洲自然及人文景观。
4. 宏观结构上的特点
入海口多,繁密的网状水系
水系河道尺度多样,宽河道多。
河道宽至上千米,水面率达到20%以上。
水系结构存在的问题:江河干流收窄,遍布城乡的河涌支流减少,明河变暗渠,水系廊道连通度降低,天然湖泊缩小速度加快、河网密度降低,水系整体萎缩,水网破碎化,区域水系遭到破坏。
二、微观生态、形态及人文特点
1.碧而不清、水浅岸低
受地域气候和生物特点的影响,珠江水质并不十分宜人,即使没有污染影响,水晶的水色也是泛绿的,不够澄清透明。主要要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势特别平以及气候温润,而能够导致绿藻死亡的条件为连续十天10℃以下;其次就是水浅岸低,水的深度多数是在1-3米,最深的不超过20米,类似东北松嫩平原的景观。
2. 潮涨潮落,水流不急
河流的流动都是双向的,不是重力流而是潮汐流,随着潮涨潮落而改变的,河道的外江河和內河涌都建筑这样水坝在珠三角是很常见的。
3. 岭南水绿相映托
岭南地区气候特别适宜植物生长,珠江三角洲水系的两岸都有热带风光的植物配置。
4. 涉水而筑
滨水建筑很多都是有很多架水面上而建造的。
富于朦胧美的州渚景观——这种滨水景观的朦胧美一直被人所忽略,主要是州渚的景观,水汽蒸腾起来,“雨歇烟迷渚,潮来水抱堤”这种朦胧美的景观还是值得欣赏的。
5. 发达的水上休闲娱乐
珠江三角洲发达的路桥交通系统只是在近三十年的短暂时间内高速建成的,而在此之前,陆地交通远不及水陆交通,由水陆交通支撑的生活与民俗,是三角洲滨水动态风土的主体。
吴隽宇老师发言主题:珠三角绿道对岭南地域景观文化的重构
吴隽宇老师分为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个是关于珠三角的地域条件及其特色,第二个是结合其地域特征和近年来的生态变化来让大家去了解珠三角地域景观特色,在这个基础上引入珠三角的绿道网络起源和发展的经历,最后提出如何通过绿道对岭南地域景观进行重构。
一、珠江三角洲的地域条件
地域特征是岭南文化形成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广东北枕五岭,南滨大海,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其成为一个及封闭又开放的条件(如图1.)。如图2.为珠三角的航拍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其实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三角洲的形态,它是由西江、北江和东江汇入大海冲积而形成的一个平原。其北部是一个山地丘陵地带,它作为一个屏障在北部起阻挡的作用。这些丘陵地带占了珠三角地带的20%左右,它最有特色的是中部河网密布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如图3.)。第三个地理格局是其绵延数百里的海岸线(如图4.)。这三种地理格局也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岭南亚文化,在1000多年间也产生了不同的景观文化特色。
珠江三角洲是个湾内的海岸三角洲。海岸三角洲是指河口区潮流界以下由河、海交互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放射状河网系统的冲积、海积平原。曾昭璇教授认为,“三角洲是以流水在河口地区因受到河口外面广大水体的影响而产生的汊河系统的堆积地区”。
二、珠江三角洲的地域景观特色
农业肌理是珠江三角洲的乡村的一大地域特色。宋元时代开始,沿海的低地和冲积三角洲平原的自然地理特点和规律才被逐渐认识。由此广东开始了以围垦为主的土地利用高潮,在这个时期农业技术进步迅猛,围田技术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而珠江三角洲城镇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上。其建筑既多元又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骑楼。骑楼是近代西方文化和地方环境结合的产物,它的最大特色是建筑一层开敞的灰空间相互连接。骑楼景观既有利于广东商业文化的形成,又符合岭南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给人们一个遮风避雨的空间。岭南的庭园、近代政府建筑群及殖民建筑也都成为城镇的一大地域特色。
三、珠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变迁
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这片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的快速扩张和发展使得其景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适合城市发展的地区往往遍布农田,因此一直以来在土地开发和农田保护上存在尖锐的矛盾。
到了2010年,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超过了60%。在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下,珠三角的地域景观也在不断地消失。如典型的岭南农业景观——桑基鱼塘的分布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消失。从明清时期到20世纪20年代,在佛山南海、顺德的桑基鱼塘已经只余几十亩。桑基鱼塘是有生态物质循环的农业景观,它的形成是由于人们为了防洪,在西江和北江低洼的区域进行围田。它既承担了农业生产的功能,又有排洪解涝、航运的作用。
下图中红色的区域是由于城市扩张而产生的生态脆弱区,主要集中在广佛区域、东莞深圳区域。
