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愿 / XU Yuan
吕回 / LÜ Hui
边思敏 / BIAN Si-min
摘要:介绍了2014年第51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中二等奖获奖作品的构思创作与方案内容。方案选址于在2010青海地震中受损严重的玉树嘉那嘛呢石经城,设计建造一座巨大的嘛呢石墙,以降低地质灾害对城镇的威胁,同时引导城镇 向安全的地段扩张。墙体自身作为环绕嘛呢石经堆转经路线的一部分,也是石经城宗教空间的重要组成。一块一块由信徒堆垒而起的 嘛呢石不断加固着墙体,也象征了藏民生活和信仰的重塑。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2014 IFLA;防灾规划;藏传佛教
Abstract: This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winning project of the “Zvi Miller Prize” (2nd Pla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Competition of the 51st IFLA World Congress 2014. The project is located near Gyana Marnyi Stone Mound, Yushu, Qinghai Province, where a violent earthquake happened in 2010. The Great Wall plan is proposed to guard the town against mud-rock flows and to lead the town sprawling towards safer areas. The wall also helps to reestablish the destroyed ritual walk path surrounding Marnyi Stone Mound. Pilgrims pile up stones along the path. Piece by piece, marnyi stone reinforces the wall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s citizens’ faith in religion and life.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2014 IFLA; disaster resistance and prevention planning; Tibetan Buddhism
1 缘起
2014年第 51届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的中心思想是“思考 并行动——地球、家园、景观”,主题是“Urban Landscapes in Emergency—Creating a Landscape of Places”。要求参赛作品综合 考察地方的地理、社会、文化特质,提供一种在危机及转变中产生的城镇 景观应对策略,并体现景观决策、建造过程的多元化及居民的参与度。此 外,本次竞赛对场地面积做了规定,可选范围是2万~10万m2。
1.1 解题
此处题眼显然是“危机”(此处将emergency译为危机),对危机自 身的定义与解析是景观策略产生的基础,所以在选题之时2个核心问题是 “危机是什么”和“景观能够做什么”。
危机的成因主要可分为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和地区衰落、文 脉断裂、暴力冲突等人类社会问题,这两大体系往往密切相关。其中有些 状况是突发的,有些经历了缓慢的历史积淀过程;有些过程是可逆的,有 些则不可。然而景观的途径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危机状况,作为一种以地表 环境为主要作用对象的,以规划设计为主要手段的学科,景观自有其适用 性与局限性,这也成了最重要的题目筛选条件。2014年题目中对场地面积做了特别的规定,不大于10hm2的面积限制强调了对设计尺度的关注, 细节与可实施性的问题也更容易显露,而在如此小的场地中要体现对生 态、功能、美学、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的考量”也是较有难度的。
1.2 选题
在对题目与尺度等的综合解析中,组内很快便达成了共识,选取青海 玉树嘉那嘛呢石经城为本次竞赛设计的地点。
