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享有“中国园林第一股”东方园林2009年成功上市,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等具有园林概念的企业都先后完成了自己的上市之路。资本涌动已成为行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并且愈演愈烈。对于园林行业,上市并购之风到底是繁荣还是虚火?园林企业为何要寻求上市?如何更好地适应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如何在这一轮资本大潮中抓住机遇?园林产业又将向何方向发展?
2011年9月22日下午,由《风景园林》杂志社主办,美国托罗公司协办的“问路资本大潮下的园林产业发展方向”高端沙龙在上海举办,旨在通过头脑风暴式的激辩,深刻剖析资本涌动将给园林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主办:《风景园林》杂志社
协办:美国托罗公司
特邀主持人:马晓暐
地点:中国 上海
时间:2011年9月22日
与会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杨镜良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融资部总经理 曹俊
上海园林集团副总裁 黄杰辉
东方园林南方联合设计集团总设计师 朱胜萱
云南园林行业协会秘书长 刘小松
AECOM规划+设计中国区景观设计总监 梁钦东
SWA GROUP中国市场总监 胡颖
意格国际总裁 马晓暐
上海唯美景观总经理 朱黎青
彩云轩景观(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顾凌云
美国托罗公司技术部经理 张建平
蓝海资本合伙人 时永飞
海通证券有限公司保荐人 陈默
深圳市北林地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织平
浙江大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蔡琛斌
《风景园林》杂志社副主编 林广思
马晓暐:非常感谢《风景园林》杂志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今天要谈论的话题是“资本大潮下的园林产业发展方向”。挑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资本,这个跟东方园林和尼塔的合作引发大家对资本运作的兴趣有关,同时还要谈到园林产业,不单单有关设计,实际关系到整个行业、产业,生产、施工、经营、苗木等方面都是这个产业的组成部分,所以今天主要的话题是围绕资本和产业来谈论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
由于涉及面广,我简单归纳了6个话题:一是关于本土企业类的话题,想探讨一下本土企业的发展方向;二是国际化的设计机构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大潮下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和作用;三要谈一下集团化、股份化上市的话题;四是关于政府的政策和金融市场;第五谈一下设计施工一体化,这个也是跟行业整合,包括现在的并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我想谈一下关于行业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如果从这6个话题上来讨论确实时间有限,所以我可能会指名请某一两位老总就某一个话题先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首先,要关注的是“本土设计行业”。在今天的中国,行业无论是从设计到施工到相关的产业链以及相关的经营活动等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那么,本土集团公司、本土设计院如何利用这样的发展机遇,来给自己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进行发展?它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到底是什么?我想先请上海园林集团的黄总谈谈您的看法。
黄杰辉:很高兴能参加今天这个论坛能有这个宝贵的机会与国内同行们沟通交流,分享各自对于中国园林行业有关资本化和产业化这两个重要问题的思考和智慧。2010年我们上海园林集团在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也在系统思考相关世界园林行业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思考中国园林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模式,今天想利用论坛这个平台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可以归结为“三个基本观点,一个总体判断”。
所谓三个基本观点,是对园林公司发展方向、模式和依托等方面的思考结果,包括资本化的作用、产业化的方向、公司发展的根本三个观念。
第一是资本化的作用。产业和资本是公司发展的两个轮子,资本运作是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工具,这已为国内外相关公司的成功经验所证明。但资本同时是一把双刃剑,必须和产业匹配。资本和产业的关系中,产业是根本,对公司发展起决定作用,资本运作绝对不能脱离产业的基础和依托。如果产业不实,就像一个有漏洞的缸,资本的水加得越多,就漏得越多,而且在膨胀的压力下,甚至对缸体本身造成严重的破坏。
第二个是产业化的方向。综观国内外成功的园林公司,其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存在一定规律性,值得我们借鉴。一般而言,成功的园林公司产业化发展存在三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总由传统施工单位起步,逐步过渡到建设总承包商,即产业由施工向前延伸到规划设计,向后延伸到苗木材料,这样就形成规划设计为龙头、引领,施工建设为龙身、基础,苗木材料为龙尾、支撑的完整的产业链。最后成熟阶段由总承包商过渡到总集成商阶段。所谓行业总集成商,不仅做规划、设计、施工、材料,还做投资开发,做经营,做到投资建设开发结合。因为做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其实还是帮甲方做服务,并没有一个经营管理得很稳定的像工业产品一样的市场,而总集成商则一方面可以拓展产业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公司突破传统的通过招投标方式承接项目的局限,通过投资和开发自己创造市场、创造项目。
第三是公司发展的根本。传统意义上我们一直在强调产品、科技、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发现公司发展的真正根本是在企业家,企业家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公司发展的最稀缺资源。有了优秀的企业家,他就会进一步调动产品、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他才能凝聚、激励、培养众多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设计大师等,这样公司的发展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此,优秀的企业家是公司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这些优秀企业家最关键的是企业家的个人品格和魅力,同时还有其自身所持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创新。
