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28日、29日“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论坛”圆满落幕后,第四届“青年风景园林师圆桌论坛”于5月29日下午在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垂花门顺利举行。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青年教师、学者们同聚北京林业大学,一同进行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展开了一场轻松生动、贴近观众的发言和讨论。让更多的师生和观众们积极参与到“风景园林的价值与保护”的思考和讨论中来。
留住记忆——园林设计中景观价值的依存与保护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尹豪副教授
尹豪老师引用了Marc Antrop曾经提到过风景园林价值的三个层面:自然的框架、文化上的继承、审美上的愉悦。尹豪老师对其进行剖析,以北京植物园宿根园改造为例,介绍设计过程及思考。他提问风景价值的依存何在,并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设计风格的确立与完善、功能的满足与提升、植物的角色。随后,以耕乐园为例,通过对案例生成的解读,引出了风景园林如何作为载体留存记忆的思考,提出了设计承载乡愁的新思路。最后,他提出,设计如果表达着人们的日常所思,唤起人们对于家乡的怀念、历史的美好记忆,描绘着美好的生活环境,就会激发起人们对于自然的爱和故土的恋,就会热爱生养自己的土地,继而,爱国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多元化的设计与教育视野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郑昌辉教师
郑老师结合实践与教学,提出生态化视野、社会及人文化视野、网络思维与大数据视野、艺术家与新美学视野、全专业与跨界视野、工匠及工地视野、前沿设计与新技术视野、国际化视野、城市多层级视野、乡村与乡土景观视野等十大视野,引发了在场听众对风景园林设计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考。其中生态化视野包括国土层级景观视野,如反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海绵城市等,以及中小层级下的景观视野,如生态公园、湿地系统、雨水花园等。社会及人文化视野以景观社会学、景观公正、志愿者思维与参与度思维、个人的人文情怀与综合素养为内涵。网络思维及大数据视野则包括网络化的运营思维、GIS、教育方式研究化。艺术家与新美学视野的内涵为体悟、走访、写生、生活,体会真正的景观、建筑生活之美;设计师的记录草图与设计表达;传统艺术与传统园林的共生;新美学—大脚美学与野草之美。上接规划,下参建筑同时涉及室内景观与立体绿化的全专业与跨界视野。乡村旅游、乡村建筑、民宿的兴起,乡村生活方式、乡土景观的乡村与乡土景观视野。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价值辨析与思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周聪惠讲师
周老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的价值辨析,以城市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价值博弈为例,引出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思考,进行Industrial-Plex site、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景观修复治理与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案例分享。提出基于选线潜力定量评价的中心城绿道选线布局的思考。他认为,中心城绿道选线布局过程可以归纳出三个关键点:
- 选线应有效连接城市游憩服务供给的集聚地段,例如公园绿地、生态绿地、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中心等。
- 选线应有效连接城市游憩服务需求的集聚地段,例如居住用地等。
- 选线的空间载体自身应具备依据绿道功能要求来进行改造利用的条件。
这三大关键点也构成了中心城绿道选线潜力定量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以艺驭术 以形媚道——中国山水园林生态智慧探讨
北京工业大学建规学院齐羚讲师