藏文化诞生于青藏高原极其特殊的高原高寒地质环境中,藏传佛教主 宰着藏民社会几乎一切的社会、经济、文化关系,纯洁而又神秘的藏文化 有着让人难以抵御的吸引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物质社会的现代化转 型和汉文化强势输入,打破了藏民社会长久以来封闭而稳定的状态,各层 面均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震动和转变。
嘉那嘛呢石经城的中心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 (“文革”前高度平均8.4m,长450m,宽180m,据估计共有约25亿块 经石,总占地面积达8.1hm2),由嘉那活佛一世创建于1715年,虔诚的 僧侣信徒们不断堆放石经,嘛呢堆的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小 镇因此而生,至2008年镇中500多户人家90%以上以石刻佛经为生[1]。 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7.1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嘛呢堆、转经道及主要的宗教建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震后修 复、重建工作刻不容缓,但现代技术空降并主导的复建也极易产生二次破坏。
在这样一处历史悠久的宗教圣地进行现代赈灾、防灾规划是一项颇 具挑战性的工作,多重矛盾的叠加提升了设计难度,却也使潜力倍增。另 外,组员许愿曾于2011年7月起在朱育帆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嘉那嘛呢石经 城周边开放空间的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取得了较为翔实的基础资料,对参 赛也是非常有利的。
1.3 选址
而后的任务是要在镇中选择一处符合面积要求的设计场地,既有针对 性又有可能以景观的途径综合解决设计问题。一次讨论会翻看谷歌地图对比历史记录之时,地震前后镇子建设规模的巨大变化令人惊讶,尤其是西 北角区域很快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里原是镇子北边界格尼西八旺秀山的冲积扇区域,地质环境极不稳 定。玉树县整体区域内地形复杂、岩体破碎,地质构造活跃,历来是地质 灾害多发区域。村子西北角的冲积扇区域是泥石流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 使城镇长期处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威胁之中。而在玉树地震发生后,其 危险性更是大大增强:地震引发了当地多达342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次生地质灾害及隐患点,震后灾害点数量为震前的6倍,其中泥石流是最 主要的地质灾害,占地质灾害总数的38.3%。
然而由于南北边界山体的阻挡,2000年前后加速的城镇化运动中村 镇开始向西北方向扩张,地震后更是出现了大批建筑,有学校、工厂、赈 灾设施、工棚等。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以及大量自发的无序建设使公共卫 生资源越发紧缺。地处地质灾害高发带的石经城几乎没有具有灾害防备功 能的构筑物,防灾避险空间极度缺乏,以至于地震后格尼西八旺秀山冲 积扇区、河滩、林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被占用为救灾设施和临时帐篷搭建 地,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赈灾工作结束后临时构筑物将被拆除,转变为 大量的建筑垃圾,占用并污染土地资源。
这里可以被认为是人地矛盾最集中出现的地方,本次设计也聚焦于 此,希望能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景观措施缓解上述危机。
2 策略
设计小组花大量时间厘清了场地的特点以及问题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设计策略也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成型。
总体构思是在格尼西八旺秀山泥石流堆积区与嘉那嘛呢石经城的交界处建造一座巨大的嘛呢石墙,对泥石流进行拦挡和排导以降低地质灾害对城镇的威胁,引导城镇向安全的地段扩张,同时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和多 样的公共空间。嘛呢石墙自身即可成为环绕嘉那嘛呢石经堆的外圈转经路 的一部分,东端与上山朝拜的道路相接,使在地震中受损的转经路体系得到修复、强化。
