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24日,“2018世界风景园林师高峰讲坛”于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开展,300余位国内外风景园林高校和行业专家学者、园林学院师生和媒体代表参会。15位来自荷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学者就“区域景观发展“的问题展开了演讲和讨论,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区域景观”的问题加以阐释,为我国的风景园林师广开思路,扩展视野,促进了整个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以下我们将对邀请来的15位专家的主题演讲内容进行简短的概述,供大家学习参考:
9月22日会议上半场
Dirk Sijmons 德克 西蒙教授
(原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环境设计系和风景园林系主任)
主题:调和城市化和自然环境关系的途径:区域视角
Sijimos教授将城市的新陈代谢过程抽象成九种城市的能量“流”,众所周知,其它生物同我们一同生活在城市生活空间中,在讲座中他主要对这种城市中我们一直较为忽视的“动物流”加以展开。科学家们发现在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的地方也恰恰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这表示我们规划过程中对于生态多样性的忽视,Sijmons教授希望能在城市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并找到城市发展轨迹和生物迁徙的实际关系。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较为独立的物种来了解生物的基本生活情况,进而对生物多样性脆弱的地方进行保护。另外Sijimons还提出采取一些缓解措施,比如保护整体的生物基础架构,思考如何修复整体的生活环境,保护绿地、蓝天、清水,思考如何将碎片化的信息联合起来。在报告最后,他提出了自然景观融入到城市景观的三种关系——对比、交流与合契,并且对这三种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归纳与分析。
赵万民教授
(重庆大学教授,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主题:山地人居环境的景观科学观
演讲首先提到了在古典文化内涵中建筑三原则:Accommodation(建筑的适宜性、包容性)、Firmness(建筑的坚固性)和Delight(建筑的愉悦性)。赵万民教授认为,其同样表达了风景园林的内涵和要求。风景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在本质上存在着共性。他通过重庆建设和三峡新建聚落的案例,具体地说明了该一体化的内涵。他提出景观认识论哲学观念包括:整体观(簇群与个体)、环境观(环境与人性)、生态观(自然与安全)和文化观(技术与艺术)。之后赵教授通过案例实践,具体围绕山地人居环境阐述了景观科学观哲学意义的现实体现。最后他总结道,山地人居环境具有地域性和科学性两部分,而人的生活是其核心服务目标;山水环境是人居环境构成的根本;生态、文化和现代社会信息的多元化丰富了景观建筑学研究。
Ilke Marschall 伊尔柯 马绍尔教授
(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学科负责人)
主题: 德国图林根州区域文化景观:多样性、场地叙事和规划策略
德国研究学者借“文化景观”一词强调景观文化方面的效益。图林根州是欧洲历史景观的一个研究中心,而图林根州的首府Erfurt在中世纪也是一个重要且富有的贸易城镇。几年来,德国的文化景观团队致力于对图林根州的文化景观的研究。他们在文化景观的调研过程中,基于对原先的明信片、照片与对于历史的描述和搜集到的历史数据,通过制图的方式将搜集到的文化对景观的影响的数据可视化。他们还收集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名人、重要事件发生对于建筑、宗教等景观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人文、历史景观(建筑、石碑、教堂等)因素的可视化,以及与本地人沟通,将隐藏在环境中的文化展现出来。她希望未来逐渐优化的现已构建的数字景观文化实验室,能够用以更好地保护、维护和管理文化景观,并且同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区域性的文化景观起到更积极的意义。
Peter C Bosselmann 彼得 波塞尔曼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城市与区域规划,景观建筑系教授)
主题:三角洲地区大都会景观的适应性
