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生长在“三山五园”脚下的马晓暐先生自诩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学习时是一个十足的“愤青”,而如今虽然已经成为“意格国际”公司的总裁,却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年轻时的那种慷慨激昂。求学北林、留学北美、海外从业,归国创业,近三十载的丰富经历和职业生涯使他对中美景观进行更切实际的比较,可以对行业一线状况进行更全面的把握, 对我们行业发展更为理性的认识和思考。而这些时间和经验积累下的认识和思考,固然也会对我们年轻人的专业价值判断引发最弥足珍贵的启示吧!
AGER总裁马晓暐先生清华景观学系LA Friday报告纪实
报告框架
一、 未来行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国际发展趋势的挑战
- 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
- 未来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 文化传统觉醒带来机遇
二、 景观行业的目前困境
- 行业范畴认知的模糊和混淆
- 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矛盾
- 行业发展的体制困境和行业规范
- 主流与非主流的混乱
三、 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
-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带给年轻一代新的机遇
- 抓住园林给我们的机会,认识园林的价值
- 新中式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 行业需要深度产业化发展
经典语录:
- 北京就像是我的初恋女友,嫁给了当年最恨的一个混蛋。
- 有人说,中国是迪拜乘以一百!
- 他们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专业,而我们是建立在造梦基础上的专业。
- 赤贫和暴富都创造不出品味。
- 自信赢得尊重、尊重产生好的设计。
- 为自我内心而设计:为自己做设计。
- 景观师常抱怨没有话语权,是因为根本不懂!
报告内容: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1982年到北林学的园林设计,大学的时候非常愤青(比现在的愤青还要愤青),所以1986年毕业后通过关系,费了老劲儿把自己从建设部调到了兵器部,就是因为某种原因恨死这个专业,不想学了。但是在工业设计混了三年之后,因为出国原因,结果又回来并再一次喜欢上这个专业。我在美国呆了12年,曾经在明尼苏达读书,并在四家大的单位工作:最早去Sasaki呆了三年,和胡洁、赵坚并称“三剑客”(三个一米八以上的中国人给外国人全新的印象),后来去了一家很大的建筑事物所HOK,再后来去了一家专做豪宅和高档度假的Hart Howerton事务所。2001年回国后创建了“意格国际”,现在有上海、北京、波士顿三个公司,主要做景观规划和建筑设计。目前,“意格国际”在国内算一个中等规模的事务所,但其中资深设计师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事务所——我们有十几位主创设计师,平均年龄45岁,都具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背景,所以“意格”并不只有马晓暐。
从学习园林专业、到美国从事景观行业,再回国发现还有环艺专业,我对这个行业也有一些看法想跟大家做一个共享。
其实大家能听出来我是个北京人,但我为什么去了上海发展,是因为这个地方让我特别伤心。我离开十二年,发现北京变化太大了。而如今,我把北京比喻成我的初恋女友,十多年之后回来,发觉她嫁给了我当时最恨的一个混蛋,而且已经被这个混蛋整的面目全非,不像人样。但是清华呢让我感觉非常开心,因为当年在北林上学去圆明园写生还是从清华这里穿过去,而且我长在大学校园里,所以今天我一走进大学校园就非常开心。
我今天讲三个方面:首先谈一下我认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社会背景,其次讲一下景观设计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第三个就是想谈一下我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判断,而这个判断是建立在前两个方面基础之上的。
一、 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社会背景
1、国际潮流发展的形式和趋势
关于未来发展的社会背景,我们会在什么大的背景下看待我们的发展。首先说说关于国际潮流发展的形式和趋势,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回避的。
现在我们一直谈哥本哈根会议,谈低碳,而这些是我们行业无法回避的。然而现在也有非常不健康的一个趋势,就是太拿这些问题说事,甚至以此替代我们行业的范畴。比如现在美国就有点过头,似乎你只要是一个注册景观师,懂得雨水收集和一些低碳做法,就是一个好设计师,就是拿一些技术上的活儿来替代了我们这个创造性的行业该做的事情。虽然这些在这个历史时期是有必要的,但却走过了。所以去年ASLA年会的话题是“Beyond Sustainability”,就是我们要跨过“Sustainable”的概念而回归到行业的本性。虽然我们现在一直讨论低碳设计,但不能让这些话题替换到我们行业的核心话题。我们行业是环保行业吗?显然不是!不是说你做了低碳、环保、人性化就是一个好设计了。打个比喻,你走进一家餐馆,老板强调说他们的菜是低卡路里,纤维含量高,那你就一定掏钱么?他的菜就一定是美食么?
