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西安遗址公园空间演进与评述

Review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Relic Parks in Xi’an

吕琳 周庆华 李榜晏
LV Lin ZHOU Qing-hua LI Bang-yan

摘要:西安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为国内遗址公园实践的重要先行者之一。从分析西安的遗址特点入手,通过回顾大西安地区重要遗址公园的建设历程,对比了各个公园在建设时间、规模、依托遗址资源、保护内容、面向人群、区位条件几方面的差异,并总结归纳出西安遗址公园的演进特点与发展趋势,分别是:文物保护意识与技术水平逐渐增强、遗址利用模式与展示手段趋于多元、涉及城市问题愈发复杂和内涵与功能更为丰富。

关键词:风景园林;遗迹公园;评论;考古遗址公园;遗产保护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1JK0955)

Abstract: As one of China’s first batch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Xi’a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erunners in relic parks practice. With an analysi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rel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relic parks in Xi’an, 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construction periods, scale, heritage resource, protection content, targeted-users and site condition of each park. It also summarized the trends of relic parks in Xi’an, including the increasing heritage 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techniques, diversified modes of heritage utilization and display as well as complicated urban issue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lic Park; Review; Archaeological Park; Heritage Conservation

Fund: Specific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haan Xi Province(No. 11JK0955)

1 概念辨析

1.1 遗址公园

近些年,“遗址公园”开始成为被广泛采用的新兴遗址保护与展示模式,为数众多遗址公园的落成使全国的遗址保护与利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在我国,遗址公园这一概念正式进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始于2000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在《“十一五”国家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中,遗址公园建设再次被提出”[1]。然而,遗址公园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它的内涵与分类也还存在着诸多争议:有学者将遗址公园的设计取向分为3类:以场所展示为主、以文物展示为主和以场所传说展示为主[2];学者则认为目前国内遗址公园建设可大致分为城市遗址类、自然遗迹类、历史事件类、文化遗址类[3]。遗址公园的概念与类别将会在不断进行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

1.2 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遗址公园”的提出与建设,是解决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矛盾的新途径,“既是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创新,同时也是对公园这一城市功能元素内涵的拓展,是在大遗址保护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家经济实力具备了一定基础后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4]。“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雾翔在‘两会’上提交的《关于支持大型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提案》中,就明确提出了‘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并把它定义为: 以重要大遗址为依托,在做好遗址保护和管理工作,并确保大遗址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展示遗址原貌,及其历史文化内涵的公益性展示园区”[5]。它可以作为“遗址公园”大的概念范畴的重要类型之一。

2 西安遗址的独特性

13朝古都西安的文明发展史在空间维度上呈现非常鲜明的方位区分(图01)。西部的沣河一带,是西周文化的发源地;北部临近渭河两侧是秦汉宫室的密集分布区;东部浐、灞河一带是关中先期文明的原脉之地;而广大的中部腹地则是隋、唐至明、清长安的建城区;南部有秦岭这条天然的生态屏障常年守护着八百里秦川。西安的历代都城遗址区具有档次高、规模大、分布广的特点。“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西安主城区占地面积为525km2,现代城区与古迹遗址的重合度几乎为100%,其中重要古迹遗址对城市发展空间的叠压度达37%”[6]。这使西安的城市建设始终是在不断协调与遗址的关系中摸索前行,也决定了西安结合绿地建设保护历史、城市公园总是与古迹遗址相互依存的必然性。

3 大西安地区重要遗址公园建设历程

西安依托历史遗迹打造城市绿色空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 “莲湖公园”。它位于明城圈内,建在唐代长安城的“承天门”遗址上。明代朱元璋次子朱樉依这里低洼地势引水成池,广植莲花,故名“莲花池”。1922年辟为公园,称“莲湖公园”,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公园 。随后的1927年,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而死难的军民而建设了革命公园。当时在公园内筑大冢两座,建有革命亭和烈士祠,并采用规则式布局。 1958年,西安市政府在唐兴庆宫遗址修建兴庆宫公园,采用了自然式布局,以兴庆池为主景,园内碧波荡漾,树木葱郁,草坪如茵,百花似锦。沉香亭、花萼相辉楼、南薰阁、缚龙堂和长庆轩等均为仿古建筑,仍沿用兴庆宫原建筑名称,造型古朴秀丽。公园成为了当时西安市区最美丽的风景。