适应是从生物进化学说中借鉴的概念。而城市的适应性是指城市在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加速变化中的适应过程。而在这样的适应性都市中,城市景观唤起了在光线、气候和植被以及山丘、山谷和地平线所定义的地方户外活动的体验。以描述性和进化性两大形式将大都市与景观联系起来。将大都市区标记为景观意味着城市已经呈现出更大,更稀释的角色。而气候变化对较平缓的沿海城市有巨大的影响。Bosselmann研究发现,很多沿海城市的扩张速度很快,因此对沿海城市的设计需要极其小心。而保留具有一些文化内涵的街道、建筑、建设铁路、集汇水区域、建设大型的防洪工程以及连带人的迁移问题等都值得思考和谨慎处理;另外Bosselmann提到,重要的填海活动需要考虑水面以下的地形。大坝的建设在中国自古有之,而其根本要点是给河流留下空间。
Robert L. Ryan 罗伯特. L. 瑞安教授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风景园林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主题:针对城市化流域水资源规划:景观建筑和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河流的非点源污染增加的水资源问题以及城市扩张后不透水面增加,自然植被减少,昂贵的游泳池和草坪的修建和用水禁令等问题的出现,导致我们有必要通过规划来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对水的数量和质量有影响,其最主要的影响包括不透水面使得径流增加,地下水补给减少等。因此Ryan的设计研究团队通过低影响开发的设计,具体包括:建一些集水区,收集雨水,替换草坪为本土植物,提升配置,建立雨水花园、多孔铺装等,提升了整个流域住户的实际水环境的品质。另外Ryan还通过具体的项目,介绍了一些方法诸如采访、住户调查、测算用户景观用水量、教育活动等。
上午圆桌讨论
在该环节,主持人主要提的问题可简要归纳为:
- 向赵教授询问三峡库区新建聚落的山水格局关系;
- 向Sijmons教授询问荷兰水网与荷兰城市发展与水系统发展是否在一定时期经历过与中国同样的一些问题;
- 向Marschall教授询问河道水网在历史文化景观的位置;
- 向Bosselmann教授询问三角洲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在荷兰堤坝对于实际河流的影响;
- 通过北京实际的气候情况向Robert教授询问雨水花园等设计在北京的挑战。
Sijmons教授指出,自15世纪开始,荷兰也开始经历城市化,然而由于一些人口学与历史文化的原因,该城市化其实是一个去中心的过程,也就是说,荷兰没有一个巨大的大都会或超大城市如中国,而历史上荷兰规划的水系统实际上是设计给每一个农场每一片农田去优化农产品质量的,去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并不等同于中国大都会城市水系统面临的问题。而他强调,如同我们海绵城市的概念一样,我们应该思考海绵景观的设计,这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优先度是非常高的。他最终还提到,城市化的进程不应该与农业结构的变革平行,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也不应该被简单地割裂。
Marschall教授指出水环境对于图林根州文化景观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水系统对于城市生产生活的影响,在乡村地带和森林地带的水体的研究也同样重要。我们的一些学生项目也分析了河道和河床的历史结构,将水从森林引入城市的运河。在欧盟我们也从事了很多水体修复的项目去恢复各种水道的生态价值。
Bosselmann教授强调了实验对于水体与三角洲问题的重要性,人们可以从中迅速了解当地的问题,并且一个从历史传统一直到未来的长远的视角,确实是对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的。在三角洲区域。对于城市的扩张的研究非常有意义,对于乡村的研究也同样如此,欧洲很多污染企业定址在乡村,这也是一种发生在乡村的“城市化”,在未来这些乡村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他指出,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应该思考修复城市发展中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因为我们在城市发展中走的弯路确实太多了。
Ryan教授指出水基础设施的运用确实应该考虑具体气象条件,关于北京降水集中、剧烈和稀少的问题,可以建设一些收集雨水的设施和结构,比如绿色屋顶,专门储水设施,在高密度景观中可以建设地下排水系统,城市中透水路面;另外一些地区可以建立运河、大坝,但更提倡雨水公园,城市公园。但是对于地下水位很高降水又多的城市更是一个挑战,尝试去给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破坏的本该属于水的区域寻找去向, 我们也应该去学习一些生物技术控制污染浓度。同时,种植绿色植物所产生的蒸腾作用会促进水循环。改善城市环境需要政府官员和人们提高意识等多方面合作共同努力一步一步改善。
9月22日会议下半场
李振宇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院长)
主题:《说园》三法与社区空间景观设计