上次Peter Walker来上海,我也问他是不是感觉目前美国有种趋势,就是关于“Sustainability”的话题替代了行业里对设计的一些要求。他也表示有同感,因为他的作品一直被冠以“唯美主义”风格,但也被指责缺少一些生态的内容。对此,当时他的回应非常到位,他说不要混淆生态设计手法跟生态设计风格,“唯美”的设计一样可以应用生态设计手法,但不要把生态设计当成一种风格。如果生态设计成为一种风格,用了很多假湿地或其他看起来生态的设计,他认为这种风格和其他风格并存,并没有任何的优越感,并不优于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现代艺术风格。我很认同他的这个回答,不是说你做一种看起来生态(比如野草和芦苇)的设计,就标榜这是潮流,否则就不是好设计,我觉得这是不对的。不是看起来有野草就是生态设计的,没有野草就不生态么?
一个停车场同样可以做得生态,我们国家老拿生态做表面文章,而忽略生态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生态?生态就是“循环”。生态本是大自然的一个循环过程,水面蒸发成湿气,湿气成云,云凝结成降水,降水被土壤吸收,滋润苗木,苗木蒸发成湿气。这是一个循环,而人的建设打破了这一循环,土地硬质化,使得降雨不再被吸收,而是通过管道排放掉,从而减少地下水的吸收,土地开始下陷,而人又通过工程化东西阻止他的下陷。那么一个停车场怎么做得生态?在美国按照法律要求,任何一个开发用地水不能排到外面去(除非十年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必须实现就地解决雨水的收集。所以,美国大型停车场下面都有蓄水渗水设备,从而没有打破场地内大的生态循环。而国内在做假湿地是非常不生态的,湿地下面做了防水,是靠抽取地下水来维持表面的生态,这不是生态反而是破坏生态的。因此我们面对潮流的时候,更加需要冷静下来。
2、国内经济转型的挑战
第二点,国内经济的转型和挑战对我们行业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4月17号发生什么了?国十条!它的影响非常大。国十条的出来会对房地产造成非常大的打击,这个打击会使大量的项目停下来。现在大家说现在开发商和买主还在僵持和观望。但其实,开发商是僵持不过三个月、六个月的。因为土地开发每天都是有利息成本的,几年前,一个楼盘一天的利息相当于一辆别克车的价钱,这个比喻两三年之前变成了一辆奔驰,一年之前变成一辆保时捷,几个月以前已经变成了一辆法拉利。地产开发的成本一直在上涨,所以开发商是不可能长期耗下去的。大家对国家形式的判断不能轻信某些专家的意见,因为大量数据是虚假的。我们不能忽略几个基本数据,就是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是亚洲第一,住房自有率也是亚洲第一,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因此,我们现在大量的需求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而这些本来就不该发生的需求,是虚假的需求。前一段在郑州郑东新区,看完之后腿都软了,那房子连着房子,全是容积率3.0以上的32层的房子。有人说,中国是迪拜乘以一百!我觉得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
且不说房地产,看看中国的基础建设。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靠基础建设拉动的。这有几个基本数据,美国国土跟中国相当,但其可居住面积远大于中国,因为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是沙漠和高原。而高速路总长度美国是8.5万公里,我们去年已经接近7万公里,明年会超过美国,而我们全部规划和在建的高速路是12万公里,因此我们高速路密度远大于美国。以上海为例,目前有12条大动脉从上海出发,上海到南京、杭州、苏州都有两条高速路。中国的很多高速路是没车在跑的。中国高速路收费一年是一千多个亿,而高速路贷款的利息就有一千多个亿。因此,我们是一个基础建设正在走向过剩的国家,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没有太多发展空间了。例如三横三纵的高铁体系到2014年就会完成,也就是说中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14到2015年,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到那时,高速公路过剩,高速铁路过剩,民航过剩。而这些都会对我们的行业产生巨大的挑战。
