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基于破碎化分析的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空间保护规划

以无锡市西部地区为例
The Protection Planning of Regional Rural Landscap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ragment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Western Region in Wuxi

王云才 吕 东
WANG Yun-cai LV Dong

摘要: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核心的典型文化景观,是具体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传统乡村景观保护面临巨大挑战。以无锡市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以乡村景观破碎化分析为切入点,通过乡村区域景观分类及破碎度评价体系构建对该区域内的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化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予以生态化解读。在此基础上,通过以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与自然生态网络为核心的复合网络规划对无锡市西部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与保护,以期为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风景园林遗产;乡村景观;景观破碎化;景观规划;文化景观;生态网络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346)

Abstract: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is a kind of typical cultural landscape with total human ecosystem as the core and it is the spatial carrier of specific regional cultur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faces enormous challenges. Taking the western region in Wux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oject analyses the rural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through the rural area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fragment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does the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roposes the complex network planning of the western region in Wuxi mainly consisting of humanities ecological network and natural ecological network to consolidate and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with the hope of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eritage;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Landscape Planning; 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ical Network

Foundation item: Project (51278346)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1 研究问题与背景

1.1 研究问题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发展的高级形式,而这一人类聚居的高级形式发展至今也不过占据了地表面积的3%,超过70%的人口居住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广袤的乡村荒野区域逐渐被我们所遗忘,但正是这广袤的乡村景观地区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本文探讨的“乡村”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属于一种地域概念,泛指城市和无人聚居地带以外的一切地域,特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区域,是一个空间的地域系统[1]。与之相应的乡村景观正是以广袤的乡村地区为空间依托,经过长期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体。因此,乡村景观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界定:(1)城市景观以外的空间;(2)包括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及自然景观;(3)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以自然、半自然环境为主;(4)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文化与田园生活[2]。

从乡村景观的内涵可以发现,乡村景观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文化景观,乡村景观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的焦点。景观生态学通过量化方法对乡村景观空间的景观生态组成、结构、内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潜在过程进行系统评价和分析,利用景观图式语言、景观格局构建等方式进行空间规划[3]。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入调整,城乡规划学科侧重于乡村景观空间的土地利用模式、产业结构及布局、乡村景观的内在机制、乡村景观风貌营造及乡村景观空间模式的研究。文化地理学注重研究人类活动对于乡村景观空间布局和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及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模式。长期以来,乡村景观一直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的关键领域,是长期从事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力量。通过乡村大地景观肌理、乡村聚落模式、乡村文化景观保护、乡村风貌营造、乡村旅游的深化拓展、乡村生态恢复等[4],积极尝试和发挥风景园林在“美丽中国”蓝图绘制中的重要作用。本案通过对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破碎度的分析,立足乡村传统景观空间网络,实现区域传统乡村景观复合网络格局,构建区域乡村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体系,以期为传统乡村景观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1.2 研究背景

环太湖地区是我国江南水乡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国民族工业化和商贸城镇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同时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典型地区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组成部分,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挑战。无锡市西部地区南临太湖,东接无锡市区,包括钱桥镇、胡埭镇、阳山镇、杨市镇、洛社镇和石塘湾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347.39km2(图01)。在相同的自然环境和统一的文化背景下,在早期民族工商业兴起之初,就通过密切的经济活动形成人类聚居地和经济网络空间,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高速推进,传统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矛盾越来越尖锐。传统古村镇、街市、场景在城镇化进程中逐渐消失,代之以形形色色欧陆风情的街区、楼盘以及雷同时尚的现代建筑。在乡村景观地区逐步丧失自身文化与景观特色的同时,无差异的现代景观使人们失去了对“老家”记忆的连续性和对文化根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的侵蚀使研究区域的传统乡村景观空间保护面临巨大挑战。