政府十分关注城镇发展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冲击,因此2010年建成了珠三角区域绿道网,形成一个线性生态网络连接城镇和乡村。同时,在这个网络中赋予了游憩等功能。
霍华德在《明日田园城市》中提到,“城市和乡村都有其优点和缺点,而城市乡村的一体化则避免了两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会迈出新的生活、新的文明”。因此,近年来绿道网络对珠三角地区生态安全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的起源与发展
2003年颁布了《广东省区域绿地规划指引》,探索“绿线管制”政策。同年11月颁布了《广东省中心城镇指引》,提出“三区六线”的空间管制体系。
200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将区域绿地和区域性交通廊道纳入一级空间管制区。
2008年底,《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提出“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筑与珠江水系、沿海重要绿带和北部连绵山体为主要框架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要求。
2009年印发《珠江三角洲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工作方案》,在珠三角地区先行开展区域绿地划定工作。
2010年《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出台,作为行动指南和政策纲领指导和开展珠三角地区绿道网建设。
从2003年到2010年,政府一直在探索广东省绿地的协调。广东省区域绿道网络有以下6条线路:
1号绿道:主线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波海湖公园,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
2号绿道:主线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东稔平半岛巽寮休闲度假村,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
3号绿道:主线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东至惠州横沥黄沙洞自然保护区,途经60多个发展节点。
4号绿道:主线长约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保护区,向南途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
5号绿道:主线长约1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途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途经20多个发展节点。
6号绿道:主线长约21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途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途经16个发展节点。
下图是绿道网络系统的不同类型:
橙色是城市型绿道,主要为城市提供基础设施,满足民众的通勤需求;第二种红色是郊野型绿道,用于连接城市和乡村,作用主要是娱乐休闲;第三种黄色的绿道是生态型绿道, 主要沿城镇外围的自然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设立,通过对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创建、连接和管理,来维育珠三角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多样性。
生态本底、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形成了珠三角的珠三角自然与文化遗产廊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共同形成绿道网络。6条区域网络线路把广东262个景点串连起来。虽然目前还未达到100%的衔接,但这种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构架的框架已经开始搭建起来。
五、珠江三角洲绿道对岭南地域景观文化的重构
珠三角绿道在构建过程中已经用到了保护性策略和防御性策略。保护性策略是把北部的自然保护区域进行保护的延展,防御性策略则将点状的绿地进行连接,攻击性策略是绿道对岭南文化重构的基础的策略,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建立和恢复。
我个人将珠三角岭南地域文化的重构总结为三个点,第一个是“形”,结合景观生态学和GIS,采用“多类型、多样化”方式引导城镇与乡村的形态功能结构和景观布局;第二是利用场所精神的理论,强调地方风俗文化与风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第三点是“意”,是指通过绿道网络的整合和保护,使岭南地域景观从传统文化走向生态文明。
在2014年11月,政府出台文件希望珠三角能成为以低碳为导向的绿色城市群,在2020年能够最终实现珠三角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下图是一张个人的珠三角地域景观构建的愿景,黄色区域是已经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而在西江和北江流域以前形成的桑基鱼塘,我们希望进行一定的生态恢复来保存农业遗产的特征。同时,沿着海岸线有着相当大区域的湿地保护区,这些湿地也成为未来保护和重构的重要内容。
