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基于原型特征的中国理想城市环境初探

Exploration on the Archetype-based Chinese Ideal Urban Environment

何昉 锁秀 高阳 李辉 魏伟
HE Fang SUO Xiu GAO Yang LI Hui WEI Wei

摘要:中国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和千百年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理想环境模式的原型,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以深圳为例探讨了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如何基于理想环境特征原型,从自身的自然山水和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人的幸福感提升等方面去实现城市快速转型和理想城市构建,回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根本职能。
关键词:风景园林;理想城市环境;原型

Abstract: What inherits from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s favorite eco-environment and the profound Chinese culture is the antitype of ideal environment. This antitype is rooted in the inner world and the spiri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Shenzhe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laborated how to achieve the fast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al city in term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urban culture, urban planning, urban eco-system and sense of happiness of the people living in urban areas. It also explored how to bring city’s function into full play to make a better life for human being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deal City Environment; Archetype

原型(archetype),也可称为“原始模型”。“原型”作为一个词汇,最早是由斐洛 ( Philo)在神学中使用的,但作为一种观点,最早则见诸于柏拉图哲学。心理学家荣格(Carl G. Jung)说:“原型被视为形而上的理念,视为理式和范型。”他认为原型是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抽象而深藏于意识之下,对人类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故用archetype表示。根源于人类学、发生学、精神分析学、分析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原型理论,是人类在20世纪努力结合自然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探求自身精神世界而获得的思想武器之一[1]。

20世纪50年代末期,Team10成员之一的赫茨伯格(Hertzberger)将原型概念应用到城市规划。他认为,“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就像单个公式应用一般。我们唯有重新评估已经存在的种种意象,并使它们更符合于我们的现实情况,除此别无选择。” 现代和未来理想人居所追求的目标 “以人民利益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中国传统 “风水说”所信仰和追求的天人合一发展而来。正如杰列科爵士(Sir G. A.Jellico)在IFLA章程引言中提到的: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我们必须依靠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我们明智地利用它的资源[2]!

1 理想城市和理想城市环境

1.1 理想城市是各种秩序的理想境界

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居民从未停止过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而不同民族的理想城市与其文化、民族的信仰密切相关。在人类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力求把自身心中的美好设想与自然规律相结合注入到城市的建造中去,并使之成为一种带有理想化的合理秩序。因此,包含着所有合理秩序的理想城市的设想,是人类对与二者结合的一种理想追求的体现[3-8]。

中国古代城市原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它所形成的自律规范系统及城市形态的深层价值取向来源于人们的世界观、宇宙观和审美理想。在世界文化融合、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理想城市的追求逐渐趋同,用一个简单的图示,可以表现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与城市理念的演变过程[3](图01)。

1.2 中国文化背景的理想环境

中国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和千百年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理想环境模式的原型,它存在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和文化深处。

中国古代城市在选址、布局等方面注重自然环境条件,讲究城市位置选在依山傍水、气候宜人、肥田沃野、森林茂密之处,讲究风水,体现了朴素的理想向往。《诗经 大雅》称城市选址要“相其阴阳,观其泉流”。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和“天人合一”[9]。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大自然”为原型进行园林创作的国家[2]。早在公元前138年的汉武帝时期,茂陵富人袁广汉的私园已经采用自然山水派园林艺术的手法。这种“自然山水派”园林,正是全世界进入高度城市化的现代大都会的城市居民所渴望而梦寐以求的。工业革命开始后,中国近一百多年来随着现代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思想的传入,中国早期改革先驱康有为《大同书》中提出建立生活居住环境的乌托邦,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具有“国土规划”和地区城市开发规划性质的纲领。1955年建国不久毛泽东主席就向全国发出“大地园林化”的号召,科学家钱学森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传承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深远意境,提出“山水城市”其核心就是城市与大自然的结合。

1.3 城市化进程中的精明转型

尽管城市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至少已有5 000年,但到公元1 800年,城市人口仅占世界人口的2%。近200年来,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方兴未艾的经济全球化更使各国城市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目前,世界人口约有一半居住在城市里,城市居民人数达到30亿。预计今后世界城市化的趋势还会加速发展,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接近5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

今天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集中体,“广东要积极探索符合地域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化道路。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①。理想环境的塑造,就是要寻找那些早己被当代城市所遗忘的城市精神,和那些城市从古代以来就担负的、即使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的,城市作为人类家园所担负的精神职能和其最原始最根本的职能。

