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中国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城市建设和绿色城市空间

(德)沃尔赫克·鲍恩姆 / (Germany)Ulrike Böhm
(德)蔡扈思·查恩 / (Germany)Cyrus Zahiri
(德)卡提亚·本福尔 撰文 / (Germany)Katja Benfer
孔洞一 译 / Translated by KONG Dong-yi

摘要:20世纪80年代,由于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系列建设如鲁 尔区改造、Neu-Oerlikon城市片区发展、Staßfurter城市中心改造、苏黎世的MFO公园建设等项目顺应开展。在建设过程中出现 的诸多问题引起了风景园林师的深刻思考。在此背景下,对当下风景园林的学科定位做一些探索性讨论,从选出的项目中, 展示不同时期、不同规划背景下的多样化实践,并从多样化规划改造中获得积极的经验。

关键词:风景园林;德国;城市改造;风景园林发展;绿色城市空间;城市规划设计

Abstract: In the 1980s, urban construction in Europe, particularly Germany,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due to the impac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other aspects. A series of constructions were implemented, such as Ruhr area transformation, Neu-Oerlikon urban area development, Staßfurter city center transformation and Zurich MFO park construction projects. However, many problems arising in this construction have provoked reflective thoughts among landscape architects. Upo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ositioning of landscape design discipline and obtain some experience from the diversified planning transformation through a practice review of selected project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from different planning background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Germany; urban transformation; landscape design development; green urban spac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20世纪80年代初,德意志制造联盟以“城市中的绿色”为主题,汇编了一部包含近40篇专业研究论文的文集,以不同的视角,对城市绿地 在规划历史上的意义进行了批判性的论述,并从这些批判性论述中,明确定位了城市绿地的内涵,规范了学科研究的方法。同时,这些研究也促成 了一次景观内涵的革新,推动了这个时期内的(德国风景园林的)一次学科 性质转变,即:绿地规划从原来被认为的只具有城市建设修补功能的装饰 性内容,转变为拥有独立学科标准的风景园林。接下来,我们将对当下风景园林的学科定位作一些探索性探讨,从我们选出的项目中,展示不同时期、不同规划背景下的多样化实践。

1 转变

20世纪80年代,在鲁尔区开展了一次“去工业化过程”。在这一过 程中,大面积的工业化土地转变了它们原本的功能。当时,由于这些曾经 的工业土地已经失去任何的经济开发价值,人们便无法依靠原来那种依托 于经济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只能转向寻找一种新的可行方法。这就造就 了规划设计的新机会:人们可以利用一些以往不可进入的土地(包括那些不断增长的分散在居住区里的零碎地块)来建立新的空间秩序。于是,在 1999年完成的IBA 埃姆舍(IBA Emscher)区域绿地建设中,人们便制定 了一个不同以往的、与开放空间相关联的发展战略(图1)。

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德国的风景园林带来了一系列重要的重心转 变,最终导致了开放空间的产生。这些开放空间包含了不可或缺的人文 内涵和大地景观的印迹,并通过大手笔的空间整合予以强化。风景园林 的这种转变,使得开放空间为处理城市问题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方式, 更阐明了风景园林作为集体回忆载体的多样性。此类新型开放空间的典 型代表有:杜伊斯堡的北部公园、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和波鸿的西 公园(图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开放空间和风景园林在这次大规模的重构转变过 程中实现了内涵意义的拓展。这个以特定的开放空间为基础的创新的规划 思路,改变了以往空间研究的法则次序。此后,这一创新也得以在不同的 背景下进行演绎,在特定的环境中推进发展。相关的著名项目有:北威州 区域规划,IBA的Fürst-Pückler-Land(福士特/普克勒尔)以及萨克森- 安哈尔特的城市改造。另外一个受重视的是园林展概念的出现。这个概念在IBA项目中,被应用于解决复杂的城市建设问题以及联系不同的尺度空间上的景观介入。

图1 “IBA 埃姆舍区域绿地系统”是从城市外围的5个开放空间廊道发展而来的。在发散的方向上,绿地连接城市周围的林地以及居住地区。这些绿道框定了城市发展空间,从而控制了城市片区的无序蔓延

