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景观论坛于2019年4月21日下午在上海机遇中心成功举办。风景园林新青年作为官方合作媒体之一,受邀做会议现场记录和报道。
上海景观论坛是由Sasaki, AECOM 和 SWA 三家设计公司于2017年联合发起的主题性景观行业分享盛会。随着SOM, ASPECT Studios, HASSELL, TLS等多家国际性景观设计公司的加入逐渐壮大。论坛以”开拓新的实践,催化设计创新、影响政策变革;提升公众对于景观重要贡献的认识;倡导景观行业,使之汇入社会进步的主流推动力“为使命,旨在提升景观行业的影响力,并推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次论坛首次尝试跨界,邀请到来自德国的艺术家双人组Quintessenz 以及AECOM, ASPECT Studios, GVL Gossamer, HASSELL, SASAKI, SWA等6家顶尖国际设计公司的景观设计师与城市设计师演讲并参与圆桌讨论。5家深度合作媒体及16家支持媒体与论坛主办方展开战略合作,并对此次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凡达利艺术顾问有限公司、雨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亿泽机电设计事务所和KOMPAN游乐设施有限公司作为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出席,共同助力上海景观论坛。本次论坛首次采用中英文双语,面向更广大的行业群体。同时本次论坛也是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 PPN海外倾力支持的盛会。
本届论坛主题为“感知”,意在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景观与“感知”、“公共认知”和“公共记忆”的关系。会议通过对场景时态的划分分为 “此时此刻”、“彼时此刻”和“日新月异”三个部分,以及最后的圆桌讨论。本文为会议的整理回顾。
Session 1 此时此刻|面对景观的瞬时感受
主题:创造感知 Creating Sensation
演讲嘉宾:Tomislav Topic Quintessez 德国艺术组合
演讲者Tomislav是一名艺术家,2006年遇到伙伴Thomas Granseuer,在2008年共同成立了公司Quintessenz。他们的创造内容以涂鸦文化和色彩学为根本,工作聚焦于现代艺术装置在公共领域的实践。他们试图以艺术装饰空间,认为色彩不止是形式更是内容本身。
Tomislav分享了一系列城市案例实践来诠释他们的这一理念。鉴于自己是在公共场所工作,他们通常利用光影、风和摩尔效应等,加上材质的选择,再赋予颜色,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创造感官效应。这些装置男女老少适宜,且适合大众拍照,在ins等社交平台产生了病毒式的传播效应。人们容易被这样的色彩吸引、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意义,且每个人都能在颜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在希腊帕克西岛的即兴创作作品“卡卡西卡的秘密”中,他们将创作场地选择在一个古老的农场的房屋废墟内,镂空的天窗营造出一副原生态的场景。他们预定了很多喷漆和网状织物,形成三排大小不等的方形有色纱网,当从侧面观察时,每块纱网的颜色会互相叠加,造成一种颜色混合的空间深度。这个作品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该地原来是一处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已成一个著名旅游景点。
主题:感知之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遥感设备
Instrumental Archipelago: The Sensing Devices of Tristan da Cunha
演讲嘉宾:Alex Breedon(白寅江)
GVL Gossamer怡境景观 高势
GVL Gossamer联合创始人Alex Breedon试图探寻传感器技术如何改变景观感知,他首先梳理了近代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随着科技进步,观察器材也在更新进步,从镜子观察到的折射景观影像到遥感技术的出现对景观行业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出现代传感科技在特定景观上部署与使用。他列举了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的例子作为印证(以下简称特岛)。