最后讲我们对中国园林行业发展形势的总体判断。从世界园林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园林行业的发展速度是与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每个国家的园林环境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萌芽到快速生长到逐渐成熟到衰落的行业发展周期,欧美国家园林环境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成熟甚至衰落阶段,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中国很多城市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园林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因此中国是当前世界园林行业发展的热点地区,而对于每一个行业内的园林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很好的行业发展背景,这是我们对行业的总体判断。因此,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把行业做好、做大、做精。
在模式创新方面,如果大家所在的大公司能做得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莫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国,包括对中国的城市化和老百姓的民生都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因此,行业内的所有单位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通过观念创新、模式创新不断地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通过行业的发展服务我们的社会,服务我们的国家。
马晓暐:非常感谢黄总精辟的观点。尼塔被东方园林收购是行业目前很关注的事件,而且大家都知道在收购过程中除了现金收购之外,也跟朱总签了终身合同,我想这一点是完全应验了黄总所提出来的“一个企业最值钱的就是企业家”。我自己也做企业,也是设计师,我总感觉在收购过程中,您不只是为你个人着想,您也是为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发展甚至为您手下的很多设计师着想,所以想请朱总简单跟我们讲讲关于收购以及对尼塔的发展构想。
朱胜萱:之前尼塔因为世博公园可能会被大家关注,但是关注的程度远没有现在高。1 875万的收购价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数字,一两个项目的合同就可能达到,我们并非单纯为了资本进入所谓的资本怀抱。
对于产业化我也的确做了一些思考,但没有站在集团的高度也没有站在资本的高度,只不过从一个简单的设计师角度来考虑。因为我带的企业是一个设计企业,这么多年感触最深的是设计师很难做一些想做的东西,特别是负责人,会被公司经营或者很多公事拖累,让你没法专心做想做的事情,而设计师最大的梦想无外乎就是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如果投入资本怀抱能够做自己喜爱做的事,其实投到谁的怀抱都无所谓。
谈到最关键的产业发展,现在常规的像别墅区、公园、高尔夫、度假类项目很多,包括东方园林旗下的EDSA也在做度假类项目。但我们想做的很多事情要投入大量精力,却不一定能赚到钱,像正在做的城乡互动的农业景观,以及包括现在把蔬菜和绿化结合起来的屋顶绿化。一个公司如果有30个人去做不赚产值的事情,它是负担不起的,必须有集团化的资金支持。尼塔进入东方园林后,有三分之一的高端设计人才剥离出来,相当于在一个孵化中心里,主要做的恰恰是这块不赚钱的工作。我跟何总有一个约定,就是不能让我变成招牌设计师,但每年我能做一个公园,在空余去做一些自己想要设计的项目和所谓的做得比较开心的事。在这个浪潮下,自然会有更高明的企业家或者更大的集团、团队去推动园林未来的发展。
马晓暐:非常感谢朱总,听完很让人振奋。我们进入到第二个话题——国际化。对境外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我是这样看的,当我们这个行业10年以前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当我们的业主还不太习惯于签合同,付首付款的时候,其实是海外的这些企业给行业立了一个标杆,所以感谢SWA,感谢易道,现在的AECOM。直到现在,SWA集团依然是仅以设计为生,而且一直做得非常好,也给那些仅以设计为生的公司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所以请胡颖女士讲一下SWA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因为SWA最近在上海也开设了分支机构。中国的产业化发展对SWA意味着什么?为什么SWA会选择在上海开设分支机构?
胡颖:就像马总所说我们是设计为生的公司,而且到我们公司来的都是以设计为生、为乐的这样一批人。SWA号称是世界最大的小型事务所,对规模扩张非常谨慎。它有一个概念,以设计为生的事务所如果扩张到了集团的规模,就很容易失掉它的根本——以设计为乐、以设计为生。
我们从成立到现在将近60年,在全球只开设了7家分公司,每家分公司都控制在10人到40人左右的规模,设计师也只有190多位,不求规模,只希望打造精品项目。我们在中国做项目将近20年,为什么到今年才开新公司?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方面是犹豫于经营模式和理念不同所带来的困扰,另一方面也担心失掉我们的优势——境外设计机构的独特视野。但同时,像刚才大家说的,城市化的发展未来还是在中国,这一步早晚要踏出来。于是我们今年开了新公司,原本希望刚开始组建一个15人的事务所,慢慢发展一两年再扩展到三四十人,但是开业几个月内就已经因为项目的需要扩展到30人了,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
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两种形式并存,专门以做设计为生的,非常专注地做我们擅长的事情,大的产业公司带动大的产业发展,所以我觉得这也挺好的,而且中国的施工水准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有这些大的产业集团专注于此,我们觉得很庆幸。
马晓暐:感谢胡女士。AECOM规划与设计团队,前身为易道,应该说是从区域规划到景观设计都非常知名的一家大型公司,在美国也是经营多年。和SWA的犹豫不太一样,你们进入中国非常坚决,而且在中国发展非常迅猛,应该说完全踩上了中国发展的点,并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我觉得你们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易道并入AECOM也曾经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大事,虽然是两家外企的并购,但是它发生在中国,它的主要从业人员发生在中国,市场覆盖面是在中国,当然在海外也有20几个分公司。我想问梁总,从AECOM的经验来讲,产业化并购给原来的易道和同事、专家、设计师带来了什么?并购对原来易道本身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达成了当时达不成的什么样的目的?
