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关于“理想城市”的几点感知

Some Thoughts about Ideal City

章俊华
ZHANG Jun-hua

摘要:在未来的20年,世界城市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迅猛扩张。其中正在崛起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印两国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案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飞腾,健康危害,安全弱化,文化丧失等问题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城市病,离开了人,城市就不付存在。城市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人而引发,中国城市最缺的不是知识、历史、也不是硬件的基础建设,而是城市的“精神文化”世界观与城市的“软实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理想城市;评论;城市规划;精神文化

Abstract: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will be expanding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and scale in the next 20 years. The rising Asia area, especially China and India, is one of the examples. Traffic conges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xpensive housing fee, heath and security problems and the loss of culture have brought many city issues. A city is no longer a city without human being. All the city issues are resulted from human being’s behavior. What the cities in China need most are city spirits and soft power rather than knowledge, history or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deal City; Review; Urban Planning; Spirits and Culture

1 现状

在未来的20年,世界城市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迅猛扩张。其中正在崛起的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印两国被认为是最典型的案例。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飞腾、健康危害、安全弱化和文化丧失等问题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城市病,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探讨①。

当“没有强拆就没有城市化”的论调从地方官员的口中说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至少是从部分地方官员的思维上——已然“跑偏”。无法遏止的强拆乱象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就在“宜黄强拆导致自焚”风波尚未平息之际,“广西警察协迁竟如‘鬼子进村’”的报道令人们心头又是一紧。

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655个城市正计划“走向世界”,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而当“大跃进”之风刮到贫困县,“造城”盛宴更发人深省。2010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历时10年“建新城”计划被曝光:这个财力只有3 000多万元的贫困县,却计划斥资60多亿元建新城,结果留下了一堆“烂尾楼”⋯⋯而“额尔多斯”的大发展也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用地有限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进程一路“凯歌”,必然意味着农村土地的悄然减少。“我们那儿早就没什么田地了。”家住北京亦庄开发区附近的“的哥”马师傅热情介绍着亦庄的发展变化。他总是羡慕地看着马驹桥一带繁华的商业景象,末了说一句:“以前的耕地都变成商品房了” 。

去年4月25日,北京大兴区南五环边的老三余村召开了一个现场会,北京警方宣布,在此“试点推行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倒挂’村的封闭管理模式”。消息一经报道,被外界概括为“封村”。虽然事后证实,所谓“封村”,不过是进出人员实行登记管理,村民们还一致对外表示,“‘封村’后感觉治安好了许多”。

2 反思

城市化本身没有错。可是,当贫困县的“新城”建设最终成为了“烂尾楼”,当强拆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当拥堵的交通让城市人愁眉不展,当良田在轰隆隆的城市化浪潮中成片消失⋯⋯没错,此时此刻,是时候停下脚步,回头来检视一下中国城市化该怎么走了!

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争夺“故里”,为发展经济;雷人口号,为一举成名;“低三下四”,为招商引资;“谁出钱就叫爹!”已成为天经地易的“社会伦理”。本人也亲眼见到下面的一个真实的场景——某个施工企业的女老板,聘请了一位某市规划局的退休副局长。

女老板说:“你现在可和以前不一样了,咱们在甲方面前可就是“孙子”呀!

退休副局长道:“我懂!我就姓‘孙’⋯⋯”

这一席话让所有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第一次领会到什么叫“真正的无语”,什么叫“刻骨铭心”。难到这个社会已变成如此“现实”了吗?值得深深的反思。

2.1 有知识,没文化

在中国,“理想城市”的源点首先是“人”。

现在校园里流行这样一句话叫“有知识,没文化”。咋一听,语句不通,再一听,一针见血。中国有5 000年的文化,殷商苑囿的出现也有3 600年,最不缺的就是文化。常人将知识与文化等同起来是很普通的事,有文化的人一定有知识,反之原本有知识的人也应该是有文化的,但现在就变成了“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究其原因似乎也倒不复杂,把知识与文化和富与贵放在一起,就很容易理解,有钱人不一定高贵,而高贵的人一定富有(至少不会贫穷)。最近去了一趟苏州做庭园调查,包了一辆车,司机穿着干净得体,不愧为是中青旅的优秀团队,有知识又工作严谨,但是越聊越不知所措,因为太现实,所以也太功利,一切为己,他人的事全然不顾,什么都是为“我”主义,从“我”出发。以前人们常说:“在北京人眼里,都是部下;在广东人眼里,都是北佬;在上海人眼里,都是阿乡(沪语:乡下人)”⋯⋯虽然这些带有严重“色彩”的俚语有种种过激的表述,那也至少比现在有知识没文化的人要好接受许多,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只有狠抓教育,走“教育,教育,再教育”之路!!!