特岛在地理上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岛屿上部署着各种设备以观测周边环境的变化,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把隐形景观变为可见。如通过水声探测仪将不可见的水下声音传播过程以声音地图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地震仪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使用让每个人得以了解一定范围内存在威胁;利用传感科技监测当地野生动物的生活轨迹和行为,当地人可以通过获取这些信息再整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参与到当地环境管理计划中。
传感科技将不可见的环境监测并以可视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使得场地的信息建立更加完善,也让非景观专业人士借此有机会参与到景观建设中来。静态景观变为动态,又由动态变为流动。传感设备使我们对周围环境的观测更加深入和精准,不可见的景观变化也能被呈现、被感知,我们的生活因此与周围环境的连接交织也更加紧密。
主题:人与自然的印记 A Trail Marks of Human and Nature
演讲嘉宾:陆诗蕾 SWA
陆诗蕾女士结合SWA在深圳光明小镇省5号绿道的项目实践,来探讨在景观设计中创造更多感知的可能。
光明小镇地理位置显著,是一个以国家基本农田和森林为依托的特色小镇。省5号绿道则串联着农田、小镇与森林公园。SWA主要负责光明小镇省5号绿道段的深入深化。场地内原有植被丰富,地形多丘陵,有大量森林公园。通过软件对现存植被、水资源和地形的分析比对和叠加,确定了场地的高潜力节点,这些高潜力节点也正是现场考察观测到的最具感知体验的节点。
确定的三个节点根据现场环境的不同,建造浮桥、探桥和悬桥三种不同类型的桥梁,使人和自然景观之间有体验和互动。
浮桥建立了人与树林之间的关系。探桥建于开阔的山谷,三个环形形态的构筑物使得人们能够俯瞰绿林。灯光则减少到一个环上,无需市政电力供给,通过太阳能版提供电能。密实的栏杆围合既能给人在高空行走的安全感,也能与周围环境有渗透,游人远观是通透的。
探桥建立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其主体结构在深坑内,通过出挑的桥伸向水面,拉近人与水面的距离。
悬桥建立了人和风的关系。悬桥跨越山谷90米,连接荔枝山。悬桥下悬挂大量风铃,将风的吹拂转化为听觉上的感知,风铃本身也成为桥梁视觉的一部分。除了听觉和视觉的感受,由于场地地处深圳,风力有时较大,结构师认为桥梁结构越稳越好,而设计师则想突破这一常规,认为风力使桥梁产生微微的震动也是一种感知,这种体验可以保留下来。这些突破常规的想法也给设计师和施工方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后在甲方和结构师的理解与帮助下,这些想法得以实现。通过和SBP公司合作,悬桥得以建造,这也是国内第一座钢板带桥。
Session 2 彼时此刻|实践中对景观回忆的运用
主题:对话场所记忆 Dialogue With Memeory of A Place
演讲嘉宾:曾志强,萧宇昂,朱宇 SASAKI
SASAKI的设计师们结合以往的项目实践做了关于场所记忆的设计方法论探讨,他们认为场所记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每个人对周边环境都有所感知,基于其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不同,产生的场所记忆也因此各不相同。景观设计师在对待和处理这些场所记忆进行着不同的探索。如高线公园,用一种隐喻的方式将高架铁路上的野草风景转化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德国北杜伊斯堡公园则是将大量的工业遗存保留下来,让公众进入这些空间去感知场地过去的历史和记忆。不论用何种方式,景观设计师首先应该尊重这些场所记忆,再将设计和施工细节带入其中。而关于设计如何去结合这些记忆,与之产生对话,SASAKI结合以往的项目实践经验,他们认为根据场地现有遗存保留状况的不同,有三种策略去寻找场地记忆:
策略一:对于场地内有较多现存遗迹,应利用历史遗存构建空间框架。时间变更后遗留在场地的场景、建筑物和构筑物,应尽量保留,以它们的现有位置去构建思考整个项目的空间框架,使之成为设计中的亮点,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使这些遗存再生利用,使用者能从这些场所的再诠释中去感知时间片段。
策略二:对于没有明显历史遗存的场地,通过研究和调查去寻找隐藏、深植于这块场地的记忆特征。以此为灵感来源,激发设计师创造不同的空间细节,去结合再现这些场所自然与文化的记忆。
策略三:对于随着城市建设原有记忆被模糊或者已经消失的场地,可以通过查阅历史文献的方式去寻找原有场地记忆线索。
