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论语

中西园林设计哲学的历史回响

读《园冶》和《世界园林史》有感

顾孟潮

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集诗人、画家与园林设计师于一身的计成,完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园林学理论专著《园冶》。

今年是《园冶》问世380年。

为了加深对这部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经典著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解,我在研读《园冶》原著的同时,又先后研读了与《园冶》有关的其他专著,如《园冶注释》(陈植著)、《园冶图说》(赵农著)等和有关的论文,林林总总不下数十种。在此期间,我也阅读到了《世界园林史》,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可以说这部雄括4 000年历史长河的巨著《世界园林史》与传承了380年的造园理论经典著作《园冶》,堪称世界园林史上的双璧。两书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极其难能可贵地从设计哲学的高度,即从园林设计指导思想的角度对园林作深刻扼要的论述,启发园林设计者的创新,而不是仅仅限于对旧有实例和旧有设计手法的罗列与描述。

《世界园林史》作者特纳,在该书第一章设计哲学开宗明义地说,要讨论的是园林目的(为什么建园林)、地点(在哪儿建园林)、园林的类型(建造那种类型的园林)、美学(怎样塑造园林)等这些设计哲学问题。

如,关于地点特纳说“在哪里建造园林是一个核心问题,产生在考虑了设计目标之后,并在设计展开之前。”他把此问题概括为重要的地形位置、良好的小气候、经过规划的与水体的关系、肥沃的土壤。

同样,《园冶》对于园林选址这个问题异常重视,始终强调“因地制宜”,从总论强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开始,在其“相地”一章中讲“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对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等六种情况细致分析,结论是“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言简意赅。

《世界园林史》作者在书中特别引用1731年英国集诗人、作家和园林设计师蒲柏([英]Alexander Pope 1688-1744)在给伯灵顿勋爵的信中,留下了可以指导园林设计的著名诗句:

去建设,去种植,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去竖立圆柱,或者设置拱券,

去隆起土地,或者挖掘洞室,

总之,永远不要忘记自然。

总之,要求教于“场所的神灵”,

它告诉水面应该上升还是下降⋯⋯

它结合理想的树林,在阴影中改变阴影,

它现在打破了或引导着未来的线条,

它像你的种植一样作画,像你的工作一样设计。

这些诗句,仿佛是对《园冶》的理论精髓“境仿瀛壶,天然图画”、“虽由人作,宛似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18世纪的解读,提倡“永远不要忘记自然。”和“要求教于‘场所的神灵’” 这个根本,以及要“因地制宜”,要“从心不从法”的设计思路。

《园冶》与《世界园林史》,它们显示着中外园林发展殊途同归的历史足迹,这种历史的巧合令人欢欣鼓舞,这将成为中外园林设计哲学的历史回响。

 

儿童活动空间对城市的意义

李方悦

城市里,适合孩子们的地方是如此之少。周末到哪里去玩成为了很多家庭的一个难题。海外很多中国人不愿意回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大约是为了孩子。

前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朋友在加拿大维多利亚的一个美丽的市区公园。那里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公园中有孔雀旁若无人地走来走去,池塘上天鹅和野鸭戏水其中,儿童游乐场设施新颖,对孩子充满吸引力。“国内有这样的环境吗?”我的朋友问,她说这是他们不愿意离开北美的主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儿童设施和儿童空间的缺乏,降低了我们城市的竞争力。因为,不管你的经济发展得有多快,机会有多多,很多最优秀的人才还是不愿意来你这里工作。因为孩子是父母考虑的中心,孩子是父母努力工作和生活的意义。如果一个城市对孩子没有吸引力,他就对成人没有吸引力,他就失去了“成人”可能带来的一切,包括企业、税收和就业的机会。

作为父母和城市的一员,我们注意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越来越多的把时间花在室内和电子游戏机旁。与自然以及游戏的分割造成儿童心理和儿童发展的诸多问题。根据美国在2008年出版的有影响力的畅销书《森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中的观点,远离自然是造成儿童诸多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作者将这些综合症状称之为“自然缺乏失调症”(Nature Deficit Disorder),其中包括由于太多的时间花费在电视、游戏机和垃圾食品上带来的儿童肥胖、多动症和抑郁症等。

在中国的城市里,商场和工业园比儿童社区公园要多得多。一个事实是,大多数城市没有专门给儿童的公共空间。在规划的时候,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主要的至少是重要的使用者给予考虑。