2.1 地质
通过地表径流模拟,笔者发现在石经城西北部338.8hm2扇形汇流区 内,地表径流全部汇集到长约仅1.5km的城市边界上。目前汇流区内已经出现了2个明显的冲沟,在局部加剧了泥石流冲击的危险。 设计过程中首先根据降雨量、温度、地表状态、地形等因子计算得
到各个月份可能的滑坡威胁平面分布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将一年中各月最 大滑坡威胁情况叠加,得到年滑坡威胁分布情况。由此算出在城市边界上 拟定的挡土墙上泥石流的冲击力大小及方向。不断调整、检验挡土墙位置 和形状,既让挡土墙可以较短的长度囊括整个汇流区,又使汇流的泥石流 可以一定程度上被疏导到邻近河流的谷地中。在确定了挡土墙的平面走向 后,再次检验墙体各个位置可能承受的极限泥石流压力,由此计算出不同 宽度的挡土墙截面。由此得到挡土墙的最小安全尺寸。
远期规划中将在主墙的北侧加建若干组子墙。由于子墙在汇流处分 流,故泥石流和滑坡会逐渐由冲沟汇聚的模式变为由挡墙分散的模式,加 之多次泥石流堆积,在主挡土墙上的冲击力会逐渐由局部强压力发展到均 布弱压力状态。
2.2 宗教
嘉那嘛呢石经城的中心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嘉那嘛呢石经堆。石经堆的 历史悠久,或可追溯至苯教盛行的前吐蕃时期,《嘉那道丹松曲帕旺传》 详细记载了它的创建过程[1]。石经堆的产生源自藏传佛教中的嘛呢石信 仰,“嘛呢”一词即为藏密经咒中“唵,嘛,呢,叭,咪,哄”的简称, 象征除去六道轮回之苦。信众认为嘛呢石具有强大的法力,而刻嘛呢石、 堆嘛呢石、转嘛呢石这样包含了不断艰辛劳作的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洗清此 世的罪过,到达西方净土世界。
嘛呢石信仰最常见的行为表现方式便是转经,在转经过程中堆垒嘛 呢石也是嘉那嘛呢石经堆维系与生长的主要方式。转经是藏区一种基本 的宗教活动,信徒通常围绕某一圣迹,依特定路线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 念诵祈祷,该过程中也多配合一些其他的朝圣活动。事实上,许多藏民 聚居区的城镇空间形态的形成都与这种线型的朝圣空间有着密切的关 系,典型如拉萨[2]。
转经道路是城市发展的直接反映和见证,它是交通的、历史的、景观 的、宗教的等城市多元文化的信息载体,而这些信息都可能成为城市景观 中待开发的设计资源[3]。环绕嘉那嘛呢堆外圈的转经路也串起了与之相关 的若干宗教圣地如三怙主圣地、观世音制胜大海道场、洞那禅房等。方案 巧妙地将地质工程设施与宗教空间融合,使新加建的构筑物对原宗教空间 体系的干扰降至最低,石墙建成后朝圣者堆垒嘛呢石的活动可以不断加固 墙体,借这种寄托藏民信仰与希望的行为来守护他们自己的家园。
3 方案
嘛呢石墙西端与城镇的主要道路相连,东端接入格尼西八旺秀山的朝圣 道路,墙体长约890m,最大高度12m,最大宽度40m,截面呈上小下大的 梯形。墙顶端是宽6m的转经路,沿顺时针转经路的右手边设有6组转经筒, 南侧坡面上的双层人行坡道增强了墙顶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多样的活 动空间,也方便朝圣者在坡面上堆垒嘛呢石。墙体中心为钢筋混凝土芯,废 弃的临时建筑将被二次使用,与淤积的泥沙共同作为主要建造材料。
嘛呢石墙周边区域的空间安全度由南向北依次降低,以此确定利用强度,分为城镇预留用地、限制使用区域和禁入区域。
3.1 墙体功能解析
3.1.1 地质
墙体主要分为2种类型:位于城镇边缘,起绝对性阻拦作用的主墙; 分布在山坡汇流区,起疏导、减缓泥石流流速作用的子墙。
主墙即嘛呢石墙,以废弃建筑与淤积泥沙为材料建成,用以抵御阻 拦北部山区倾泻的泥石流,是保护城镇的最直接屏障。土方、石块堆积在 墙北侧,由政府牵头定期收集,用以加固主墙,其余用于城市建设和石刻 产业。山坡上的子墙将泥石流分流,通过若干级子墙逐级疏解泥石流冲击 力,分担主墙的防灾压力。减速滞留的土方定期开采用于建设更靠近泥石 流上游的子墙。在阻挡固态石块、土方的同时,各级挡土墙均可透水,在 墙下创造安全生境。在逐渐增多的子墙的控制下,坡面土方逐步稳定,生 境也趋于稳态,最终植被可覆盖整个坡面。
3.1.2 宗教
顺时针环绕嘉那嘛呢石经堆有3圈转经路,内圈紧贴石堆边缘,中圈 包括法会堂、八善塔广场、嘉那林卡以及新建的法会广场等,外圈延伸至 南北两侧的山上及周边的重要宗教圣地。内圈与中圈转经路都位于石经城 的中心、宗教构筑物的集中区,也是震后援建工作抢修的重点。外圈转经 路具有范围大、点散、线路不固定等特点,对集中的修建和维护造成很大 困难。方案中将防灾基础设施与外圈转经路线相结合,有助于宗教空间体 系的复建。
3.1.3 空间
