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Industry Wasteland to Green Park: The Landscape Renovation of Carl Alexander Mine Park
沈洁 李利
SHEN Jie LI Li
摘要: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基址原是德国贝斯韦勒市一座废弃的露天煤矿。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相关环境立法的促进下,矿区植被得到了全面再造和恢复。2002年,在一次针对矿山及周边区域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竞赛中,德国DTP景观事务所以矿山改造为契机,通过对景观结构的改变将这里转变成为一条以未来为导向的、多方向发展的主动脉,从而带动区域振兴。一期实施的矿山公园,通过架设“空中廊道”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矿山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也成为了贝斯韦勒市独一无二的地标。在该项目中展现的设计尊重现状、景观推动区域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的后工业景观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改造;德国;矿山公园
Abstract: Carl Alexander Mine was an abandoned open-cast mine in Baesweiler, Germany. After the 1990s, the vegetation of the site had been recultivated, promoted by the legal requirement. In 2002, the city held a competition about the mine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 for renovation. In this competition, DTP design office took the mine renovation as an opportunity, converted here to be a future-oriented, multi-directional developing artery by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landscape, thus boosting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In first phase of construction, the Carl Alexander Mine Park has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ine prote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an “air corridor” approach, injected new vitality for urban renewal. And it has also become a unique landmark of Baesweiler. It is worth taking note of strategies of respecting the status quo, the landscape driving development reflected in this project for Chines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renovation.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nov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Germany; Mine Park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1]。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一些西方国家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和采掘工业逐步走向衰退,工业废弃地由此大量出现。至90年代后,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些曾经“丑陋的”工业遗迹开始被当成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这些由工业废弃地改建成的绿色公园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后工业景观。位于德国贝斯韦勒(Baesweiler)的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Carl Alexander Mine Park)正是其中之一。
1 项目前期背景
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Carl Alexander Mine Park)隶属于“绿色大都会(Grünmetropole)”建设项目[2]。该项目覆盖了比利时、荷兰及德国三个国家约2 200km2的面积,目的是为了促进那些重工业枯竭后、亟待转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预计约有41个市、150万居民能够从中获益[3]。
比利时、荷兰及德国3国毗邻,地下煤床也紧密相连。19-20世纪的黄金年代,比利时发掘了8处矿产、荷兰15处,德国42处[4]。随着煤矿的开发,这些区域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振兴。采矿获得的巨额利润也吸引了来自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投资商和矿业工人,也因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采矿业也给当地景观造成了巨大破坏:延绵起伏的绿色丘陵被挖得千疮百孔,先前以农牧业为主的景观转变成了典型的矿业景观:黑色的露天矿、地下矿、矿山、竖井、还有其他采矿设施随处可见。
发展至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煤矿的枯竭,大部分矿厂倒闭。针对这些遗留下来的工矿废弃地,比利时政府将其转变为包括居住、办公、教育、展示和自然恢复等多种类型的空间,保存并整合了矿业景观在城市中的位置;荷兰政府则采取了矿业清除政策——如今,在荷兰很少能看到矿业景观的痕迹,极目所至到处是自然优美的风景。但由于缺乏可替代采矿的工作机会和随之而来的经济紧缩,美丽风景的背后伴随着失业率的剧增;在德国,一些地方仍在继续进行露天开采,关闭的煤矿则被作为记录自然和历史的遗迹保留下来。由于政策的差异,3个国家形成了3种不同的后工业景观[3]。
但这种在政策差异下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后工业改造,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消弭了这3座传统工业城市的自身特质[3]。为了使城市特质得到再生,自2003年起,“欧洲2008(Eu-Regionale 2008)”计划就针对这些国家工业城市的发展和振兴开始了一系列尝试。“绿色大都会”项目正是源于该计划在2008年举办的名为“工业景观的重要性(Industrial Landscape Consequence)”的一次竞赛。“绿色大都会”作为其中的获奖项目,致力于发掘这些工业城市的特质和自我意识。它将这种工业历史作为区域的独特特质,与当代的文化、娱乐和自然有机结合[5]。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作为“绿色大都会”项目的实践成果,也是“欧洲2008” 计划中的首个建成的旗舰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三国后工业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未完待续)
Leave a Reply