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亚运”与城市 有关亚运会赛会与城市关系的构想与实践

许瑞生

广州是成为继广岛、釜山之后,第3个举办亚运会的非首都城市。这是广州迈向国际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空前机遇。首都城市可以利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弥补很多不足,而非首都城市,则意味着无论行政资源或是城市可支配的其它资源,受到约束。在此前提下,提出如下命题:作为竞赛本身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场馆布局与城市的空间格局该如何结合?利用赛会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互动关系,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广州亚运会到底将有何作为?

第14届釜山亚运会提出的口号是“21世纪世界海洋城市”;第15届多哈亚运会所倡导的是将多哈建设成为西亚的经济文化中心,卡塔尔雄心勃勃,希望通过亚运会在阿拉伯世界展示多哈的魅力以及其领袖地位。那么,作为举办亚运会的非首都城市,广州将如何定位?在2004年申亚成功后,市政府曾组织广州市规划局、广州市规划院专门做过有关城市定位的研究,提出“文化广州、岭南古都;繁荣广州、动感都会;活力广州、体育名城;生态广州、绿色亚运”等具有特色的“亚运城市”形象口号。通过各种类型的专家咨询与研究活动,我们明确了有关建设原则,即:多中心、多功能的场馆建设与地区联动发展,场馆及配套设施与城市公共配套相结合,场馆与大众健身活动相结合。有关原则的确定务求以市民得到实惠为重,以城市得到理性与和谐的发展为重。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重点发展地区的空间格局,即“两心四城”,也提出若干需要认真研讨、富有城市个性特征的重要节点。

2005年,我思考了以下问题:赛后的综合利用、场馆建设的成本、城市旧区的振兴以及市民赛时、赛后的生活状态。

2006年,我在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曾经做过相关报告,主要思考亚运会与亚洲人、亚运会与亚洲文明传统、亚运会与承办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亚运会与奥运会之间的区别。亚运会的主要任务包含几个方面:亚运会城市环境的塑造、亚运会品牌形象策划、市场推广、票务与场馆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场馆实施建设与管理、大型活动组织、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和信息技术等。如何把赛会的需求跟城市空间结合起来?赛会的基本需求是场馆,场馆的布局可以推动整个城市空间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因此要让场馆布局与城市空间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赛会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它更重视的是赛后的利用还是赛前竞赛组织?广州亚运会可以说是更强调赛后的利用,场馆的分散布局就是为了城市空间多中心格局的长远发展。再次,为营造赛会气氛,需要大量标识系统或赛时景观系统。这就需要电视台等媒体将广州的城市形象传播到世界各地。此外,赛会的公众参与则体现了一个城市和谐的人文氛围。最后,广州亚运会还有3个协办城市,分别是汕尾、佛山和东莞,因此亚运会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所以,一开始广州亚运会的场馆布局就不是简单的场馆布局,而是亚运城市整体的规划。广州现有的城市体育设施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亚运会的比赛要求,亚运设施规划的核心是如何把这些分布在全市各个社区的体育设施有机地组织起来,因此,亚运会场馆的规划布局就转化为“亚运城市”的规划。

2000年以后,广州尝试制订城市战略性规划。亚运会的场馆布局充实了广州的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实际空间功能。比如,马术场布局在北部从化,属于广州“北优”战略,马术具有很高的旅游和休闲价值,这个马术场起到了充实的作用;而亚运城处于广州的“南拓战略”中,在南拓中起到重要节点的作用。所以,场馆的布局不仅仅是满足竞赛的布局,在广州的筹划中,还与城市空间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从申请亚运会的2004年到2006年间,场馆布局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集中布局,另一种是分散布局。集中布局主要考虑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希望通过在该中心集中布置,振兴它以及周边的体育中心,强调城市东部中心的战略地位。通过比较,最终还是选择了分散战略,分散布置体现城市场馆设施的多中心和多功能。为了让场馆布局可以均衡地与整个市区的生活和未来的全民健身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了5个场馆集聚区。传统的场馆布局出于方便考虑比较集中,而广州亚运会场馆布局这种适度的分散,可能会带来组织的难度,却可为赛后的永续利用打下基础。广州亚运会的场馆有70个,在五大场馆区集中了其中70%的场馆,包括最后实现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和广州大学城。亚运城的选址也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申亚期间初步提出的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旁的广氮地块,但在2005年,考虑到为广州的长远发展留下资源,经过反复论证,最后选择了2010年广州城市战略中的广州新城作为启动区。这一决定很具有挑战性,因为广氮地块实施起来比较容易,而广州新城则比较难。有关广州新城的3个选择方案,我们最终选择了靠近莲花水道、靠近莲花山体、接近高速公路的地块(图01-04)。很多规划师告诉我,按照宏伟规划,广州新城将会成为珠三角的曼哈顿。我说这不可能在近期实现,我怕广州新城变成一座死城,这样对不起历史。所以我决定把它选择在靠近莲花山水道的地方,利用了莲花山的品牌效应。如果未来开发不成,至少会成为莲花镇规划建成区的一部分。亚运城的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