齐羚老师在汇报中提出智慧是对环境的适应是一切智慧最原始和最深刻的根源,自然审美是生态智慧的基础和源泉。深入阐释了“艺”与“术”、“形”与“道”之间的关系,提出“艺”包含于“道”之中,“道”与“术”结合寻求山水之理,便是山水生态智慧,也是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探讨设计哲理与思想、设计思维与方法、技术手段验证与应用。中国传统的城市和风景营造正是在寻找人类与宇宙秩序的联系中,因势利导产生的积极的阴阳交替、层级分明的分形结构模式,一个山水与建筑交叠的多样、有机的城市网络生命系统。她探讨设计之市——设计之法的表达形式,认为山水园林的道、法、式与包括山水艺术和金石艺术在内的文化艺术都是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师法自然”,不仅仅是对自然物质形象的学习,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做假成真的掇山,移天缩地的山水,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神性精神的持久追求,即莫测性与变化性。
风景圈地与风景权
北京建筑大学张振威讲师
张老师首先提出景观不同价值之间是否冲突的问题引出演讲主题。他认为,景观价值保护必须通过利益的调配来实现,利益才是景观价值与保护的桥梁,随后,他提出“风景圈地”的思考。对风景园林学的对象和范畴进行的讨论,提出风景园林学可被视为研究风景园林现象与规律的学科。方法体系为规划设计,即以景观现象与问题为导向的所有方法。理论体系为规划设计理论,即景观运行的解释理论(对应实然状态)和景观建构理论(对应应然状态)。
跨域与交融——汉水流域城址类遗产整体保护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王玏老师
王老师通过分析城址类遗产的形成与发展动因,提出流域城镇群建设的四个阶段。
- 先秦时期——联合城邦模式下的流域农业文明发展;
- 六朝至隋朝——水上交通的发展促进城邦工商业发展及文化交流;
- 唐宋时期——水网的完善带动流域城镇群基本格局的形成;
- 元、明、清时期——城镇群中心凸显,流域城镇群功能结构的日趋完善。
他认为汉水流域城址类遗产特质包含两个方面。遗产分布为沿汉水干流或支流分布;与跨区域文化交流带密切相关;古代城市遗址具有明显的区域辐射效应。选址主要考虑山水格局、交通运输、物产资源以及军事防御。汉水流域城址类遗产保护思路为,从时间上,厘清遗产形成内在关联,保护整体脉络。
圩田景观研究——萧绍圩区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郭巍副教授
郭巍副教授以水资源分配,水利为主题出发,引出圩田景观,讲述水文和用地两个方面。圩田在长三角、珠三角、江浙、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广泛分布。圩田有筑堤的特征,郭副教授用三层系统叠加概括了圩田:
- 以水为主的自然景观;
- 以水利为根本的支撑系统;
- 以聚落为基础的民居系统。
第一部分:水文流域体系
选取具有两千年开垦历史、并且较为典型的萧绍圩区进行进一步研究。
萧绍圩区广阔,但早在春秋时期,此区域土地较咸,被列为下下等土地,通过不断改良,西晋时达到亩值千金,可以看出农业的开垦,使得土地价值提升。到了明清时代更是因为水系统的完善,成为了鱼米之乡。所以萧绍圩区根本的景观动力来源于水,其水来源于钱塘江、浦阳江的改道和变迁。
圩田景观主要是有堤阻隔外部水系,例如钱塘江最高水位高于海塘2-3米,需要建立更高的堤进行防洪。进而形成了完善的防洪体系。土塘、陂塘、塘河系统等组合形成了海塘系统。
除了海塘,在海塘与河流交界处,也有控制枢纽排水。
萧绍圩区,建筑占2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历史上长江流域以南最大最重要的区域。
第二部分:农业开垦体系
说到农业开垦体系就会对照一下荷兰的体系。荷兰从十二世纪开始,形成了自己一套固有的土地划分系统,此系统与荷兰的耕作系统有关,在不同的地域也采用了很多变体,到了黄金时代它融入很多审美的东西,上升到审美角度,产生了大量的圩田花园。
于此同时我们萧绍圩区也产生了很多的划分体系,逐渐发展成为圩田景观。绍兴作为萧绍圩区最大的主体,相当于一个规划作品,风景规划与水利系统的融合。
结论:
圩田很早就进入到了传统风景园林的体系里面,例如圆明园,作为皇家园林,在历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事,考虑到雍正与康熙、乾隆去过杭州西溪,对于圩田景观应该是很熟悉的,圆明园可能与圩田也有一定关系。而村落的发展也与圩田的开展相关联。
造园中的非遗传承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高伟主任
高主任以一则新闻开题,去年10月份,广州遭遇龙卷风,余荫山房受损。告诉大家,我们行业的作品比我们想象的脆弱。
但是时代发展比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更大!
广州极盛的造园时间,是鸦片战争前,当时只有广州对外贸易。其丰富的财产,使得岭南园林达到鼎盛时期。
消逝的明珠——自然灾害与城市进程
梁园,可园,清晖园,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但它们都离广州主城区很远,因为近城区的园林都消亡了,是经济的发展让其他园林在短短200年内消失。由此高主任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应对造园文化传承?