3、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当然,除了以上谈的挑战,我们还是有很多机会的,首先是未来社会大众对生活水准的高层次需求,就是大家发觉还能活得很好,就像温总理说的“活得有尊严”。所以,我们将来应该是跑质,而不是跑量。中国政府投资的方向会从以基础设施为主转向以民生为主,包括养老、医疗、教育、失业等方面。所以,我们未来的项目不再会是把一块农田改成新区、高新科技园区的新建项目,而应该是改造型项目。今天的这些无效投资和粗制滥造的东西会转变成我们未来的机会。面对之前开发商留的配套不齐全、环境不宜人的烂摊子,我们该怎么办?西方的旧城改造是改造100多年前的厂房等,而中国未来的旧城改造可能是十多年前甚至三年前做的事情了。因为中国发展和跨越太快了,我们十五年的变化相当与美国近一个世纪的变化。
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会对自己的生活会有一个期望值,这个期望值比美国人要强烈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希望引进美国设计师,但往往是不成功的,因为美国现在已经不生产设计师了,而多是处理排水、残坡的工程师,而在中国需要的是造梦的人。他们对行业的看法和我们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他们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专业,而我们是建立在造梦基础上的专业。
我为什么回国?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首先是恐惧,因为我感觉在那里45岁的我一定被裁员而失业。因为我进Sasaki的时候很气盛,而当我看到一个台湾人(那个人的绘画水平之强是我从来没见过的)被解雇的时候,心立刻凉到底。因为人们说他已经不合算了,所以等我45岁的时候我也就不合算了。其次是无聊,整天算ADA,算坡道,所以当我在欧洲看到雪铁龙公园、看到大西洋公园那么伟大的作品时我一下子兴奋了,就打算回国做些兴奋的东西。因为,我感觉实际上国内给设计师所提供的空间和文化背景上的依托都远好于美国,所以中国是一个出好作品的地方。而美国以前有丹·凯利、Peter Walker和Stuward Dawson(Sasaki真正的设计师),但现在已经很少出现非常优秀的年轻设计师了。
4、文化和传统的觉醒带来的机遇
另外一个很好的机遇是文化和传统的觉醒。我曾写过篇文章叫《古老的美国,年轻的中国》,其中提到一个国家年龄的概念。我认为中国是国家年龄在三十多岁的一个国家,而到2014年(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会达到40岁。四十岁是什么概念?在美国一个收藏家曾跟我说,中国人四十岁以前非常叛逆,越是非中国文化越好,而到了四十岁立刻回归传统。我就是这样,在北林上学的时候,在字里行间找到模糊的欧洲人设计的小广场兴奋得一塌糊涂,很反叛!但现在我过了四十岁,我打死都不会去“宜家”,因为我根本看不上。人的审美情趣会发生转变,不是说好与坏。当一个国家年龄到40岁,会更加珍惜文化,就像现在老子、孔子开始火了一样。所以,大家开始崇尚中国文化,开始注重传统和文化。
比如说安藤忠雄会把博物馆放到山里面去,而我们现在不会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目前在做的还是在解决身份认同问题。北京要告诉全世界我已经不一样了,所以要找一帮老外当评委来选什么现代的东西。我能够理解也觉得有必要通过这个平台来向全世界传送一个信息:这是一个崭新的开放的包容的新国家。但是,这只是一个过程。我们不能老是在解决身份认识问题吧!总之,我们未来文化和传统的觉醒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机会。
二、 景观行业面临的处境问题
1、行业范畴认知的模糊和混淆
关于目前景观行业面临的处境问题,我认为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是行业范畴认知的模糊和混淆,我们有景观、园林和环艺。这个行业有很多专业一哄而上,非常混乱。很多学校也开办这个专业,包括综合类、艺术类、工程类,甚至财经类院校都有这个专业。在美国62所大学有这个专业,而中国去年统计有三百多所,再加上两千多所有“环艺”专业的大专院校,我们一年培养的学生数以万计。难道我们行业还有这么大的扩张需要么?这个行业已经在由饱和走向放缓,总量开始在减少。
还有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在做什么?在美国,这是一个法律认知的职业,所以有法律依据颁布资质证书,注册景观设计师的就业范围就在其注册考试的范围里面。美国ASLA上的定义很简单,无非是场地设计、竖向、植栽等等。所以,有人说景观范围很大,其实是在偷换概念。
2、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矛盾
其次关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的矛盾,这也是一个很含混的问题。在美国上课,一位是大学教授,另一位是社会上的实践者,在他们给学生灌输想法的同时,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支持。而目前中国教育的衡量标准往往只是有没有博士学位。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有几个大师是博士?所以,目前我们这个实践行业陷入了一个大一统行业定性里,我们需要摆脱学术强权的束缚。