梁钦东:谢谢。从原来的易道到现在的AECOM规划设计团队其实并没有很大的不同。原来易道的领导层企图心很大,要把公司的业务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力延伸到全世界,不仅是做景观或者专注在哪一类型的景观,而是对生态或城市发展都有非常多的关注。我想这一点可能跟很多企业不一样。这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设计行业本身就应该多样化,有大集团,有跨国设计机构,也有中小型的设计公司,甚至是个人化设计工作室,服务不同的项目和不同的客户。在当初并购的讨论过程中,AECOM和易道在这方面有一些共同的想法,就是加入AECOM之后,团队的影响力可以延伸到建筑、交通、环境、市政和许多其他专业。
进入AECOM之后,规划设计团队享有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一些新的管理手段的支持之下,公司更强调各专业应该有更多合作。与刚才黄总讲到的,或者现在的棕榈园林或者东方园林这种纵向发展的形式不太一样,AECOM的工作主要是横向的。就是说我们的专业服务希望覆盖开发、规划、设计、工程,从一开始的项目定位、经济方面研究,到中间的规划设计,一直到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理,所有咨询我们都能够提供服务。
最近,我们在开始尝试一些非常有趣的项目,比如在深圳地铁六号线我们的规划设计团队跟AECOM的交通规划设计团队、经济规划团队合作,共同提出更加合理的地铁站点上盖物业开发的方案,使地铁营运、商业发展、土地使用以及城市生活都更加可持续。另外,我们也希望探讨如何能够在道路规划一开始就考虑到景观,从环境和视觉两个主要方面出发,以景观来影响道路线型和高程的规划。这里首先道路的功能当然要完全满足,第二从风景景观上应该是更好,第三从环境上来讲对节水、材料使用都有好处。AECOM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共同工作的方式来推动不同的专业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从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发展。
据我了解最近AECOM在中国并没有要收购景观设计企业的新举动,主要是因为在国内我们的规划设计团队已经是一个相当强、相当完整的团队,暂时不需要做更大的扩张,反而所谓资本的运作更多是专注在我们现在还没有涉及的行业。
最后我想讲,虽然我们在中国做了这么多的项目,但实际上我们还不太满足。第一, AECOM规划设计板块的业务量大概占整个AECOM公司业务量的5%,相对而言是一个非常小的专业团队。但是我们希望规划设计在公司内部的影响力可以远远超出这一比例,我们希望能在更多的项目中作领头人。第二,我们认为对社会应该有更大的影响。现在我们在国内做的工作大致50%以上是政府项目,主要是开放空间规划、公园、滨水空间、街道的设计等。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一部分人服务,更要为广大的民众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也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马晓暐:我自己一直也很关注AECOM和易道的并购,我有两个问题想问梁总,正好引发到下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资本、股份制的话题。我们知道,资本市场本身是有波动的。易道并购到AECOM发生在2007年,正好是在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前。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想各个产业都会受影响,包括AECOM业务也会受影响,股票也会有波动。因为在企业发展好的时候,上市公司就是扩张,当企业发展到了一个瓶颈的时候就要裁员,缩小规模,所以在易道并入到AECOM之后,经历美国的金融危机,公司整体业务受影响时,AECOM的规划设计团队有没有受到影响?我也想知道并购股份制还有一个就是对关键核心人物的股票激励作用,当股票发生波动的时候对核心人物的心态或者忠诚度有没有影响?