李振宇教授从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一书切入,描述了园林景观“园林就是诗情画意”的设计理想与园林景观“大小”、“动静”、“疏密”三大对比,并且将其与同时期的凯文林奇《城市意象》一书中的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坐标五要素加以对比。之后实际介绍了实际的建筑案例,主要介绍了其在住宅区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思考。
Louise A.Monzingo 路易斯 A.莫津戈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教授分校环境设计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教授)
主题:可持续城市景观未来展望:让城市与区域服务于环境与人类
讲座通过另一个视角去理解如今大都市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将大都市当作是生态学上的消极因素,城市其实是自然延续的一部分,城市的蔓延是一个必要并且自然的过程。而我们真正的工作重点,其实是对于城市内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密质化与对于城市内资源效率的考虑。她列举了我们进行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四大要点,即:保护现有生态环境,恢复衰退的生态环境,联通城市的生态过程与提升城市资源利用。她通过列举美国现阶段的大量城市内生态设计的案例,具体描述了可持续城市景观的设计要点,并且强调:现在的设计流程相比过去,更需要各个领域,如生物学家,地理学家,生态学家,记者等专业人士的参与,具体地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需求并且加以统筹权衡,才更有可能最终得到一个优秀的设计结果。
孙一民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主题: 共享景观的构建
孙一民教授在他的报告中,首先通过一组北京清华大学周边公共开放空间的照片,表达了他对于国内外部公共空间使用的一些思考与担忧:无处不在的硬质“边界”,将精心设计的外部空间与居民的实际使用隔离开来、边界如同一堵或有形或无形的墙,严重影响着外部空间的连续性与整体性,阻碍着景观的共享与实际使用。他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他在江门体育中心,广州琶洲西区的几个实际案例,描述了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增加城市共享空间的一些尝试,并且强调了现今一些媒体和自媒体对于城市建设的关注,说明市民对于建设美好城市的愿望。在他看来,建筑师在风景园林层面上对于设计的一些考虑,主要在于其对于场地周边环境的呼应,与对于场地周边居民实际使用的分析与思考,而不是在任何环境中设计都套用所谓的设计“范式“。建筑是城市的一部分,应该能够融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建筑师的设计,应该为优秀的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能并且设计的各参与者通过良好的合作创造优秀的设计整体。
Ron Henderson 罗恩 亨德森教授
(美国伊利诺伊理工风景园林系系主任)
主题: 城市的自然史
整个报告主要讲的是城市的自然环境对个人与集体的影响与塑造作用,以伊朗SEMNAN地区,北京与芝加哥为例,讲解了永续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壤,地形要素,水网系统,自然灾害)是如何影响城市设计,而我们如何进行场地针对性的设计。在SEMNAN地区,Henderson教授梳理了整个水网从源头到蓄水到水车最终到灌溉的一系列流程与整套水系统对于城市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北京的研究中,他主要从地形出发,分析了元明清建城时与周围山体的视线关系,说明山体的布局对于城市布局的影响性;在芝加哥的案例中,自然的作用使得河岸线,河漫滩堆积,整个芝加哥湖的形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影响着城市绿网的布局和设置。自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市的格局与城市内居民的生活方式。
金振午教授
(韩国庆熙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
主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一种综合分区方法——以韩国CCZ、DMZ区域为例
金振午教授以CCZ、DMZ区域为例(朝韩非武装区域),重点介绍了对于这一块因为政治原因导致的人烟罕至的缓冲区进行的物种勘测与物种分布分析的具体过程。整个将近4km宽250km长的条状边界,因为政治原因人类活动较少,动植物逐渐移居于此,整个场地逐渐自然演替。从生态的角度来看有较高的生态价值。金教授通过设定标准和参数,制定合理的策略,测定了这里的各种物种的分布并以此为基础对于未来的分布进行了合理的预估。
下午圆桌会议
在该环节,主持人主要提了三个问题,可简要归纳为:
- 在新的国土资源部建立的大背景下,大尺度区域系统内确定需要保护的生态区域与生态环境的准则是什么?
