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新青年与《风景园林》杂志合作推出

民国初期(1914-1929年)北京公共园林开放初探

Study of the Opening Process of Public Gardens in Beijing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1914-1929) 

王丹丹
WANG Dan-dan

摘要:简述了明清以前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和公共游览活动,分析了民国初期北京的皇宫禁苑、私家花园、寺观坛庙的开放进程,进一步探讨了具有优美自然风光和蕴含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园林作为北京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即不仅拓展了城市的开放空间,同时对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传承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丰富市民生活,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共园林;评论;近代园林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gardens and their touring programs in Beijing and analyzes the opening process of imperial gardens, private gardens and temples in Beijing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figures out that public gardens with beautiful scenery and profound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e heritage. These gardens not only expand the urban open space, but also have inestimable val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arks, the inheritance of Beijing culture and spirits, as well as enriching the life of citizens.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ublic Garden; Review; Landscape and Gardens at Modern Times

历史上,在北京城内、城外均出现过具有公共游览功能的园林,供百姓游览。明清以前北京的公共园林及公共游览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各历史时期的政治变革、城址变迁、水系治理、漕运发展、思想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而从北京古代公共园林在形成过程中的特点来看,往往是与古代的公共游赏和宗教活动相关。有因“寺观”、因“胜迹”而成的公共园林,也有因“名山”、因“水体”而成的公共园林等等。在突出城市综合功能的基础上,承载了更为丰富的社会活动。同时,这些融合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人文内涵的公共园林为社会各阶层的交流提供了平台,承载了北京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历史遗产以及文化景观,对于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和提升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均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然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开放空间却很少,面向普通百姓开放的主要是庙会、茶馆、戏园子、什刹海、泡子河、二闸、长河等北京少有的几处游览空间。到了民国时期,在民主进步思想的影响下,由朱启钤倡导了“公园开放运动”,以中央公园为首的帝王宫苑、王府花园、寺观坛庙相继开放,成为大众公园。将千百年的禁苑对社会开放,任人游览,这一历史性的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对北京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对北京近代化建设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是北京城市生活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开放、建设及改造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了传统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的交汇融合,显著地改变了北京百姓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心态。随着公共园林的主流化,园林的公共化在拓展城市公共空间的同时,对后世城市公共园林的建设、传承北京文化和北京精神、丰富市民生活,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1 民国时期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概况

北京园林经历代发展,逐渐形成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院坛庙园林为主体的园林类型,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西方民主思想的注入,园林开始逐渐由“私”到“公”,发生历史转变。

1914年2月,在京都市政公所主办的《市政通告》第22期,专门有“公园论”专辑,介绍了英、德、法、美等国的公园体制。在中国,提倡兴建公园的知识分子认为,公园不仅是美化环境、供人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更重要的是引导民众接受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社会教育场所[1]。因此,将公园建设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能发挥教育和教化等政治功能。由此,清政府开始着手修建公共设施,包括1907年7月19日,将万牲园建成动物园并正式接待游客,这是中国开放的第一座公共动物园。后又将坛庙开放为公园,兴建博物馆和图书馆等等,这些公共设施和场所的开辟对北京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均产生深远影响。虽然在开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曾引发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但在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背后,也逐渐形成了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由此,公园开放运动在中国近代才真正开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家禁地成为公共休闲空间,完成了从御花园到大众公园的角色转换。[2]

2 民国初期北京园林的开放进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风渐进的中国响起了开放皇家园林为公众提供游览休闲场地的呼声。民国初期,以中央公园为首的其他皇家园林也相继开放(表01),“中央公园之地位适中,故游人亦甲于他处。春夏之交,百花怒放,牡丹芍药,锦簇成堆。每当夕阳初下,微风扇凉,品茗赌棋,四座俱满。” [3]公园既为市民提供了政治表达的空间,也为社会生活铺设了一个平台。[4]朱启钤所倡导的“公园开放运动”在推动公共园林的历史进程的同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移风易俗的最佳途径。《市政通告》一文中“其论都市公园之功效,直称之为‘都市之肺腑’。盖以市民之赖有公共园林,犹之吾人之赖有肺腑,籍以呼吸空气而得免于窒息也。其关系之重要如此,此各国市政当局,所以对于公园之设置,日图发展而未已也。”随后也推动了私家园林、寺庙宫观园林的开放,公共园林逐渐成为主流。由此,北京城市传统的公共空间也从封建等级秩序中解放出来,朝平民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着从专制集权向公众开放的转换,从封建文化向现代文明的迈进。

