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选泉
最近,故宫因为一系列负面消息,成了媒体上的高频词,其中之一就是故宫内的建福宫被曝成了“全球富豪顶级私人会所”。顾名思义,参加者非一般普通大众,这些人据报道说是“拥有尊荣地位的高端人群”,入会需要“十亿资产”。虽然目前公众进入故宫博物馆需要购买门票,但并没有改变其作为公众服务机构的性质,也并不妨碍其具有公共空间的特性。然而“公共空间”怎么就变成了“非公共性”?其实,不仅仅是建福宫,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公共空间的非公共性转移”的现象,实在值得我们警惕。
比如,身处的上海,例子就有好多。先说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清末民初前,碧波荡漾,鱼虾成群,到了20世纪80-90年代以“黑臭”闻名,自1997年开始政府花巨资开始整治,誓要“还绿于民”。世博前开通了“苏州河水上游览路线”,游客乘座“水上巴士”从“莫干山路码头到丹巴路码头”水上游览,能欣赏到苏州河独有的“九曲十八弯”。从我实际感受来看,整治后环境较先前确实有很大改观,而且水路畅通,但沿岸的著名遗迹,像上海纺织博物馆、上海造币博物馆、上海啤酒厂、上海灯泡厂、商标火花博物馆(上海火柴厂)等只能掩映在河岸林立的居住区高楼中。原本应为公共空间的滨河沿岸却被许多“商业楼盘”、“单位”和“学校”阻隔,公共空间的“公共”便打了折扣,“还绿于民”还需努力。
模仿纽约中央公园而建的上海世纪公园,至今还收10元门票不说,公园在特定的区域设置了“高尔夫球场”、“高档酒店”,进入这些“区域”是要有“条件”的。上海另一条有名的“张家浜”滨河绿地(曾获得过联合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上海科技馆段,破绿建了“逸飞创意街”,本意挺好,可现在一家创意设计公司也没入住,倒是成了“西餐酒吧一条街”……
“公共空间”还是“公共空间”,只是这个“公共空间”成了针对少数“特权人士”的公共空间,一般大众是不能享受的,要么是因为收入不够,要么是身份不够。
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约翰-O-西蒙兹(John. O. SIMONDS)说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一种体验” ,由此看,规划师规划的何止是物质空间,也是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结构,他应该规划出社会的和谐与融合,而非分化。好的公共空间首先必定姓“公”,其次要给置于其间的人们提供不一样的体验,使你愉悦、兴奋、感悟……但是,如果“公共空间”已经“不公共”了,人都无法入内,那么,“体验”又从何说起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