3、行业发展的体制困境和行业规范
像我们这样一个如此大规模的行业,你会突然发现没有一个体制,没有代言人,没有组织,没有注册,没有规范,十分混乱。我们目前没有可延续的体制没有可延续的品牌公司(我们现在只有牌子,没有品牌)。HOK、SOM、Sasaki,美国的这些设计公司都已经经历了新老交替,他们已经形成了可延续的体制,而我们目前完全没有。我们没有行业规范,没有注册,没有制度,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做得对不对,甚至有没有资格做这个。所以做雕塑的也在做这个,做室内的转行也做这个,谁都敢做这个。
4、主流与非主流的混乱
第四个困境,主流是非主流、非主流是主流。我们不单是做什么在混淆,连什么是标准和规范也在混淆。在国外有很多非主流设计师,比如说玛莎·施瓦茨。她是很另类的,但她的景观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设计机构么?当然不是,而且永远都不可能是。非主流一定是二十多人的小作坊,它不可能接到一个大规模的主流的项目邀请,而且它的关注点也不在那。而在中国,非主流的可以做成全中国最大的事务所,这样非主流也被很多年轻人认为是主流。所以,现在很多事情,比如用不可回收材料,用阻碍地表水流动手法,用不安全的手法做来做去却成了主流,而主流的方法没人愿意做,没有人踏踏实实地真正去做主流。比如,我已经在公司上了四五次竖向课。因为我发现大家不重视竖向,不懂竖向——这很荒唐!一个景观设计师怎么能不懂竖向呢?这就像一个时装设计师从来不会做裁缝,不会用缝纫机。我认为竖向设计是景观设计一个最为核心的内容,竖向搞不好,设计就不可能做好!但恰恰是竖向设计,没人教,没人懂,没人会!我们现在做这个专业太浮夸了,都在做大曲线大弧线,玩大概念,而踏踏实实做项目的人太少了。为什么?机会太多,以至于大家不必玩真格的也可以存活下来,挣得盆满钵满。
三、 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
1、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带给年轻一代新的机遇
关于对未来行业发展的判断,首先我认为,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是你们这一代的机遇。去年十月份,我在北大做了一个关于“时代与品味”的演讲,用了很大篇幅从生长背景、机遇和心态比较了60后和80后,基本证明我们60后一代是注定做不出好东西的。这是由多种环境使然。而我感觉,真正伟大的好的设计是当你们变成设计师的时候,在你们30岁的时候,那时的社会环境允许你们做出好的设计。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因为,我们这一代曾经非常穷,而今天又是彻头彻尾的暴发户,而暴发户是做不出有品味的东西来的,不可能的!赤贫和暴富都创造不出品味。人需要生活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下才会去完美一个东西,才会去追求品味。而目前景观设计的字典里有“品味”这个词么?没有!我们目前的景观设计还在起步阶段,还差很远,好东西还没怎么出来呢。所以,大家不能灰心,因为你们年轻,还有三四十年的职业生涯,而环境也在改变。
同时更加珍贵的是,你们这一代学会了自信,你们会像冬奥会上花样跳空中技巧项目拿银牌的小女孩一样理直气壮地说:“我满意,我对自己特满意!”而这个微妙的社会变化,恰恰是滋生出好的设计的温床。因为首先要自信,才能赢得尊重;自信,才会尊重对方。为什么美国有好的设计,是因为那里有尊重对方的良好基础。可惜,目前中国还没有这样一个自信和尊重的社会环境,但是你们这一代会有。当你们自信的时候,你们便会尊重你们的同行,尊重你们同辈的人,你们会做出好的设计。
除了自信,还有重要一点,便是要为自我而设计,为自己的内心而设计。之前新华社采访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就说当我们这个国家、城市和客户开始为自己设计时,才会出现伟大的作品。而现实中,我们总是过多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如同今年春晚的一个节目,大家总爱问“你喜欢我吗”(北京有鸟巢,你喜欢我吗?上海有世博会,你喜欢我吗?)而很少有人问其自己的感受:“我喜欢么?我舒服吗?我乐意吗?”在这样连起码的自尊和自信都没有的心态下,是不会做出好设计的。当你们都开始为自己做设计,是你喜欢,你舒服的时候才会出好东西。所以,我特别希望给自己做设计,而没有一个“第三者”老是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2、抓住“园林”给我们的机会,认识“园林”的价值
其次,我认为我们应该抓住“园林”给我们的这次机会。中国园林不等于景观,而且根本不需要争论说谁是正宗的美国的LA,这都完全搞反了。我们明明是“爷爷”,怎么就突然寻着孙子辈儿讨论名字的问题了?我们干嘛要说中国的园林是美国的景观设计呢?