02 专题-4

2 乡村景观空间破碎化分析方法与评价体系

2.1 景观破碎化分析方法

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过程, 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景观破碎化会改变生态系统中一系列的重要关系,严重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同时, 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景观影响的强弱程度。因此景观破碎化是现存景观格局的重要特征, 成为景观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5]。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破碎化部分进行定量分析,证明研究区域人类活动干扰对景观格局异质性破碎化的影响,主要评价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该指数描述了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反映景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Ft为整个研究区的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Nt为景观斑块总数,Mt为研究区的总面积与最小斑块面积的比值;Fi为某要素斑块类型斑块数破碎化指数,Mi为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斑块面积,Ni为某种类型的斑块数目。Ft与Fi的值域都为(0,1),0表示景观完全未被破坏即无生境破坏化的存在,1表示给定性质的景观已完全破碎。景观破碎化分析公式为:Ft=(Nt-1)/Mt Fi=(Ni-1)/Mi 。

2.2 区域乡村景观分类

对乡村景观进行破碎化评价首先需要对构成复杂的乡村景观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划分,笔者认为乡村景观作为传统文化景观的一种,主要通过建筑与聚落、土地利用形式、水资源利用方式和地方性居住模式这4个方面来体现,这4个方面能从根本上把握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有效的景观识别。(1)建筑与聚落:建筑及各种围合公共空间而组成的聚落是文化景观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在长期的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结果,是人们对于不同地域范围和特殊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建筑平面布局空间、外立面风格样式、建筑公共空间的组合形式,聚落层级结构等就成为特定地域文化景观的解码器。(2)土地利用形式: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特有的态度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产生各具特色的空间肌理,它通过地形、气候、水体、人口、农业类型等具体因素表达了自然与文化景观的综合特征。(3)水资源利用方式:从对水体的依赖性来看,在古代,水资源是城邑、村落、住宅选址的关键因素,聚落往往都是临水而建,而且聚落面积有限。但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选址不再像以前受到水源地的限制,城市不一定要临水而建,城市面积也不再受到限制。从空间布局来看,江南水乡的建筑都沿河呈线性分布并成为聚落的轴线和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皖南聚落大多位于水体一侧呈邻水聚团式格局,但不以河流为轴线。由此可见,不同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是判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一大因素。(4)居住模式:居住模式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建筑与聚落形态、水资源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的综合体现,形成整体景观特征与格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居住模式不断改进和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因此,居住模式是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综合体现。

研究据此构建起传统乡村景观分类表。将传统乡村景观空间划分为居住与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和连接空间4种景观空间类型,将土地利用景观划分为9大类、20小类和46个子类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体系(图02)。

2.3 乡村景观样本空间与破碎化评价标准

通过实地调研及对社会、经济及相关数据的比对研究,本案通过样本空间的选择明确乡村景观空间破碎化评价的依据和破碎度程度的标准。依据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商业化对乡村景观冲击的特征,选取低破碎化、中等破碎化和高度破碎化4个破碎化评价的样本空间。通过对样本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破碎度的计算,划分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度的分级标准。通过样本空间破碎化计算,零破碎化、低破碎化、中等破碎化和高度破碎化样本空间的破碎度指数(F)分别为f1=10-3、f2=10-2、f3=10-1,则F<10-3为无破碎化现象,[10-3、10-2]为低破碎化程度,[10-2、10-1]为中等破碎化程度,[10-1、1]为高度破碎化程度(图03)。在对无锡市西部地区高清遥感影像的具体识别的基础上,根据乡村景观分类体系,本案构建起研究区域的乡村景观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依据景观破碎化评价方法对该区域内各个景观类型的破碎化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处理(图04)。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景观整体处于低破碎化水平,景观板块数破碎化指数为4.3×10-3,但大部分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破碎化程度较高(表01)。分析认为区域整体的低破碎化水平得益于该区域城镇化过程中的规划机制的有效运转,城镇化区域的用地组合相对集中。而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破碎程度较高一方面归咎于城镇化对土地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在于传统乡村景观空间在快速演进的过程中抛弃了传统的景观特质,导致大型传统景观板块内部破碎化,进而从区域从面加剧了传统乡村景观的破碎程度[6]。

