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3:30,大会开始第二小节。
主题:城乡风景的重构。
小节主持人包豪斯大学的Justin Kadi博士宣读小节开场辞: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被重新阐释着。城市与乡村,在很多的时候是被单一地解读着。在二元化的城乡视角下,城市是作为先进的,发达的代表; 而乡村则是落后的,未经过开化的。为了让这个目前尚未明确的,但是却充满创新性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视角的联系得以深入建立,我们结合城市与乡村整体的环境和背景,对于城乡之间的社会影响、空间形态以及精神文化现象,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当我们以这样的新视角来看待问题,就可以有不一样的体会。那么,也会有新的问题:如何来界定乡村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是如何的?他们之间有哪些是分离的、包容的、或者部分联系的?
发言人:马克 · 黑德培林( Marc Redepenning ),班贝格大学人文学院人文地理学教授。
报告题目:隐含在城乡之间的地理学——关于城乡的联系与分离
城市和乡村,在人文地理学范畴下的理解,是社会行为在空间秩序上的体现。在以往的理论中,解释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往往是以城市为出发点,以城市主导乡村为立场的态度。在这样的理解下,城市才是全球化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地。相比之下,乡村往往是发展的劣势地区,往往充当为城市提供粮食和资源储备的生产基地,或者是大型的基础设施,如电站,垃圾处理厂等的项目基地,或者是充当自然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等等。乡村相对于城市,总是被动的,被抽取资源的,转嫁城市里经济剩余和过剩功能的附属地带。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城市与乡村分离的二元化状态。而这样的二元化状态,在当今的城市发展背景下,却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变化。城乡之间的空间形态可以作为隐含的地理学对象来研究。地方性特征和地域性文化,可以作为城乡融合的潜在资源。在历史发展眼光下的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历程,蕴含了内部的发展过程。这样发展过程也可以作为一个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被我们所重视。
这是当前背景下乡村重新定位的过程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同时,以下的问题也得以讨论:有哪些隐藏的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定义,可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探索?城乡之间的这种关系,是趋近融合呢,还是趋近统一?这些城乡关系有哪些功能,如何被收集,城乡之间的关系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贡献意义?我们是否可以以城市或者乡村中的一方面来作为我们的研究立场?这些问题目前尚不能有确切的答案。但是,却为我们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
马克·黑德培林教授最后指出:城乡关系的未来的发展和新的问题,不仅为人文地理学,也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学科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言人:马蒂亚斯·瑙曼( Matthias Naumann),柏林自由大学,地理学博士。
米歇尔 · 密斯纳( Michael Mießner),哥廷根大学,地理学博士。
报告题目:对于城市与乡村研究的比例尺度思考
我们研究城乡问题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空间尺度的问题。关于空间尺度的原则,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中都有过一些研究。这些研究确定研究尺度的出发点,是根据所归纳的对象的要素特点来划分的。比如,研究城市区域问题的时候,就往往把人口密度、经济指标、生活质量标准、工作机会等等作为城市的限定条件。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的地方,被称之为城市区域。这些关于尺度的讨论,目前为止都是以城市为核心的,而对于乡村为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分析,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于是我们的研究就有了创新价值。
而我们今天以“城乡背景”为对象的研究,需要重新考量研究的尺度。这不同于以往以城市为中心的研究,而需要加入乡村的特殊的权重。而这个城乡的变化过程,又是容纳了许许多多的学科与原则的。我们构想了一个“城乡空间尺度体系”,在我们的研究中,德国范围内的城乡空间,需要按照以下几条原则重新划分:
- 人类学、社会学范畴内的地理空间区域划分。比如,按照人种和文化社会习惯归属于一定的文化圈和流域文化带的地理区域。
- 被城市规划和乡村政策所限定、影响的区域边界。比如,区域规划法律规定的大都市群,都市圈,或者是文化保护大区等等。
- 能源和资源流动为原则的区域划分。比如,以区域的供电、供水的分配原则为标准来划分合理的资源调配区域。
