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在侯仁之、阳含熙、郑孝燮和罗哲文4位政协委员提议下,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国际社会作出了为全人类妥善保护中国境内世界遗产的庄严承诺。
时值《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实施40周年,我刊推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专题,采访了中国政府官员、高校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保护专员,多角度阐述和探讨了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脉络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任重而道远的遗产保护和管理;与此同时,5篇论文或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评价标准的演变,或以中国丹霞、“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五台山、九寨沟为例,分别探讨了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估、保护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观点”栏目中,9位嘉宾应邀围绕“世界遗产与人类文明”这一话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与实践。
与世界遗产一样,奥林匹克运动会也牵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对承办国和承办城市的整体效应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由于带来了庞大的资金投入、骤增的建设容量和倾尽才华的创意追求,这一场体育盛会在尚未开幕前,就已经成为规划设计师角力的赛场。日前,2016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公园国际竞赛项目竞赛结果出炉,本刊特别策划此次竞赛专题,第一时间为读者奉上前三名优秀方案。同时,本刊也专访到负责英国伦敦奥运和里约奥运总体规划的比尔 汉威先生,与读者共同分享他对奥运项目、对城市更新和发展的独特见解。
此外,“空间”栏目中,还有过山车——北京黄庄职业高中活动广场、林亭、老虎与乌龟——魔山等有趣的项目,欢迎读者赏鉴。
编辑部 2012.02.18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