近一个世纪过去,西安在发展中持续探索着结合不同类型遗址及文化资源营建绿地的方式,于近10年间达到了建设的高峰期,至今已建成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公园10余处,规模从几个公顷到数平方公里。它们可以分为以古建筑(遗址)为依托、以古城市(城垣)遗址为依托、以宫殿苑囿遗址为依托、以帝王陵寝为依托、和以非物质文化(含民间传说、历史事件等)为5大类型(图02)。尤其是近几年大尺度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西安的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在国家第一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西安就有3个,分别是: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秦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们与其他的公园一起构成了大西安地区独具特色的遗址类文化公园体系。这是在文物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催生出来的独特现象,也是城市在绿地系统、旅游空间、城市风貌等方面的鲜明特色(表01)。

4 西安遗址公园的演进特点与发展趋势

4.1 文物保护意识与技术水平逐渐增强

20世纪前半叶,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困难,文物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同时受考古技术所限,以莲湖公园和兴庆宫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建设大多只强调了对遗址文化内涵的利用。虽然设计风格大都沿袭了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但对文物本体的深入勘查、保护及展示方面与公园设计融合较少。随着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西安在结合遗址营建公园的过程中,逐步将“保护”工作列为头号目标,一切的规划设计均要以科学考古及历史研究为基础。

相比起 “沉香亭”等建筑在大体原址的仿古复建,同样作为唐代皇家“三大内”之一的大明宫在50年后建设公园时,更加强调对遗址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在原址复建的“丹凤门”采用了钢结构和可逆的建筑形式,将夯土遗迹完好地保护在内部形成了现代博物馆(图03-04)。而且在没有进行完考古的区域,公园会在遗址上铺木栈道作为路径,将各种管线、水管、安防系统置于木栈道下[6],以不对文物和未来考古产生任何影响为前提。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革新也为更好的文物保护创造了条件。例如汉阳陵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内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用玻璃隔墙将文物和参观者分隔在两个不同湿温度的环境中,既有利于文物的存放,又可使游客在神秘幽暗的氛围中近距离、多角度地观赏。从以前的重场地利用,到全面考古为先、科学保护为主、合理展示的综合利用方式,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重大进步。

4.2 遗址利用模式与展示手段趋于多元

进入21世纪后,西安在遗址利用模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有的遗址被建设成为大型文化类主题公园,如大唐芙蓉园,是目前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皇家园林式公园;有的被建设成为以博物馆为主的游览景点,如汉阳陵博物馆与秦二世陵遗址公园;还有的被建设成为供市民健身游憩的休闲林带,如唐城墙遗址公园,是在城市道路之间形成的以林木种植展示唐外廓城范围的带状绿地。虽然都名曰“遗址公园”,但显而易见并非每一处都是以强调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为核心的“考古遗址公园”,而是因地制宜,有其各自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风格特色。利用模式上的灵活性与遗址在等级、规模、特点、区位、保存程度与保护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密切相关。

受科技发展推动和国际先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西安所采用的遗址展示手段也更为丰富。再将前述的两个唐代宫苑类比,相较几十年前兴庆宫公园建设时的“勤政务本楼”遗址仅用围栏圈出范围,暴露在外的简单形式(图05)。今天大明宫中的“宣政殿”、“紫宸殿”等重点建筑均采用了突出空间感知的艺术化展示手段。尤其是“紫宸殿”,通过钢构架、木构架和乔木种植的途径如剪影般勾勒出宫殿的建筑形象,更能引发游人的追忆和思考(图06)。同时,公园中还采用了等比例模型复原、图片陈列、数字放映、讲解等多种手段为游客呈现历史、弘扬文化。

