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地域特性为景观带来创新和活力

Regional Analysis Brings Innovation and Vitality for Landscape

2012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作品解析
Study on the 1st Prize Work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Competition of the 49th Annual IFLA World Congress 2012.

孙帅 吴丹子 冯璐 李慧 鲍艾艾
SUN Shuai WU Dan-zi FENG Lu LI Hui BAO Ai-ai

摘要:2012年第49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作品“Floating Module for Floating Town”,选取中国香港最古老、最有环境特色和最具民俗传统的大澳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大澳“疍民”历史背景、民俗传统、生存环境特征和经济活动方式等地域特征脉络,利用大澳渔村位于山地与海洋交界带的地理特征,提出“漂浮”的设计理念。方案在改善生活空间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疍民”传统民俗习惯的经济改善模式,构建了具有大澳地域特性的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域景观;规划设计;设计竞赛

Abstract: The first prize 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of the 49th Annual IFLA World Congress 2012 selects Tai O Fishing Vill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i O is one of the oldest villages in Hong Kong, China and is located in the boundary between mountains and ocean. With a review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ai O’s history, folk tradition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activities, the award-winning proposal puts forward the ‘floating’ design concept based on its uniqu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e proposal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ing space and economic patterns that fit Dan People’s traditions, but also restore the eco-environment to create a Tai O landscape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gion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Design Competition

1 竞赛介绍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9届世界大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本届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题目是“景观改变生活”(Creative Landscapes Transforming Lives)。当今的景观设计在城市区域中产生令人瞩目变革力量,具有创新性和战略性的景观设计可以给城镇带来各种好处,本次设计竞赛旨在引导大学生通过景观设计,为公众提供更有意义的城市生活,同时也让公众越来越意识到景观的价值。

我们的设计作品“为水上渔镇创建漂浮的景观模块”(Floating Module for Floating Town),选取中国香港最古老、最有环境特色和最具民俗传统的大澳渔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大澳“疍民”历史背景、民俗传统、生存环境特征和经济活动方式等地域性脉络,利用大澳渔村位于山地与海洋交界地带的地理特征,提出“漂浮”的设计理念。参赛作品构建了具有大澳地域特性的景观,获得了国际评委们的赞赏和好评,并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第49届IFLA国际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

2 大澳渔村的地域特性分析

景观的地域性来源于设计师对景观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社会人口特征和经济活动特征的分析。“所谓地域,既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也是一个经济载体,更是一个人文区域,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城市都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1],这些特征为设计师打造具有地域性的景观提供了多样且多层次的切入角度。从选址地大澳渔村的地域特性分析入手,为方案提供与众不同的设计视角,也为大澳渔村创造了符合其地域特色的转型机会。

2.1 大澳独特地理位置

大澳渔村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西部,三面背山一面朝海,是岛上最早被开发的渔村。由于地处山体与海洋交界的狭长滩涂地带,易于进行城市建设的土地较少。此外,由于有三条河涌从渔村中部穿过,将其分为两地,渔村两岸仅依靠步行桥相连,路上交通联系不畅,当地居民需要依靠小船辅助通行。大澳渔村所处地理位置最明显的特征是“滩涂地带”,这导致区域内居民所需的公共活动空间、公共交通空间和绿地空间不足,同时由于潮汐水位变化的影响,传统的园林设计方式不能满足场地特征要求。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激发了我们尝试让景观“漂浮”起来的设计理念。

2.2 大澳疍民及水上生活习俗

由于远离烦嚣的香港市区,较少受到都市化的影响,大澳渔村至今仍然保留了香港开埠初期古朴的渔村面貌,其现有的“葛洲帆影”、“疍家棚居”、“海角琼楼”、“古炮楼”等风景点反映出大澳渔村具有深厚的人文景观沉淀。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疍(Dan)民,拥有独特的终生以船为家的水上生活习俗。根据清代侯官、闽县两县的旧志记载,疍民“其人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遂潮往来,江干海澨,随处栖泊。”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需要在疍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框架内,构建符合当地人水上生活习惯的景观。

2.3 大澳特色建筑“水上棚屋”