梁钦东:回答马总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据我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没有太大的影响,只受局部的影响,比如说在中东、澳洲和欧洲一部分团队业务量下降,有一些局部收缩,但没有那么严峻。很多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或者业务单一,如果遇到金融波动,就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AECOM业务多样,地域分布宽广,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强。某个专业市场的业务发展缓滞,其他市场也许正欣欣向荣;某个区域业务受到影响,其他区域的增长可以来弥补。而且即便局部有所收缩,但是人却可以不必裁掉,可以调到业务发展强劲的区域去。
第二,股票是有所波动,但据我了解公司现金流非常充裕。前两个月CEO还宣布公司花两亿美金来回购部分股票,维持股价稳定。这么大一个公司一定有人会离开,有人进来,我倒没有听说哪个人因为公司股票不好,对个人收益有影响而离开的。
马晓暐:谢谢。我们就进入到第三个议题,关于产业的集团化、股份化并购。应该说我们行业内的民营企业里走在最前面的就是东方园林了,他们是民营园林企业里最早成立集团公司的,而且是第一个上市的。上市之后的反响非常好,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中国第一股的位置,这是大家都没有料到的。曹总在东方园林专门负责投融资、并购这一块,我想请曹总谈一下东方园林在产业化发展,尤其是使用资本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利器方面的设想。
曹俊: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步入快速发展期,考虑到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的城市化会比美欧城市化持续时间更长,我预计未来15年仍是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城市化会带来大量的园林绿化工程需求。经济发展了,人民富裕了,大家对作为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绿化景观要求更高了,大家希望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环境中。
东方园林还是一个资本市场的后来者,能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除了城市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外,还寄托了大家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东方园林愿意尽最大的努力服务中国城市化进程,为老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东方园林一直致力于园林产业化。上市后,我们对资本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希望能通过资本市场整合行业资源,实现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
马晓暐:另外一家公司棕榈园林在园林的产业化发展上也做得非常好,将来也有可能有一些并购活动,大家非常关注。因此,请杨总来谈一下资本的运作跟棕榈园林本身的产业化发展之间关系的心得。
杨镜良:正如刚刚黄总提到的,园林企业大体上都是从施工企业开始起步,然后到总承包商位置。我们也基本上遵循这样的路线,但我们的产业发展路线可能会更完整一点,我们对园林产业链条前端的切入和对后端的延伸都还要再长一点。比如前端我们开展了包括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在内的园林科技研发,并开办了第一家由民营企业创立的园林研究院。教育这一块,我们立足发展园林专业的职业教育,准备在中国北方某城市开办一个园林职业教育学院。除了科技研发、教育,接下来就是规划。我们以前只有园林景观设计,没有进入建筑规划领域,最近我们董事会通过了议案要在设计事业部下面成立一个以建筑规划、城市规划为主要经营方向的新实体。在后端,我们以施工业务为核心,配置了供应链的后端产业方向,这里面有两块——苗木和其他园建材料,其中苗木是重点。由于现在我们还是以施工为核心,所以苗木业务基本上配套于施工业务。
但我们也感到做生产型的苗圃回报不错。东方园林增发项目的主要方向也是在苗木这一块,虽然投入大,周转期比较慢,但前景可观。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的苗木肯定会从现在重用野生驯化后的大乔木逐步过度到可栽培的中小型苗木,逐步扩大到集团化生产、工业化生产的苗木,这样才符合产业发展的环保、生态方向。要实现这个目标,现有的金融体系、金融支持力度下不可能做到,无论用银行短期贷款还是用其他的融资方法成本都很高。因为周期长,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才行,所以我们也在等待有关政策的成熟,以后有机会在这块有所作为。
还有一块就是其他园建材料石材、木材的采购。现在我们感觉这一块的管理很难从规模当中体现效率,我们尝试想过一些办法,比如订购、集中采购,但效果不明显。在园林行业,要提升规模效益时肯定要采用集中采购方式,但集中采购往往在跟施工对接时又会发生问题。我们希望一些有较为成熟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来帮我们做石材、木材、苗木的电子信息平台,及时反映每一种产品在全国的库存、规格和区域价位等信息,整个产业也可以受惠。
资本运作方面,总体上我认为跟曹总说的一样,现在的行业景气度非常高,每个收购标的公司可能给出的价格都非常高,而且有的企业也有两三个亿的施工业务,他也在想这两三年能不能引进资本力量,自己上市,或者哪天卖给已经上市的企业或者其他的一些资本。所以,最近我听说目前国内可能有上百家园林企业在做股改,数据我没有核实。但园林行业毕竟是一个细分行业,容纳不了这么多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整个“十二五”期间园林行业可能不会超过15家上市,甚至10家都不会超过。所以相当一部分正在股改、在做上市的企业以后会变成一个股权比较清晰、资产比较独立、财务运行比较规范的公司,到时候可能会成为行业里比较规范优质的企业。园林行业在未来并购整合这块还是非常有潜力。
马晓暐:前面讨论的这3个话题,在座各位还有没有想发表观点或者提问的?