2 案例:理想深圳

新加坡城市规划理论家林伟而(William Lim)指出“世界上没有任何理论——无论西方的还是非西方的——能够告诉我们在这些飞速扩张的巨型亚洲城市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深圳,这个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经过30多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常住人口1 000多万的大都市,怎样实现城市理想,只有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2.1 藏风界水,传承理想

按中国风水说法,中国有三大龙脉,第一大龙脉是燕山;第二大龙脉是太行山、泰山、嵩山;第三大龙脉是岭南。这也是来源于《尚书 禹贡》,大禹治水时为大地划了三条龙脉。深圳(历史上属新安县)的山脉来龙,起源于中国的南龙,从昆仑山绵延而出,从岷山开始,逶迤曲折向西行进,又向南转到云南的地域,再越过贵州,穿过桂岭,到达湖南,通过广东南岭大庾山脉,从南雄出发,形成罗浮山脉,再以博罗境内的罗浮山为主峰。罗浮山脉南下东莞石龙渡东江而至樟木头, 再一路南下而形成梧桐山脉[10](图02)。

山脉为龙,“委宛自复,回环重复;若距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葬书》)。即山势连绵起伏,蜿蜒回环,土厚水丰,植被茂密者即为有生气之龙。梧桐山是深港龙脉的集结地, 深圳的“镇山”。梧桐山系从东至西沿中部鸡公山系的笔架山、山岭鼓、鸡公头、塘朗山等山峰,延伸至西部的羊台山系,以绵延起伏的山丘在深圳的东、北、西方向形成优美的城市山脊轮廓线(图03)。

水与山不可分离,两山之间必有一水。即有山环水抱,形止气蓄的真龙,其中便有真穴。这样的穴场模式与龙脉(整体山水结构)及合适的朝向相结合,便构成了理想风水的总体环境模式。这种结构具有最佳的功能——生气最旺。 梧桐山山高林密,主峰山泉汇入天池,天池水顺谷而下形成了壮观瀑布群,汇入龙潭流至龙珠山再汇集八条谷渠水形成深圳河,俗称 “九龙戏珠”。深圳河水随山行,向南向西汇入深圳湾,与东北方向的梧桐山“镇山”形成围合之势。深圳湾与大鹏湾和大铲湾共同构成深圳的城市边界和滨海自然形态,绵延133km的海岸线,大面积的红树林、滩涂和湿地构成了具有原生景观特征的海湾生态系统(图04)。

风水语云:山管人丁贵气,水管财富荣华。从深圳最早的城市选址布局来看,与传统的风水理念非常契合,于山环水抱之中的中部平缓地带建设深圳城市,取其繁荣昌盛之意。这种追求自然和人为环境的理想风水观念也使城市整体的格局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巧于因借,因势随形,不仅加强了城市的整体感,而且展现了一种神秘的东方神韵。

2.2 规划战略,裁定先机

宋代蔡元定在《发微论 裁成篇》中说:是故山川之融结在天,而山水之裁成在人。人们崇尚自然,并以此来寄托人们的生活理想。

深圳从建市伊始,由于领导者的定位准确和高瞻远瞩,就形成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齐头并进的局面,这在国内的各大城市的建设中是从未见过的。深圳早期的城市规划十分重视城市绿地系统格局,城市呈组团结构分布在陆域平缓区域,城市组团之间预留宽800-1 000m的生态廊道,形成城市被绿地围合的生态格局,城市经过30年的发展建设,深圳初期建设预留的生态廊道现在已经形成城市中的生态公园(图05)。特别是2005年11月,深圳以8处大型区域绿地和18条城市生态廊道组成的生态绿地系统为基础,划定了生态控制线,这是国内第一条划定的城市生态保护控制界线。最终,974km2土地被划入生态控制线内,约占深圳市总面积的一半,与其相对应的则是同等面积的建设用地。

近年来国际上盛行的都市景园主义,即将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支离破碎的社会构成和迅速多变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期望能够突破传统规划的局限,将自然演进和城市发展整合为一个可持续的人工自然系统。它是一种在持续演变的城市形态中一种动态的规划方法[11],这与深圳早期规划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公园之城,开启快乐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市民提供福利的公益性事业。

