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青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其“新”在: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回顾城镇化历程,第一次英国城镇化高潮和第二次美国及北美国家的城镇化高潮都是依靠工业化推动完成的,消耗了大量能源,造成了大量污染,损失之惨重,几无以弥偿。因此,当如今第三次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高潮到来时,却遇到了非常严格的环保和低碳要求,这对于中国城镇化是巨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风景园林建设显得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风景园林学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关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艺术和科学。只有处理好了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先安居尔后乐业,社会才能和谐持续发展。如果重走传统城镇化老路,地球将无以承受,城镇化就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风景园林建设必须紧扣两个原则:提升质量内涵、注重低碳环保。
近年来,随着风景园林建设步伐的加快,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逐城市形象,忽视了尊重自然。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是人工生态系统,而生态基础设施是人工生态系统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对于整个城市的景观、生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是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低碳环保。现如今一些城市建设让城市外围的自然湖泊、河流、山林沦为建设用地,而在城市内部却为打造景观进行大量的开湖堆山、构筑“假自然”;更为甚者,为打造所谓的城市气派而建设一些冬不遮风、夏不避雨的大面积铺装广场等等,完全背离了新型城镇化风景园林建设的原则。
第二,抓绿化指标,忽视了绿化品质。由于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很多城市的绿化建设只片面追求绿地面积,而对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不纳入绿地面积指标计算的绿化建设力度相对较弱;为了节省绿化资金,只进行最低层次的草坪绿化,没有做到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水体驳岸的生态化率是反映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城市的水岸绿化建设将原本自然的驳岸做硬化处理,这种低水平的绿化建设使得生态效益大打折扣。
第三,求绿化形式,忽视了生态效应。风景园林建设不但有自然生态效应,更应有社会生态效应。这主要体现在:风景园林建设应促进公众之间的各类良性活动及其交流,打破城市人的封闭循环生活系统,减轻高楼大厦带来与自然隔离的危害等方面。而一些城市的园林建设只追求绿化的形式,搞“森林式”、“花园式”,盲目密植。一方面导致植物不能得到相应的生存空间,成活率降低而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挤占了本应有的公共活动空间,使得空间缺乏异质性、多样性,降低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内涵。
第四,重行政决策,忽视了科学论证。拥有风景园林建设项目最终决定权的往往是行政决策者,而行政决策者未必具有风景园林专业素养,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角度而忽视专业人员的意见,致使风景园林建设缺乏相应的科学性;更为甚者,随着决策者的变动而出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这些都与低碳环保的原则背道而驰。
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风景园林建设应注意如下几点:严格遵循经过科学编制的城市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进行风景园林建设,保证规划的严肃性,提倡萧规曹随,反对人亡政息;重大项目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提升专家指导的权威性;建立相应的公众听证、专家考据论证、行政审核督促惩罚的责任机制,让操作科学规范,让流程公开透明;提高决策者风景园林专业素养;保证绿化资金专款专用;等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