图1 “IBA 埃姆舍区域绿地系统”是从城市外围的5个开放空间廊道发展而来的。在发散的方向上,绿地连接城市周围的林地以及居住地区。这些绿道框定了城市发展空间,从而控制了城市片区的无序蔓延

图2 廊道“老莱茵河畔”由3个大景观板块组成:北部的史通莫纳森林公园、中部田野景观和其中的普尔海姆城以及南部史托克海莫地区。这一概念旨在通过景观性的介入来强化场地和景观的特征

图2 廊道“老莱茵河畔”由3个大景观板块组成:北部的史通莫纳森林公园、中部田野景观和其中的普尔海姆城以及南部史托克海莫地区。这一概念旨在通过景观性的介入来强化场地和景观的特征 

2 边缘城市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居住功能、街道网络和出行方式等方面的变 革,在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之间出现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现象。这就是: 从那时起,在中心城区人口增长、逐渐成为高密度区域的期间,城市密度 增长现象也向城市边缘及郊区地带转移。依托于这种转移,使得很多城市 中心的周边乡镇也飞速发展起来。并且当城市中心区域的经济文化增长达 到饱和时,这些周边区域就转变成了新的城市片区。这些新片区发展的最 大特点是各种场地的“不均匀的混合”。这种“不均匀的混合”是由小工 厂、居住区和分散的景观斑块所组成。

由于不属于传统的城市或乡村的概念范畴,这一城市发展新现象,在 规划理论上,很长时间内都没有被纳入研究范围。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 期,波恩的城市规划师、城市理论家托马斯·森弗斯(Thomas Sieverts) 才用“边缘城市”的概念,对这一现象给出了定义论述。在“边缘城市” 的内涵界定下,他建议:规划发展边缘城市区域时确立区域范围的具有景 观内涵意义的开放空间 ,并将这些开放空间向公共性空间继续发展[1]。于 是,开放空间有了界定空间秩序和构建场地意义的新含义。而这种含义是 建筑相关的规划要素所不能具备的。森弗斯的这个想法,也借鉴了上面 所写的鲁尔区改造思路(上文提到的鲁尔区改造项目有:杜伊斯堡的北部公园,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和波鸿的西公园)。同样,北威州2010年的区域发展计划,也借鉴IBA 埃姆舍公园的规划经验和方法,并与具体的 “边缘城市”背景相结合(图3)。

由WGF景观提出的“区域绿地”概念就作为了2010年区域规划的一 部分。这一概念将农业景观和“边缘城市”所造就的空间纳入了科隆市环 中心城区域的研究中。这个概念的目的是:确定大尺度的景观结构关系, 从景观和城市形态学要素两方面控制城市片区的无序发展。这些为了未来 发展预留的开放空间,不适合用作大面积的建设,而应该尽早作为景观的 介入性要素——“子空间”而被确定下来。为了发展这些“子空间”,应 总结相关的景观要素和城市形态,再从中发展出不同的空间模式。找到适 合当地情况的空间模式后,各个“子空间”还可通过公开竞赛的途径,进 一步细化具体的方案。于是,每一种模式都规划有“休闲空间”,同时 “休闲空间”也让独立造型的景观构筑设计成为了可能(图4)。

如果没有“休闲空间”设计,这种为重组的(规划)概念而生的构筑关 系将会失去意义。新的开放空间类型是具有可识别性的,它在城市边缘和 乡村之间起到协调作用,它的造型元素也是从具有特色的环境和农业景 观中抽取出来的。类似的案例有:目前在欧洲资助项目——英特尔瑞格 (INTERREG IVC)下的“海布瑞德(Hybride)公园”。