改革开放30年,在城市组团式规划的基础上,深圳公园数量从2个(东湖公园、中山公园)发展到800多个,绿化覆盖率从不足10%提升到50%。同时深圳开创性地提出了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各项指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公园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园之城轮廓显现。欢乐谷、世界之窗、民俗村、锦绣中华等以游赏为目的大型游乐性主题公园,不但为深圳带来可观的旅游产业收入,还使深圳成为名副其实的“欢乐之都”、“动感之城”, 展现给世界一种欢乐的生活方式,吸引海内外的优秀人才纷纷来深圳创业,居住。

2.4 绿道绿网,搭建幸福

绿道是社会经济文明到达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与自然的主动平衡方式。通过构建融合生态、环保、教育和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绿道”体系,逐步形成联系城市内部绿化绿地与外部区域绿地之间、社区之间的绿色串联网络,起到构筑城市生态安全网络、防止城市无序蔓延,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与生态环境的作用[12]。

深圳绿道网规划实现全市1km/km2绿道,市民3-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45分钟可达区域绿道,这让社会交往从零散的点状分布变成集中的线性分布,大大增强社会的信任感与幸福感[12-14]。

绿道作为一种相当廉价的消费品,它为人们提供了平民化的公用娱乐活动场所、便于市民生活工作的交通方式等。同时绿道为少年儿童提供有趣的游乐及教育场所、安全的出行通道,为老人提供丰富的活动及交流场所,为亚健康人群和病患提供康复花园调节心情、保养身体、进行身体或心理的治疗,还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通道以保证其平等享受绿道,甚至还为城市中各类野生动物提供各种生态廊道以确保它们的生存、繁衍和迁徙。同时,人们走出汽车的钢铁躯壳,尤其是让上学的孩子们,能像曾经的父辈们一样,骑上单车或者步行三五成群,伴着清风、虫鸣,上学放学(图06)。

2.5 大地景园,城市理想

18世纪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提出要把首都建成“一个由许多园林组成的城市,或一个建造在自然风景胜地中的城市”的风景园林城市的理想。著名风景园林大师孟兆祯院士认为园林不仅是珍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也是许多城市的“城市名片”,是最佳宜居环境。

深圳生态控制线划定的最初理想是能够为快速发展的城市保住碧水蓝天,保护蝉鸣蛙叫,让人们发现深圳的美原来并非只有高楼,它还是一个鸟语花香的花园城市。但残酷的现实是生态控制线内“插花地”面积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矛盾日趋严重。快速的城市化,使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人与自然之间的天平不断向人类倾斜。深圳原始天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和陡坡种果对自然植被的毁灭性破坏、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的本地乡土植物的退化、不合理的植被生态改造导致的植被单一等因素,植被逐步演变为稀树灌草丛。大量存在的采石场和非法开荒破坏了生态控制线的原始地形和景观风貌(图07)。仅在仙湖植物园、梧桐山风景名胜区等处由于严谨规划和严格控制实现了景观资源的良性循环。

常规的公园规划设计无法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需要什么?大胆的创新突破才能击碎困惑我们的难题,如果让深圳900多km2的生态控制线作为一个公园整体,一个无边界、全天候、开放性的公园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城市在一片绿海之中延展,空气中弥漫乡土花草的芳香,野生动物从香港、惠州等周边地区来深圳定居、做客,城市居民在房前屋后的大树下休息、纳凉,深圳河、大沙河等河流缓缓流过市区,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各种绿色、蓝色、白色、灰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很多不同的风景画。

今天,虽然在仙湖植物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但一个仙湖植物园还不足以改变900多km2生态控制线内的状况,只有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才能达到质变,才能使得整个生态控制线的土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推动自然演替的良性发展。

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应该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在全球率先打造这种近千平方公里的超大无界公园,让深圳的“绿”连起来,动起来,还城市一个完整的自然,一个与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相匹配的自然生态系统。让城市变成一个处处有意思的地方,一个能给人愉悦的地方,一座“生龙活虎”的绿色理想之城。

3 结语

原型带着祖先经验的痕迹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它不仅沟通了个体与祖先的联系,而且连接着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认知情感反应,使处于不同时空的个体理解同一事物成为可能,使相同文化背景的个体能够拥有几乎一致的体验。换言之,原型是人类共通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1]。这种共通从历时性上看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拥有相同的观念和情感,从共时性上看则是同一时期不同种族和地区的人们在观念和情感上的相通。