另外,从园林的公共性来看,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明确的公共性和开放性特征,大多数园林都有定期对外开放的习俗。[5]园林由“私”到“公”的历史转变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近代社会走向开放、同时也是新政府上台后推动的结果。[6]这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其中以突出公众性、平民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公共园林建设在此时尤为突出。需要强调的是,民国初期,国力有限,许多皇宫陵寝皇家园林、私人住宅、私家花园直接被改造成为公园,在这些公园的开放过程中,国民政府、进步人士及地方乡绅们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 皇宫禁苑的相继开放

据《旧都文物略》记载:“自帝制倾覆,废帝徙居,旧日之三海、颐和诸园,均已次第开放。而社稷坛,自民初即经政府整理,点缀风景,改为公园,为旧都士民唯一走集之所。春花秋月,佳兴与同,甚盛事也。兹述苑园囿,首中山公园,次中南海,次北海,次景山,次颐和园,次玉泉山、静明园,次南苑。凡昔日帝后游幸场所,今咸为市民宴乐之地。”[7]昔日在皇权统治下的皇家园林纷纷向大众开放,让我们看到的是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断生长。开放后的皇家禁苑成为市民的文化、游艺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虽然有些开放的程度有限,但这已经是历史的飞跃。

皇家园林作为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城人居环境的绿色网络。皇家园林与王都宫城、皇城、里坊建筑空间共同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的空间艺术。皇家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主体之一,是古代社会创造的最佳人居环境。钱学森教授在论述“山水城市”时,曾提出:“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的中国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这足以说明现存的古代皇家园林不仅是今天人们的旅游胜地,而且其文化思想对今天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建设仍有启迪意义。[8]

2.2 私家花园成为大众公园

北京的私家园林在元、明、清各朝均出现高潮。从开放的角度来看,早在元代位于大都城内海子岸边的万春园作为私园就曾向社会开放,兼有公共风景区园林的性质。明代,惠安伯张元善在西郊筑有一座牡丹园,方圆数百亩,遍植牡丹、芍药,密如菜畦,完全以花取胜,成一大特色,为京人游观胜地。明代北京一些以花木为胜的郊外私园常向游人开放。到了民国时期,城内的一些私园竞相开放。开放的私园中有的开设茶馆、饭庄,为民众提供消夏场地,有的私园中还组织看戏、承办各种喜庆活动与聚会,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私家园林作为北京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北京私家园林绝大多数都不向公众开放,从分布来看,北京的私家园林多集中在东城、西城的旧城区和西郊海淀一带,面积分大型、中型、小型和宅园,如果将私园的开放纳入到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将进一步为反映了京城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作出积极的贡献。

2.3 寺观坛庙园林的开放

历史上的寺观坛庙对广大香客、游人和信徒开放,因此,寺观坛庙在民间信仰与民间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宗教所宣扬的世俗化的观点正是与公共园林所强调的大众性是一致的,可以说,寺观园林是公共园林的主体。这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老庄思想的根深蒂固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北京地区的寺观坛庙园林随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开放,也相继对公众开放。如1915年先农坛先行成为平民公园,随后,天坛公园、和平公园(太庙),京兆公园(地坛)等也相继开放。远郊的潭柘寺、戒台寺、红螺寺、香山八大处一带的寺庙园林也陆续开放,丰富了北京市民的业余生活,给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了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3 结语

北京近代公园的开放,优化了北京城市的空间结构,扩大了公众领域与交往空间,增强了对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协调。公园成了社会休闲活动、政治活动共存的开放空间,公园的开放和公共空间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的综合安全功能。民国之后,历代宫苑与曾经的禁地相继开放,使城市公共空间出现了平民化的倾向。通过一系列对于公共空间的环境整治,满足了人们对娱乐、交流和运动场地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锻炼与休闲的空间,有利于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的人居环境,为各阶层民众提供了聚会的场所,体现了社会成员和谐相处的精神[9]。

以史为鉴,重视和加强对城市公共园林发展轨迹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北京园林历史的研究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为当代北京园林的建设提供参考。

 

注释:

表01(根据《老北京公园开放记》改绘)

致谢:

在本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导师李雄教授的悉心指导,同时感谢仇莉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李德英.公园里的社会冲突_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J].史林.2003,(1):1-11.

[2]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3](清)陈宗蕃.燕都丛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141.

[4]戴海斌.中央公园与民初北京社会[J].北京社会科学.2005,(5):45-53.

[5]王劲韬.中国古代园林的公共性特征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J].中国园林.2011,(5):68-72.

[6]陈蕴茜.论清末民国旅游娱乐空间的变化——以公园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04,(5):93-100.

[7]汤用彬,等.旧都文物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55.

[8]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9]陆伟芳.城市公共空间与大众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公园发展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81-86.

[10](法)米歇尔·柯南,陈望衡.城市与园林:园林对城市生活和文化的贡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王丹丹/1980年生/女/黑龙江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 100083)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风景园林》2012第6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