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米兰北部的V’Arco Villoresi项目为例,探讨了水系绿道对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提升公共土地的环境,保护水体,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廊道的积极作用,并可为环境、景观和社区使用提供优质清洁的水源,并总结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遇到的障碍。
本文原文作者:
Elvira PENSA 艾尔维拉·潘萨/建筑师/米兰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环境中的水循环体系以及环境设计
本文系“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联合刊出
1 引言
虽然米兰省①北部地区零散分布着很多中小规模的城镇,但仍被视为一片大都市区。无序的城市发展引起了诸多问题,例如土地资源紧缺,领土肌理破碎。幸运的是,得益于一些政策保护,一些自然区域和农业区域得以保存,其重点地块受到特殊保护,受城市建设影响不大。这些重点区域多为公园、农用地、水利设施和建筑。现今当务之急是保护这些区域,禁止商业买卖开发,然后重建被城市化和基础设施隔离的自然系统。
米兰北部进行过不同的绿道规划。最初名为“大区生态网络”(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简称RER),并成为制定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指导方针。2008年11月26日,伦巴第大区(Lombardy)管理委员会通过8/8515号决议,明确在伦巴第北部大多数城市制定城市和区域层面的规划时,必须符合“大区生态网络”的相关准则和规定。同时,米兰省在其土地规划方案中也配备了“省域生态网络”(Territorial Plan,简称PTCP)的相关条文,旨在改善辖区及城市居民的环境质量。这个省域生态规划通常称为“Green Dorsal”。这个方案受到一致认可,实际操作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东提西诺维勒瑞斯垦荒企业联盟(Reclamation Consortium East Ticino Villoresi,简称ETVilloresi,下同)与伦巴第大区、米兰省、蒙扎-布安扎省(Monza-Brianza)、自治市等政府机构、社团、投资人和市民进行互动合作,在米兰和蒙扎-布安扎省北部多个地区开展工作。
ETVilloresi在米兰省北部很多地区开展了项目,进而参与到提西诺河(Ticino River)引水的工程中。这是一个对现有灌溉河道——维勒瑞斯运河(Villoresi Canal)进行改进的绿色廊道项目。这条运河连接着米兰西部的提西诺河到东部的艾达河(Adda River),ETVilloresi的规划方案希望将长86km的运河的4000km2流域范围内的支水系联系成为一条绿道。几个月前,这个名为“V’arco Villoresi”的项目在米兰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中得以展示。V’arco Villoresi旨在建立一个以水为核心要素的线性生态系统,在维勒瑞斯运河沿岸,利用大片林带和湿地串联现有的公园和生态系统;使用环形路连接公园和城镇;并将潘帕杜罗水坝(Panperduto Dam)上的维勒瑞斯运河水博物馆和帕拉比奥(Parabiago)的游客中心连通。
2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
生态环境破碎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完整的环境逐渐裂变成一个个碎片,相互隔离,生态质量下降[1]。生境破碎化将直接或间接造成生物栖息地数量减少、相互隔离、物种丰富度降低以及边缘效应的增加,由此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研究者——戴维斯(Davies)、福里纳(Farina)、福曼(Forman)、戈登(Gordon)、桑托里尼(Santolini)、桑德斯(Saunders)、威尔逊(Wilson)等人从不同层面进行研究:单个物种、多个物种、种群、生态系统、景观。尤其在城郊地区,城市扩张威胁生物生存环境,使自然地和农用地数量减少,使土地变得贫瘠。
受损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直接将生态空间用于景观开发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将同个生态系统内的各个地区联系起来,以促进不同地区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绿道则能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质量和生物生活品质。同时,如果具有规划和政策方面的保证,它也是一道可以有效防止城市无序扩张的屏障。
至少在论文中可以看出,即便规划方案和具体实施仍有一段距离,伦巴第大区的米兰省、瓦雷泽省(Varese)、蒙扎-布安扎省的发展仍然遵循环境和农业方面的政策。如果充分意识到这些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如同米兰省用地类型饼状图(图01)所体现出来的,决策就会在如经济、政治因素等方面向生态建设有所倾斜。