我们首先要明白几个大的概念。中国园林不单单是一个形式,它首先是一个思想。我们不能认为中国园林就是太湖石、灰瓦和白墙,那不是中国园林,而只是清代的私家园林。因为在清代,只有白墙、只产灰瓦,太湖石容易搬运且可堆叠成假山。这些都只是当时能够便捷使用的材料而已,我们今天有更多的涂料,有石材干挂,有纯钢玻璃的建筑,同样可做中国的园林。所以,我们首先要剥离所谓的表象,把园林理解成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
另外要搞清楚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园林统合了诗歌、绘画、风水、建筑等很多方面,从而再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而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是从中国输出到全世界去的,而不是西方人发明的。在文化问题上中国并不矮人一头,相反,我们甚至曾经改变了西方人的世界观,使他们从惧怕自然到亲近自然。例如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旁边就有两个非常地道的中国园林。我通过瓷器收藏来研究中外园林的影响史,发现原来是贸易带动了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激励一些人再造一个环境,我们应该把这个大的关系搞清楚。
同时,我们要清楚中国园林是跨专业的,它不是景观单一专业能够表现的。例如历史的避暑山庄并不能简单称为一个景观,以现在概念倒可以被定义为郊野、山水、度假园地。假如今天重新做这样一个项目,我们会做策划招标、规划、详规、市政、建筑、景观等内容。所以景观与园林的关系比较,园林原来是大一统的一个描绘。所以,在美国从业时我拒绝去纯景观的事务所,而都是综合性事务所,因为我认为环境必须综合考虑,我必须有各个方面的知识才会有话语权。我们现在整体抱怨景观设计没有话语权,是因为你不懂,你不懂规划、不懂建筑,你哪来的话语权?你凭什么在规划师和建筑师面前开口?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规划和建筑的知识,这样才敢与他们合作,并通过相互合作和理解来施加影响力。而最佳状态是你还能扮演一个主角,因为我们发现目前城市开发越来越向城市边缘发展,开始碰到山地和水库。而当城市开始占领自然资源的时候,你突然发现中国没有好的规划师,因为他们主要在做路网、用地性质、容积率、退界以及指标控制,这些平地上学的知识一旦碰到山地便会束手无策。而中国的建筑师也总是会忽略地形以及周围环境。因此,当开发到城市边缘的时候,你会发现园林开始有巨大的魅力。园林是个大融合的专业,其照顾的东西远大于景观照顾的范畴,它要解决用地、建筑布局、市场地位以及环境一体化的问题,这是园林专业的一个魅力。而这样的专业在美国不存在,所以我认为园林应该成为一个基础知识,规划和建筑都应该学习园林。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园林的价值,园林文化给了我们行业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利。美国没有给景观设计师任何的权利,就是做完之后来收拾这个环境,除非是个独立的公园。而园林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一个文化的权利,就是我说了算,我对这块地有发言权!这是多好的一个文化背景,我们干嘛跟这个文化背景过不去?我们干嘛因为太湖石而跟这个文化背景过不去?为什么有的人在诅咒这个文化背景的同时还是开建筑事务所赚这个钱呢?所以大家不要去憎恨园林,别跟园林过不去!这个文化给你多少奶水和给养,你凭什么吃着奶水还在骂它?