2.2 有硬件,缺乏“软实力”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一起去参观了一趟天津生态城,当时介绍人非常自豪地讲述了建城的经过、现在及展望,其中特别提到了全世界计算速度最快的“银河1号”,虽然没过多久就被日本的ス┼パコン(超级计算机)超过,但发展速度之快,让全世界羡慕。事后冷静地想一想,这些硬件只要有资金,很快就可以实现,而真正的难题应该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最关键的环节——“软实力”。俗话说拿钱能解决的事是最容易的,而只靠金钱却解决不了的事何其之多!城市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可以快速地建立起来,而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能的“软实力”才是最难建立的。它包括:文化价值观、教育发展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企业管理水平等等。这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仅仅是“新里程”的开始,还有许许多多“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协力,意识形态领域的再构筑,将成为摆在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3 展望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开辟了改革开放后的新里程,2001年盛夏传来了北京成功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喜讯,不仅为北京,也为整个国家接下来10年的城市化进程安上了一个超级巨无霸的加速器。

中国人的语言文化实在是太丰富,同样一件事,可以从死说到活。国家大剧院原来叫“水蒸蛋”,但自从鸟巢出现后人们就改叫它为“鸟蛋”。听起来似乎怪怪的,因为用“鸟”来形容一件事,在中国并不是太积极的表述,比如说“鸟人”(不好的人)、“鸟枪换炮”等等都不算是“褒意”,如果说到“蛋”就更不好听。什么“完蛋”、“混蛋”、“滚蛋”等等。更有甚者,把2008北京的重点工程都与“鸟”联系在一起。什么“鸟巢”(国家体育场)、“鸟蛋”(国家大剧院)、“鸟腿”(中央电视台)等等,北京快变成“鸟”城了。此时的“北京”在全国人民眼里,都是比部下还部下的“新上司”。好在还不像著名雕塑大师韩美玲为山东淄博做的凤凰雕塑,被说成是“鸡”雕塑,如果把鸟与鸡连在一起那就问题大了②。

如果说北京办奥运是出于政冶和国家认同的需求,上海的世博会则更多关注民生层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带来了突破7千万人次的入园数,刷新了大阪世博会的历史纪录。但蜂涌而来的人群导致“争当一天残疾人”的运动,公德心和礼仪的丧失,使此时的“上海”在全国人民眼里,是比阿乡还阿乡的“城里人”。随后广州主办2010年亚运会,无论官方或民间的宣传中那些漏洞百出的英文令人啼笑皆非。此时的“广州”在全国人民眼里,是比北佬还北佬的“南佬”。

最近再次去北京的798,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琳琅满目的抛售品和满脸堆笑的小商人,画家们都不堪高腾的场租费,被逼退到远郊的宋庄画家村。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还是从本土资源和现实出发,激发市民最广泛的参与才是真正的理想之路。王府井步行街的改造让中国展现给世界的面貌大大提升,但昔日“拥挤”、“繁忙”的景象与全国人民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为了预防犯罪架设的摄像头,充其量也只是亡羊补牢,为何不学学传统中医,先下手为强,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说一千道一万,人的因素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想想看,现在所面临的一切,大部分是由于人的活动而引发的“问题”,而所有的对策大都是研究在“问题发生后”如何迅速、彻底地将它解决,而很少去考虑如何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灾区的居民沉着冷静,有序地承受震灾、海啸与核泄漏的社会秩序让全世界表示惊讶!在外国人纷纷逃离日本的时候,日本人却做到了格外镇静,很多人取消了出国渡假的计划,更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回国参加救灾。这里没有一点想夸大日本的动机,只是想说明人在城市中的作用——离开了人,城市就不复存在。城市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人而引发,中国城市最缺的不是知识、历史,也不是硬件的基础建设,而是城市的“精神文化”世界观与城市的“软实力”。

理想城市该怎样发展呢?回答之一应该是:“从人抓起”。

注释:

①国际先驱导报.中国城市化检讨: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EB/OL].(2010-10-27)[2011-11-01].http://focus.news.163.com/10/1027/11/6K0EMA9500011SM9.html.

②引自『千叁悟语』——“鸟”与“蛋”的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

章俊华/日本千叁大学教授/1998年留学归国任教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99年成立设计工作室/2004年赴日任教千叁大学/同年组建合伙人事务所:R-land北京源树景观规划事务所

Biography:

ZHANG Jun-hua is teaching at the Architecture Schoo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ince 1998 when he completed his study from broad. Zhang established his studio in 1999. He started his teaching at Chiba University in 2004 and founded Beijing R-land Yuanshu Landscape and Planning Institute.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1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