5 000年前的中国古人以自创的风水观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对理想城市的探寻,理想城市的提出正契合中国风水学所信仰和追求的境界,是一种实质所在的回归。“敢为天下先”的深圳,汲取岭南地区风水文化精华,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实现了城市化的超常规发展,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用更长时间才走完的城市化历程。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树立城市转型发展新理念,积极探索符合深圳实际的,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理想城市化道路,以促其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风景园林之父”孙筱祥先生认为,城市人民需要的是安全、安静和充满生命情趣的居住环境[2]。刘易斯 芒福德 (Lewis Mumford)认为,“最好的城市模式是关心人、陶冶人,密切注意人在社会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良好的人居环境,应满足‘生物的人’在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生态环境),又满足‘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条件(文态环境)”[15]。新形势下快速城市化中的中国城市,需要的正是这样与时俱进的对中国理想环境原型特征的继续研究和思考。

致谢:

感谢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景观及生态规划研究中心李颖怡、尤丽珊、刘志伟、郑文科等人在本文插图修改给予的帮助。

注释:

①2011年12月7日,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全省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图01引自参考文献[3],图02-05,07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提供;图06引自 Kevin Burke:Urban Trails:Core Attribute of a Sustainable Community.2011ASLA。

 

参考文献:

[1]蒋一之.道德原型与道德教育——道德原型及其教育价值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孙筱祥.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风景园林,2005(增刊):16-30.

[3]何昉,李辉,锁秀.让城市成为生态栖居的大公园-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初探兼谈深圳的实践之路[J].风景园林,2007,(2):16-23.

[4]Andrew L.Dannenberg,Howard Frumkin, and Richard J.Jackson. Making Healthy Places:Designing and Building for Health,Well-being,and Sustainability[M].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7.

[5]Dorothee Imbert.Between Garden and City:Jean Canneel-Claes and Landscape Modernism[M].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2009.

[6]S. I. Apfelbaum,and A. Haney.Restoring Ecological Health to Your Land[M].Washington:Island Press,2010.

[7]Andres Duany & DPZ. Garden Cities:Theory & Practice of Agrarian Urbanism[M].London:The Prince’s Foundation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2011.

[8]D. Egan,E. E. Hjerpe, and J. Abrams. Human Dimens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Integrating Science, Nature, and Culture[M].Washington:Island Press,2011.

[9]张延生.中西古典理想城市的形态比较[D].郑州:郑州大学,2004.

[10]张茗阳,陈怡魁.生存风水学[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11]林广思.景观都市主义的前海实践——访Field Operations主创设计师詹姆斯.科纳教授[J].风景园林,2010,(5):16-21.

[12]锁秀,高阳,王煦侨,何昉.绿道——珠三角宜居城乡规划建设的生态途径[J].南方建筑,2010,(4):41-43.

[13]何昉,锁秀,高阳,黄志楠.探索中国绿道的规划建设途径-以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为例[J].风景园林,2010,(2):70-73.

[14]何昉,高阳,锁秀,叶枫.珠三角三级绿道网络规划构建实践[J].风景园林,2011,(1):66-71.

[15] (美)刘易斯.芒福德 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何昉/1962年生/男/江苏人/教授/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总景园师(深圳 518038)

锁秀/1980年生/女/回族/河北人/理学硕士/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办公室主任/策划总监(深圳 518038)

高阳/1982年生/女/辽宁人/工学博士/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生态与湿地研究室主任(深圳 518038)

李辉/1980年生/女/山东人/工学硕士/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策划咨询室主任(深圳 518038)

魏伟/1978年生/男/江苏人/规划硕士/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深圳 518038)

Biographies:

HE Fang, born in 1962, a native of Jiangsu, is a professor, chief landscape architect and the president of Shenzhen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Shenzhen 518038)

SUO Xiu, born in 1980, a native of Hebei, who holds a master of science, is the director of President’s Office of Shenzhen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She is also the planning director of BLY. (Shenzhen 518038)

GAO Yang, born in 1982, a native of Liaoning, who holds a doctor of Engineering, is the director of the Ecology and Wetland Research Center of Shenzhen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Shenzhen 518083)

LI Hui, born in 1980, a native of Shandong, who holds a master of Engineering, is the director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ultation Office of Shenzhen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Shenzhen 518083)

WEI Wei, born in 1978, a native of Jiangsu, who holds a master of urban planning, is the vice president of Shenzhen BLY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Shenzhen 518083)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1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