3 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空间破碎化分析

3.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空间解读

研究区域是众多生态系统在空间中有机镶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景观综合体。从空间镶嵌的形态来讲,乡村景观由景观斑块、景观廊道和景观基质3种景观空间单元构成,这与些单元的组合与相互作用构成了景观网络、景观边缘带及交错格局。

(1)斑块:研究将无锡市西部地区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及引进斑块4类,从景观破碎化评定指数统计表中可以发现,残存斑块中的景观空间类型分析结果多位于[10-1、1]区间。而其中传统建筑空间(破碎化指数为0.11)、庭院空间(破碎化指数为0.22)、传统工业空间(破碎化指数为0.11)的破碎化程度均属于高破碎化水平,其中前两者作为生活性景观空间,其与现代建筑空间相互交错,在景观的优势度上基本相近,这表明传统生活性景观空间在受现代建筑空间长期干扰的情况下,一方面现代建筑空间的布局多具有自发性,缺乏规划,因此自身呈现出较高的破碎程度,另一方面,传统生活性景观由于现代建筑景观的侵入,其优势度不断减低,破碎程度逐渐升高,但两者此消彼长的过程随着区域文化认同的回归日趋稳定。传统工业景观自产生至今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景观空间形态及生产模式,这主要得益于当地吴文化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文化底蕴,同时传统工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因此传统工业景观的破碎化古已有之,但仍需看到传统工业景观空间的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变化,相应的其孤岛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此外尽管传统村镇公共空间集传统商业用地的破碎化水平较低,但这些空间受到长期的现代景观的强烈干扰已消亡殆尽,而这些景观空间在过去往往是传统乡村景观中的优势景观空间,是传统乡村人文精神的所在(表02)。整体来看,以高破碎化状态存在的各传统景观空间斑块的保护急需一种既能适应区域城镇化发展需求,又能有效整合与保护自身残存资源的途径。

(2)廊道:廊道是景观中具有通道或屏障作用的线状或带状镶嵌体。自然廊道是多是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渗透、扩散的通道,是促进景观融合和景观多样性的重要类型,往往使景观的镶嵌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人工廊道有的具有通道作用,有的具有屏障作用,廊道构成的网络主要有两种形式,分枝网络和环形网络,分枝网络是一种树枝的等级机构,比如河网;环形网络是一种封闭环路结构,比如公路网、河流和道路是区域景观最主要的廊道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人工修建的灌溉水渠、绿化隔离带以及树篱等。无锡市西部地区的传统乡村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原本完整的景观板块内部各个要素在空间上主要依托带状廊道空间实现连接,但一方面原有传统景观廊道受城镇化过程的干扰持续压缩逐渐消失,另一方面部分新生成的依托大型道路及水利设施的现代景观廊道缺乏与传统乡村景观廊道的协调与联系,进一步割裂了传统景观斑块间的联系,导致其破碎化程度加深(表02)。

(3)基质:基质是指区域中范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到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的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质的支配。同时由于基质是相对于面积景观中其他任何镶嵌体类型的要素,是景观中最具连续性的部分,也是景观斑块和景观廊道的背景。研究区域的原景观基质为大面积的传统农田以及与之融合,相生相伴的传统建筑空间,村落空间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机系统基底。研究发现传统农业空间破碎化指数为0.22,属高破碎化水平,与现代农业用地相比较,破碎程度较高,这主要受到农业生产技术变革及农业生产市场化导向的影响,传统农业生产空间逐渐为现代农业生产空间所取代,传统农业景观的空间肌理逐步从区域景观中消失,这种趋势将导致研究区域的景观基质发生根本转变。原有各类型景观斑块与传统农业景观基质间所形成的各种协调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受传统农业景观空间破碎化加深的影响,其内部空间要素间的连续性降低,这直接体现为各种传统农业生产依托的带状廊道被逐渐遗弃,而这些廊道所具备的人文及生态价值正是区域传统乡村景观保护的重要内容。