这些策略的目的都在于尽量寻找场地记忆,场地记忆不专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场地的本质。不管一个场地有怎样的过去和历史,都有可以被发掘利用的价值。随后SASAKI分享了徐汇跑道公园项目来进一步说明场地记忆如何融入到设计中去。
项目基址是具有百年历史的龙华机场,龙华机场在1949年之前是远东最大的机场,随着新机场建成使用其功能逐渐衰落,但跑道仍然被保留。SASAKI通过查阅上位规划发现上位规划也遵从了跑道走向,原有场地被设计成了城市之路和带状公园,为保留原有场地提供了有利条件。而随后设计师经过现场勘查发现90%的跑道已经被覆盖了沥青作为临时市政道路,剩余10%作为停车场和驾校训练场。现场遗存很少,历史跑道难以寻觅。但根据前期查阅的资料分析,设计师确定将场地最具代表性的飞机跑道作为概念出发点,使其变更为生活的跑道,让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师在这些线性场地上设计不同的材料、竖向和功能各不相同的空间,通过多样化栖息地、休憩空间、慢性交通等塑造场地个性,融入现代生活。而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场地上覆盖的沥青也被移除,使得历史跑道得以重现。人们也可以通过空间设计去体会以前人们乘坐飞机上升、下降的体验,追忆场地历史。设计师是这一块场地的创造者也是见证者。
主题:树之灵感——景观、历史、生态、文化与树的记忆
Inspired by Trees——The memory trees create in landscape,history,ecology and culture
演讲嘉宾:Lee Parks AECOM
Lee的演讲内容灵感来源于树的重要性与其自身的美感。他阐述了树对于他的深刻影响,身为一名景观设计师,Lee庆幸自己可以成为规划设计树木生存空间的先行者。这些树木对当地的居民和动物都有深刻影响,记录和见证了着他们的生活与历史。《The Long ,Long Life of Trees》这本书则激励着他去分享一些在景观设计中遇到的关于树的令人着迷的故事,来展示树木的对于场地感知、记忆的重要性。
作为艺术创作来源的树木,如英国现存的福廷欧紫衫,有5000年历史,很多艺术创作都与其相关;北爱尔兰200岁的黑暗树篱,是电视剧《权利的游戏》取景地,也因此吸引大量游客至此参观,此地成为北爱尔兰最大的拍摄地。
作为历史变迁见证者的树木,如英国MISTLEY老橡树,帮助当地居民构筑了本地记忆,而火灾对这棵树造成了伤害,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这棵树自发组织活动向人们宣传;美国曼哈顿的吊人榆见证着场地从牧场到墓地再到公园的变迁历史;
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的树木,如华盛顿樱桃树象征美日人民间的友谊;美国911幸存树,在灾难中被严重烧毁,之后2010年变成了幸存者树,成为了911事件的记忆;日本奇迹本松,日本大地震唯一的幸存树,虽然后来树不幸死亡,但成为了日本人的记忆;
而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徐悲鸿在其作品里为古树题词,南京百子亭——他的故居里有很多留存的树。可见树木在各地的文化中都扮演着不同且重要的角色。
而如何建立人们与树木之间长期的相互关系,是目前的挑战之一。在实践案例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二期项目中,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将要砍伐一些树木。但经过勘查发现这些树木都具有百年历史,应当加以保护。最终在沟通与协调下,选择改变道路选线,使树木得以留存。
但在过去15-10年间,随着城市化变革不断更新,树木在不断的城市计划变更中遭受看法。而随着街道、公园的完善,环境保护意识提升,Lee提出像上海这样的城市能否为后代保护更多的树木?我们是否能通过专业网站来提高人们对树的认识,传播珍稀古树对人类的意义?如何推动保护树木的议程?像香港、新西兰、纽约等城市都在实施保护树木的计划。在上海是否可以建设数据库保护树木,因为保护树木不仅是保护生命,更是承载故事,对于我们的后代、个人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Session 3 日新月异|科技技术与感性认知的协同
主题: 城市中的独特感官 Uniqueness of Sensation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演讲嘉宾:潘格非 ManfredPan ASPECT Studios
在当下重复、单调的城市单元里,不断重复的高楼幕墙、城市肌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ASPECT Studios设计师潘格非认为强化感官在城市中的运用是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他通过案例诠释景观设计师如何运用感官来定义城市空间。