嘛呢石墙的修建一定程度上整合并拓展了嘉那嘛呢石经城的开放空间 体系。石墙及其周边空间的设计借鉴了藏区传统公共空间使用弹性大的特 点[4],没有做出过多的细节限制,使用者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对场地进 行灵活的组织,进行转经、挂经幡、集会、晒佛等多种活动。
3.2 分期实施方案
“长城”体积巨大,主要的建造土方来自于地震中损毁的建筑及废 弃的临时建筑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格尼西八旺秀山冲积扇区域堆积的泥 沙,它的建造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2年内计划:嘛呢石墙主体结构建造。随着赈灾与援建工作进入尾声, 大量临时住房、工棚及其他赈灾设施逐渐失去功能价值而被遗弃,它们将 被二次利用为建造嘛呢石墙的主要材料。工程将创造平均每年500个的工作 机会,在震后产业秩序恢复正常之前为当地民众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2~5年计划:“长城”进入正常使用,朝圣者转经途中在坡面上堆垒 嘛呢石,墙体及周边空间融入石经城的开放空间体系,为当地居民提供多 种宗教、休憩活动场地。频发的泥石流被嘛呢石墙阻挡,墙体北侧淤积的 泥沙被集中收集用于巩固墙体。
5~10年长期计划:嘛呢石墙北侧还将在泥石流冲刷集中的位置陆续建 成若干组小的挡墙,每年从山上冲刷而下的泥沙仍是所有挡墙建造和加固 的主要材料,工程将持续地提供约平均每年100个的工作机会。小的挡墙沿 着泥石流汇流区不断向山坡上建造,形成了“搓衣板”状的山坡面,山体 滑坡和泥石流被大大减弱。最终形成稳定、安全的山坡面。
4 反思
作为以图纸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竞赛参赛作品,设计中不可避免地强化 了形式与表达。而就深度而言,本方案仅为一次概念规划,由于时间和设 计成员知识结构的局限,其中有关地质、工程以及宗教的诸多问题还有待 在更为专业、实际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玉树嘉那嘛呢石经城的灾后重建工作已进入第4个年头,异地援建单 位空降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宗教圣地,现代技术迅速实现设计院描绘的规划 蓝图。各种建设工程无疑大大改进了藏民的生活与居住条件,但这样规模 空前的干预又产生了哪些问题?非藏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如何才能胜任这类 工作?
笔者至今仍记忆深刻的一个场景是,2012年4月场地调研时一个藏族 小姑娘躲在她奶奶背后一脸疑惑的表情,而奶奶正用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语 言一遍一遍说着关于拆迁的问题。
IFLA组委会评语:这是一个用温和策略塑造的有力方案。该方案考 虑了各种形式的危机:文化危机、滑坡危机、村镇安全危机,并将这些危 机通过一个简单的方法化解。滑坡问题被优雅简明地当作了策略本身,问 题最终演变成策略。方案提出了一个经济的、可持续的策略和建造方法。 图示清晰,没有多余细节,图纸有效地体现了危机与策略的深度和广度。
致谢:感谢朱育帆老师和姚玉君老师在参赛过程中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帮助。
>> 点击这里下载高清晰竞赛图纸(压缩包)
参考文献:
[1] 更求多杰.玉树嘉那嘛呢石研究[D].北京:中央民 族大学,2008:7-14;58.
[2] 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7:59-70.
[3] 朱育帆.一次竞赛大奖方案创意的构思完形[J].中 国园林,1999(5):48.
[4] 许愿.玉树嘉那嘛呢石经城广场景观设计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2:6;31-33.
作者简介:
许愿/1988年生/女/山东东营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 计及理论(北京 100084)
吕回/1989年生/男/浙江杭州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及理论(北京 100084)
边思敏/1989年生/女/河北河间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 计及理论(北京 10008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