六、绿道对珠三角地域景观构建——以增城小楼镇东西村景观改造为例
增城在08年建设的80多米长的绿道成为了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典范。增城小楼镇东西村具有700多年历史,其靠山面水的格局是岭南特色一个很好的体现,形成了最有特色的传统的景观,而村庄内部是广府坡式村落布局和客家围龙屋的布局。
在近代,如此布局的村落数量不少。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些村庄渐渐变成新村,这种布局的村庄渐渐消失。在场地中水塘的污染严重,北部的风水林的植被随着开发也渐被破坏。
场地的特征可以以“乡”、“农”、“村”来概括,同时场地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传统村落的破败、环境的脏乱差等,都成为村落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威胁。
我们的策略是希望通过旅游产业和景观改造来建立旅游示范区,通过对绿道的延展开发来进行,农田也提供了相当大的活动面积和风俗活动。下图是古村里一部分有特色的住宅,通过对庭院的改造,引入场地中最具特色的农作物元素,例如冬瓜的生产到丰收的过程。对周边的山林也进行了绿道的延展。对于广阔的田地,除了生产的功能,还能加入旅游休闲,让民众参与耕种活动。
对于农田的处理,除了保留还能在其中建立一些科普教育、休息娱乐的场所。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从宏观层面到中观再到微观,使大家了解在珠三角区域景观重构的特点。
结语
地域条件以及人类对环境的综合感知共同形成了岭南完整的地域文化景观体系;
岭南地域景观的重构涵盖了景观空间载体、历史时间维度、文化价值取向等多种范畴的概念;
绿道作为一种生态基础设备,通过绿道网络来整合构建岭南地域景观将有可能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重要途径。
方小山老师发言主题:珠三角地区景观设计中地域特色营造的实践探索
方小山老师从园林设计的实践探索说起,总结了对地域性营造包括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本土材料运用、地域文化的传承、场地特征的延续四个方面。接着又从具体项目实践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华桂园之造园记(改造设计)
华桂园的位置是在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东区凤凰新村。主要功能是为研究生提供学习研究、学术交流、项目参与、小型种植实验的场所。场地西边是一个运动场,东边是住宅区。整个场地分为室内和室外。以下是改造的方案和改造后的情况。
二、广东天鹿森林公园东大门入口区规划设计
这个项目不是很大,整个工程用地面积五万平方米,这个项目重点考虑的问题是使人工介入对原有场地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小、入口处复杂的道路交通处理、场地内的高差处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的应用探索。以下是设计理念以及对问题的处理和实景照片。
三、江门新会小鸟天堂景区设计
小鸟天堂项目重要的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在实际设计中尊重场地保留场地东南面与西北面山体,然后把东面近20公顷的原有的鱼塘农田纳入到小鸟天堂湿地范围,划为鸟类觅食区。根据建设后回访,由于前期规划划分合理,鸟岛被保护起来,区内榕树长势良好,形成很多鹭鸟集中栖息的湿地环境;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西部堤坝绿色屏障与缓冲区都对核心区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佛山西樵听音湖景区规划设计
西樵听音湖位于西樵山西北山麓,规划总面积3.7平方公里,核心景区设计范围总面积为63公顷。这个项目里除了探讨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珠三角的特征如何融入到整个项目里,以及经济快速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和文化元素的运用。用一句话总结这个项目的想法就是希望打造岭南文明产生地,书画西樵,听音山水情。
以下是总体规划图:
下图是听音八景:
第二环节:自由问答
就三位嘉宾的发言内容,大家一起展开了以下讨论:
Q:华桂园的名字来历是因为有桂花吗?
A(方):当时我们在给园子起名字的时候,首先想到桂花,因为院子里有很多桂花;而且前面也提到了,咱们都挺喜欢桂花的,所以我们当时在改造这个园子的时候,把园里头的桂花都留下来了还加了一些桂花。原来我们叫“桂园”,后来想着这“桂园”在华工里头,所以在前面加了个“华”字,那就是“华桂园”。
Q:关于华桂园的问题,请问这个项目是如何组织的,资金来源、学生的参与方式等,您能再详细介绍一下吗?
A(方):这个项目,我们自己是业主,我们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学习、工作、研究、娱乐和活动的场地。这也是我们在这里交流和放松的地方,比如种种花、养养鱼。现在我们有一个想法——做一个土墙,就是怎么用易栽嫁的方式去美化外面那片墙。资金的来源是我自己垫付这个费用,也包括平时做项目的资金。学生参与的方式的话,一开始是我和三个研究生来进行现状调查,当时也是我开始带研究生,就觉得确实需要一个可供学习交流的场地。
Q:华桂园用光板,为什么不考虑用花架?
