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思
水之于城市——既是滋养土地、维系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源,又是带来洪涝灾害的自然隐患,也是风景园林中不可或缺、最为灵动的设计要素。因此,如何将城市建设发展与水系的保护、修复、治理有机协调,更好地做到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得不充分意识到城乡水危机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 水资源短缺与洪涝灾害肆虐交替发生,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 各类点源和面源排放造成水环境污染、水质型资源短缺,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 片面追求大水面及其装点美化效果,忽视了水作为生态系统和城市绿色海绵体的基本功能。
面对如此复杂而紧迫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及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目标。无论是海绵城市,还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都特别需要将城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看待,要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系统、建筑小区系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与管理。这也给园林景观专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
绿地是城市最重要的透水性下垫面,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调节城市水文循环、缓解水危机的重担。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将风景园林与城市雨洪管理、水系治理相结合,已经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趋势。欧美国家先后提出了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reen Storm Infrastructure)等技术体系,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这些将景观设计与水环境管理精妙结合的项目,在近几年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学会(ASLA)的获奖作品中屡屡出现。如在2014年ASLA综合设计类获奖项目中,就有一半以上的项目与湿地修复、水系治理、雨洪管理密切相关。在该协会网站上,也可以找到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可持续场地设计(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等专题版块。
但在我国城乡绿地建设中,过度追求大水面、大广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与节水优先、提高城市可渗透性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它们不仅没有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反而成为了高耗水、高耗能、高耗材的“消费者”。这种“伪生态”的建设模式对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财力的浪费。
此外,大部分园林行业管理部门对新型雨洪管理仍然持一种较为保守的态度,相关规范标准的编制和修编也落后于时代发展。例如,《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中规定“绿地外部的地表排水不应引入绿地内”。这往往造成工程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考虑绿地在城市中应承担的削峰减流、控制径流污染的重要作用,而对雨水采取“重排轻蓄”的简单处理方式。
2014年4月,深圳暴雨导致城市瘫痪,多处道路严重积水,而道路中央高起的绿带成为了暴雨中唯一没有被淹的“孤岛”。 由此应该反思:我们追求的到底是城市整体的安全、健康与高效,还是园林绿地的“独善其身”?如果城市绿地因为消纳了周边道路、社区的雨水而被短时间浸泡,我们应把这种现象视为进步,而不是设计管理中的失误。
面对这么多现实的障碍与束缚,风景园林人应该以构建安全、健康、高效、宜人的城市和水系统为总体目标,革新设计理念、完善行业规范标准,并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 加强基础研究。从基于水文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构造、设计参数、植物选择、维护管理,到相关政策、标准、规范、技术导则的制定,都需要围绕实践需求和关键科学问题加大投入,全面缩小学科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 改革教学内容。目前各高校中开设水文学、水力学、雨洪管理、水资源学等涉水课程的并不多见。此外,需要组织真正在风景园林与水生态环境交叉领域有一定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而不是简单地照搬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亟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尽快编写出专业教材,开设相关课程设计。
- 开拓新市场。目前,东方园林、铁汉生态、棕榈园林等业界领军企业,已加紧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企业的合作,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交叉、新兴领域扩展,开拓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市场。风景园林正成为“城市水系重建中除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之外的重要一员。”在转型时期,风景园林能否突破自我,走入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服务大地、服务大众,这更是摆在风景园林人面前莫大的机遇与挑战。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改善的需求都在推动着风景园林行业和专业教育不断发展与变革。笔者希望在新形势、新政策、新理念、新技术的指导下,我们勇于突破自我、开拓视野、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承担起风景园林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天人合一、充满诗意的水景观在中国大地重现。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