我们该如何定义儿童的公共空间?有几个值得注意的要素:1) 免费的,不收费的;2)开放的,不封闭的;3)在社区和生活区的附近,不需要驱车前往,可以成为家人和儿童生活的一部分;4)与自然结合的,不是游乐设施的陈设和主题乐园。

在中国,很多城市把建造儿童公共空间、儿童公园和游乐园等同。最著名的是迪士尼乐园和欢乐谷,使孩子们在人造的设施中体验刺激和快乐。这种集中的、快餐式的儿童娱乐文化剥夺了儿童对自然的兴趣和发现自然、获得快乐的机会。

而在我们还是少儿之时,中国还没有开始城市化的进程,我们的城市还遗留着大量的自然和空间。那时候的圆明园便是这样一处神奇的地方,一个田园的乐园和生态的天堂。秋天,园内植物幻化出无比浓重和绚烂的色彩,每天几乎都会有建筑学院和美院的人来白桦林写生。而冬天的萧瑟和雪景,夏天的荷塘和芦苇荡,春天的漫山野花,都给那个年代的我们留下了永远的美好回忆。

在国外的社区,每一个社区都有一个属于儿童的公共空间。这样的快乐,不只属于居住在高尚社区的人们。在一个城市的规划中,应该把这样的空间预留出来。在立法中,儿童的公共空间,应该占据一定的比例。

尤其是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我们应该给所有阶层人群的孩子规划和设计开放的、不收费的、在他们社区附近的、与自然结合又造价低廉的儿童活动空间。这些是一个合格的社区儿童公园的要素。

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不但在我们每个城市的每个区域,都能够有一个这样规模的儿童公园,而且还能够在每个社区,都能够有儿童活动的开放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和鸟、松鼠一起玩耍,可以在溪流里抓鱼、钓虾,可以乐不知返⋯⋯

 

上海外滩改造的思考

简圣贤

最近第二次去了改造后的上海外滩。与改造前的外滩相比,新外滩似乎变化不大,并且与之前媒体宣传的要还外滩原貌于世人,要再现外滩建筑风貌的原意有些出入。因此这次游览并没有给我留下特别印象,反而是出于风景园林师的职业敏感,引发了我对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一些思考:第一,从现场来看,这次改造的后期深化设计似乎并没有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否则改造前后的空间格局差异不会这么小,尤其是竖向上基本还是保持原有的格局。第二,改造后的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仍然不具备其特有的场所感,仍然缺乏历史和文化的延续。因此,针对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线性特征,即临中山东一路的线性空间,临黄浦江的线性空间,我尝试从人性化、生态性、艺术性和细部四个角度来反思这次改造的不足。

第一,关于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性化。改造之后,靠近中山东一路一侧的线性空间变得更加开敞,绿化以嫁接银杏、花坛和草坪为主。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使得空间视线变得通透,但也给临江的观景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汽车噪音,因此设计中并没有很好的考虑中山东一路的汽车噪音给游人带来的影响。其次,大量的游人都集中在临江的观景平台或者陈毅广场处,但这些空间处的座椅设置非常稀少,导致游人难以找到短暂休憩的场所。最后,尽管从临路平台进入临江平台设有较多的台阶,但对于残疾人坡道的考虑极少,仅在汉口路与九江路之间设有一处坡道,其它大部分台阶均无残疾人坡道。

第二,关于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生态性。当下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危机已是既定的事实,当西方已经将生态技术应用到设计实践当中之时,我们还停留在高喊生态、可持续和低碳的口号阶段。对于外滩这样一处游人众多的公共开放空间,实际上完全可以利用改造之机来回应时代主题,并且通过具体的生态技术展示来教育游客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回应外滩的自然历史进程。尽管现在的外滩面临防洪的需求,但其生态性的展示完全可以在临路的线性空间当中得以体现,只可惜改造之后的外滩依然是传统的绿化方式,并没有考虑到环境的生态多样性,仍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第三,关于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艺术性。非常遗憾,在改造后的整个线性空间当中仍然难以找到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唯一能找到的就是一个在并不显眼位置的雕塑。外滩作为上海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地标,在它的滨水公共开放空间中却很难找到一件公共艺术作品,这似乎与上海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有些差距。同时,在如此游人如织的开放空间当中,我们也看不到任何的艺人表演,有的只是一分钟快照。可见,艺术性的缺乏使得这里的空间活动单一乏味,使得游客多以外来观光的外地游客为主,对本地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第四,关于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细部。前面提到外滩的场所感非常重要,实际上在空间设计过程当中,细部是最能反映空间场所感的有效策略之一。外滩本身具有非常传奇的历史,但在空间设计当中却很少能找到反映外滩历史变迁的细部,比如陈毅广场和临江观景平台的大面积硬质铺装设计,完全没有考虑到通过铺装形式来反映外滩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主题,比如在少量的花岗岩表面刻上反映外滩变迁的文字和图案。可见,外滩改造的设计师还并没有深入思考空间的细部。

