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
A Case Study of the Prince Bay Park in Hangzhou
吴仁武 包志毅
WU Ren-wu BAO Zhi-yi
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选择杭州太子湾公园4个植物空间作为案例,通过实地调查、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比较其共性和个性,探索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性规律,并总结植物空间的数量特征,得出杭州地区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的一般规律,为营造高质量植物空间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地空间;研究;种植设计;园林植物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plant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lant design. With the four selected plant spaces of Prince Bay Park in Hangzhou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of plant space through field survey,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It explores the rules of the creation of plant space and summarizes the quantitative characters of plant space. It also works out the general rule to the creation of plant space in the parks in Hangzhou and provide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creating high-quality landscape plant spac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reen Space; Research; Planting Design; Landscape Plant
1 引言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因素,在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是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主体,也是对游人影响最大的造园要素之一,它与园林中其他要素如地形、水体、建筑等构成形态各异的园林空间。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称为园林植物空间[1]。本研究结合空间、植物群落理论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手法,深入调查、分析成功案例中植物要素的关系,以期对今后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起指导和借鉴作用。
2 调查地概况
杭州太子湾公园(图01)是20世纪80-90年代西湖景区新建公园之一,它遵循在传承西湖风景园林艺术的同时有所发展的原则,延续花港观鱼公园所开创的中西合璧、以“中”为主的艺术风格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特色[2]。公园位于苏堤春晓、花港观鱼南部,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西部,置身密林,背山面湖,总体规划面积共80.03hm2,因与庄文、景献两太子有关,故名太子湾[3]。历经20多年的时间考验,公园内已形成特色鲜明、结构稳定、变化丰富的植物空间。其植物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半开放型和覆盖型两种,开放型、完全封闭型和垂直型等植物空间不多[4]。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参考园林专业人士、游人、摄影爱好者等的喜好,选取公园内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和珠帘壁东侧4个典型植物空间作为案例进行实测与分析。借鉴生态学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方法,总结植物空间数量特征,探讨植物空间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盖度是植物群落学上一重要指标,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文中用这一指标来分析空间围和感 [5]。文中采用“形状指数”对空间形态进行描述,通过计算空间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空间形状的复杂程度,其公式如下:
式中,S为形状指数,A为空间面积,L为空间林缘长度。
一般而言,S越大,说明空间形状越复杂,与外部能量、信息等交流越便利[6]。
调查中需要测量植物因子和空间因子。植物测量因子依生活型不同而异,具体如下,乔木——种类、数量、胸径(或地径)、高度、冠幅;灌木——种类、丛数、丛幅和高度;地被、藤本植物——种类、丛数、盖度和高度[7];空间测量因子有:空间面积、长、宽、林缘长度、覆盖空间面积(指乔灌木种植面积)和开敞空间面积(指草坪种植面积)[8]。植物群落样方面积选取依据植物空间形态而定。
4 案例分析
为便于分析,根据植株实测高度,将植物群落层次划分如下:上层——高度≥6m的植株;中层——高度3﹣6m的植株,包括乔木幼苗及幼树;下层——高度≤3m的植株。本文应用植物群落生活型分析方法[9],对群落所形成的景观进行分析,研究空间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4.1 望山坪空间
望山坪空间面积约11785m2,位于太子湾公园东北部(图02-03;表01)。该空间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南面山体衬托,共同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半开放空间。
从公园主入口进入,第一个典型群落是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日本樱花(Prunus yedoensis)+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无刺枸骨(Ilex cornuta ‘fortunei’)群落,上、中、下三层常绿植物盖度较高,分别为69.0%、68.8%、85.1%,能起到障景作用,也为在空间内停留的游人提供天然屏障。该群落主要体现日本樱花春季景观,群落结构设计时,上层乐昌含笑做日本樱花的背景,同时添加少量落叶植物,如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使群落统一中富有变化(图04)。