胡颖:我们非常期待杨总提到的苗木市场发展,因为苗木在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甚至是一个瓶颈。很多时候美国的设计中有大型的树阵排列,在中国基本上找不到形态一致的苗木,经常是东挖一棵,西挖一棵,虽然是一个树种,但形态完全不一致,无法达到预计效果。刚刚听到您说的话我特别高兴,希望能够早一天看到这个产业的发展。
杨镜良:目前我们公司也在打造一个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规格、起苗技术、后期保养技术等等。经过几年时间,目前这些质量标准还有技术流程都基本成型。
马晓暐:我跟胡颖小姐深有同感。在中国做建筑基本上可以按图施工,室内设计的供应链也很完善,但园林设计最难做,感觉施工从来不是加分,而是减分,因为我们完全控制不了,辅助太差,让人觉得很难受。所以我非常开心有这样一个产业化的方向,因为产业化大的趋势会帮助这个行业整体发展,大家都很期待。
黄杰辉:材料这块我补一句。材料其实是整个产业最基础的东西,但这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而且绿化产能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我们扩充了五六千亩苗圃基地,但不解决问题。苗木我们现在充的是数量,重要的是要学习国外,像德国、美国,比较成熟的、标准化的经验,慢慢走向工业化、装备化。
胡颖:美国的苗木行业的很多大型苗圃会给设计师提供很大的咨询帮助。例如设计的时候我知道这样的材料在哪个苗圃可以找到,或者苗圃会告诉设计师哪种材料更适合。在中国这种互动完全没有。
黄杰辉:我们现在做的是两条线,一条是刚才杨总讲的,另一条线其实是做现有材料,即现有苗木的清晰归类和收集,包括它的价格、标准、所在苗圃。但这并不是生态或者可持续发展的,苗木只是从这里移动到那里,对整个社会发展其实没有起到作用,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就必须依靠自我的培养,但在商业化的背景下做起来太慢。
梁钦东:但是有了大公司我觉得就有可能。我觉得现在的苗木种类不够多是个大问题,因为现在的建设发展对苗木需求量很大。大家说种银杏,到处都种银杏,所有苗圃都搞银杏,而一些用量比较小的品种要用却没有得卖,苗圃都不培育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有了大的企业,拥有自己的苗木基地,资金又充裕,只要用心来做,苗木的丰富性就会有一定保障。
黄杰辉:细分市场很重要,但各产业链间的沟通和合作也很重要,这个需要坚持,不是商业化能解决的问题。可能两三年看不到效益,但是时间长了,历史会证明这个东西真的有效。所以需要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包括在座的单位把这个行业做得更成熟,责任很大,压力也很大。
曹俊:目前而言,苗木行业的标准还不清晰。如果靠目前的散户种植,苗木的标准化比较难做到。当中国出现一批公司每家都有几万亩苗圃的时候,像棕榈现在有一万多亩了,我们现在大概也是一万亩左右的规模,刚才黄总谈的也是六千亩左右,出现了大的苗木公司,才有可能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包括各种新技术的推广与运用。
这里面还有一个市场接受的问题。现在来讲,苗圃出来的苗在成本上不占优势,因为现在还有大量野生苗,但以现在的速度和趋势,可能再过几年野生苗就找不到了,到时候必须要用苗圃的苗。苗圃的苗是设计师们比较喜欢的,树型修得比较好。
因此,还是要靠大公司推动才有可能把标准化和杨总提到的信息平台做起来。我们也一直在探讨信息平台的问题,总体感觉难度很大,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能发挥积极作用。
杨镜良:单靠一家企业可能做不起来。
曹俊:国内园林公司的主角是私营企业,注重盈利,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很多老板既是总经理,又是大营销员和大项目经理,没有完善的管理团队和责权利明晰的管理制度,这些缺陷影响了园林公司参与资本市场。我所指的参与资本市场包括上市和被上市公司并购。我不知道杨总有没遇到这个问题。看到一家企业不错,除了价钱之外,还要考虑并购之后融合的问题。
杨镜良:现在很多公司是老板一个人行,所有业务也是来自老板本人,这就是一家个人公司,业务不持续,运营不规范,收购它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曹俊:我们没有开展大规模并购的也有这方面的部分原因。其实刚才杨总提到的一百多家筹备上市的企业里面,我想真能上市的大概也就五六家,后面要上市的公司可能稍微难一点。
马晓暐:刚才谈了很多并购、收购、资本运作的话题,我自己也非常关注上市的话题,不是自己想上市,而是关心这个行业的发展。我自己也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的行业确实发展得很迅猛,城乡一体化、低碳环保也是国家战略,非常符合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资本在这个时候对我们的行业这么关注和支持,到底资本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园林行业? 是像巴菲特一样把我们看作是可口可乐,是人生活的必须品,是一个稳健发展的东西,还是说把我们看成是脸谱,看成非常快速扩张和有回报潜力的而且符合低碳环保等时髦话题的对象,所以我想能不能请蓝海资本合伙人的时总来讲讲。
时永飞:很荣幸能够参加园林行业的这个高端论坛。蓝海资本我想简单做个介绍,我们成立于2007年,从事资本运作。很巧,我们之前也接触了两家苗木类企业。刚才听了两位上市公司产业经理人介绍的情况,让我们提前树立了风险控制意识。正如大家所指出的,我们感觉行业里的很多企业对企业家的依赖太大,而且这个行业本身的操作模式、技术研究、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增加资本介入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觉得IPO不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并购或者私募其实也是一项选择。企业做好加法,机构帮企业做乘法,提升公司在治理、内控等方面的水平,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形象地说,资本是在天上飞的天鹅,总是在寻找丰美的水草让自己吃饱或者吃好。所以,我们也寄希望于企业在行业中能够茁壮成长,对我们来讲是双方契合的过程。
马晓暐:我们从十几年前的初创阶段、创业阶段、守业阶段到现在转型阶段,资本融入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介入到我们转型的过程中去,应该是帮助我们产业快速规范化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非常好的契机。同时除了私募对我们的行业非常关注,其实证券公司对我们也非常关注,所以海通证券陈总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您作为一个证券公司的看法和期望?