(4)景观网络:景观网络是联系廊道与斑块的空间实体,景观组分间的交互作用必须透过网络,并借此产生能量,物质及信息的流动与交换。研究区域的传统乡村景观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化,通过景观网络的形式强化残存斑块间的联系就成为保护规划的关键,现状传统景观板块间的联系更多的依靠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的联系作用被持续弱化,这不利于该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的持续保护,也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残存斑块的孤岛化效应。

(5)景观边缘与界面:大型斑块内部存在景观中心与边缘和景观界面的复杂格局,景观边缘是客观存在的,景观界面是景观边缘主要的空间特征。在研究区域内最为典型的景观边缘包含传统生活型景观空间外围的风水林、传统工业景观周边的防护林及传统农业景观内部的田间林网,这些林地具有较高的人文及生态价值,但长期的破坏使得大部分残存斑块的边缘规整化,景观边缘消亡殆尽。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剧了研究区域内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破碎化及孤岛化效应。

3.2 无锡西部地区区域乡村景观空间问题分析

综合对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破碎化分析及生态化解读的内容,本案认为研究区域的乡村景观空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作为区域乡村景观的载体,自然生态本底缺乏系统的规划。

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典型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在特定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的逐步深入认识,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为核心,以自然过程为重点,以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根本的“人—地”技术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伦理体系,并随对环境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改进,寻求最适宜于人类存在的方式和自然生态保护的最佳途径,即人地最协调的共生模式。这种模式的前提就是对自然生态本底的良性使用。研究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的生态本底缺乏系统合理的专项规划,这不但不利于城镇化过程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传统乡村文化景观的可持续保护,因此对研究区域的生态本底进行系统整合与提升就成为该区域乡村景观空间保护规划的首要工作。

(2)研究区域的传统人文生态景观受“四化”影响,呈高破碎化状态,相应的景观单元孤岛化程度加深。

我国传统乡村景观的形成源自于漫长的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人居环境以自然环境为主体,人类无法摆脱自然界赋予的强大束缚,从事生产和改造适应自然的技术差异小,形成了在一定范围内文化景观均质化的共同特征,体现出传统乡村景观的区域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不仅在于特定空间的完整性,还在于传统乡村景观在空间上的连续性。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现代产业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依赖性降低,依托技术就可以形成特定的产业集群。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的城镇化过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的分散发展和成片推进,以及不同等级的交通体系的分割,传统乡村景观呈现出破碎化与孤岛化现象。根据景观生态学对破碎化及孤岛化效应的描述,过度破碎化及孤岛化会导致景观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降低,甚至会使得部分弱势景观消亡[7]。

(3)各类型传统乡村景观空间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共生协调关系持续弱化。

传统乡村景观是一种人文与自然要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人类活动与周边生态本底间的协调关系是这一系统的重要特征,而这种协调关系的空间载体通常体现为自然与人文景观之间的交错或缓冲地带,风水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空间的存在或多或少的体现这当地居民的传统自然观,也为当地居民的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去所。尽管当前该区域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已经不再需要这些空间的存在,但这些空间作为区域乡村景观的中人文与自然要素间的重要纽带,从区域乡村景观整体保护的角度出发,规划仍然需要保留并延续这些空间的存在。