图3 通往天际的林荫大道是公园和田野景观的过渡。地形略高并长满草的车辙印带分割了现有的道路。道旁的树木也成排列植,与之呼应

图3 通往天际的林荫大道是公园和田野景观的过渡。地形略高并长满草的车辙印带分割了现有的道路。道旁的树木也成排列植,与之呼应

图4 设计在草丛中的隔离性场地里的座椅,与外界通过栈道连接

图4 设计在草丛中的隔离性场地里的座椅,与外界通过栈道连接

3 城市增长

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开放空间承担了众多的功能。但在以往 的规划中,却往往是建筑项目引领了风骚。整个区域的发展视野下,建筑 在开始阶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它的造型和气氛开启了这个区域未来的形象。建筑长期主导的城市景观发展,造就了城市空间基础的参照 点,并为城市发展转变提供了一个度量。

而开放空间作为空间性的基础常量,为基础建设地块的发展增加了 “休闲空间”的内容。苏黎世的新沃尔里克(Neu-Oerlikon)城市片区发 展就是这样一个显著案例,体现了开放空间的特殊作用。为了实现建设 用地从工业性向休闲性的性质转换,1992年该市开展了一次城市设计竞赛。建筑师胡思(Ruoss)、史海德(Schrader)和西衡斯(Siress)的方案获 得了优胜。这个方案规划了大约10%的发展用地作为公共开放空间。而 这些开放空间又分为4个部分来与城市建设的转换过程相一致[2]。作为为 未来城市区域发展定位的开放空间,应通过一个独立的形态设计而与其他 区域区别开。通过一个单独的设计竞赛,选出了那些富有创意的开放空间 的设计方案。新沃尔里克公园设计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而第一个被选出来 的,并于1999—2001年建成。其中,风景园林师楚络夫(Zulauf)、赛培 尔(Seippel)和史婉恩古鲁伯(Schweingruber)以主题为“树厅”的设计 方案阐释了时间周期。这个“树厅”是一个生长在建设用地上的林荫空 间,主要利用植物的成长来诠释空间的生长氛围。新沃尔里克的这个规划 建设项目阐述了开放空间的价值,即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过程下是提升空 间品质和强化空间控制的重要手段。相似的规划设计还可在德国、瑞士及荷兰找到很多。

4 城市萎缩

1989年柏林墙倒掉之后,德国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新任务,要求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基质内,填补上具有同样效应的景观内涵,主要包 括了旧城中心区和大型居住区的改造、旧工业区改造以及城市萎缩变化 的应对措施等内容。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在对开放空间进行风景园林设 计时特别关注该类问题。国家支持的“东部城市改造”项目,就将风景 园林作为规划的拓展内容纳入研究,并使得风景园林方面的思考成为相 关规划方针的一部分。

在过去20年内,最重要的城市发展现象是萎缩与增长并存。其中, 城区结构的萎缩来源于一系列社会交错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经济的衰退、 人口构成的改变及区域吸引力的下降等。另外,地块的高强度工业化使用 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会成为城区萎缩的诱发因素。城市萎缩会导致经济收 入的降低和政府税收的减少,这就对城市基础设施及文化设施造成负面影 响。更让人头疼的是,此种萎缩变化不仅集中于某个边缘区域,还会蔓延 到整个城市。

以上所描述的萎缩现象,可以在史塔森福特(Staßfurt)城的发展中实 际印证。2003年以来,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城市改造项目“中心新城市 的提升”一直寻求对史塔森福特城市中心的重新定位。这个城市由于常年 的地下钾盐开采,不得不面临不良现状:在中心城区的一个约200hm2的 范围里出现了深达7m的沉陷。这个区域内原本也有历史老城区的一些建 筑,但沉陷后该区域的地基条件已不再适宜房屋建筑,区域建设方向便不 得不转移到大尺度的开放空间上来。于是从多学科交叉的规划过程中发展 而来的风景园林概念,就通过海弗纳·杰姆尼茨(Häfner Jimenez)事务所 的项目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该项目中,相对于建筑对设计的影响,更应优先考虑采矿沉降引起的空间特性的转变。因此,在该区域内,通过借助地下 水层的抽取而形成的面积达4 500m2的大水面,很好地将地形沉降的场地特 点结合到空间景观设计中,并通过一系列开放空间,如“大市场”和“消失 的教堂”的重新诠释,将城市原有历史和多样化功能有效融合,展现了在复 杂的城市建设条件下景观设计所能干预的“深度”(图5、6)。