这些区域形成了多重的地理尺度。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些区域进行等级梳理和边界限定,并且可以整理出其中具有控制性的基本原则和空间导向,进而明确地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内涵。
另外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对空间尺度的明确。需要明确出发立场和视角是什么?是以乡村本身作为出发点,还是以它与城市空间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
研究主要以德国的空间规划理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城乡”概念下的空间尺度划分,区域的、全球的、城乡的尺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要考虑到空间结构以及政策,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乡土自然形成的边界。通过城乡之间的互相联系,把研究尺度确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加以研究。在乡村周边和本身的背景下,相互的矛盾斗争相对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矛盾要小得多。因此,城乡之间的尺度划分,很多考虑到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是:所采用的研究尺度,可以让具体的研究项目在城乡的空间发展中有着更好的可持续性。
另外,他也阐述了“能源区域”的划分。随着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以及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日益盛行,划分以节约型能源利用为主导的区域边界和尺度是很有意义的。德国目前有少数的区域实现了“能源区域”的规划导则,把能源供给和交通以及工业和生活资源尽可能在一个区域内加以限定。利用这样的空间划分的新尺度来进行规划,对于区域内的能源和资源重新调配,就可以尽可能多地降低碳排放和区域内部能源输送的消耗。
最后,他们指出:对于未来的“城乡景观”研究的尺度和边界问题,需要以城市和乡村的互相交互影响的立场来确定,需要把很多复杂的学科和原则加以综合,并且也需要设计出分级别分侧重的区域空间划分依据。
发言人:杰西卡·克里斯托弗(Jessica Christoph),包豪斯大学欧洲城市化研究所建筑设计教研室。
报告题目:城乡发展的“同时性”——城乡统一背景下的建筑学思考
她的报告主要说明了这个现象:城市与乡村这一对矛盾二元体,长期以来书写了我们的人居社会环境的历史。作为在城乡二元长期影响下的乡村和城市,也同时塑造着对方的环境。我们也越来越接受这两者共同作用,对我们的城镇建筑的影响和居住理想的改变。
欧洲自从上个世纪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 就经历了人们从乡村涌入城市的“逃离乡村”的过程,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与之对立的“逃离城市”现象。城市与乡村相继被这样的现象所影响,而趋于发展停滞,产生“城市萎缩”和“乡村萎缩”现象。
这两个方面的“逃离”,都是对于“现实”的生活和社会的逃离,都是追求“浪漫生活”中的生活家园的行为。这样的理想,不仅反映在“逃离”,也是时代的社会生活取向的体现。
杰西卡认为,这样的“逃离”态度可以追溯到美国诗人亨利 · 戴维 ·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在他的诗作中表现了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理念:“大部分的奢侈品和所谓的舒适生活,不仅可有可无,甚至可能阻碍人类升华。”
梭罗除了推广走向乡村的户外活动,也提倡保护自然资源。他也支持素食主义,并自己也以素食为主地生活。他在《瓦尔登湖》的铭牌上写道:“I wa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ished to live deliberately, to front only the essential fact of live. And see if i could not learn what it had to teach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Thoreau”(我想要这片树林,因为我想要过有意思的生活,这样才能面对真实的生活。看看我是否能够从中学会什么。当我死去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梭罗)另外,梭罗反对肉食,并且大部分时间是素食。他说:我们只需要一点面包和马铃薯就够了,为何要去龌蹉不堪地杀害一条鱼,且得到不足以充饥的食物呢?梭罗在世时候并没有太大社会知名度,而他留给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瓦尔登湖》和《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两本书都在讲述与自然相处的关系。后世的很大伟大人物,包括圣雄甘地,约翰·肯尼迪和马丁· 路德 · 金,乃至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等人都对他的作品推崇有加。他的文字往往与“公民的抗争”与“结合自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反对暴力,回归道德责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出发点。也有批判者说梭罗是反对文明进程。而实际上,梭罗并不反对文明,但也不完全接受自然,而是选择结合自然的田园生活。