4 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保护规划

4.1 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自然生态网络规划

研究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本底自西向东随着城镇化的强度不断提升而呈现出递增的破碎化趋势。作为一种有效的规划整合手段,生态网络构建被广泛的应用于快速城镇化区域内处于破碎状态的自然生态要素的整合[8]。有鉴于此,本案对无锡市西部地区提出了“一带、三纵、四横、七核”的自然生态网络规划构想。“一带”指无锡市域内太湖沿线的生态绿带,具体包含太湖向内陆纵深1-2km的沿湖防护绿带及青龙山风景区。由于研究区域的生态过程主要依托密集的水网运转,最终物质循环在一个周期末汇入太湖,而生态绿带处于水陆交错空间,既是上游生态过程的汇,又是下游生态过程的源,所以这一区域在一定程度又可以作为区域自然生态网络格局的核心。“三纵”指3条依托南北贯通整个区域的河流形成的生态廊道。研究区域生态过程的主要方向为南北向流通,因此这3条最终汇入太湖的河流可以作为区域自然生态网络构建的核心骨架。“四横”指4条横向构成区域自然生态网络骨架的河流及道路廊道。这些廊道多为人工作用下形成的带状生态空间,长期的存在已使得这些廊道与自然生态本体融为一体,因此规划将这些廊道作为自然生态网络格局的重要组成。“七核”指区域内7处大型生态节点,这些节点多为现状存在的天然林地、大型水体、坑塘湿地及其周边保留良好的生境,通过7个生态绿核进一步完善区域自然生态网络格局的组成(图05)。

区域自然生态网络的组成要素具体包含生态斑块、生态节点、3个等级的生态廊道及生态缓冲带4部分。生态斑块主要包含青龙山景区及周边具备良好植被覆盖的生态空间、保留良好的田间林地、拥有完整生境的坑塘湿地等,总面积49.66 km2,占规划区面积的14.29%。生态节点为各级别廊道交错的重要生态空间,这些空间往往是物种迁移及繁衍的核心生境所在地,总面积14.35 km2,占规划区面积的4.13%。一级生态廊道共5条,主要为依托高等级公路、主要河流形成的带状生态空间。二级生态廊道依托部分河流支流、城镇内部道路、县道、乡道等形成完善自然生态网络结构的带状生态空间。三级廊道的载体多为灌溉渠道及田间林带。生态缓冲带为核心生态斑块—青龙山景区—与太湖之间的丘陵地带,总面积9.05 km2,占规划区面积的2.6%(图06)。

4.2 无锡市西部地区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规划

通过对研究区域人文景观沿革的分析研究,规划发现受交通方式的影响,现存主要的传统乡村景观空间多集中于水路条件便捷的主干河流两侧,而受用地条件的制约,共有5处人文景观节点形成了较大的、具有不同主体功能的传统乡村人文景观节点空间。同时,无锡市西部地区传统乡村景观具有明显的区划特征。因此规划对研究区域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的构建提出“两纵、三横、四区、五核”的结构。“两纵、三横”指以研究区域主干河流为载体的传统乡村人文景观廊道。“四区”指受地理条件影响所形成的传统水乡田园风貌区、远郊乡野田园风貌区、低山丘陵传统农林风貌区及城市近郊的快速城镇化风貌区(图07)。规划通过对传统乡村景观类型进行整合,以景观斑块的形式进行后续分析,具体斑块类型包括传统商业用地、传统工业用地、传统生活用地(包含传统建筑空间、庭院空间及传统村镇公共空间)。这些用地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分散,但相应的主体功能使得其在人文景观联系上成为相对集聚的整体,而承载各个主体功能的空间就是人文景观的节点。所有现存传统乡村景观用地间通过主要两类廊道载体进行连接,一级人文景观廊道是当地乡村居民传统交通方式的载体,研究区域在前工业化社会远距离交通主要依靠舟船,因此这些以主干河流为载体的廊道就成为串联人文景观节点和实现当地居民传统生活需求的空间依托。二级人文景观廊道是通过对高清遥感影像的识别后提取的村镇连接道路,这些道路或者是未经硬化的乡间小道,或者是随新农村建设而翻新提升的硬化道路,这些道路从产生至今一直被使用着,其不仅仅是一种设施,同时也承载当地居民长久的回忆,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图08)。

