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2000/1991 深圳市绿道网的建设与管理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henzhen Greenway Network

吕锐锋
LV Rui-feng 

从地图上看,深圳是一个小城市,面积只有1 991km2;但深圳又是一个大城市,去年GDP达11 502亿元,实际管理人口达1 4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市、产业大市、人口大市。深圳城市之“小”之“大”的矛盾,只能靠城市发展质量,靠转型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来化解,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对立统一。为此,深圳规划用3年时间,在1 991km2的土地上建设2 000km的绿道网,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km绿道。深圳为什么要这样做?

1 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发展的潮流

近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深圳立足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借鉴世界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着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和长远需求,遵循对生态系统干扰最小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加快建设以绿色、低碳、智慧、创新、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促进人与城市、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目前,深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5m2,居全国领先水平。先后获“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荣誉奖”等殊荣。2011年8月,深圳成功举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探索出一条简约、创新、绿色、低碳的办会新路,在开幕式上以“绿道英姿”向世界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创新之城、青春时尚绿色之都的形象,实现了“不一样的精彩”。

2 规划建设珠三角绿道网,是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广东加快宜居城乡建设的重点工程,是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抓手

深圳市绿道建设是珠三角绿道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以来,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悉心指导下,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绿道建设作为民生幸福城市和宜居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与具体行动,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建设,高质量推进,系统性完善,全力将绿道建设打造成为生态工程、亮点工程、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深圳市已建成三级绿道约1 200km,绿道配套设施和综合功能不断完善,具有深圳特色的绿道网络趋向成熟,绿道建设工作走在珠三角地区前列。

3 绿道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城市的区域规划、组团结构、生态系统、交通布局、民生幸福等方面,需要空间统筹、政府投资、低碳技术、社会参与、建章立制等保障措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深圳主要是坚持“五个强化”来推进绿道网的建设与管理。

3.1 强化衔接互通,同步推进三级绿道建设

按照《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和“一年基本建成、两年全部到位、三年成熟完善”的目标,牢固树立“全省绿道建设一盘棋”的观念,在全省率先提出构建省立、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网,同步推进三级绿道建设,突出衔接互通,加快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2010年,制定出台《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总体实施方案》,提出在未来5年内建成省立绿道300km、城市绿道500km和社区绿道1 200km,总长达2 000km,实现省立、城市、社区三级绿道的有机串联和衔接。市民5分钟可达社区绿道,15分钟可达城市绿道,30分钟可达省立绿道。截至2011年底,深圳市建成省立绿道335km,城市绿道318km,社区绿道534km,绿道总长接近1 200km。并精心打造了2号省立绿道梅林段、2号省立绿道凤凰山段、2号省立绿道坝光段、5号省立绿道光明段、大运支线大运自然公园段等一大批深受市民好评和广泛使用的特色绿道。今年,深圳市计划再建设城市绿道200km、社区绿道800km,提前完成规划目标。

3.2 强化系统开发,充分发挥多重综合效益

深圳立足山海生态资源和“组团—轴带式”城市空间开放格局,按照绿道网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相结合,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相结合,与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交通建设相结合,与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相结合,与提升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发掘绿道网的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功能。根据不同区段绿道的特点,结合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条件,策划不同主题,打造绿色出行、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科普教育、发展经济、生态保护等多样化的特色绿道,充分发挥绿道网的综合效益。比如,广泛利用废旧集装箱组合装置建设绿道驿站,用旧枕木和废旧自行车轮经艺术化改造成绿道标识,用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的渗水砖铺设路面,用太阳能风能互补装置照明等。目前,深圳市形成了由2条省立绿道、2条滨海风情线、1条城市活力线、3条滨河休闲线以及16条山海风光线组成的“四横八纵十六环”组团—网络结构,充分串联全市1 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公园、水库、旅游景区、滨海区、历史文化资源等区域。通过对城市生态、人文资源进行整合,凝聚城市特色与魅力,促进了商业、旅游服务业发展,带动了节点及其沿线区域的经济增长。绿道沿线餐饮、娱乐、旅游等加快发展,特别是自行车租赁业迅猛发展,一批市场化运营的自行车租赁点生意火爆。

3.3 强化交通接驳,不断完善公共交通体系

为全面加强绿道与公共交通的接驳,完善绿道连接线以及绿道与道路交叉口的安全设施,提高绿道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深圳市把绿道建设纳入“轨道交通+常规交通+慢行交通”三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强化绿道和慢行交通及公共交通的“双衔接”。比如,在道路建设或改造时,尽可能地将自行车道和行人道作为必备内容予以配套,在已建成的市政道路上建设绿道时,尽量利用现有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资源,避免新的过度开挖和不必要的浪费;在绿道选线时,尽量与轨道线路保持一致,与地铁出口、公交站台邻近,营造一种便捷、低碳的出行环境,大大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实现了绿道网体系和公共交通体系的“双网并立、相互对接”。2011年,深圳市轨道二期5条线路全线开通,形成了总长178km、118个站点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同步规划实施了130条公交接驳线路,新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93条,新增及更新公交运力3 493辆,解决了194个片区的公交出行问题。全市绿道网与公共交通接驳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提升了绿道的使用效率,完善了公共交通体系。

3.4 强化多方联动,合力打造城市特色品牌

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全市上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绿道建设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如通过在电视台播放绿道公益广告、投放绿道旅游宣传片,建立绿道信息网、编制绿道地图和绿道画册、制作绿道旅游手册,开展“十佳绿道”评选活动,组织策划市民绿道徒步活动、自行车比赛、生态考察活动等,大力推介绿道“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提高公众对绿道网的关注度。深圳市罗湖区率先推广社会认养模式,向广大企业和市民印发《倡仪书》,倡导企业、个人出资认建认养绿道,与认养企业、市民签订《认养承诺书》。盐田区政府投资5 000万元建设绿道网公共自行车系统,初期投放5 000辆公共自行车,建设6 500个锁柱、160个站点,基本上覆盖全区所有市政道路,深受市民欢迎。福田河、龙岗河绿道等城市景观的新亮点,成为市民近水亲水的好去处;深圳湾滨海休闲带、盐田海滨栈道等绿道每天人流量高达数万人,绿道已成为深圳家喻户晓、喜闻乐道的城市名片。

3.5 强化管护运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为坚持绿道建设完善与管护运营并重的方针,着力完善绿道网建设、管理、维护、运营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形成绿道网管理的长效机制,深圳制定实施了《省立绿道管养维护运营方案》,按照政府监管和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相结合,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等原则开展管养维护运营。其中绿道的绿化、路面、环卫、安保、咨询以及日常维护等,由政府购买服务,以市场化竞标方式选择具有园林绿化资质的企业承担管理任务;绿道自行车租赁等商业运营,采用市场化竞标方式,由政府负责招标和监管。深圳在全省率先开展绿道管理的立法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于今年4月20日审议通过了《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该办法涵盖绿道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对经费保障、公众监督、公示制度、便民措施等作了规定,在绿道与公交网络相衔接、绿道维护与运营市场化专业化、民间组织作用发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为今后深圳绿道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也为珠三角乃至全省绿道管理提供了一些经验。

 

注释:

图01由欧岳琦拍摄;图02-03、05-06、08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提供;图04、07、09由深圳市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提供。

作者简介:

吕锐锋/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深圳 518035)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3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