群落二是西侧的日本樱花﹣红花檵木(Lor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群落。此群落的垂直面是望山坪空间的主要观赏面,春季日本樱花盛开时,其柔和之美在背景乐昌含笑的衬托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图05)。下层郁金香的妖娆与日本樱花形成鲜明对比,美不胜收,成为公园观赏郁金香的最佳点之一,吸引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驻足、拍摄。
群落三为东侧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湿地松(Pinus elliottii)+银杏(Ginkgo biloba)﹣石楠(Photinia serrulata)﹣无刺枸骨群落。此群落在望山坪空间起分隔作用,把空间与东侧园路分隔开来。上层采用鹅掌楸,使季相变化更丰富,也可在夏日遮阴,冬日阳光又可透过树枝洒在草坪上,给游人带来温暖;中层采用常绿小乔木石楠,满足分隔园路和空间的功能需求。东南侧群植的湿地松为进入琵琶洲景区做好铺垫,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2009年改造后的望山坪空间增加银杏7株,进一步强化秋季景观。
从望山坪空间可以看出:它由3个植物群落围合而成,空间容量较大、人流活动频繁、对外开口较多,空间向心性不够,但开口较窄,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对游人仍具有较大吸引力。入口植物群落常绿成分较高(表02),起到障景作用,可见在园路交叉口,植物密植特别重要;东西两侧植物群落呈带状分布,起分隔空间和园路之用;较大的植物空间,通过植物群落分割,空间尺度宜人,视角变化丰富,体现大中见多之感,所以游人乐于在此停留、坐憩。3个群落植株高度适宜,各层次均有植物分布,构成不同植物景观(图06)。
4.2 逍遥坡空间
逍遥坡空间面积约9305 m2(图07;表03-04),位于公园西部,是描绘牧歌式的壮阔境域。游人进入此区,均能感受到浓郁的异国情调,有置身于英国风景园的错觉[10]。
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和日本樱花是逍遥坡空间主要植物,形成空间主景。该空间南侧种植大量日本樱花,以杂木林和南侧上层植物为背景,早春白花盛开,蔚为壮观;深秋,无患子金黄的树叶在绿色草坪衬托下灿烂炫目。因此该区春、秋两季会吸引很多游人及摄影爱好者前来拍照留影,但由于草坪不对外开放,周边座椅较少,游人流动性较大。
从群落垂直结构分析,上层为无患子、香樟及教堂后侧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白栎(Quercus fabri)杂木林,中层为日本樱花,此结构的植物群落既能形成高低起伏的林冠线,又能丰富季相,在围合大面积空间边界的同时实现较高的观赏性(图08)。这个空间,中间留白,使游人视距拉大,视野顿时开阔。该空间在地形上也有变化,南侧地势较高处种植日本樱花,起障景作用,引导游人走向北侧最佳观赏面。
逍遥坡空间分别以日本樱花和无患子来体现春、秋两季植物景观。这两种植物搭配,延续了植物的观赏时间,突出植物特色,强化空间主题(图09-10)。逍遥坡空间所用植物种类不多,从量上来体现空间主景,这种单一树种群植适宜在大尺度空间中运用[11]。
4.3 琵琶洲空间
琵琶洲空间面积约8870 m2,位于望山坪空间南侧,面向水体,巧借溪流水景,结构独特(图11-12;表05-06)。该空间由3个植物群落构成,由于水体的介入,被划分为3个子空间。空间一由湿地松+黄山栾树(Koelreuteria integrifoliola)﹣鸡爪槭(Acer palmatum)﹣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围合而成(图13)。从近处感受此子空间时,能体会到鸡爪槭作为室外空间顶平面的作用。通过修剪,鸡爪槭枝下高控制在1.8﹣2.0m之间,高度宜人,树冠形成遮阳伞,在林缘地带吸引大量游客休息、观望(图14)。从远观来看,地形有利于组织空间效果,结合植物则能强化地形,这在此子空间中可以体现出来。借助较高地势的辅助,在远观上湿地松成为视线的焦点和主体,群植的鸡爪槭则起到丰富中层的作用。该空间濒临水面,草坪空间与水体空间相互渗透,扩展了空间范围和景深。
群落二所构成的子空间相对上一子空间地势较平缓,因此草地空间的利用率相对较高。群落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桂花﹣美人茶(Camellia uraku)+山茶(Camellia japonica)+郁金香让人四季皆有景可赏(图15)。春季中层红叶李与下层郁金香相映成趣;夏季合欢绒花满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秋桂花飘香,深秋金钱松如金币挂枝,让人流连忘返。该子空间呈带状分布,金钱松和桂花起到分隔空间和园路的作用。林缘线变化丰富,收放自如,也增加了空间景深和观赏流动性。
群落三为天目木兰(Magnolia amoena)﹣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此处地势抬高以分隔空间和园路。琵琶洲空间集中体现群落一和群落二的植物景观,群落三较为简单,作为陪衬但不削弱整体的完整性,整个空间借助水体及地形的变化,把植物空间营造得更加出色。静水映衬这三个植物群落,与季相结合起来,更显得色彩缤纷(图16-17)。三个群落在整个空间中所占比重和所处位置不同,植物景观特色也不同,使得植物空间形式上主从分明、完整统一。
4.4 珠帘壁东侧空间
珠帘壁东侧空间面积约2215m2(图18;表07-08),为林下空间。群落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香樟+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枳椇(Hovenia acer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ifera)﹣日本樱花+桂花,上层植物是该空间的主角,空间随着上层植物的变化而变化。上层以落叶树种为主,季相变化明显,结合地面变化的铺装,不仅给人们提供休息、观望的场所,也增加了景观效果。夏季,浓郁的树荫供人乘凉,也丰富了空间的光影变化;冬季,阳光穿过枝桠洒向大地,给人带来温暖。这里犹如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吸引着游客前往。
该空间西邻溪流,东倚山体,既独立又与溪流相互渗透。此类疏林覆盖空间可理解为林缘线的扩大,面积和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一个面,构成了介于山体和溪流之间的覆盖空间。不仅能作为视觉焦点,还能满足游人需求,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林下空间(图19-20) 。