4.3 涉及城市问题愈发复杂

每一个城市的公园建设都与它的整体发展战略同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西安建设用地的扩张,许多过去位于郊区的遗址慢慢被一个个城市新区包围。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它们的文化价值打造绿地。由于遗址的规模、存留状况和周边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公园建设相比以前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一些遗址区内还有大量的村落和企业,受长期静态保护的影响,区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一直未得到改善。遗址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包括 “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文化复兴”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相比以前,快速的经济增长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大遗址的土地资源价值使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各方利益也更难平衡。除文物保护外,营建遗址类公园往往还需要解决资金来源、村落拆迁安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跨行政区协调、可持续管理等方方面面之前未曾或较少触及的问题。

4.4 内涵与功能更为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城市公园建设还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直至20世纪80年代,西安的公园数量屈指可数,那时公园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文化功能,满足大众游憩的简单需求,生态、经济等方面未显得十分重要。然而,随着时代发展,绿地与城市各方面的结合更为紧密,也融合了更多新的功能。目前,一些著名的遗址类公园已成为西安面向国际市场的旅游景点,被纳入到城市的旅游网络中,促进了社区的文化振兴和全市旅游发展空间结构的优化。同时,考古的过程也被建议向公众开放,以增强科研、教育的功能。另外,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项目还积极与城市改造相结合,通过绿地的营建,带动了遗址地周边社会经济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伴随着生态建设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如生态学)融入到了公园的设计领域中,遗址公园不再是关联度不大的点状绿地,而是被纳入到城市整体景观规划和生态网络构建中,呈现出体系化的特点,投入力度也逐年加大。

5 结语

“遗址保护之于城市发展”,这是让无数专家学者费尽笔墨却依然棘手的议题。西安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成为国内遗址公园实践的重要先行者之一。西安的绿地建设,是在不断地面对矛盾、解决矛盾的探索中,让众多淹没在城市中的遗址遗迹重新诉说曾经辉煌的历史,积累了珍贵的经验,并形成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的遗址类文化公园体系。然而,潜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视,部分遗址公园开始出现过渡注重经济效益、游客量不加控制、设计不当、周边开放强度过大的现象,这样很容易破坏遗址区原先苍茫的历史环境和真实的文化内涵。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的宝贵文化资源,对于那些还在等待被发掘与展示的遗址遗迹,尤其是即将或正在被城市建设包围的遗址遗迹,必须加强抢救性保护与考古工作力度,要在经验总结、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谨慎前行,从而使西安在面向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时代,让文化遗产真正起到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彰显古都文明与地域文化的多重作用。

 

注释:

图01由研究生张慧协助制作;图02部分信息参考论文:“王树声. 结合大尺度自然环境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以西安历代城市设计与终南山的关系为例[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5):574-578.”;其余图片均由作者制作或拍摄。

 

参考文献:

[1]张林鹏,王新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J].丝绸之路(大明宫学术研究专辑),2010,(24):101-106.

[2]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南京:东南大学,2006:

160-163.

[3]张凌.从遗址公园的分类看保护与开发[J].中外建筑,2009,

(7):73-75.

[4]单霁翔.大型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3):2-12.

[5]郑育林.遗址公园:大遗址保护和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J].中国文化遗产,2009,(8):35-37.

[6]唐磊.大明宫遗址公园:不让遗址成为累赘[J].中国新闻周刊,2010,(19):54-55.

 

作者简介:

吕琳/1979年生/女/回族/硕士/河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生(西安 710055)

周庆华/1959年生/男/河北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规划与设计(西安710055)

李榜晏/1973年生/男/陕西人/博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应用(西安 710055 )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2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