案例一:皖头万科天下艺境
在该项目中,设计师通过合肥市的市花——石榴花作为设计要素,创造出以石榴花蕊为原型的雕塑小品、以石榴籽为基础元素构建的廊架、以及以花瓣为设计原型的种植池与座椅。整个设计过程将独特的视觉分解与再演绎,结合花的形态、颜色创造出与人们生活全然不同的感官体验。
案例二:雅干广场
雅干广场作为当地的文化展示区,将西澳大利亚的地理、文化与故事融入到广场内的水景设计、植物选取、色彩应用等方面。设计师在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中获得感知,将其运用于水景设计之中,通过观赏、触摸等多维度体验,创造人们与景观充分的互动机会。打通所有感官神经,感受当地的文化渊源。
感官像身体中流动的血液,是我们本能的感觉。所有的过去塑造了今天的我们,独一无二的经历与敏锐的感官创造了不一样的生活。潘格非认为景观设计师应将多方位感知运用于设计中,了解感官的运作方式。让每一处景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一位使用中都在此获得独特见解与体验。
主题:主观感受还是客观研究 To Sense or Survey
演讲嘉宾:Liam Mouritz HASSELL
应对全球化下的环境挑战,HASSELL的设计师Liam Mouritz阐述了提出了当代景观设计在主观认识运用方法与科技技术运用方法间的思辨。Liam认为设计师应既具备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的能力,同时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运用于设计中。
在由HASSELL打造的韧性城市设计中,将这两种设计理念加以融合运用。旧金山的海湾区是一处生态敏感区域,HASSELL设计团队在应对环境危机的城市设计中提出了创新性的想法。首先通过大规模启动团队获取数据信息,了解当前当地主要需应对的环境灾害挑战,构建出基于技术路径的应对方案,同时通过信访兼顾环境中人们的感受与体验。由绿地、溪水和高架公路等组成结构系统,将道路与溪流作为环境的连接器,并布局多个开放空间,使区域成为具有韧性的可恢复空间。在此基础上联合当地社区,与之进行充分谈判,采纳不同视角、角色的意见,增加对公众感知与体验的获取。
主题:物联网时代:通过互动感知实现参与型城市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ealising the Fourth City Through Sensory Engagement
演讲嘉宾:Nicola Balch GVL Gossamer怡境景观 高势
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服务能力是当前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探索热点,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从逐渐由宏观视角转向到微观,更强调以人为本、精细化的设计理念。怡境高势联合创始人Nicola Balch在该领域进行了多项实践,在智慧城市实践中,主张通过物联网技术收集感知,进入自下而上的参与互动模式。
在澳大利亚悉尼乔治街项目中,为更多获取日常使用者的行为反馈,力图将动态、交互、不断改进的理念纳入街道重构,方案通过感应铺装系统与家具系统匿名实时收集用户行为数据,作为设计提升的重要依据。在Hi-Croydon的设计竞赛中,立足于寻求如何用新的方式使市民参与城市建设,设计师通过开发智能手机软件,利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应用程序,让居民自主性参与设计花园。
智慧地毯项目希望将街道由一个上班族通行的空间转变为一个可停留的目的地。方案试图通过进行可移动、可变的街道空间设计引导使用者的行为。如根据人流量检测灵活对人行道与机动车道进行调整,根据实时路况采用LED路面铺装改变标记、城市家具灵活组合等方式,使街道在不同使用时间段内有不同的模式。
Nicola认为通过以下五个步骤可以实现人与城市的互动:(1)有效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成果,需要有针对性设置政府管理措施。(2)建立超越单一的产品范畴。(3)建立新的沟通方式,关注在新时代中人们的多样化需求。(4)社区定制化指标,考虑人群需求的最大化,综合不同场景下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需求。(5)城市所属权的转换,引导人们更积极的参与到城市空间设计中。
圆桌论坛:
在会议的最后,所有演讲嘉宾被再次邀请上台,就本次会议主题及观众所提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面对面探讨。
Q1: 德国艺术家组合Quintessenz的作品的艺术灵感来自哪里?对于艺术的功能性如何理解?