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城市中保护所谓的“作为生物多样性的未来的存留土地”,以 “促进人造环境和第三景观之间的动态交换” [2]。生态网络代表了修复生态环境最好的途径,网络中新增的、修复的景观,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方面的多重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说,水作为“生命的通道”,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并且滨水地区具有保护、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潜力。
3 米兰北部地区
米兰北部地区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农业灌溉的水源问题,二是领土景观破碎导致的生态问题。
一旦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问题也可迎刃而解。近年来(如2003、2005、2006年),水源危机频繁发生,河水水量减少,致使维勒瑞斯运河新建了一些水利工程,以提高年度水量分配的灵活性和运河水体管理的应变速度,从而将非常有限的灌溉水分派到整个北部地区。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将整条运河分为5段进行水位、流量控制,因此其支流的水量减少了40%(从55m3/s降为32m3/s),从而保证了即便在冬季缺水季节,主运河也不会断流,从而实现其生态价值。
同时, 领土内保存较好的自然环境多由北向南分布在河流两侧或是其他地表水径流附近。最重要的是提西诺和艾达河及其支流: 俄勒马河(Olona)、彭札特河(Bozzente)、鲁瓦河(Lura)、塞维索河(Seveso)、兰博河(Lambro)、蒙瓜河(Molgora)、瑞瓦棱河(RioVallone)、特比亚河(Trobbia)。每条河附近都会先建大区公园,然后是市镇公园(PLIS),例如洛克罗河(Roccolo)、鲁瓦河、瓜格诺河(Grugnotorto)、蒙瓜河和瑞瓦棱河。贯穿维勒瑞斯运河东西的整个流域的生态廊道非常明显,这也是在现状基础上不断修补所形成的,从而成为米兰北部大多数仍保留完好的自然区域之间的纽带。这条廊道像一条绿丝带将东边的瓦德提西诺公园(Valle del Ticino)和西边的北艾达公园(Adda Nord)贯穿起来,并连接了洛克罗河滨公园(Parco del Roccolo)、穆里里公园(Mulini)、鲁瓦公园(Lura)、格罗恩公园(Groane)、瓜格诺-维勒瑞斯河滨公园(Grugnotorto-Villoresi)、蒙格拉河滨公园(Molgora)、瑞瓦棱河滨公园(Rio Vallone)等一系列公园。
因此,项目主要目的是整治维勒瑞斯运河,附带提升了河滨公园的生态质量。
3.1 恩格诺·维勒瑞斯和他的运河
恩格诺·维勒瑞斯(Eugenio Villoresi,1810-1879)是一名工程师,伦巴第农业协会(AgrarianLombardy Society)创立人之一。他主要研究农学和水利学:为了提高米兰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力,他设计了一套新的灌溉方法。1877年,他向公共事务部提出开挖一条运河连接提西诺河和艾达河来灌溉米兰北部地区的方案被采纳。由于工程造价过高,维勒瑞斯只得动用社会关系募集工程款使项目得以实施。不幸的是,他未能在生前见证工程的竣工。在他逝世多年以后,工程才得以完工。为纪念维勒瑞斯的贡献,这条运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工程于1890年建成,长86km,建有120个水坝,流域面积85000hm2,加上支流总长达到了130km。运河流经3个省的27个市,以及5个大区公园,16个市镇公园(图02-03)。
3.2 “V’Arco Villoresi”项目
该项目旨在通过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提升维勒瑞斯运河沿岸的公共土地的环境,促使其更好地保护运河水体,串联河滨公园系统形成一条东西向的生态廊道。
项目的实施需要地方政府、公园机构和每个其他组织与ETVilloresi达成充分的共识,通力合作,在整个都市地区引入生态网络完整的结构和进程,并促进多学科合作进行“多功能线性绿地系统”的规划。开挖运河目的在于为农作物提供灌溉水源。农业在当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生产本地特产,还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和乡村景观的保护。因此项目主张通过增加绿地来提高农业水平,这已经写入了规划却尚未实施。绿地和再自然化空间向外延伸,最终沿维勒瑞斯运河构成一个绿(林)蓝(水)相间的多功能生态廊道。
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目的:一是推动生态修复,鼓励政府积极参与,关注农田、林地和城市之间的绿色廊道的保护;二是在那些主路的机动车量接近城市标准的地区,尽可能发展自行车道和步行道这种比较环保的出行方式(图04)。