以上是我个人对改造后的外滩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一些专业角度的感想,希望可以给城市管理者和同行提供一种视角,以便为未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积累更多经验。

 

浅谈园林景观的维护问题

苏畅

作为园林专业一名学生,虽然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但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述和自己实际在各类园林中的游览经历,我发现很多园林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园林设计很不错但维护做得较差——这大大降低了园林的景观效果和游憩功能。

在我看来,一个良好的园林环境,既需要设计师精妙的设计,又需要施工方负责任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后期良好的维护保养,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会形成宜人的可持续观赏的景观。

俗话道: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对园林景观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就像是“创业”的过程,是一时的;而后期的维护保养则类似“守业”,是一世的。建成初期的光辉灿烂只能给游人短暂的精彩,而维护保养得好的园林带来的却是长期的效益。试想,置身于经良好设计和施工之后形成的园林,人们每每都会产生愉悦感,长此以往,又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历史文脉便也由此传承下来。熟悉、亲切的美好景观往往比略带生疏感的景观更能触发人们的心弦,形成宜人的感受。

下面,结合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简要谈谈我对维护问题的理解。今年十一期间,带着对5年前精彩景观的回忆,我重新来到园区,然而,目之所及,不是漫布的野草,就是破败的小品,只有几个核心区域因增添了新的活动内容还有些生机,这让我感到很是痛心。园区本应可以作为沈阳及周边地区的“绿肺”,为居民提供很好的游憩场所,但实际上却没有具备应有的功能。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在我看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世园会只有184天的展览期,但其园区还在,所以决策者们或许需要更多的关注展期之后的效果而不仅仅停留在建成初期的效果上。展期是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带去展示和一种理念,而园区则可以为区域的人民带去持续的景观。所以希望管理者们能持续对园区表示关注和维护,让美好持续和传承下去。第二,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更多地关注如何在最好的季节形成最好的景观上,而忽视了还要兼顾其他季节。我们平时做一些设计时,包括树种的选择、色彩的考量以及效果图的制作等等,都会给予其明媚的阳光、葱茏的植物以及灿烂的色彩,而忽视了在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很难保证全年都会有如此美好的景观。像沈阳地区,春夏季气候比较宜人,植物郁郁葱葱,水景观也可以很好的使用;而一旦进入秋冬季,水景不再有活力,如果只栽植落叶树木的话,色彩上也会有所缺乏,这就让原本萧瑟的冬季更加落寞。这或许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时要结合实际,做出全方位考虑的设计来。例如大家有时会去模仿彼得 沃克的设计理念做设计,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尤其是维护保养做的不好,很难形成那种干净整洁之感。这时,就需要设计师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以解决这种矛盾。第三,施工方有时仅仅考虑如何能快速形成景观,而忽视了持续性的效果,这也为后期的维护保养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比如大量栽植速生树种、选用持久性差的材料、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等,都会造成景观质量的日趋下降,维护保养的难度也随之提高。第四,因为落实设计、施工或维护景观的大都是普通的园林工人,他们以前不曾受过较为专业性的教育,对包括植物生活习性、材料特性、景观设置如何有美感等等都不是很了解,从而影响景观的维护效果。这就需要管理方要有更多的教育管理,就比如对待植物,讲求科学的栽培养护管理;对待硬质景观(如雕塑小品、铺装等),需要定期的清洁和更新;对待公共服务设施(如座椅、饮水设施等),则需要多一点点的人性化关怀等等。

正如之前所言,良好景观的形成,不是某一方就能实现的,需要包括甲方、设计师、施工方、维护者在内各流程人员的互相关照和通力合作,形成园林建设各流程上不断交流、学习的良性循环系统。衷心希望全行业园林工作者一起努力,为人们创造出宜人的景观,舒适的人居环境。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1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