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荣 / WANG Xiang-rong
对德国的风景园林,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介绍德国风景园 林的文章比较多,大家对不少德国的设计作品和设计师也耳熟能详,并且 去德国进行专业考察的人也越来越多。不熟悉的原因可能主要是语言的限 制,使得阅读第一手文献(德文)不太容易。再有,比起英美,德国的文化 并不是世界关注的主流。另外,德国的风景园林尽管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然而与中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相比,德国似乎并没有产生自己特有的 园林文化。德国更多地是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在自己的国土上, 结合自己的条件,从事着风景园林的实践和研究。
然而仔细梳理德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历史,我们还是能看到,在德国产 生了许多风景园林理论,也有大量的各个时期的风景园林作品。本期《中 国园林》中由德国学者撰写的,从不同方面介绍德国风景园林的4篇文 章,会对大家了解德国园林有很大的帮助。在这几篇文章的基础上,我再 为大家梳理一下德国风景园林发展中一些原创的、独特的、具有深远和广 泛影响的思想和实践。
1 德国学者提出的思想和理论
德国学者在哲学、科学、社会和艺术等领域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突出 贡献,其中许多思想都影响了风景园林。德国的风景园林师在不同的历史 阶段也曾提出过许多理论,其中一些思想和理论后来成为风景园林重要的 学科基础,最主要的几项如下。
1) 可持续思想。
1713年,德国采矿管理员克劳斯维兹(Hans Carl von Carlowitz, 1645—1714)在《森林经济》(Sylvicultura Oeconomica)一书中,针对 森林恢复和持续利用的问题,最早提出了可持续(Nachhaltigkeit)一词。 后来可持续的概念从林学渗透和拓展到农学、工学、生态、规划和建筑等 许多学科,也影响着各种政策的制定,今天可持续思想已成为风景园林最 重要的原则之一。
2) 公园。
德国园林理论家希尔施非尔德(Christian Cay Lorenz Hirschfeld, 1742—1792)在1779年出版的《园林艺术原理》(Theorie der Gartenkunst )中,首次提出了大众园林(Volksgarten)的概念,他对大众园林的定义是:“园林是这样一个场所,在那里人们能够舒适安逸地 享受乡村生活的利益,能够享受自由、观赏、散步、空气和凉爽,可 以陶冶精神。”这种大众园林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发展成大众公园 (Volkspark),除了满足大众观赏和散步外,公园增加了更多的户外活动 内容,特别是运动和健身的场所。“体操之父”雅恩(Friedrich Ludwig Jahn,1778—1852)对大众公园的出现和实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时 的大众公园就是后来城市公园的基础。
3) 家庭园艺花园。
19世纪中叶,针对由于工业增长和人口膨胀造成的城市环境恶化问 题,很多政治家、医生、教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齐声呼吁改善生存环 境。德国医生施雷伯(Daniel Gottlob Moritz Schreber,1808—1861) 于19世纪中叶提出家庭园艺花园的概念。这实际上是一种分租花园,花 园大多由政府提供土地,由相应的协会管理,每个花园在200~400m2, 市民、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可以租赁,生产蔬菜和果树,补充食物供给,并通过园艺劳作来帮助身心健康。后来这种花园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并拓展到世界许多国家。
4) 生态思想。
德国生物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 1919)的思想与研究影响到艺术领域,影响到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生物 和生命的态度。他的许多生物题材的画作和书籍插图对20世纪初新艺术 运动的绘画有着深远的影响。海克尔提出了生物学的许多术语,1866年 他最先提出了生态学(Ökologie)的概念,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生态学是研 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对于包括风景园林在内的 许多学科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德国风景园林对生态的关注、理论研究 与设计实践也一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5) 文化景观。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riedrich Ratzel,1844—1904)于1882年在《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ie )一书中首先提出文化景观的概 念。后来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Otto Schlüter,1872—1959)在20世纪 初进一步将文化景观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来使用,并提出世界的2种景观形 式,即自然景观(Urlandschaft)和文化景观(Kulturlandschaft)。随后,文化景观成为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文化景观的概念后来也渗透到风 景园林学科,对风景园林的研究、规划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景 观的概念使得风景园林师能更加科学理性地解读和理解特定区域景观的历 史、变迁和发展,更科学地寻求景观的保护与维护、规划和设计。
6) 现代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探索、形成与发展时期,德 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设计领域,现代运动探索的核心是如何积极 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创造出适合社会发展、满足普通大众需要的、具有 良好的使用功能和艺术品质的设计作品。现代主义影响了整个世界,也影 响了风景园林。后来,伴随着现代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对 历史和地域的忽视,但现代主义的核心思想一直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一 直延续和发展着。设计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要为普通人创造出好用、适 用、经济、美观、创新的作品,要注重设计的社会价值,这些现代主义追 求的目标也一直是风景园林设计的最基本的考虑。