景观改造将实现生态廊道的理念。这是一条真正的绿蓝相间的生态廊道,不单单是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的组合,或是伦巴第大区的生态网络,更是处于自然之中的一条可以融入城市生活的步道体系。
实现项目的这些目标需要运用生态设计方面的多种技术:水体的收集、输送和使用(灌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蓄水池、回灌地下水、植物净化水②);环境工程技术(包括区域的巩固、建设和修复,生物群落营建,河岸的加固、人工湿地的修建等);促进生物多样性技术(生物栖息地、生态群落交错区、树林、灌木树篱、野花草地和/或灌木林),尤其是其中一些技术可能涉及到当前大地艺术的实验范畴。
农田田埂部分的可行性改进,将会恢复项目发展政策中灌溉系统的核心地位,同时也能拓展其用途,譬如营造舒适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V’Arco Villoresi”项目也希望在维勒瑞斯运河沿岸尽可能营造一系列小型湿地,从而增加与“多功能绿地系统”之间紧密衔接。这对于小型动物,尤其是两栖动物非常有益,它们非常缺少适宜的繁殖地,从而导致严重的遗传隔离、数量减少。
这个项目希望通过合理的措施达到以下目标:(1)重点恢复现有的“种源地”,通过生态修复和管理,排除重要的威胁繁殖地安全的因素,如非本地鱼类、人为干扰、污染等手段。鲁瓦河公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将会利用计算机模型帮助恢复栖息地物种;(2)营造其他“种源地”,通过不同面积的“种源地”来完善市镇公园和大区公园体系,涵养整个维勒瑞斯运河水体;(3)尽可能寻求各种基金会的援助(例如LIFEplus,INTERREG),以支撑更大规模的生态干预措施。目标物种有:两栖类——冠北螈(Triturus cristatus)、无毛蝾螈(Triturus vulgaris)、拉塔斯蛙(Ranalatastei),无斑雨蛙(Hyla arborea)、绿纹蟾蜍(Bufo viridis);鸟类——翠鸟(Alcedo atthis)、小苇鸻(Ixobrychus minutus);无脊椎动物——橙灰蝶(Lycaena dispar)、南部的花彩(Zerinthia polixena)、Ophiogompus cecilia 和 Odonata sp。
项目建议可能重新开发的湿地有拉内特湖(Lainate)、塞若雷拉(Serenella)地区湖泊、塞兰诺(Senago)被称为dell’ Isolino的湿地,位于帕德诺·杜格那诺(Paderno Dugnano)的北湖公园(North Lake Park)等等。项目实施中,需要开展针对现有两栖动物、无脊椎动物和鸟类数量进行的生态监测。
“维勒瑞斯运河多功能绿地系统”将整合一个动物群生态规划,适当干预野生生物生活:在大区法律(10/2008)允许范围内增加野生动物数量;为动物、幼龄树木、灌木、草类、水生植物尤其是目标种类提供混居地。
4 目标和任务
如ETVilloresi项目负责人M·加里(M.Galli)所言,该项目目标不仅仅为生物提供水,更是高质量的洁净水源。ETVilloresi项目总裁写到:“为乡村提供充足的水源,实现现代高产农业,提供高质量产品,并为环境、景观和社区使用提供水源”[3]。实际上,项目的附录部分也介绍了一些引水到米兰南部地区的方案,尤其是帕维亚省(Pavia),这里多为农业用地,非常需要水。
V’Arco Villoresi计划在河道建造一些水利设施和小型水电设施,生产洁净的能源。项目评估过程不断讨论是否可以为了开展水上游览活动而在运河的潘帕杜罗段(Pamperduto)到帕拉比奥段(Parabiago)建造水利设施而通航。在这里,另一个名为“Canoa way”的河道加固工程则将进行国际招标。
5 愿景
项目提议伦巴第大区补植了10,000hm2的林地和多功能绿地,并确保其得以实施。补植的目的在于根据设计、工程方面的相关准则,将维勒瑞斯运河流域两侧零散的用地整合为林地,形成系统,并可以从造林、野生生物等方面进行生态干预。
项目所采用的一套方法通过适时的模拟和持续的监测,为综合性的多学科设计开创了一套标准。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积极听取各方意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以及投资风险,通过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的方法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改进现有的生态网络。
项目的成果将会成为米兰省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地方,如伦巴第盆地(Lambro Basin)、塞维索盆地(Seveso Basin)、奥龙那盆地(Olona Basin)的线性场地进行生态干预试点的范例或指南。这些地方跟维勒瑞斯运河地区有些类似,面临着严重的局部生态退化。
这个项目需要24个月的时间来实施以下内容:现状分析、自然环境监测、动物群规划、科技和管理两方面的协调、多学科参与的“维勒瑞斯运河多功能绿地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验证后的生态干预试点方案的设计、生态干预试点方案等。
6 讨论和结论