5 结论
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之关键。植物所构成的包括时间在内的立体空间,是特定时间上变化的空间。界定空间的地形地貌变化缓慢,而植物则变化较快,植物季相、群落结构都影响着园林植物空间的发展。下面将对此次太子湾公园植物空间调查以及就如何营造植物空间作一总结。
5.1 园林植物空间的封闭性
园林植物空间的围合质量与封闭性有关,体现在每个空间的植株高度、种植密度和连续性等方面。由于植物在不断变化、林缘线此起彼伏,植物空间的长、宽、高度也在不断变化,通常用视距(D)和植物高度(H)比值来衡量空间封闭性。有学者认为当D/H为1/1时空间封闭;D/H为2/1时空间较封闭;D/H为3/1时空间较小程度的封闭,D/H为4/1时空间不封闭,有空旷之感[12]。
笔者在研究空间数量特征时,以主要观赏点到观赏面的距离与植物群落高度的比例来计算D/H,结果如表09所示,正好验证上述结论:D/H比值小于1,一般可以看清植物的细部,站立其中,看到最高植物覆盖区域的最大仰角为45°,封闭感较强,人有一种既内聚、安定、又不至于压抑之感;但若大于3,可以看清植物的整体及其背景,产生空旷、离散之感。正因为围和程度不同,使游人产生不同感受,视角开阔能比较自如地观赏周围景物,调整自己的行为[13],因此游人在望山坪空间较为活泼,表现为站着聊天、聚会,以及儿童奔跑嬉戏,而在珠帘壁东侧空间表现为安静的坐憩。
5.2 园林植物空间的垂直结构
上文根据调查数据将植物群落层次划分为:上层——高度≥6m的植株;中层——高度在3﹣6m的植株,包括乔木幼苗及幼树;下层——高度≤3m的植株。调查结果表明,在植物配置时,中、下层植物的使用频率高于上层(图21)。这两个层次体现了植物种植的密实度和连续性,使得围合效果明显;上层植物数量不多,但能创造林冠线。从所用植物种类来看,太子湾公园要体现植物主题,中层所用植物种类不多,主要是日本樱花和鸡爪槭(图22)。
由此可见,从垂直结构层次来考虑园林植物空间营造时,应着重选择中、下层植物,这是观景的两个主要层次,能创造很好的近景;为了形成很好的林冠线则要以上层植物为主,就杭州地区来说,落叶乔木作用更大。
5.3 园林植物空间的围合感
盖度是衡量植物所占水平空间面积的一个指标,在测量过程中分层测定。盖度决定了植物的密实程度,因此,不同层的盖度以及同层常绿、落叶成分的盖度比例关系对植物空间的围合感有很大影响,本文选择四个空间中起围合以及隔离作用的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其不同层常绿、落叶植物盖度统计如表10。分析得出起围合作用的植物群落有:上层常绿+中层常绿+下层常绿,如望山坪群落一,上层乐昌含笑,中层桂花及下层无刺枸骨能完全起到隔离、障景之效,但缺少季相变化;上层落叶+中层常绿+下层常绿,如望山坪群落三、琵琶洲群落二,此二群落上层均以落叶为主,如鹅掌楸、金钱松等,中层采用优良常绿树种石楠、桂花,其盖度达到50%左右,下层种植耐阴地被,如中华常春藤、麦冬等。
5.4 园林植物空间的形状指数
形状指数是反映空间形态对空间功能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空间形状变化越丰富。研究中望山坪、逍遥坡、琵琶洲三个植物空间形状系数分别为1.15、1.30、1.22,显示空间形态变化不大,缺少空间层次。建议在今后空间改造过程中,通过曲折的林缘线丰富空间形态变化。
本次对杭州太子湾公园四个成熟植物空间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得出以上相关结论,但是园林植物空间理论还需要继续研究。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从空间、时间、尺度上综合考虑植物这一有生命的元素,从而营造出优美、宜人的园林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6.
[2]施奠东.西湖甲子纪述[J].中国园林,2009,25(10):30-36.
[3]刘延捷.太子湾公园的景观构思与设计[J].中国园林,1990,
6(4):39-42.
[4]李瑞杰.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J].规划师,2002,18(5):83-86.
[5]廖飞勇.风景园林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3.
[6]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9.
[7]陈波.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47-48.
[8]李伟强.园林植物空间营造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23-25.
[9]武吉华,张绅,江源等.植物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2.
[10]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73-96.
[11]陈波,李珏,包志毅.杭州疏林草地植物造景分析[J].风景园林,2008,(2):88-92.
[12]刘晓惠.文心画境——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5-16.
[13]王燚.杭州西湖园林植物景观与游人感受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45.
作者简介:
吴仁武/1987年生/男/湖南人/浙江农林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硕士生(临安 311300)
包志毅/1964年生/男/浙江人/博士/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与建筑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材料与植物景观设计、生态园林与景观生态(临安 311300)
Biographies:
WU Ren-wu, born in 1987, who is a native of Hunan, is studying his master programme of Landscape Plants and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at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Lin’an 311300)
BAO Zhi-yi, born in 1964, a native of Zhejiang, who holds a doctorate degree, is a professor and Dean of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e is specialized in garden plants material, plant design, ecological garden and landscape ecology. (Lin’an 311300)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