疍民以捕渔为生,习惯了在海上生活,他们将棚屋建筑在竖立于水面的木柱之上,并盖以铁皮。棚屋户户相连,沿着滨海滩涂带形成成片的水上棚屋区,疍民通过舢舨出入。纵横的水道和水上棚屋形成了大澳独有的水乡情怀。“连家船”是对疍民水上棚屋的另一种称谓,其长度多为5-6m,宽约3m,首尾翘尖,中间平阔,并有竹篷遮蔽作为船舱。一艘连家船同时为疍民提供了工作和生活的空间,生产劳动在船头的甲板,船舱则是家庭卧室和仓库,而从事水上运输的疍民会将船舱同时作为客舱或货舱。疍民的生活习惯、劳动生产方式,仍然保存着水上人家的特色,坚守着中国南部沿海渔家生活的传统极具特色。

2.4 大澳传统经济活动

大澳传统的咸鱼、虾酱和鱼肚远近驰名。大澳渔村是珠江河口著名的渔港,渔业是大澳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20世纪60年代后期,珠江口的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疍民单靠捕鱼难以维持生计,于是转而从事海产加工并依靠旅游业获取收入。大澳百多年来还是香港的产盐区,疍民利用海边浅滩地势,建造堤坝(护盐围),把围起的滩涂分成不同的晒盐区。虽然获取了一定经济收入,但长久下来导致滨海滩涂区域生态环境被破坏。近年来,由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晒盐收入变得更加微薄,导致越来越多的盐田荒废并面临淘汰。疍民传统的经济活动方式逐渐萎缩,亟需获得新的收入来源,于是利用渔港水湾附近的近海水面,创建“海上农场”景观的设计理念便顺势而生。

2.5 大澳自然生态景观

大澳坐落于珠江的淡河水及咸海水交汇处,是红树林生长的理想地方,也是各种各样的生物栖息处,本来应该是自然景观优美,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但由于大量近海滩涂被开垦为晒盐区, 渔村的自然景观被工业生产破坏,曾经白鹭鸟、中华白海豚等野生动物失去庇护所,大澳渔村也失去了天然生态保护屏障。随着晒盐业的没落,逐步将盐田修复为红树林,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和景观功能成为设计师的任务之一[2]。

2.6 大澳的人口结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澳渔业、盐业和水产加工业繁荣,大澳渔村内部人口结构合理,社区健康发展。从那以后随着传统产业的衰落,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大澳渔村内主要为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劳动力进一步下降;同时外来旅游者大量增加,狭窄的街道、脆弱的生态环境无法承担大量人流带来的压力。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

3 构建“漂浮”景观体系

大澳是具有渔、盐、农、商混合社会文化的香港传统社区。在悠长的历史地理演化过程中,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渔业经济、疍民组织、宗教信仰和建筑形式,共同构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多元化的水上渔村传统。棚屋、疍民、捕鱼、盐田以及水面之上“漂浮”的生活方式是其独特的社区名片。“漂浮”既是城市特征、社会文化特征也是生活方式特征,是区域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的方案分别针对改善社区绿地空间、修复红树林生态区和增加海上农场经济区三个方面,构建了适合大澳地域特点的“漂浮”景观体系[3]。

3.1 社区内四种漂浮景观单元

疍民的水上棚屋户户相连,呈带状沿河道紧密排列分布,公共交通通道狭窄、复杂而混乱,公共活动空间不足,并且缺乏公众易于亲近的绿地空间。同时,外来旅游者没有独立的游览路径,游览空间与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相互影响,伴随着一辆辆旅游大巴的到来,社区内人流强度瞬时增加,原有的公共空间系统不堪重负。

方案设计了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步行木栈体系,由4种漂浮景观单元构成:步行道单元、绿化廊架单元、草本花卉单元和贝类养殖单元,它们均通过浮筒获得浮力,面层均为防腐木铺装。面层之上是供疍民和游客交流、聚会、休息并观赏绿色空间;面层之下,充分利用浮筒之外的剩余空间设置贝类养殖箱,为疍民提供唾手可得的食物。4种景观单元可灵活调节组合方式和数量以适应水上棚屋区内复杂的空间环境, 这条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步行木栈体系,为疍民社区构建出一条安全的步行空间,联通了社区内现有的棚屋、小学、寺庙及商业街。