3、新中式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第三点,我想谈谈新中式,现在很多煤老板用法式别墅景观来解决他的身份认同问题,但实际上我们爱吗?当然不爱。我相信我们的设计一定会发生一个演变,就是做自己喜欢的设计。而我们对尺度感,对私密性,对空间感是有我们东方的认知的。把我们放在一个打开的空间里,我们不舒服!我们喜欢靠在一些地方,喜欢有个围合,这是我们对空间的一个需求,所以新中式一定是个大的潮流,而且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同。而我还想强调的是新中式一定不能是排外的。新中式不是“纯”中式,而应该是建立在中西交融上。同时,“新中式”要抛开表象,挖掘内涵。内涵是很什么?这是很深的一个课题,并不是单一的做个斗拱那么简单。
今天已经讲了很多了。因为行业未来发展这个题目本来就很大,我不得不从社会背景、行业处境和未来判断这些方面分开来讲。讲了很多,不知道能给大家多少作用?但今天能够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交流非常开心,谢谢大家!
先,非常,感谢作者崔同学的辛勤工作。
头一次听说和见到马先生是在2006年春节期间某一个园林年会上,马先生当时也做了一个报告,题目是《中式回潮》(或者大概是这个方向的),当时的这个报告就给我留下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印象。当时马先生对“新中式”的分析和解读非常之清晰透彻,以至于后来每每看到XX新中式楼盘or新中式园林我都会感慨马先生当年的分析和预测都得以“证实”了……,这对我后来的专业学习、“文化”认知,甚至到研究生论文选题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年马晓暐先生翩翩的风度和在会议中场休息期间又“冲”上讲台,因为“各位恩师(孟先生等)都在场,所以一定要把我的内容给大家讲完”的“愤青”和敬业精神,哇噻,至今难忘的说……
一个停车场同样可以做得生态,我们国家老拿生态做表面文章,而忽略生态的基本概念。 顶~
好真诚的贴子啊! 赞一个~~~!!
马晓伟先生已经在北林做过多次讲座,他敏捷的思维、流畅而快速的语言表达以及言行间所散发出的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激情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看了马先生的这篇帖子,感觉到自己能在当下中国做设计的幸运。当然,如果把握不好,也会同时成为一种危机。
说的好哇,解读了几年来心头的困扰
好文~~
一直受西方景观教育的熏陶,对中国园林一度很迷失,也认识到现代国际景观发展“特色”的局限性,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容的面对,还需要时间~
难得晓暐兄一如既往的锐利!
相识逾廿五年,晓暐兄一直是我心中气质最好、也是最有气势的设计师……
做一个纯粹的、有作为的设计师需要坚持!
美国年青一代没有出色的设计师,这一点我同意。个人认为美国这个行业趋向于工程化,任何设计必须挂上sustainable的名号,(据说是因为政府对这类项目有资金支持)生态手法总是高于艺术造诣的要求。在这个大的趋势下,怎么会培养出好的设计师呢?Peter和Marthar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反面教材,是装饰主义的代表,一种说法是风景园林设计师要让自己消失在设计中,不能做Peter的设计、Marthar的设计,而是让设计消逝在建成的场地中。但辩证的看,这不一定就是坏事,美国对生态和可持续的关注比中国要强烈的多,但中国的生态已经被破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设计师应该负起责任,但话又说回来,设计师到底能承担多少责任,设计师为生态的回复、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是不是只是一个代替艺术造诣的幌子呢?
@macross,
美国的设计师由于有丰富的相关专业背景,很多可以在技术或工程上有一定深度而不止于表皮,虽然可能设计普通但确实好用。
一直和同学讨论生态,可持续,美国很多所谓的可持续、生态设计却是在高维护,高能耗的代价下用科技手段实现的,就像半兽人,”what the hell did designers do”~
顶 赞同
支持马总!