文学界喜欢田园生活的作家还有很多,比如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 · 伯格(John Bergers)也向往城市与乡村交融的郊区的生活。他在法国的一个小村庄生活了半个世纪。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令他着迷,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代表作《Ways of Seeing》(观看之道)是BBC广播电台的伴读文章,也常常被用作很多大学的文学教材选篇。他的其他文艺作品里,这样反映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约翰 · 伯格的犀利的批判文学透露出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穿越到乡村或者山林的梦想,这些都是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不仅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或者萧条,同时可以给建筑师带来设计灵感,使他们对人们心中所追求的,具有社会共同性的“理想生活”进行设计和创造。都市居住的人们对于标准化的、单调乏味的生活产生的厌倦,需要这样的充满个性和自由的乡村性图景来对日常的生活加以调和。于是,乡村的生活方式,建筑形式,以及美学观点,就对城市人给予了极大的启发。比如,城市里大量出现的度假别墅、社区花园、或者具有异域风格的临时性、趣味性建筑,都可以作为人们身处工业化城市向往这样的“浪漫生活”的心态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这样的理想在设计和建造上的“反映”具有“同时性”,就是说:不仅仅是乡村的憧憬影响了城市建筑的意向,城市的发展也同时影响了乡村建筑形态乃至审美取向。比如,今天城市里到处可见的“都市农业”和市民小花园,是城市对于乡村生活的憧憬。而同时,乡村也在模仿城市生活。比如,今天乡村里发达的信息通信,或者是乡村举办的文化艺术节等等。因此,乡村与城市的影响,应该是他们之间的互相渗透与学习的“同时影响”。我们也希望,基于这样的“同时性”,找到未来建筑设计的新的兴趣点和出发点。
发言人:乔治·西维克(Jorg Sieweke)博士,建筑师。
发言题目:一处与世隔绝的“乡村”
他用一个图片展览,讲述了意大利罗马地区的村镇和城市的河岸地带乡村风貌。阿涅内河(意大利语:Aniene)是位于意大利拉齐奥大区内的一条发源于拉齐奥地区特雷维山脉,向西流经罗马的河流。阿涅内河的和特纳所冲刷的下游地区有着非常优美的历史性风景区域。
这条河上游有几处古罗马时期的历史文化遗迹的桥梁,与两岸的风景形成一体化的环境,并且,这些桥梁和周边的地区都是属于自然保护区域。这些区域内部同时也有一些居住区,废料场等其它设施。这样的一种混合是一种非理性的杂乱的风景,也反映了这条河洛的核心景区的典型古罗马风景风貌。这些十六世纪经典的罗马图景所引导的风景区域是从专业视角的解读。这一片也因此被意大利的文化保护机构作为历史文化片区来定义。然而,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却与这种专家视角的文化保护区域不太符合。研究经过几年的实地观察调研,乔治获得了这个地区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实际情况是:在阿涅内河谷地带,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从历史上就在这里居住的山林居民。这些河谷处于历史保护区域之内,因此也带来了良好的旅游收入,迎来大都市休闲度假的人流。同时,这里的一些原住居民也向往城市里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建设了一些私家经营的小别墅、小酒吧和小农场,来招揽从城市来的人们在这里生活和消费。久而久之,这里形成了一个与罗马城市联系紧密的“度假和休闲胜地”。经常有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到这里来度过一个周末或者停留更长的时间。在这里,没有都市的喧闹和压力,人们可以在一个身心放松的环境中,得到“与世隔绝”的暂时的宁静。但是这些建设大多是“非正式”的,不被官方批准的,社会自发的行为。
虽然这里处于历史保护区域,但是官方的规划很少涉及到发动当地民众与城市之间产生互动联系。他们的行为,是自发的社会组织和创新。在人群中经过口口相传,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讲社会自发性的“圈子”,这个圈子的人,都知道可以在这个地方得到他们喜欢的活动和感受。这样的区域相对来讲是与大众视角下的城市或者乡村“与世隔绝”的,这里的人们也享受这种隔离的乐趣。
这样的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与当地自发的社会组织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优良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古迹,让这里的人们有着优秀的生活归属感,即使是某些基础条件,比如公路,水电,网络等的匮乏,也不影响人们对这里的喜爱。当地的自发地方组织,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农业经济,出产自给自足的农副产品。这不仅为他们当地人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也吸引了哪些城市的人到这里来享受难得的“天然”。
乔治·西维克还在会议当天布置了一个关于阿涅内河谷的图片展,来说明这样的一种特别的生活图景。
(第二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