3.2 修复红树林生态区

在滨海废弃的盐田基址上修复红树林生态区,同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盐田基址背山面海,是山地汇水和海洋潮水的交汇地带:山地汇集而来的淡水可以有效地调节场地内表层土壤的盐碱度;潮水则带来富含矿物质的淤泥。这些条件都有利于红树林植被区的恢复。劣势在于盐田长期荒废,场地内留存有工业生产污染物,若不经处理引入海水会引起环境污染的扩散[4]。同时,红树林湿地的恢复是一个长久的自然过程,仅依靠有限的人力和经济投入无法完成长期的修复计划。

本方案利用城市建筑废料、河道淤泥和盐田废渣在盐田内建立六边形结构的土丘骨架系统,创造一套连续且相互贯通的新地形体系。在潮汐的带动下,成为便于淤泥淤积的“骨架肌理”,在未来的时间里,如同在血管的助力之下,肌肉在骨骼上生长一般,淤泥借助水流的力量逐渐沉积在“骨架肌理”中,新的土地开始生成。同时,分期引入耐盐先锋植物,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借助自然植被和水体的力量逐步修复滨海红树林生态区。这种战略性景观构架一旦建立起来,不仅为大澳渔村构建起一道生态屏障,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的野生鸟类、鱼类来此栖息,增加区内生物多样性,并有利于在未来开展生态旅游服务,促进大澳经济产业转型。

3.3 增加海上农场经济区

珠江河口渔业资源的衰竭对于疍民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经济收入减少,打渔生活习惯的改变,更意味着疍家传统渔业文化无法传承下去,疍民的特色逐渐消亡。拯救疍民渔村的关键是帮助其获得持续的新的渔业资源。

海上农场概念最早由日本提出并实践,1980年日本便开始实施一项为期9年的“海洋腾飞计划”,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充分利用了海洋空间以缓解陆地粮食生产空间的不足。“海上农场”恰好可以满足大澳渔村的经济需求。同时,大澳渔村三面背山一面朝海,拥有天然的近海河口港湾,这里海浪较小,海水深度适宜,拥有充足的阳光,营养物质丰富,适宜进行人工水产养殖。方案设计了海带-贝类联合养殖、鱼类-贝类联合养殖和鱼类养殖三种养殖类型,充分利用近海河口海湾内水面空间和自然条件,构建水下的立体人工饲养海产农场,使得疍民可以在近海源源不断地获取渔获,海产品加工业也得以复兴,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购买海产品。同时,六边形结构的海上农场构成了大澳渔村独有的“大地景观”,成为大澳新的城市名片。

4 设计语言“渔网”

从滩涂到海洋、从社区到盐田场地空间跨度较大且类型丰富,采用整体形式统一且局部变化丰富的设计语言,是本方案解决的另一问题。以渔民所使用的六边形孔渔网为设计原型,如同细胞一样,不同的六边形可以代表平台、绿地、池塘、树林、养殖场等不同功能类型。六边形本身尺度可大可小,六边形之间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六边形还可以呼应外力产生挤压变形,是理想的设计源语言。而渔网本身呼应了疍民的渔民身份,与大澳渔村所传递出来的地域特色产生了良好的互动。

5 总结

充分发掘、分析场地内包含和承载的地域特性,并使用景观语言进行巧妙的转换和表达,最终形成的景观效果深深扎根于场地特色中,无可复制独一无二。可以说地域特性为景观设计带来了创新和活力的源泉。参赛作品不仅发掘出大澳渔村在经济发展、生态修复、文化传承所具有的地域特性,而且用巧妙的设计语言构建出符合这些地域特性发展规律的景观结构,促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并构成良性循环,很好地诠释了“景观改变生活”(Creative Landscapes Transforming Lives)这一竞赛主题。

 

致谢:

特别感谢王向荣老师和林箐老师的教诲与指导!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江南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C].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 北京:中国建工业出版社, 1996: 24.

[2] 汪峰. 新地域主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 2007,(12):60-63.

[3] 范少言. 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 原鹏飞, 张艳芬. 滨海盐碱地绿化技术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1, (1) : 28-29.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