Quinetessenz的Tomislav Topic认为所有作品的灵感来均源于选址,不同的要求、预算等条件是设计中的限制性要素。艺术作品应该强调与人的互动,功能并非那么重要,人们的体验、交互这是一种良好的感知过程,这是他们所有设计的目标与愿景。
Q2: 如何看待未来景观中技术与感知间的冲突?科技如何帮助我们感知环境?
AECOM的Lee Park认为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使从业者能够便捷得获取数据,并加以应用。SWA的张树仪认为中国当下面临问题在于虽然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但目前行业现状是缺乏对于场所的理解与勘察。今天的论坛可以让我们的声音汇集起来,让利益相关者知道这是景观涉及的重要话题。GCL Gossamer的Alex Breedon 认为我们的眼睛永远胜于高像素相机,因此不论科技如何发展,人类的感知是不能忽视的基础。SASAKI的曾志强表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在麦克哈格的理论基础上创建了GIS,帮助对于对大尺度景观有更深的研究、更准确的判断。未来科技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城市,例如自动驾驶的出现会对未来城市景观出现什么影响?是否会对交通、街道提出新的要求?设计师作为先驱者,应大胆提出关于科技的设想,为各领域专业知识做出系统性的融合。
Q3: 国内对于五感景观的研究,对于特殊人群来说该如何加以研究?
ASPECT Studios的潘格非认为当下景观治疗等方面研究上多用于医院或是医疗试验,弱势群体却难以真正享受到五感景观资源。景观设计师应借由设计作为反哺引起公众重视。景观本身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应当一视同仁,也理应为弱势群体发声。SASAKI的萧宇昂表示为弱势族群发生并非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与关怀,这永远是一个正向。
Q4: 徐汇跑道公园正在申请SITES认证,它在生态性上是如何考虑的?
SASAKI的朱宇表示徐汇跑道公园将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获得SITE认证的景观项目。它在设计之初就对低影响开发做出了全面设想,比如雨水管理、低碳环保等理念始终贯穿于其中。SITE并非是不是为了认证而做,而是在设计时就已经将低影响开发贯彻到底。SWA的张树仪认为设计不是强调具体做了什么,而是秉持设计的初心与良心。尊重人、尊重自然、尊重场地。在潜移默化的设计里影响我们的业主,改变我们的环境。
Q5: 作为拥有国际教育背景及国际视野的设计师,如何在设计中运用这些舶来的知识并且最大程度回馈于本地的文化与信息?
Gossamer的Alex Breedon认为来中国的意图并非是为中国提供全球思想,而是在中国不断学习,通过与市民的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都是深度的学习和体验的机会。SASAKI曾志强表示美国的学习更关注景观设计学的发展。西方的设计方法论是相对通用的,但却是需要直根于不同文化中的。中国一个善于改造景观的民族,在国内工作应基于美国学习的方法论,更要聚焦于场地本身、文化本身,与场所、记忆、人群建立起联系。ASPECT的潘格非表示设计的合理性、逻辑性是景观的第一要义。在基于满足最合理功能属性的情况下才能提出更高的追求。如何寻找更多的共鸣则需要寻求记忆、文化等要素共同体现。
Q6: 营造景观时,如何感官体验的平衡,避免产生疲劳的超负荷感知?
SWA的张树仪认为自然与人存在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如何寻找这个平衡点是个很困难的事情。设计师尽可能的通过理性的分析,用感性的心态选择最合理的结论。Gossamer的Nicola Balch认为最好的设计往往是有胜于无的,而不是一味的堆砌。 SASAKI曾志强认为围绕针对场地的第一印象去整合所有景观要素,用心感受场地所给予的冲击和感觉,必定不会是一个过度的设计。
经过约40分钟热烈讨论,会议圆满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