大家现在看到的亚运城,是后来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规划的,力求展现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莲花山、中国传统岭南建筑形式,以及水网、蕉田为特色的绿网,凸显原汁原味的“岭南水乡”风格。

亚运城选址确定后,为了使亚运城更具规模效应,需要把赛时的新闻中心媒体村聚集在一起,这样级别和规模的经营有利于未来发展和市场需要,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身处郊野,远离丰富多彩的城市,如何解决媒体记者的晚间生活,让他们进行报道的同时不觉业余生活单调?传统的新闻中心设置在市区内,而郊野型的新闻中心,希望给媒体记者一个宽松的环境,一个有别于都市生活的环境,化劣势为优势,最终还是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在亚运城旁建设文化村,并设有可供垂钓的地方,同时将文化村与绿道结合,提供骑自行车、散步的空间(图05)。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建议将广州亚运城文化村作为广东省绿道的原点。

除此之外,在筹办亚运会的过程中,赛时传播将向全世界展示广州的城市形象,因此广州城市的视觉形象尤为重要。赛时的视觉形象包括场馆景观和城市景观两大系统,赛时形象景观布局重点为“六区两轴”。“六区”即亚运城综合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区、广州大学城场馆区、广州亚运会总部酒店区和主媒体中心区。“两轴”则是以越秀山、中山纪念堂、上下九、沙面等为中心的传统轴线和以珠江新城为中心的现代轴线。

赛会期间,色彩体系的选择对保障赛会视觉形象起到重要作用。组委会通过云山、珠水、花城提炼出基础色,构成赛时城市色彩体系(图06)。灵感取自岭南蔬果荔枝、芭蕉树和香蕉,体现岭南文化特质,并将“五羊圣火”融入亚运图形体系的核心图形。

此外,还需筹划广州整个城市在赛时所展示的人文形象。城市人文形象的展示,最需要人民群众的参与。需要展示亚洲人和谐的人文色彩、广东广州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以及人文社会环境和岭南气息。这些方面在早期筹划过程中已做过一系列的设定。

策划之后,便是赛时运行。大家可以通过媒体知道整个赛时的运行和广州城市出现的变化。赛时的场馆区以及临时设施,都通过媒体向全世界观众进行展示,使人们对广州的品牌以及城市形象有了新的认识。比如珠江彩船的巡游,展示了广州的珠江文化。广泛参与就体现在这种人文色彩中。广州一开始就注重“和谐亚洲”的概念,设置的许多亚运项目都具有亚洲特色,比如卡巴迪和轮滑这两个项目,这让很多亚洲小国或是我们的邻国,有更多机会去创造历史。再如,组委会组织运动员参与有特色的活动,如为冠军拍摄肖像,这让他们可以带着照片回到他们的国度,也带回在中国夺金的美好记忆。同时,我们还在运动员的房间里摆放广州小学生画出的图画,促进广州小学生与亚洲各国朋友的交流。

赛会结束后首要任务是设施和场馆的永续利用。在亚运会期间的标识系统设计中,融入城市路径的标识系统(图07-08)。广州亚运城开创了亚运会非比赛场馆集约建设的模式,使“亚运村”变成一座集居住、比赛、购物、休闲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图09)。亚运城将要跟随广州南拓步伐,继续推进。此外,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场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可以举行马术比赛的地方,它是中国首个得到欧盟以及其它国际组织承认的无疫区,它将为中国的畜牧业、检验检疫事业带来很大突破。马术比赛场赛后将成为香港赛马会的驯马基地,发展与三高农业结合的产业,作为马术比赛、马匹驯养基地、休闲旅游等马术运动综合基地和旅游景区。马术项目是广州城市“北优”发展战略的功能补充,也是粤港合作的新范例。

最后,如何使海心沙成为一座文化庆典公园,是赛后一直要进行策划的内容。此外,广州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同时还需要将亚运会产生的很多政策固化下来,成为永久的制度或者规则,以便城市的有序管理。例如,如何将亚运会期间空气质量的改善、交通组织的管理在珠三角一体化过程中变成常态的规则,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许瑞生/1962年生/男/广东人/理学博士/第16届亚运会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州 510032)

Biography:

XU Rui-sheng, born in 1962, a native of Guangdong, who is a Doctor of Science, is the Executive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Guangzhou Asian Games Organizing Committee and the Vice Mayor of Guangzhou. (Guangzhou 510032)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1第1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