4.3 无锡市西部地区区域乡村景观复合网络系统规划

规划将研究区域的乡村景观人文生态网络与自然生态网络规划成果进行叠加整合,通过构建复合网络系统的方式最终实现对该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的整体保护。为实现两大网络系统的有机耦合,规划通过以下方式对前期人文生态网络规划与自然生态网络规划的成果进行调整。(1)将人文生态网络中的二级人文景观廊道进行梳理和调整,与自然生态网络的三级生态廊道进行合并,共同作为三级复合景观廊道。(2)强化不同人文景观空间与生态本底的联系。对传统商业用地考虑到其功能对可达性的要求,将可达线路与三级生态廊道进行调整合并;对传统工业用地(以酒类生产、农产品加工及桑蚕养殖为主)考虑其生产空间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殊需求,恢复其外围景观边缘带,同时利用可达路线的生态改造强化其与周边生态本底的协调程度;对传统生活空间,通过以三级廊道为主体的内部绿地系统修复及外部的景观边缘带恢复,强化其与生态本底的联系(图09)。

规划后的复合网络系统在结构上体现为“四区、五带、五心”。通过人文网络及自然生态网络的叠加分析发现,两大网络系统在核心组成及骨架结构上存在高度的叠合。而规划通过分区的方式对各个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进行上位引导,整体划分为水乡田园景观风貌区、郊野村镇景观风貌区、低山丘陵风貌景观区及滨湖林城景观风貌区。

水乡田园景观风貌区:这一类型的景观风貌片区主要是以钱桥及周边地区的农田水系为依托,以江南水乡农田为特征的景观风貌区。水乡田园景观风貌区和丘陵低山景观风貌区一同构成了该区域的生态大本底,是确保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片区。

郊野村镇景观风貌区:这一类型的生态风貌片区主要以分布在无锡市主城区外围的郊野城镇组团为依托,包括洛社组团、胡埭—阳山组团、钱桥组团3个小城镇组团。这一类型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城镇新区景观风貌区。

低山丘陵风貌景观区:这一类型的生态风貌片区主要是钱桥地区南部以丘陵低山自然山水地貌为特征的森林景观风貌区,包括无锡市区南部太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马山、锡山、惠山、大浮、梅梁湖、蠡湖、十八湾景区等组成的环太湖自然山水风貌区滨湖林城景观风貌区:这一类型的生态风貌片区是以几个镇区为依托,以滨湖森林城市为特征的景观风貌区,构成了钱桥及周边区域依山傍水的滨湖城市骨架(图10)。

5 结论与展望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中,景观空间过程存在破碎化和网络化两种完全相反的生态过程。本文对传统乡村景观空间的网络规划就是控制和降低破碎化程度的重要措施和途径。传统乡村景观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高度融合的景观综合体,相对于城市景观,传统乡村景观在早期受人类干扰强度较低、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较小,并以面积较大的农业景观和田园化的生活方式为最大特征。在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之下,传统乡村景观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随着新一轮城镇化高潮的到来,传统乡村景观在区域尺度中呈现出破碎化加深的趋势。本案通过分析研究认为传统乡村景观的适度破碎化有利丰富传统乡村景观的类型和激发其内在活力,但过度的破碎化则会降低传统乡村景观的优势度,造成传统乡村景观的孤岛化效应,甚至会使部分宝贵的景观类型消亡。因此对传统乡村景观区域的保护规划需要在提高学科话语权的基础上严格控制现代景观类型的强势植入,探索现代景观传统化融入的途径,激发其对传统文化景观区域活力再生的潜力,增加自然和半自然空间以及传统文化景观的缓冲空间,控制适度破碎化的方式和程度,通过构建以自然生态网络与人文生态网络为核心的复合网络系统,整合区域传统乡村景观资源,控制和降低传统文化景观空间的破碎化程度,在满足快速城镇化发展需求的同时,高效的保护区域传统乡村景观。

本文还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探讨:(1)区域传统乡村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应控制在何种程度内更有利于协调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快速城镇化的关系。(2)本文仅从景观破碎化分析的角度对区域传统乡村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是众多视角和途径中的一种,对复杂的传统乡村景观系统的评价需要更加全面和体系化的评价方法。(3)通过由人文景观网络及自然生态网络组成的复合网络结系统对区域传统乡村景观进行保护的效能如何仍待研究,未来需要构建起复合网络效能评价体系。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3第4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