A(方):从景观角度来看,花架是更好的,但是我们考虑到,一个是能够挡雨,另外一个是要能够挡住楼上浇花的水和掉落的物件,所以用花架的话,在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就不那么安全了。不过我也挺喜欢垂直绿化的,种一些攀爬植物。
Q:华桂园、天鹿湖的设计中有考虑无障碍通道设计吗?
A(方):天鹿湖的设计是有考虑无障碍设计的,因为天鹿湖是一个森林公园的出入口,出入口广场平时也会比较多人来走动,那个部分我们把无障碍设计一起考虑进去了。另外,还有一条登山的栈道,这部分没有做无障碍设计,上山的话就只能靠栈道,因为那是属于上山区,山上范围很大,登山栈道挺长的,路程也很远。华桂园里就没有考虑无障碍设计了,因为这里主要是我们老师和研究生使用的场所。
Q:方老师您好,您的项目中对于一块场地的保护的内容挺强的,提到尽可能减少人工干预,如森林公园入口项目中将建筑藏起来等做法。这种强调保护的理念很好,但实际和甲方的沟通中您有遇到困难吗?
A(方):我们这次遇到的甲方还挺不错的,基本上他们放手让我们去做,唯一的要求就是工期,一定要赶在禾雀花节开幕前要完成。在跟他们交往的过程里头,他们还是蛮支持我们的想法的,所以也是蛮不错的一个甲方。
Q:小鸟天堂的项目,原有小鸟有多少种?通过景观设计后,小鸟种类有增加吗?这些小鸟喜欢在什么样的植物上栖居呢?
A(方):原来主要是鹭鸟,主要是黑鹭、白鹭,还有一些其它种类。种类有没有增加,这个我还没有统计,我指的增加主要是数量上的增加,但我们没有做一个很具体的统计,这是我们从做项目到后面去做跟踪调研,从目测的观察上看到在各栖息区停留的鹭鸟数量比一开始去调研看到的确实是增多了,包括它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
Q:请问吴老师,增城项目的实施情况如何?
A(吴):12年的时候,北部的几个城镇调动了高校的老师和学生,来参与美丽乡村的景观改造的研究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供了在绿道范围内的一些景观改造策略或建议。我刚刚提到的项目,实际上,政府已经处于启动研讨实施的阶段,例如对农田里一些小构筑的设计,因为这一块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政府那边认为可以对投入小但景观效果好的项目先行启动。他们也希望经过北部几个城镇的联合打造之后,能够作为一个示范,争取增城市政府提供更多的资金投入。这样的工程其实是属于研究结合一些局部的小的设计范围内的实施,并没有进行太大面积的实施,因为这跟村镇资金投入有相当大的关系。所以说,近几年来,珠三角特别是增城绿道网络的完善,地方政府其实是更多地希望通过地方资金的投入来达到。例如他们今年有一个启动项目叫做“万家客栈”,他们是希望农民提供资金,外部高校给与设计的借鉴和提供,同时他们本身来进行一些客栈和周边景观改造,最后达到政府、学校和地方村民共同去营造美丽乡村环境的目的。
Q:许老师,请问在当前珠三角水网上布满了桥,水路交通基本上被取缔的情况下,如何体现岭南水乡的景观文化特色?
A(许):珠江三角洲河口区原来以水路交通为主,但由于近三十年高速的路桥建设,整个珠江三角洲(狭义上),“海中地”特别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依托水路交通所形成包括生活、交通活动都是在水上进行的人文景观被极大地打断了。人们水上旅游、水上娱乐、水上旅行这样一些体验就没有了,我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觉得这是非常有经济特色和强烈故乡记忆的文化景观,尤其珠三角本地人的人文记忆、故乡情结是体现在水上的。如果从现实交通使用目的来说,水路交通确实是被打断了。但从景观资源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来看的话,首先,我对珠江三角洲景观水网的体系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预想,这和珠江三角洲的绿道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水系是相当均匀的网络体系,而且水面率占到20%,实际上是珠江三角洲绿道体系一个很好的依托。这两个规划其实可以一起展开的,珠江三角洲的水道、绿道体系的联和规划肯定也包含了对人文景观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那么势必会考虑到利用水路的水上旅游航线,由此通过整个珠三角水上旅游航线的建立来进行水上的交通、旅游、生活活动,从而实现对岭南水乡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