2012年,这一项目被授予了“德国城市建设奖”。而该年度的7个大 奖中,只有一个与建造结构相关的奖项是没有风景园林师参与的。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德国城市建设和规划学术委员会极大地认可了风景园 林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价值。

图5 因采矿沉降而变化了功能,城市中心出现的新水面作为重组空间和潜在公共空间被利用起来

图5 因采矿沉降而变化了功能,城市中心出现的新水面作为重组空间和潜在公共空间被利用起来

图6 曾经的采矿变压塔下新建的城市广场(Hans Joosten摄)

图6 曾经的采矿变压塔下新建的城市广场(Hans Joosten摄) 

5 自然保护和利用

以上所举的项目案例都是在具体情况下产生的, 每个例子也各自具 有独立的概念和出发点。作为专业研究,就必须在风景园林要素变化和人 为干预之间不断变化角度,从而进行综合的学科讨论。而这种变化的侧重 点则是场地历史以及自然与城市的关系的关注。

法兰克福布纳梅斯(Bonames)的茂赫斯-侯泽(Maurice-Rose)空港 直升机停车坪的开放空间规划项目就是一个较典型的案例。经过40多年 的使用后,美国军方撤出了这个场地。于是,一个9hm2大,有大面积铺 装、草地和空置建筑的区域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在未经规划之前的 “废弃时期”,这个区域内不但产生了特技表演、射箭等因自身特点而不易在其他场地开展的人类活动,同时在区域边角地带还有一些具有保护价 值的野生动植物定居。

为了开展有效的景观保护,业主制定了完整的土地利用计划和草地景观恢复计划。为了避免那些已经存在的使用功能的流失,2003年GTL事 务所提出了一个开放空间的概念规划,在保留卡拉克特(Charakters)机场 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兼顾了场地原本的各类自发性功能的需求。

这个方案把地块按各自不同的特性加以分类归纳,其中2/3的封闭地块被 开放利用起来。在这些地块中,原有的硬质地面被人为地分割、破碎为不同面积和体块的碎片,同时一定面积的泥土地和沥青水泥地面也被保留下来。

从2004年开始,一个长达10年的科研项目在此开展:该区域土地上 的动植物分布情况将通过“群落生境测绘”记录下来。形式自然的人造空 间将沿着部分铁路展开,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功能。生长在泥地里的、难 以进入的植物群落将被保护下来,并基本不进行改造使用。这个概念规划 设定了公共的绿色设施,也为潜在不可预见的灾害预留了空间。场地内保 留的景观保护地限制了部分空间的交通可达性,但也为动植物保护起到了正面作用。

该项目表明了:自然和开放空间之间的矛盾关系可以向这样一种具有 特色的空间模式发展,而且这种模式也是可以被广泛应用的。这个项目案 例为开放空间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此项目研究参与者还有汉诺威大学的马丁·普罗明斯基(Martin Prominski)教授)。

6 实验和简化

如上所述,对城市开放空间的重新评价和审美的过程改变并丰富了景 观设计的内涵。这也让城市开放空间逐渐从传统的城市建筑模式中分离出 来。苏黎世的MFO公园正是这种发展过程的很好体现。

该公园位于苏黎世新沃尔里克一个原有工业区内。这里正逐步转 变为“混合”的城市片区(如上文所述)。而此公园恰恰是该片区城市规 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启动项目。规划要求不加入建设性内容,而把这 个区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在MFO公园里,公共空间是 随着一个可进入的、布满藤本植物的钢架而引导展开的,形成的“绿 色大厅”遵循了沃尔里克原有的机械工厂车间的本来外形。地面、墙 壁和屋顶都通过旋转楼梯连接,体现了空间的连续性。这个三维的空 间结构,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空间意向,并通过相应的区域边缘处理而 得到强化(图7)。