- 风景园林中从维护生态系统的角度,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应该具体应该达到哪个程度?
- 传统营造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与传承有什么好的方法?
Louise教授在她的回答中强调,我们不应该仅仅借助一些信息数据去分析问题,实地的考察与亲身的测绘,去让自己真正地理解场地理解环境非常重要,在芝加哥的“绿廊”设计中,每一年都要对其影响的区域再次进行重新制图与测绘。并且分析已存在的问题与它进一步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的“可达性”与“可理解性”,而这也是单纯的GIS数据所不具备的。风景园林是一门科学,而政策、经济、资本等因素,当然会对风景园林有所影响,但是我们应该坚持风景园林的学科独立性,坚持自己作为风景园林设计师自己的立场。
金振午教授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该观点,他认为,在一些国家诸如韩国,由于机构的不健全技术的不发达,对于实际地图的获取渠道比较少,而诸如ArcGIS之类的技术辅助,对于整个工作流程还是非常重要的。
Henderson回答了第2个问题,他开玩笑道,如同CCZ/DMZ地区的案例告诉我们的一样,真正最理想的环境是我们自己离开留下让自然自身演替。当然,对于自然的干预,最重要的还是最终有益于我们自身,诸如对于整体性的生态多样性的保护,最终帮助的还是我们自己。
孙一民教授表达出了国土资源部实际效力的一些小的担忧,在他看来,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的干预有些表现出了我们的过度自信,然而我们对于自然的尊重却不够,而中国的问题在本质上可能与西方相同,但在表现方式上会有所区别,我们不应该照搬西方的方法与理论,但是在一些对于自然的思想上还是应该有所转变。
9月23日会议上午场
李雄
(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
主题:公园城市与公园体系构建的研究
李雄教授在他的演讲中,主要分析了当前评价城市生态体系的几个当今比较热门的指标与理论,即公园城市,生态公园城市与森林城市,并且认为生态公园城市是相对发展较为完善,可实践性较强的理论体系。并且通过解析通州的一些新的规划指标的问题来说明只有有一个准确的规划建设目标,才能够最终达到一个好的建设结果。而在生态公园城市真正的实践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有研究分析在许多植树造林带,生物多样性的效益反而是较低的,即生态设计并不是说在设计结束就完成的,更重要的在于其设计之后的维护。他以雄安新城的建设为例,说明了现阶段城市发展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要求。以石家庄为例,将生态公园城市分为市域,都市区,中心城区三个部分,重点讲述了其结构的基础与搭建。
Rik de Visser 瑞克 德 维塞尔
(荷兰Vista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主题:低田景观
报告主要分享了荷兰的围海造地过程和造地后景观的作用。现阶段,荷兰希望利用河滩的淤泥开拓出新的岛屿,以解决未来荷兰50万居民的居住问题。Marker Wadden就是该计划下的一个重要项目,该项目地区不同于中国集中化的城市特征,其城市化过程有一个去中心化的特征,各个地区都是散布开来的,而在中心地区有可达性较好生态价值较高的一个生态公园“绿心”地区。尽管新的城市规划正逐渐侵蚀其绿心地区,景观从业者正尝试通过推动一些规范性的文件的制定去约束城市的蔓延,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并且在新的项目中,他们并不人工对植物的分布进行设计,希望通过自然的过程使该地区演替为一个生态系统。而在这些围湖造田的区域,对整个水位和水循环系统要有个很好的把握,使其既不淹没田地,也能提供灌溉。这样的半水半田低田景观开发模式,是一种具有荷兰特色的景观,体现着荷兰人民利用水体水系统的智慧。
下村彰男
(日本东京大学)
主题:日本区域景观的独特性与可持续发展