最近和意格合作一个项目,尽管如同猴子和长颈鹿谈恋爱——亲个嘴还上窜下跳,
高校教师和职业设计师协同,尤其在现在的快节奏下,并不象想象中那么容易。
但我觉得从意格和马总这学到很多,意格设计师的务实、注重细节和激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目前风景园林界,就是假话套话大话太多,能好好说话的没几个。
理论界热衷于搭框架提概念,你除去那些似是而非的大话漂亮话,真正的内容几乎没有——
概念提了不少,每隔几年一个新名词,但漂亮的口号之下几乎没有内容,
21世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该如何如何的框架更从多个角度搭了很多,就是里面没东西,或者没有新东西
——也不是某些人不想填,我看主要原因还是肚里没货,
都没有经过踏实的社会事实调查,更甚至没有亲身参与实践(光接项目倒手让别人做不算亲身实践吧),
看几本洋书就能出真知?——这年头谁不懂几个洋文,蒙谁呢,哈哈。
做设计,也有不少是在骗人。拉一片野草就是生态?搞几个“文化雕塑”或者种点农作物就是文化?
缺少冷静的场地分析,缺乏真正的人文关爱——把园林设计当成了“秀”场,
适当的“秀”是需要的——这个行业需要提高地位,需要被关注,所以需要宣传。
但这本来是一种策略,最后仿佛把自己也走火入魔,弄到天天秀个个秀,把学生和青年设计师都往沟里带,这就有点江湖啦哈。
美国这个金钱社会,有很多所谓的设计大师和设计理论是注水和浮躁的
——马总都说那么含蓄,俺也不敢奋青大伙儿的圣地了,不然会有人拎板砖上来问:你又算什么东西!
我只是一直在想:路易斯康和贝聿铭的结局为何相差如此之大?
而文化的传播又有一种怪现象,反而是似是而非的东西最先传到遥远的地方,最容易被人接受,
比如钱伯斯的“中国园林艺术”,比如意识流诗人号称的“唐诗精髓”,比如现在很有一些西方文化国家流行风水……
我们是不是在曲解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理论和实践?
如果学习西方,我们需不需要第二批人去“求取真经”?如果求蓬勃发展,是否需要“即心即佛,不待外求”?
相对于来自于书本和他人理论实践的求知渠道之外,是否还应该说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说多了,愤青了,呵呵。
@王欣, 说得太好了!现在提高校教师和职业设计师的协同,其实是提出了一个设计研究和设计实践分野的趋势。这种协同的前提是,高校教师确实在进行设计研究的工作,可以为设计实践提供弹药。职业设计师现在需要高校教师的协同,其实是因为在快节奏的市场上,无暇做研究。我想一旦设计单位有了研发的精力和能力,也就不需要高校教师的协同了。设计实践需要设计研究提供的是真金白银的知识,而不是空洞华丽的新概念。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能为设计创造真知的踏踏实实的设计研究工作。
真经其实不一定去西方取。真经就在我们脚下这块生病的土地上,就在我们面前这些现实的问题中。治得了病的好方子,解决得了问题的好办法就是真经。跨洋过海的洋大夫,未必能号得准我们自己的脉。
@王欣, 愤青应该总是文科生干的事情,在一个趋向于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建立社会价值观的时代,人文的思考方式不是主流。
介于文理之间的LA,是否应该多点现代科学的精神,除了含沙射影的情感宣泄外,多一些论证严谨的驳斥。
缺少人文关怀,缺少对社会现状的理解。如何能建立稳固的价值观?
支持一下崔同学。。呵呵
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的文章,直觉自己刚出来的这两天,太浮躁了。
这片文章能看下去,能从心里接受马总的观念
解决了很多困惑,深刻、很具前瞻性,期待更好的作品!~~ 感谢
认真学习了
所以大家不要去憎恨园林,别跟园林过不去!这个文化给你多少奶水和给养,你凭什么吃着奶水还在骂它?
十分喜欢
仿佛醍醐灌顶。一段时间的困扰一扫而空。
突然发现眼前有条清晰的路要走了!
又重读了一遍马晓伟老师的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设计师的气魄!同时再一次提醒我们:要做一个自信的设计师,尊重他人,更要尊重你自己。
谢谢这么好的文章,警醒了我
受教了 年轻的设计师在迷茫的时候特别希望有这么一个人来点醒自己,不一定说全盘接受。。但能启发自己的思维这些很重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