2 影响深远的实践
除了理论研究外,风景园林发展的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实践。在德国风 景园林的众多实践中,最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和实践领域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德骚(Dessau)园林群。
从1763年开始,德骚的弗兰茨亲王(Friedrich Franz von Anhalt-Dessau,1740—1817)参考当时英国园林和意大利建筑的经验,通过在 德骚区域内建造园林群,修整水利设施、农田果园、林荫路网等,对整个 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都进行了改良,这是通过景观的途 径进行区域综合规划的最早案例之一,颇具世界影响力。
2) 慕尼黑“英国园”(Englischer Garten)。
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选帝侯特奥多尔(Carl Theodor)在1789年颁布法律,把慕尼黑英国园建成一个大众公园,并开始设计。风景园林师斯 开尔(Friedrich Ludwig von Sckell,1750—1823)于1804年接手了设 计工作。“英国园”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从一开始就以公园为目的建造的 城市绿地,它也是城市规划的杰作,将自然和原野通过公园引入了城市中 心。“英国园”比同样面积的纽约中央公园建设时间早了半个世纪。
3) 柏林和波茨坦的城市绿地系统。
从1816年开始,风景园林师莱内(Peter Joseph Lenne,1789—1866)在波茨坦和柏林从事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持续了50年之久,他 不仅更新整合了大量的历史园林,还设计了许多新公园,更重要的是,完 成了波茨坦、柏林和德国许多区域的景观规划和城市公共绿地体系规划。 莱内的工作和成绩引导着风景园林师广泛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 1824年,莱内在波茨坦还创立了四年制的皇家园林师学校(Königliche Gärtnerlehranstalt),培养风景园林师和园艺师,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园 林学校之一。
4) 园林展。
大规模的综合性园林展在德国已经有百余年历史。自1951年开始,德国每隔2年举办一次“联邦园林展”(Bundesgartenschau),每隔10年举办一次世界园艺博览会,德国的16个州也都定期举办州园林展 (Landesgartenschau)。德国城市绿地的结构、布局、数量和质量都位 于世界各国的前列,原因在于:一方面德国各地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历史园 林遗产;另一方面,通过园林展,德国每年都会建成一批新的城市公园。 德国是世界上通过园林展来推动城市绿地建设最成功的国家。
5) 棕地景观。
德国的许多传统制造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留下了大片衰废的工业废弃地。20世纪80年代后,德国通过对这些棕地的历史保护、生 态修复、景观更新、设施再利用,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 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并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最重要的实践是鲁尔区的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和科特布斯 区域露天矿区的生态修复等。每项工程需要多学科的协同与合作,但风景园林师都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这些意义深远的实践,为世界上许多旧工业区的改造提供了范例。
6) 生态设计。
德国是世界上最重视生态和环保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生态技术和生态政策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德国的设计法规保证了所有的风景园林 设计都必须有全面和综合的生态考虑,必须将绿地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设 计,坚持低碳节能,运用绿色屋顶、雨洪管理等技术促进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德国风景园林界也关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 环境灾害等重大议题,越来越多的人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
德国风景园林实践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许多城市绿地的设计考虑 的并不主要是人的使用,而是这块土地上自然界的演替进程以及生物的栖 息,比如柏林的北站公园和位于法兰克福Bonames的由旧机场改造的公 园。这样的绿地展现出来的面貌已经与我们所熟悉的公园完全不同了。
日耳曼民族的特点是严谨务实,重视理性、秩序与实效,德国的风景 园林研究与实践也或多或少地有这些特征。德国的风景园林思想,有些来自本行业,有些则产生于其他学科,后来又影响到风景园林学科。从这些 思想和德国历史上重要的风景园林实践中可以看到:德国的风景园林一直 非常重视风景园林的社会意义和环境价值。正因如此,德国的风景园林作 品鲜有夸张的形态和前卫的艺术,也少有时髦的外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是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生态价值,重视园艺水准和建造工艺,材料经济,造价合理。也正是这种追求,使得德国的风景园林看似没有产生轰轰 烈烈的影响,但却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肯定和尊重。
作者简介: 王向荣/1963年生/男/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院长,教授/北京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本刊副主编(北京 100083)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