陈默:从证券公司,就是券商来说,我们对企业的价值跟时总投资人不完全一样。对于我们来说,运作规范,在发展前景上有可行性,可以长远地作为一家提供持续引领能力的公司,应该就可以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除了规范运作以外,我们还要向所有的投资者说明这家企业的定位,以后发展所依据的基础,企业要形成自己的优势,是综合性的要求。今天这么多专家在,对行业的评价、分析已经非常透彻,我只是简单说一下任何一家参与者所需要的元素,就是规范运作和长期发展的定位。
马晓暐:其实二位投资专家都谈到企业规范这个关键词,我觉得我们行业确实是非常缺乏规范。我们现在很高兴看到云南省有园林行业协会。所以我想请云南园林行业协会秘书长,同时也是云南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的刘总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行业协会,也谈一下行业协会跟现在产业化发展、规范化发展的关系。
刘小松:谈到行业协会,我们还是主要服务于行业,规范行业管理,承担政府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下个月我们多个省市的行业协会组织在北京会专门有交流会。
至于云南园林集团,原来打造的时候就有上市想法,它准备的时间可能也与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差不多,但后来因为地方政策扶持不完善放缓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参与,我们发现这个行业有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对上市公司绿大地的思考,我觉得绿大地是懂经济上的市,然后是由于不懂经济管理而出现问题,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此外,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刚才提到的规范性管理。得到民间资本后,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向社会汇报,如果从上市的方向去发展,更重要的是钱怎么生钱,怎么发展行业,怎么壮大;如果没有准备好,还是做强、做大可能更好。
马晓暐:刚才黄总谈到总集成商的概念,其实我觉得刘总谈的有些想法也是朝这方面在走,它不单以施工为中心往两个方向走,其实最后回到了产品的所有权。我自己也有个人的看法,我总觉得我们这个专业是一个创意性的产业,但是我们不具备创意产业的一些根本特征,比方说我们不拥有知识产权,设计回报跟设计所创造的价值完全脱钩。只有我们行业的大型企业发展到集成供应商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创意的附加值,而且只有到这一天我们的行业才真正被尊重。所以确实要靠我们的资本、并购、产业化发展才能够真正达到这个目标,靠任何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都是做不到的。
接下来,我们进入设计施工一体化话题。其实如果没有良好的施工的保障,很多设计的概念是出不来的,我们有很多单位,比方说北林地景王总可能在这方面是深有体会的,请王总给我们讲一讲北林地景是如何把设计和施工一体化整合起来的?