开放空间具有鲜明个性和重要性,并引导了一条新的城市发展途 径。风景园林师梅伦(Meilen)和建筑师博克哈德(Burckhardt)的哈德绍 (Raderschall)项目就充分体现了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发展引导的具体实 践。这个项目设计,让传统观念下的“建筑空间”和“绿色空间”得以衔接(图8)。这样的空间处理的相似案例还有:柏林城堡地区的临时使用功 能性设计,建筑师卡候(Karo)在马格德堡(Magdeburg)的被称为“萨尔 本克(Salbke)的书签”的公共景观设计。

图7 这个可进入的钢铁构架是一个“绿色大厅”,展示了原有机械厂的车间形态

图7 这个可进入的钢铁构架是一个“绿色大厅”,展示了原有机械厂的车间形态

图8 工厂的结构部件被组合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的空间,这样的结构为许多特别的停留方式和独特的空间意向提供了可能

图8 工厂的结构部件被组合成一个连续的三维的空间,这样的结构为许多特别的停留方式和独特的空间意向提供了可能

7 方向定位

让我们回溯到1981年出版的《城市中的绿色》这本书。书中提出了2 个基本词“绿色”“城市”,并使用了包括图像、文字和相关领域的参考 资料,来对这2个词加以表述。而“城市中的绿色”这个概念使得这些相 关领域的概念含义得以集中整合。城市是日常的、具陌生感的、灰色的和 苦恼的[3]。相反,“绿色”却体现了自由、自给自足和交换、与自然环境 融合、身心的感知等[4]。

在这样的对比中,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这样的观点:城市必须通过绿色 来舒缓和充实。而“城市”与“绿色”这2个概念在研究中的层次顺序, 在上面所举出的对比中不容易直接得到。于是,就有了风景园林的学科发 展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从相邻学科领域中分离出来后,发展到现在,风景园林已经可以介入城市规划层面的研究领域。在城市规划 层面下,风景园林项目往往也是重要的多样化节点,同时也符合有序的、 富有人文内涵的城市发展需求。

并且,在社会生活需求作为发展目标的形势下,开放空间的价值将得以 进一步强调。然而,这样的开放空间的设计依据,却不是人为强加的。而应 该是:空间上的具体规划设计,必须与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和艺 术创造等各方面综合考虑。尽管这些因素彼此的领域不同,仍需结合各自相 关的知识,而加以平等、全面的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彼此不同领域而又需综合考虑的因素,就为设计的简洁性和独特性提供了灵感。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德国BBZL景观事务所提供,其中涉及的项目案 例均由该事务所参与规划设计。本文的德语原文已经在德国专业期刊上发表,作者为了中文出版专门进行再次修改。译者本于作者原意,在征求作者同意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专业现实来翻译,内容略有删减和改动。

 

参考文献:

[1] Sieverts T. Zwischenstadt – zwischen Ort und Welt – Raum und Zeit – Stadt und Land[M]. Braunschweig, 1999.

[2] Scherr S. Die Stadtparks in Neu-Oerlikon[J]. Landschaftsplanung / Paesaggistica, 2006, 69: 3-34.

[3] Andritzky M, Spritzer K (Hrsg.). Grün in der Stadt-von oben, von selbst, für alle, von allen[M]. Reinbek bei Hamburg, 1981.

[4] Burckhard L. Geleitwort in: Andritzky, Michael[M]. 1981.

 

作者简介:

(德)沃尔赫克·鲍恩姆(Ulrike Böhm)/1966年生/ 女/德国凯瑟斯劳滕大学副教授/德国风景园林师 协会城市设计与开放空间规划专业负责人/柏林 建筑师协会会员/柏林建筑工程协会专业委员会 委员/2012—2013年曾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德)蔡扈思·查恩(Cyrus Zahiri)/1969年生/男/德 国卡塞尔大学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系客座教授/柏 林建筑师协会会员/柏林建筑工程协会专业委员会 委员/2012—2013年曾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德)卡提亚·本福尔(Katja Benfer)/1976年生/女/德 国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教授/景观研究学科负责人/ 柏林建筑协会会员

译者简介:

孔洞一/1981年生/男/河南洛阳人/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化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中国园林》2014第11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