案例:苏州——拙政园补园
补园造园手法没有中园的法式清晰,但是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丰富。当年园主喜欢昆曲,补园是为昆区而造,所以其对昆曲的保育有很大的作用。
案例:粤剧艺术博物馆,传承粤剧
博物馆选址在极盛时期的潘家花园,海山仙馆附近。把粤剧表演形式、年代变化、与广州的风景园林发展叠加,由此选择清代园林表现。而中标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把博物馆放在负一层,地面恢复了海山仙馆原来的样子。
在造园中,我们设计师是协调者,把造园过程还给以前正在传承造园的工匠,应该让他们发挥木雕,石雕,砖雕,陶瓷烧等手艺。
传统的匠人都在努力的传承技艺,年轻人也要参与其中,工匠与设计师有一个好的互动,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期待重塑历史名城重要文化记忆。
另外高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一个项目——用口述工艺来记录传统的工艺,对于传统技艺的继承祈祷了很重要的作用。
风景园林师不仅是工匠,还是传承者。
环境综合信息支持的同济景观详细规划教学探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筝助理教授
陈教授首先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什么是最有有价值的,什么是到了工作中学习是更合适的?
案例:OHIO STATE UNIVERSITY 1970s的黑历史
由于婴儿潮,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住宅,居住区热潮开始,学校与设计师合作,改变教案,学生都在学相关专业,但是热潮之后,学生们变得茫然,不会做别的东西。所以是教育出现了问题。学校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更改了教案。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适应性学习专家(能力),这是一种解决没有见过的新问题的能力,主动设定问题,并收集知识,修正问题,并进一步收集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性学习培养的关键,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试错的学习环境。给师生双方创造一种共同学习的机会,探索试错。
陈教授也分享给我们一些技术
- 新技术:现场照片地理定位太辛苦,可以用picasa和google earth 自动录入
- 调研情报整理麻烦,可以用giscloud实现实时记录和内外业沟通
- 水敏设计不会水文计算,拿不到中国参数:跟水文专家现学现卖,开元程序资料来计算,再次基础上,开发软件,应该快出来了。
- 同济没学过土壤:但是自己从好玩的实验开始,不强求了解所有的知识,但这是个起步的地方。
- 无法准确评价视觉影像:用增强现实技术进行实地地景叠加
- 如何测量环境感受:采用生物反馈仪采集实时环境感受辅助设计,实时测量心情感受。
南京秦淮新河——明外郭百里风光道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魏家星副主任
魏主任对风景园林学做了一些定量研究,通过2005-2015年风景园林期间检索高频词汇:量化,遗产,绿量等。
南京绿带是生态绿色长廊,人文遗产长廊,其典型特色不仅体现在作为生态屏障带的功能上,更蕴含了传承千年的人文积淀。
魏主任从两方面阐述了生态服务功能
- 生态功能测算(重点):固碳释氧,净化空气(pm2.5消除),降温增湿。结合样地各生态指标的实测数据(如以滨江公园段进行预研究),评估绿带的生态价值,主要利用替代价值法、市场价值法、碳税法等。
- 遗产价值评价(难点):利用条件价值法中的支付意愿统计分析(WTP),评估绿带的遗产价值。其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创建假想市场-获得个人的支付意愿或受偿意愿-估计平均的WTP或WTA-估计支付意愿/受偿意愿曲线。
案例:南京滨江公园
南京滨江公园位于南京河西新城,占地近500公顷,以降温增湿效应为例,根据实测气候数据,分析中利用相对值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 乔草结构具有更好的消减PM2.5的功能。
- PM2.5数值具有一定随机性,相较来看成熟的乔草结构效果更优。
生态功能的测算,使用降低一度温度需要的电量,进而用植物降温,来量化货币值。
遗产评价是很难的,明外郭本身就是遗产,支付意愿与消费意愿算法有偏差,其中更多的是人性的因素。
南京老城滨水空间理念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徐振副主任
徐振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南京的历史,南京很多名胜和水有关系,秦淮河和只剩下1/3的城墙到现在依然影响着城市形态。