王织平:设计施工一体化在国外较为普遍,设计施工一体化对园林施工尤为重要。我们园林项目和建筑施工不同,建筑施工按照施工图基本上就可以完全体现设计意图,但是由于园林景观项目的特殊性、艺术性,施工图很难完全表达设计理念和意图,如果设计师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全程跟进,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设计理念,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当然,目前园林施工也有甲方会要求设计院安排设计代表在现场配合施工,但是毕竟只是两家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配合,只起到改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设计施工一体化可以从方案阶段就开始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形成良性互动、互补的工作机制。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讲,目前设计施工一体化还存在一定政策上的障碍,管理政策不配套。比如,七部委局30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就明文规定,为招标项目提供前期准备或者监理工作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任何法人及其任何附属机构(单位)都无资格参与该招标项目的投标。现在能实现一体化的只是在房地产开发的或其他非政府投资开发的项目里,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它最终的效果确实和设计与施工分割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现有条件下,我们会强调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要有设计背景,由他们做施工管理能更好地把握设计理念。反过来,有施工管理经历的设计师在经济成本和概念可实施性等方面也能有更好的控制,最终保障项目的落实情况。这说明,设计施工一体化在保证项目效果和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水平两个方面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从目前我接触到的园林企业发展历程来看,园林施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实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有很多原因。第一是整个市场的扩张需求,2007年全国一级园林施工企业有70多家,到目前已经有500多家,容易产生拼低价无序竞争的现象;第二,少部分政府和开发商对园林景观施工项目没有更高要求,低价中标,导致进入门槛较低,很难完全实现设计师的理念和意图;第三方面是材料和工艺,我在2000年接触过SWA公司设计项目,当时SWA有一些很好的设计理念,但因为当时国内很多材料和工艺达不到而无法实现,非常遗憾。
在不远的将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园林设计、施工应该能越走越顺,越做越好。
马晓暐:10年前我刚回国时,谈到景观造价,基本上是150元/m2做公共绿化带,250-350元/m2做小区绿化,但最近我们经常会听到800元/m2、1000元/m2,这个数字是比原来翻番了,但实际上给景观提供的条件,对景观、园林的认识还是非常有限。这方面我想请做了很多开发商项目的彩云轩的顾总来谈谈您的看法。
顾凌云:我们公司建立之初也没很多想法,但在上海风景园林界一些老前辈的关心帮助下,还是比较幸运地获得了风景园林设计甲级资质,所以就多了些向一些园林界的前辈和境外公司交流、学习、合作的机会。正如马总刚才所说的,现在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给予景观设计的条件的确很差,但我们总归要想办法尽到自己的责任。风景园林不能仅仅停留在视觉景观上,而必须对整个场地条件,包括植物群落、园艺水平、风水气场的统筹,甚至要从哲学和人文高度去思考。
尽管在上海和全国做了不少景观设计项目,我们还是努力保持比较单纯和简单的生活与概念,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开发及对土地的掠夺做尽量多的生态补偿。打个比方,现在我们彩云轩吃的新鲜蔬菜都是大家在办公别墅菜园子里种的,有时候,我们甚至骑自行车去服务较近距离的甲方。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一点点改变世界,我觉得景观设计师的生活、设计理应如此。
马晓暐:谢谢。刚才谈到了这个话题,我们大量的园林景观很多时候被用来做装饰,其实现在的景观材料也都逐渐朝实用化、人性化、生态化方向去走,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趋势。我想在座的材料企业对这方面也有深深的体会吧。
蔡琛斌:大庄真正意义上做园林也就这两三年时间。对于园林行业发展的趋势,从我们材料供应商来看,会更希望大家重视环保、绿色的新材料。虽然2008年、2009年,大庄承接了多项世博会工程,在实用化、人性化和生态化方面,竹材也吸引了不少关注,成为亮点之一,但感觉行业对材料的重视度还不够。一方面我们也会努力在材料研发上出来更多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园林景观的设计施工单位与材料商开展更多的交流合作,共同把园林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张建军:托罗公司成立于1914年,再过两年公司就有100年的历史了,而且是在美国纽约证交所挂牌的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并购,旗下品牌很多,除了在中国宣传的托罗,还有IRRITROL、HAYTER。为了跟上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步伐,公司在中国设立了上海代表处和北京代表处,分别负责高尔夫行业的灌溉机器业务和园林灌溉与农业灌溉业务。
可以讲,正是由于上市公司的资金支撑,托罗对研发投入一直很大,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仍然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适应并引领灌溉行业的发展。国内的园林市场每年都在增长,但仍有大部分园林绿地没有引入现代的园林灌溉技术,大水漫灌现象严重。在水资源紧张的大背景下,要实用、要生态,喷灌、微灌一定是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很高兴看到行业里大企业的成长,产业链之间可以做到更好的匹配。
马晓暐:我们快速进入到最后一个话题,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教育和人才。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有点失控的状态,比如说人才培养,现在专业不但名称不统一,教学设置、课程设置也完全不一样。我也想问一下朱老师,您从事教育多年,怎么看待产业化发展要求跟大学教育的关系?
关于人才,还有一个我感触比较深的问题就是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意愿,我们搭建团队难度非常大,团队负责人往往只在意管哪些人,并不考虑与平行和纵向团队的合作。当你把两个平级的人放到一起时,矛盾和低效就变得非常令人苦恼。我在美国读书时有一个很强烈的印象,我们很多课程由集体合作,比如4个人一起做项目、一起汇报。另外,像哈佛大学GSD是不给学生打ABCD,只是及格和不及格,这样一来他就不是很强烈地在意我的分高还是他的分高,能够更加激发创造思维,而且是团队合作的去努力。我们的教育方式能不能有一定的调整?