现在,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障碍,相比为多种生物开辟一条生态廊道来说,维勒瑞斯运河地理特性(混凝土河床和驳岸、水深、河宽、水流参数、旱季、雨季)尚有部分不够明确,因此稍难处理,尤其是在一些河道的交叉口。而其他已经完成的工作可称得上建立在运河基础上的绿道。这也非常符合潘多-斯科帕年在2001年国际生态保护大会上(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2001)界定的生物多样性廊道的定义;“镶嵌在景观中连接自然林地碎片的土地”。他在会议上强调这种模式非常适用于受人类活动干扰比较严重的土地。
“V’ Arco Villoresi”项目实施仍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在城市地区。但如果跨地区的行政管理和公众参与能够合理协调,这个项目将在认真对待水质问题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和生态三方面的发展。
译注:
①意大利行政区划为大区(Region)、省、自治市,相当于中国的省、市、乡镇。截至2010年11月,意大利现分为20个大区(regione),其中有5个大区拥有自治权,110个省(province)与8,100个自治市(municipality)。本文中米兰省隶属于伦巴第大区。
②原文为phytopurification,类似于废水经过小型人工湿地净化后可以再利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Battisti C., Romano B.Frammentazione e connettività. Dall’analisi ecologica alla pianificazione ambientale[z]. CittàStudi. 2007.
[2]G. Clément.Manifesto del Terzo Paesaggio[M]. Quodlibet:2005.
[3]Folli A.. Expo 2015: I nuovi progetti di valorizzazione del Canale Villoresi -Le acque lombarde tra agricoltura, alimentazione, ambiente e turismo[D]// “Expo 2015: I nuovi progetti di valorizzazione del canale Villoresi” Congress, Acquario di Milano, Milano, 2008 September 22,2008.
[4]AA.VV. Ecoregioni e reti ecologiche, la pianificazione incontra la conservazione[D].National Congress Proceedings, Roma, 2004, 27-28 May. Edicomprint,2005.
[5]Bettini V.Ecologia urbana. L’uomo e la città[D]. UTET Università. Farina A., 2001; Ecologia del paesaggio, UTET, Torino, 2004.
[6]Ferroni F. (by). Verso una rete ecologic[Z]a. Servizi Editoriali WWF,2004.
[7]Galli M..Direttore Generale -Consorzio Est Ticino Villoresi. I nuovi progetti per il Villoresi e le sue acque[D]// “Expo 2015: I nuovi progetti di valorizzazione del canale Villoresi” Congress, Acquario di Milano, Milano, 2008 September 22,2008.
[8]Gibelli M. G. (by). Il paesaggio delle frange urbane[Z]. Franco Angeli, 2003.
[9]Gisotti G. Ambiente urbano -Introduzione all’ecologia urbana[Z]. Flaccovio Editore,2007.
[10]Scudo G,de la Torre O. Spazi verdi urbani, Sistemi Editoriali. Pensa E. Wate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in urban green spaces [D] // In Conference Reader -URBAN GREEN SPACES, a key for sustainable cities, GreenKeys Project 2008 IOER, Sofia, 2003:87-90, 2008.
[11]Pensa E. Blu: progettare ecologicamente con l’acqua[Z]. Maggioli,2009.
[12]Provincia di Milano, Piano Territoriale di Coordinamento Provinciale[Z]. 2003.
[13]Regione Lombardia, Direzione Territorio e Urbanistica. Piano Territoriale Regionale 1 -2[Z]. Documento di Pi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