接下来,他用一系列的图展现了南京从1930-现在这80年间的变化。
建筑:1930年建筑基底主要在城南,依然呈现明清的格局。2010年已经达到800公顷。
水:500米之外就不会受到水的影响。反映了建筑密度和路网密度的增加,步行300米的水密度是下降的。对于一直基本上能看到水的地方是慢慢缩小的。
然后,他通过地图,直观的给我们展示了不同空间的可视性分析。桥梁是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水的场所。站在桥上可以看到的视野越来越少,可见水越来越少。
天际线的变化。1930-2010,变得更加复杂、立体化。
风的模拟。冬夏季盛行风向和平均风速的模拟。城墙和夏季盛行风的方向相似,所以城内受风的影响很小。1960房子增多,城墙拆掉。2010 速度非常大的气流。
建筑与水体建模。1930vs2007可以看出建筑对风向、风速的影响很大。
为什么要研究风?外国人重视“地”,L.A.直译叫做地景,我们却重视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我们称L.A.为风景园林,风光,风水。风其实对人的感知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的来说,徐教授研究了水体对市民的可达性,天际线和风向的感知。希望在不影响当代人生活的情况下,更多的传承历史和经典。
从农田到公园——城镇化居民绿地使用后评价研究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张秦英副教授
张秦英用使用后评价(POE)的方法,探讨了绿地功能、景观的保护和价值和城镇化地区的变化,着重讨论了使用者的感受。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居民,失去了土地,搬进了新居,但居民是否对城镇有归属感,是否适宜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她用三个公园(武清文化公园、杨柳青广场、华明镇湿地公园)的例子对宅基地换房政策及统一绿地管理对当地居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结果与分析
使用者特点:年龄结构、职业背景、教育背景
城镇公园的使用者的学历相对较低。可达性5-10分钟,使用时间比城市公园短,约1-2h。
居民使用偏好:自然风格、游憩、田园野趣。
公园平面的布局和绿地布置还是接近城市的公园:面积比较小。
公园满意度评价:还是比较高。居民对绿地空间的要求不高,比较容易满足。对每一项有特定的需求。
城镇公园绿地特点:中老年为主,服务半径较小,吸引居民有限,使用时间较短,实用空间认可度高,田园风格广受青睐,建设投入虽然有限,绿地整体认可度高。
城镇公园优化侧率:
- 强调文化内涵,增强居民归属感
- 增加城所多样性,改善空间可参与性
- 设施配置重视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 加强管理维护,提升居民公共意识
增加可参与性。在城镇公园中加入居民可耕地块,把游憩与农作体验结合,给那些为土地念念不忘的居民提供归属感。
提高公共意识。可租的种田。
景观水文——一种水研究与设计的综合视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刘海龙副教授
来自清华大学的刘海龙重点探讨了水研究。他景观水文的角度切入,提出了水环境,水生态等我们共同面对的水问题,让景观水文在很多领域都有很多新的思考。他强调了水循环,水循环是我们做景观建设的一个前提,如果没有水循环,就会干旱,植物就不能生长。但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前提,我们更多的是向大自然索取,我们将城市建设在自然条件、水环境最好的地方,北京也曾经是一个水乡。几年前有一个纪录片叫做《水问》,里面全面的讲述了我国面对的各种水问题,里面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水资源、防洪、水安全问题,这些都与水循环有关,也跟城镇化率紧密相关。城市中的不透水铺砖率很大程度上的分割、切断、破坏了水循环,水资源问题,水环境问题,水生态问题都因此产生、恶化。在解决水问题方面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水利专业,他们主要负责如何让水趋利避害,而环境学科则更多的关注水的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景观师要做的是收集、净化、利用水资源,将景观和水文结合。从三个方面,景观和水文是可以结合的:
接下来,刘教授分别从现实存在性、理论可行性和专业实操性三方面分析了景观和水文结合的可能,并用一个清华大学的例子说明了景观是怎么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把水的设计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