朱黎青:园林景观是应用型强于研究型的学科,相对于行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发展是滞后的,而企业强调人才的即时可用。教育和用人两个环节间有脱节,所以造成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最近很多人讨论“逃离北上广深”,企业也不是特别好招人。在座知名度比较高的企业能迅速聚集一批人,但是不是也会发现合格的人才有不足之处?例如,有的个人很优秀,但你把团队交给他,立马就把他打趴下了。如果你问他,我这个项目交给你多少人能完成,他说多多益善,但企业是有成本考量的。
至于协作的问题,我们也确实没有办法,这也是个现状。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培养园林学生,有农林院校、建筑院校、环艺院校和旅游院校等,可能主力还在农林院校。农林院校培养有很大的缺陷,学生学习太多的数理化,学了太多无用的东西,老师说话的权限也很有限。
胡颖:我们公司刚在上海成立分公司,很多设计师是从我们美国的各个分公司抽调而来的优秀设计师,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设计师,比如来自荷兰、德国、加拿大等国的设计师包括中国本土设计师。就中国本土招聘的设计师而言,他们工作认真努力,学习速度快,工作态度积极,美中不足的是我感觉他们在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从设计角度而言,SWA是一个非常平行的公司,希望设计师能够对设计和项目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不是对首席设计师或其他设计师的想法人云亦云。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境外设计师依赖中国设计师与客户进行沟通,这也需要中国设计师有综合性的判断分析能力,为团队评估和传达项目的客观状态以及客户的真实想法,并对形势做出判断,给团队提出可供参考的应对和设计修改方向,而不是把客户所说的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或者把团队的意见原封不动翻译过去。专业知识的欠缺可以在工作学习中快速得到补充,但综合分析能力却比较难以培养。
马晓暐:美国风景园林专业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其实很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行业协会进行把控。这样对每个学校的教师队伍,包括课程设置、毕业生就业情况等都有控制。我1989年去美国,那时美国有60个院校有风景园林专业,今天还是60多个院校。中国那时大概只有五六个院校,现在可能五六百都不止,所以我们还是很期待行业协会。
刘小松:我也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作为行业协会的工作,云南应该是走得比较先,但是在教育这个问题,其实云南的情况和全国其他地方情况差不多,较为混乱。目前我们在开展继续再教育工作,但我们深感师资力量有很大问题。是否有可能几家大企业联合办一个高端教育机构,从在职人员中培养,行业除了企业家还要有各层次的人才,才能有一个很好的发展道路。
马晓暐:确实,人才培养是每个企业都碰到的难题。随着现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家对人才的需求非常急迫,所以挖人、招聘也变得非常活跃,薪资的涨速之快也令人难以想象。在美国,一位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才3万多,可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经常提出一些远超出自己能力的要求,认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刚才曹总也说现在并购、发展开始思考速度了,我在想是不是受这种不太切合实际的很多年轻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期望跟上市公司所要的真正的高质量的人才之间有个落差,而使得上市企业开始思考发展的速度问题,曹总能不能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感受。
曹俊:中国的园林行业快速发展只有十几年,我们城市化的速度比美国来得更猛烈,旺盛需求带来的不合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行业如果遇到一个周期或者城镇化进入平稳期或者是退潮期的时候,这些人就有麻烦了,因为他是假把式。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投资下降,行业许多项目都跟政府和地产投资有关,业务需求萎缩下,优秀设计师会体现出更大价值,大家还是应该乐观些。
马晓暐:各位对我们刚才讨论的话题还有什么想发表的意见,包括教育、人才、施工设计一体化,这方面的话题有没有想表达的意见吗?朱总有没有想说的,你那儿也有很多人才。
朱胜萱: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踏踏实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去做一些突破,比如说尼塔这次进到资本市场,总归有人做一些改变。5年以后反过来看尼塔今天的决定,到底进去了合不合适,也许是个血淋淋的教训,但最起码有人去做了。我跟曹总来的时候就说要抓紧时间,就像刚才大家说的大潮很快就会过去了,那么在这个大潮下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比如说提到的产业的整合,上下游的打通,还有一些新的研发和教育体系的完善等等。
马晓暐:我个人可能过于忧心,我总觉得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历史的时间点上,现在虽然有很多年轻人很乐观,但国家作为一个经济体正处在变化的前夜,其实变化已经开始了。建立在城市化和房地产快速发展基础上的风景园林行业发展也正面临着变化带来的危机,甚至我们现在的繁荣是站在悬崖上的繁荣。所以我觉得《风景园林》杂志在这个时候举办这个论坛非常切中要害,不但切中了行进中的行业发展的要害,也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机会。我觉得大家这么忙的人,花这么长的时间过来探讨这个话题,就说明大家都在思考,都在关心这个行业,希望它好好地发展,希望从发展中能够实现我们人生的梦想,所以非常感谢《风景园林》,希望将来还有机会来在一起探讨,在一起共同分享我们的感受和经验。
林广思:感谢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出席本次活动。《风景园林》以后还会继续在合适的时候举行这样的研讨和沙龙,为行业做点贡献,今天沙龙就此为止。
Absolutely composed subject material, appreciate it for selectiv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