不同于其他来自于美国,荷兰等国的生态视野,日本在对于景观的开发与保护中更加考虑的是人的价值,考虑人类的活动对于整个景观的塑造作用,究其根本,人居环境内的景观都应具有其历史上的使用价值,诸如房屋周围种植树木,其最初目的并不是美学因素而是为了防止大风对于方位损害,冲绳很多村落的地理位置选择,住宅与大海的距离关系,也不是为了考虑美学而是为了减少季风气候的影响。而不同的对于景观的利用与生产方式,导致了各个区域日本村落景观的独特性,其根本还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因此一个设计必须得到当地居民和组织的理解与支持。下村教授在之后介绍了日本由《景观法》《文化财产保护修正案》,《建造美丽乡村政策大纲》建立的村落保护法律体系。并且通过问卷调研等一系列的研究方式,具体分析了地域景观发展的资金募集模式。大财团的介入,人、商品、资金在乡村的流动会导致乡村景观的均质化,因此一个自洽式的经济模式对于区域景观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Simon Bell 西蒙 贝尔教授
(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题:蓝色健康与幸福感
我们知道城市的绿色景观和绿色体系对于城市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城市的蓝色空间——与水相关的海岸、海滩、湖泊、河道、喷泉、跌水、湿地等等,城市居民与它们之间的感知,在水上,在水边,甚至在水里的一系列的活动的可能性,对于城市居民的精神健康与幸福感,同样意义重大。以此Simon教授引出了他正在进行的BlueHealth蓝色健康项目,于2016年开始进行并预计在2020年完成,并且在完成后其一系列研究成果将在网上全部开源。他在会议中着重介绍了项目小组使用的两套设计的效益评估工具:蓝色健康环境评估工具(BEAT)与蓝色健康行为评估工具(BBAT),BEAT是一个对于水体周围环境情况分析的评测手段,其通过一种将多种因素包含在内的打分系统,评价水体具体情况。 BBAT评价人对于空间场地的具体使用,其系统与ArcGIS的地理数据相结合,通过详细的对活动的预设,使场地调研者能够通过该系统直接记录下场地所能观测到的各种活动,并且最终以热力图的方式呈现,将场地活动的密度可视化,并且成为评价景观实际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
主题:山、水、田、城 —— 中国传统的人居景观体系
报告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出发,分析了中国整个人居环境的形成逻辑。中国的多山与较少的降水,导致其土地并不适宜农业的发展,而中国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智慧,通过在山前蓄积山上流下的水成为湖泊,以湖泊为基础发展出水网灌溉周围的田野,而田野又最终成为乡村与城市的基础,这种山、水、田、城的人居环境的格局一直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格局。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模式对于良好灌溉的需求,导致了中国密密麻麻的水网布局的出现。 王教授强调,中国是农业社会,并且一直会是农业社会。虽然这套传统的人居环境构成逻辑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不符合机械化生产的现代社会,但对于西方的人居景观格局,我们不应该生搬硬造,而应该更多地去考虑我们农业社会语境下的城市与环境自己的精神内涵。
圆桌讨论
在该环节,主持人提了以下几个问题,其可简要归纳为
- 向Visser询问荷兰填海造田实践形成的新的景观对于城市的影响;
- 询问下川彰男教授其景观管理与景观背后的经济模式对于历史与文化角度的考虑;
- 询问Bell教授蓝色健康项目的完成方式
Visser回答道,过去我们对于城市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在“利用”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与景观的关系逐渐缺失,这种景观是很难恢复的。相对于规划的形式,他更喜欢通过景观为基础来进行城市化。
下川教授表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在景观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但更关键的是住民与组织能够意识到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这需要我们作为专业人员去向住民阐释与说明。
Bell教授表示,重要的是研究到底怎样才能将一个项目定义为一个优秀的蓝色空间,因此,基于设计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总是会觉得很多设计非常好很有创新,但实际使用上却是一团糟,因为它们不是基于证据的设计,有基础的设计才会是最好的设计。整个项目的结果将会以一本书的方式最终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